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以来,西华县种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采取过硬措施,在全县实行小麦“三三制”统一供种,现已取得初步成效。一、当好领导参谋,实现统一供种。种子公司针对西华县近几年小麦品种繁多,没有确立当家品种,每年供种量小,提纯复壮工作跟不上等问题,就如何实现原种三年一更新的目标多次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向县政府写出书面报告,终于争得了县政府的同意,并作为县政府一号文件下发至,决定从1990年开始,在全县实行小麦“三三制”统一供种。  相似文献   

2.
唐河县是国家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全县206万亩耕地,小麦播种面积136.7万亩。从1987年冬播开始,全县小麦有计划地实行“三三制”,即每年用原种更换三分之一的面积,三年轮换一遍,全县不种三代种。1987年更新160个村委,占全县村委总数的32.2%;面积43万亩,占麦播面积的30.1%。1988年更新162个村委,占32.6%;面积  相似文献   

3.
小麦原种轮换更新,早在40年代原苏联就已开始实行。邓州市于1981年起对“三三轮换更新”进行了系列研究与应用,目前已更新三个轮次,累计统一供种面积为470万亩次,增产粮食1.93亿公斤,创社会效益5000余万元。本文试以邓州市的实践,对小麦原种“三三轮换更新”的作用及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小麦原种生产免去杂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目前我国小麦原种生产中,田间去杂工作面临着去杂难落实、去杂任务重、去杂质量差等诸多困难,单纯依赖去杂技术并不能保证小麦原种纯度.小麦原种生产实行免去杂技术则有利于建立和巩固繁殖基地、完成原种生产计划,降低原种生产成本,从根本上确保小麦原种纯度.小麦原种生产实行免去杂技术,需要采取确保小麦品种原原种纯度、规模化成方连片繁殖、同一小麦品种在同一基地连年繁殖、水旱轮作、适当晚播等主要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圃制生产小麦原种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年来,我国小麦多采用“三年三圃法”和“两年两圃法”生产原种。这种方法生产原种投 资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应变能力差,增加了品种世代,易形成品种老化,跟不上育种 发展的步伐。为此,笔者1997年进行了“一圃制”生产小麦原种技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种快速提纯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以农为主,农以种为先”,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产量份额。目前,小麦的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麦种子的质量,只有搞好小麦提纯复壮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才可以保证小麦丰产丰收。近几年,小麦新品种自进入大田生产至推广时期,推广年限只有3~5年。传统的小麦品种提纯复壮方法是采取“三圃制”技术,即三年三圃制。这种方法会导致原种出圃,品种过时,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此,有必要找出一种快速有效的小麦提纯复壮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三圃制小麦原种机械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洁  罗家传 《中国种业》2009,(10):81-82
针对当前我国小麦种子生产实际.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对三圃制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符合小麦种子生产的科学性和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要求。采用三圃制种子生产30年,共生产小麦原种7.5亿kg,使河南乃至黄淮北片小麦品种种子纯度得以明显提高.顺利完成了河南小麦第5、6、7、8、9次更换主导品种原种的生产,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浅谈小麦良繁程序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振强  张宏泽 《种子科技》2000,18(3):157-158
“株系循环法”及“四级种子程序法”是国内目前比较先进的小麦良繁程序。前者适合我国当前生产发展水平,而且容易普及推广,后者是小麦种子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根据生产实际,灵活运用两种方法:在开始推广应用某品种时,应用“四级种子程序法”,引入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用于繁殖原原种、原种或生产良种而直接应用于生产;同时,对引入的育种者种子又施以“株系循环法”而连续独立地生产自己的原种。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晋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用种多。因此,搞好小麦原种提纯复壮工作,尽快向生产上提供高质量的原种是头等任务。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改良三圃制”进行小麦原种提纯复壮,收到较好的效果。1“三圃制”存在的问题过去晋州市小麦原种的提纯复壮普遍采用三圃制,即单穗选择、分系比较、混合繁殖。这种方法从表现型选择,深入到基因型观察鉴定,去杂选优,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效的。但是在实践中三圃制尚存在一些弊病。1.1繁种程序繁琐,用工多、成本高,易人为混杂晋州市每年播种小麦近2.7万公顷,要保证每年的原种,需选单穗2.5万个,种成2…  相似文献   

10.
《种子世界》2010,(6):67-67
为提高北京市小麦供种和用种质量,2009~2010年度,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全市相关区县实施“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工程”,从小麦繁种源头抓起。全市共安排6.7万亩小麦繁种田,其中原原种500亩、原种5300亩、良种6.1万亩  相似文献   

