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不同外包滤料条件下的暗管排水性能和土壤脱盐效果,基于室内试验研究成果,在田间设置4种暗管排水系统(各系统中暗管埋深均为80 cm,间距均为20 m),所用外包滤料分别为68 g/m2土工布(L)、砂滤料(S)、68 g/m2土工布+砂滤料(LS)和无外包滤料(W),以当地常规明沟排水(CK)作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春灌过程中各暗管系统的排水性能指标及土壤脱盐效率.结果表明:相比处理W,处理L,S和LS平均排水速率提升了7.44%,12.55%和15.75%,平均流量衰减度降低4.07%;处理S和LS累积排水量提高了5.11%和8.31%(P<0.05).各暗管处理春灌后平均土壤脱盐率均达47%以上,较CK提升显著,其中处理LS效果最优,为50.94%.综上,应优先选择处理LS作为河套灌区暗管排水系统外包滤料布设方案.该研究结果可为河套灌区暗管排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排水可采用明沟或暗管(沟),两者都是调控土壤水分,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和良好的土壤水分状况,促进农业的发展。排明水,明沟比暗沟(管)好,排渍水,暗管(沟)比明沟好;两者配合排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农田暗管排水循环利用是缓解灌溉水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具备净化水质作用的暗管外包滤料是保障回归水质量的关键。选取宁夏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现场基土,配以3种吸附性材料和当地通用的1种无纺土工布,设计了仅敷裹土工布和铺设土工布+单一吸附性材料的初设方案,利用课题组研发的土柱渗透试验装置进行筛选试验并根据初试结果,进一步设计出土工布+混合吸附性滤料的改进方案。试验中分别测试了外包滤料不同铺设型式下的流量衰减过程、渗透系数变化规律、盐分去除率及吸附量达到饱和的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在排水性能方面,铺设土工布+10 cm厚吸附性滤料的方式优于仅敷裹土工布方式;铺设土工布+混合吸附性材料的方式优于土工布+单一吸附性材料的敷设方式。在净化水质方面,经水洗处理的秸秆与炉渣混掺铺设,去除水中盐分效果明显,吸附量达到饱和历时长,能够同时满足滤土排水和净化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宁夏银北排水项目暗管排水外包滤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和二维渗透模型对土工织物作为农田暗管排水外包滤料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用的 2种土壤取自宁夏银北暗管排水区 ,对 1 2种不同土工织物的透水效果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 ,其初选结果将用于野外现场作进一步观测评价 ,并最终为宁夏银北暗管排水滤料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暗管排水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先进的排水技术。1985年以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9团农场已埋设暗管13000余亩,并开展了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试验,经3~5年的观测已取得了初步成果。1987年经农牧渔业部批准立项,与荷兰欧洲咨询公司签订了由荷兰王国提供854万荷兰盾长期低息贷款,引进全套暗管排水机械设备和PVC原料,建设15万亩暗管排水工程的合同。1989年在荷兰专家指导下进行了全农场16.5万亩土地的暗管排水规划设计。采取了埋设田间管、集水管两级暗管,在集水管末端设小泵站提水入现有明沟(支、斗排)的规划方案。田间管采用内径7cm、9cm和11.5cm的波纹塑料管,外填7cm厚砂石滤料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暗管排水用于盐碱地改良时,如当地没有砂砾石可做滤料,就需要选用其他纤维材料(包括生物和化纤材料)来代替,由于纤维材料成份不同,对盐碱的适应差别很大,必须通过试验来确定纤维材料的耐盐性。在选择试验用料时,参考了国内外使用滤料的经验,选择了麻(国外认为较好的滤料)、棕皮(国内常用的滤料)、玻璃纤维布(国外使用广泛、但不宜用于含铁高的土壤)、弹力丙纶丝(近几年国外新投入使用的化纤滤料)、聚丙烯撕裂薄膜(市场较便宜的化纤材料)等五种纤维材料进行耐盐性研宄,目的是筛选出适于盐碱地排水管使用的滤料,供暗管排水设计施工时采用。  相似文献   

7.
