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永春县在福建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全县人口41万,耕地25万亩,山地150万亩。是个人多山多耕地少的山区县。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随着农业生产发展,柑桔从少到多也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三年来,批判了极左路线,拨乱反正,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大加快了柑桔生产的发展速度。到1979年底,全县定植柑桔已达  相似文献   

2.
我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全县现有41万人,25万亩耕地,150万亩山地。是一个人多山多耕地少的山区县。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柑桔生产也从少到多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打倒“四人帮”三年来,批判了极左路线,拨乱反正,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党的方针政策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大加快了柑桔生产发展的速度。到1979年底,全县已定植柑桔24,325亩,比1976年7,370亩增加16,955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兰溪县是个柑桔新发展区。现有温州蜜柑面积4000余亩,绝大部分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发展起来的,分布在全县二十多个公社,一百余个大队和场圃。多数种在黄土丘陵地区。兰溪地处浙江中部,位于北纬29°13′,东经119°28′。全县西北部是山地,其余属黄土  相似文献   

4.
(一) 我县丘陵山区共有16个公社,148个大队,有山地面积廿七万亩,其中宜林山地廿二万五千亩。内有半数以上的山地都在太湖之边,适宜种果。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果树面积逐步发展,产量有了增加,以水利为主的山区建设有了发展。现在果树面积59,325亩,比解放初一万四千二百多亩增长二倍多。特别是柑桔面积发展较快,现有柑桔面积15,063亩,比解放初二千多亩增长六倍。全县果品总产量达四十万担,比解放初十三万六千担增长二倍,其中  相似文献   

5.
龙游县地处浙西金衢盆地中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发展柑桔生产。解放初期全县柑桔面积0.10万亩,1986年已发展到3.3万亩,其中82.2%的桔园建在红壤丘陵。可是,不少桔园产量一直很低,甚至无果。据1984年果树资源普查,全县10年生以上柑桔中,不结果树占19.2%,5~9年生柑桔中,不结果树占42%。1984年全县柑桔结果园平均亩产167公斤,折合株产仅3.5公斤。全县5年生以上,亩产250公斤以下的低产桔园有108个,约2692亩,共179041株,占全县5年生以上柑桔的61.6%。其中20个低产园一果不挂。低产桔园中,以温州蜜柑比重大,占75%。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从1984年起,连续三年进行了红壤丘陵柑桔低产园改造试验和示范推广,获得了一定成效,现综合简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县坚决贯彻省、地委关于“向荒山进军,发展多种经营”的指示,大战柑桔山,获得了我县今年柑桔大增产,全县有2个国营场,19个社队场进入试花投产,总产量将近8.3万斤,比1978年的3.5万斤增长近1.4倍。由于县委的重视,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与支持,我县柑桔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从1974年开始发展,如今已种了千余亩,遍布全县15个公社100乡个场队,填补了我县柑桔生  相似文献   

7.
一、沙县柑桔的生产技术现状我县地处闽北山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适宜发展柑桔生产。全县现有柑桔面积6,112亩,其中山地种植5,592亩,洲地种植610亩,可结果的成年树有2,712亩,未结果的幼龄树有3,400亩。1980年全县柑桔总产量83万斤,按可结果树面积平均亩产仅305斤。但部分高产园,如城关公社洋坊大队,在土名罗布定植13亩温州蜜柑,盛产年达11万8千多斤,平均单产9,153斤,单株平均产果153斤;建设大队一个果园(主栽芦柑、温州蜜柑),平均单产达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衢县柑桔生产发展很快。1991年底全县柑桔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10.44万亩,柑桔年总产量19.75万吨。随着柑桔上市量的增加,供销社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柑桔“卖难”开始出现并越来越突出;二是柑桔放开经营后,供销社经营比重直线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为桔农排忧解难是供销社的应尽职责,供销社完全有能力在放  相似文献   

9.
永春县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20.4℃,年降雨量1800毫米。是一个四季常青,雨量充沛的山区县,适宜发展柑桔生产。 解放后,在各级党政和科研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开山造园,柑桔生产发展很快。现在全县柑桔面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芷江县的乡、村、联户、个体四家一齐上山,大搞柑桔开发。到1987年底止,已办乡(镇)柑桔乡24个,村场104个,联户场46个。栽植柑桔16553亩(结果7600亩),占全县柑桔总面积的55.2%,产量5500吨,产值440万元。但是,在生产  相似文献   