宁夏银北排水项目暗管排水外包滤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昆仑  董逢 《灌溉排水》2000,19(3):8-11
采用一维和二维渗透模型对土工织物作为农田暗管排水外包灌料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用的2种土壤取自宁夏银北暗管排水区,对12种不同土工织物的透水效果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其初选结果将用于野外现场作进一步观测评价,并最终为宁夏银北暗管排水滤料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于较大地下水埋深的地区较大,改进暗管排水技术是否可以起到除涝作用值得讨论。基于室内土柱试验,考虑地下水埋深、反滤体宽度以及土体介质3个因素,分析了非饱和土体、地表持续积水一定时间后,改进暗排的排水性能。结果表明:细砂土介质中,地下水埋深很大时,常规暗排的排水能力有很大局限性,而改进暗排的排水能力仍然显著;地下水埋深为暗管埋深2倍时,改进暗排自由出流排水流量为相同条件下常规暗排排水流量的2.5~3.5倍,为土体介质完全饱和条件下常规暗排排水流量的2倍;相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改进暗排在细砂土介质中的排水效果好于粗砂土介质,反滤体宽度对单位时间暗管排出水量和下渗补给地下水水量的比值有很大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在地下水埋深较大地区推广应用高效的暗排工程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黄淮海平原粉砂壤土地区,铺设排水暗管裹滤料投资高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室内对几种裹料的排水作用、性能及其铺放方式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论证了炉渣是一种价廉的裹料,提出了不同排水要求较优的裹料铺放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河套灌区葵花种植区暗管排水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状态,探求当地适宜的农田排水暗管布置和控制排水方案。【方法】基于2018—2020年田间试验数据,对RZWQM2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排水暗管布置方案(同一间距不同埋深和同一埋深不同间距)和控制排水方案(不同时期不同排水口深度)下的土壤水分运移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1)模型率定和验证阶段,砂土层土壤含水率RMSE为0.049~0.065 cm3/cm3,其余土层土壤含水率RMSE为0.012~0.037 cm3/cm3,累计排水量和产量MRE分别在5.88%和3.40%以下,地下水位、1 m土层土壤储水量和叶面积指数R2分别在0.798、0.817和0.912以上;(2)以现有排水暗管埋深1.5 m、间距45 m为基础,模拟得到采用埋深1.4 m、间距45 m的布置方案其地下水位抬高5.2 cm、排水量减少40.0%、增产85.3 kg/hm2;(3)采用雨季1.5 m、非雨季1.2 m排水口深度的控制排水方案,地下水位抬高2.2 cm、排水量减少46.0%、增产66.4 kg/hm2。【结论】RZWQM2模型能较好模拟排水条件下葵花种植区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研究区推荐采用1.4 m埋深、45 m间距的排水暗管布置方案,在现有布置下雨季1.5 m、非雨季1.2 m的控制排水方案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沿海新垦区灌水和降雨条件下暗管排水洗盐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沿海新垦区土壤快速脱盐的途径,设计了3种间距(10m、15m、20m)和3种埋深(0.6m、0.9m、1.2m)的暗管排水组合处理,在灌水洗盐和降雨洗盐2种方式下,开展了暗管排水效果以及排水含盐量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埋深相同,暗管间距越小,排水量占灌(降)水量的比例越大,地下水降落速度也越快;间距相同,暗管埋深越大,排水量占灌(降)水量的比例越大,地下水降落速度也越快;暗管埋深对暗管初始排水的盐度、电导率也有一定的影响,间距相同,暗管埋深越大,初始排水的盐度、电导率也越大。该研究为江苏沿海滩涂新垦区利用暗管排水技术改良盐渍土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 在重粘土中埋设水平暗管排水,过滤材料常常采用的是各种级配的砂砾料,从而增加了暗排工程的费用。为了降低暗排工程费用,必须继续寻求新的过滤材料。 从1983年开始,乌克兰科学院水力学研究所就开展了利用发电站炉渣废料作为暗管排水滤料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选用电解液模型对农田排水暗管的五种结构处理进行了三维渗流测试,揭示了其渗流场的基本形态及势场变化规律,定性地描述了此五种暗管结构排水性能的优劣,同时采用能综合反映暗管排水性能的流量系数值,对不同结构在各种参数组合条件下的排水性能作了定量的分析对比,结合以往室内砂槽试验成果,提供了合理的暗管结构设计依据。此外,应用保角变换法求得了仅有纵缝和全管壁进水的两种结构的二维渗流量解析式,并通过对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推导出三维渗流量的近似计算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厢沟与暗管组合排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小区雨后排水效果、棉花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棉花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暗管区排水效果均优于非暗管区;其他排水条件一定时,2m厢沟间距的小区排水效果和生产效果好于3.6m厢沟间距的小区,其产量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厢沟和暗管组合排水的生产效果和排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决滴灌条件下暗管排水困难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具有大孔隙流作用的排水暗管结构,通过土槽试验研究其对暗管排水和排盐效果的促进作用。试验中设置3种大孔隙流导管布置密度(3、4、5根),设置2种布置形式,即垂直埋设和弯曲埋设,并以无大孔隙流暗管的排水暗管作为对照(CK);在相同灌水量和滴头流量条件下监测各种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暗管排水量和排盐量。【结果】(1)无大孔隙流导管的暗管不排水,而布置了大孔隙流导管的暗管均排出水分,排水量为7.81~12.25 L;并且随着大孔隙流导管布置密度的增大,暗管排水量也相应增加。(2)大孔隙流导管垂直布置时的排水量普遍比导管弯曲布置时的排水量大7.97%~19.57%。(3)CK的上层土壤脱盐、下层土壤积盐,而布置了大孔隙流导管的土壤整体处于脱盐状态,而且其表层土壤脱盐率最高可达92.86%,下层土壤脱盐率最高可达65.25%;导管布置密度越大,脱盐率越高。【结论】大孔隙流对暗管排水和排盐效果有促进作用,密度越大,促进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选用电解液模型对农田排水暗管的五种结构处理进行了三维渗流测试,揭示了其渗流场的基本形态及势场变化规律,定性地描述了此五种暗管结构排水性能的优劣,同时采用能综合反映暗管排水性能的流量系数值,对不同结构在各种参数组合条件下的排水性能作了定量的分析对比,结合以往室内砂槽试验成果,提供了合理的暗管结构设计依据,此外,应用保角变换法求得了权有纵缝和全管壁进水的两种结构的二维渗流量解析式,并通过对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推导出三维渗流量的近似计算式。  相似文献   

17.
滴灌条件下暗管滤层结构对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滴灌农田非饱和条件下暗管排水困难的问题,设置2种暗管滤层铺设方式,以常规暗管滤层进行排水为对照,基于室内土槽试验,分析了滤层铺设方式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T1处理为常规暗管滤层铺设方式,暗管四周铺设细砂滤层,T2处理为暗管上部铺设细砂,T3处理为细砂斜垫层斜铺连接体积质量分界层与暗管。结果表明,T1处理受土壤水滞后效应影响显著,暗管不排水,土壤水、盐积聚于暗管底部;T2、T3处理可在暗管上部产生局部饱和区,促使暗管排水。T2处理排水时所需历时较长,排出的水盐总量较少;T3处理可使暗管最早排水,排水时暗管下部土壤积盐最少,排水流量和排水盐总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正> 山东滨海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程度不同的盐碱地,其中粘土地区经灌溉冲洗和排水改良效果较为稳定,而面积占60%以上的粉砂壤土地区,由于明沟排水易坍塌淤积,竖井排水也难以奏效,其改良效果甚微。据国内外经验,暗管排水技术是防治土壤渍涝盐碱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1978~1984年我们在打渔张灌区西部粉砂壤土地区规划设计了万亩暗管排水试区,并开展了试验研究,现将暗管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内蒙古河套灌区暗管排水条件下作物根系层水分通量和盐分通量变化,寻求适宜当地的农田排水暗管规格。【方法】基于2018年和2019年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对SWAP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暗管埋深(1.5、2.0 m)和间距(30、45 m)下的40 cm土壤剖面处水分通量和盐分通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①存在灌水和降雨时,40 cm土壤剖面的水分通量向下,在暗管间距为45 m,埋深为1.5 m时,就2019年整个生育期而言,暗管间距减小15 m,向下的水分通量累积量增加5.2%,暗管埋深增加0.5 m时,向下的水分通量累积量增加83.9%;没有灌水和降雨时,40 cm剖面处的土壤水分通量以向上为主,暗管埋深和间距的变化对向上的水分通量影响不大,向上的水分通量在0~0.14 cm/d之间变动。②土壤盐分通量变化趋势和水分通量一致,在暗管间距为45 m,埋深为1.5 m时,就2019年整个生育期而言,暗管间距减小15 m,向下盐分通量累积量增加5.1%,暗管埋深增加0.5 m时,向下盐分通量累积量增加82.6%,增幅与向下水分通量累积量基本一致,且暗管埋深的变化对向下的盐分通量影响较明显。【结论】合适的暗管布设埋深和间距有助于土壤根系层的排水脱盐,其中暗管埋深对排除土壤盐分的影响更为明显,综合考虑不同暗管布局的排水排盐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认为当地暗管埋深取2.0 m,暗管间距取45 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棉田暗管布置方式对暗管排水中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结合2007—2009年在湖北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的控制排水试验,采用DRAINMOD田间水文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暗管出口高程和暗管间距对暗管排水中的硝态氮流失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是进行农田控制排水设计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暗管排水中硝态氮的流失量随着暗管出口高程的减小而减小,随着暗管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进行农田控制排水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环境要求以及作物的具体生长要求,调整暗管的出口高程和暗管间距,做到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