11.
我们大队地处丘陵地区,有六个生产队,376户,1637人,1136亩耕地,其中田899亩,柑桔15000株,其中结果树7200株。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干部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加强对柑桔生产的领导,深入开展农业学大赛的群众运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粮食与柑桔的关系,以农为主,以果促农,粮果生产迅速发展。1974年总产柑桔72万斤,比1971年增长两倍多,达到历史最高年产量。  相似文献   

12.
1988年阳春三月,桔乡闽侯爆发出一条新闻:460个柑桔专业大户成为该县柑桔产销合作社的第一批社员。 闽侯县地处闽江下游,土地肥沃,盛产柑桔。近年来,这个县柑桔生产发展很快,到1987年底全县柑桔面积达4.5万亩,其中毗邻乡村连成千亩基地的就有12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专业大户  相似文献   

13.
光泽县1967年开始引种试种柑桔(以温州蜜柑为主),全县现有柑园面积1,623亩,1979年结果面积184亩,产量22.4万斤。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新区栽培技术经验不足和管理粗放,低温冻害经常影响光泽县柑桔生产的发展。几年来,对柑桔生产带来严重的冻害有两次:第一次,1973年12月17日-9.5℃,全县227亩桔园受东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巴县铜罐公社位于长江北岸,地处丘陵,有13个大队,74个生产队,14005人,集体耕地8740亩,每人平均耕地5分多,是巴县最集中的柑桔产区,有73个生产队种柑桔。现有柑桔树26万株,结果树12万7千株,大部分实行粮果间作。在毛主席革命路  相似文献   

15.
沙县是我省柑桔新区。柑桔园分布于沙溪两岸和丘陵山地,以丘陵山地栽培为主。至1981年止,全县已种植柑桔7,393亩,已结果的柑桔园1,936亩。1977年以来,沙县柑桔的单位面积产量徘徊于600~800斤/亩之间,影响着柑桔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果园土壤肥力特性  相似文献   

16.
我县利用外资开发红壤已跨入第七个年头,项目已发展到12个乡(镇)、18个开发点,移民上山1699户,开发面积5万余亩,其中柑桔1.2万亩。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完成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外资合人民币1712.9万元。由于全县项目区移民户的艰苦创业,种植的柑桔长势喜人,1990~1991年项目区共收获柑桔  相似文献   

17.
一、以果养农粮果双丰收山东省栖霞县是个山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县18个公社,929个大队,3,388个生产队,139,000户,62万人口。男女整半劳力242,700个。98万亩耕地中90%以上是山丘梯田。有76万亩山、滩宜林地。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遵循“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已建高产田31万亩,水浇地38万亩。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果品持续丰收,粮食连年增  相似文献   

18.
邵东地处湘西南,东径111度,北纬27度左右。年平均气温16.7℃,降雨量1302.1毫米,>1012积温5225℃,日照1675.5小时,光、热、水适合柑桔生长。自1977年遭受大冻害后,十五年来气候稳定,冬季没有冻害,柑桔恢复发展很快,面积迅速增加,产量连续上升。1991年全县柑桔面积6万多亩,其中结果面积4万多亩,总产3.65万吨,成为全省柑桔重点产区之一。但是,1991年12月下旬,出现历史罕见低温,柑桔遭到严重冻害。全县栽培柑桔6.3万亩(包括冻前新栽1000亩),全部遭到不同程度的冻害。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资阳县大佛乡从70年代后期起,积极推广计戈小密植栽培技术,涌现出一批投产快、单产高、效益好的典型,为全市树立了高投入高效益集约化经营的样板。这个乡属浅丘陵地区,有2269户,10298人,耕地10883亩,其中土7867亩。全乡现有柑桔705亩,其中计划密植栽培面积达528亩,12.92  相似文献   

20.
(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区柑桔生产逐步有所发展。解放初期,柑桔面积只有2500亩,总产不上1万担。1972年统计,柑桔面积达到85000亩,其中结果面积28000亩,总产167000担,其中国家收购143700担。全区共有国营园艺场20个,拥有土地36000亩,已连片栽培温州蜜柑12500亩,其中成林结果的5629亩,1972年国营场柑桔总产占全区柑桔总产量的70%,在发展柑桔生产中起到了示范、骨干作用。现区内以邵阳市和洞口县为中心的两个温州蜜柑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