11.
浅谈小麦的原种生产和新品种利用河南省郏县种子公司(467100王领刘付欣任天德为了充分发挥小麦良种的生产潜力,延长良种的使用年限,克服生产用种多、乱、杂现象,特对小麦原种生产方法及品种的更新换代问题谈几点看法。1小麦原种生产方法问题小麦品种的原种生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提高小麦常规作物供种量,实现种子生产专业比、商品比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在小麦种子的供应上,有使用“良种供给卡”的,有“三三制”轮换供种的,有“二五制”推广良种的,总之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麦种子商品率。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普遍使用小麦优种的问题,还必须来一场变革,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给小麦种子,从而彻底改变农民自留种子的习惯,使小麦良种的生产供应真正实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农民使用优种制度化、法律化。下面试图从实践和理论上分析实行小麦统一供种的可行性,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相比,小麦种子生产与经营具有品种区域性强、种子需求量大、纯度要求高、生产周期长、经营时间短等特点。在小麦种子生产与经营中,应注意小麦品种的区域适应性,重点利用广适应性品种,注意防杂保纯,实施小麦生产用种原种化,推广种子生产的免去杂技术和实行种子联繁联营。  相似文献   

14.
常规作物统一供种,不论是县繁乡供,还是乡繁乡供,或者是县乡联合繁供,都必须先抓好基础种子的生产。近年来,我县常规作物的原种生产注重发挥县原种场的龙头作用,保持适度规模,坚持提纯复壮不下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选准主体品种,狠抓提纯复壮我县现有2个稻麦原种场,1个棉花原种场,共有种子田3200亩,其中小麦“三圃”2400亩,棉花“三圃”800亩。70年代在提纯泰山1号、济南13号、南京11号等稻麦品种方面都作出过较大的贡献。步入80年代,县政府根据当时的品种布局,确定县农场和张吕庄农场以生产小麦原种为主,棉花原种场以搞棉花“三圃”为主。几个原良种场紧紧围绕县政府的要求和规划,因地制宜,坚持一场一种,并树立搞好种子、服务农业的思想,认真做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麦良种补贴实行"一卡通"出现的供种率下降的问题,作者阐述了进一步落实好小麦良种补贴这一惠农政策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由地方财政配套拿出部分资金在小麦上率先实行免费供种;把全覆盖小麦良种补贴改为"三三制"轮换供种;国家将部分农业综合补贴资金捆绑使用于免费供种可供选择的三种具体办法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作物良种繁育是联系育种和农业生产的纽带。近年来,我们在小麦新品种繁育推广中,针对“三圃制”存在的原种生产周期长,耗资大,费工多,不适应品种日益更新更换形势;单株、株行和株系在选择比较中淘汰率高有好的作用,但对提高种性难以奏效;优中选优使群体急剧缩小,加之人为选择标准掌握不准或对某些性状的高强度选择,有可能导致遗传基础贫乏或性状偏移等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7.
1 建立健全种子繁育体系 采取由科研育种单位建立“三圃”田、原种田繁育原原种、原种,或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育原种,由具备种子生产资格的单位建立小麦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扩繁良种销售给农户,按照这个繁育体系生产的小麦种子就能有效地保证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18.
经农业部批准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近日在山东农业大学设立。两年内,国家将投资1100万元用于该中心建设。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的建成,将有计划地开展强筋、中筋、弱筋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同时结合原种的建设和推广,逐步在黄淮麦区形成不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对提高我国小麦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加速小麦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项目的建设,是“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小麦遗传改良速度、促进小麦生产更快发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中心建成…  相似文献   

19.
稻麦株系循环法繁育原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徐小荣  汪小斌 《种子》1994,(3):54-55
长期以来,我国种子提纯复状的理论是以改良混合法为基础的“三圃制”。国内对“三圃制”生产的原种是不存有疑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亦不受注意。但是用“三圃制”来生产原种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周期长,不适应品种更新要求。②费用大,经济效益差。③单株选择导致群体缩小,容易产生遗传漂移。④优中选优,导致群体纯合化,异质性减小,缓冲性下降。⑤不少地方过分强调“比较”和“选择”常使一些品种走样变形,面目全非。⑤田间考察、室内考种需要的人多,由干技术水平不一,或看法不一致,入选标准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20.
泗县是一个农业县,常年种植小麦面积约90万亩。为了改变近年来小麦品种多、乱、杂的状况,解决良种不足、良种不良、供种渠道不畅的问题,1990年秋县政府提出了“加强小麦良种基地建设,完善供种体系”的总体规划。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已逐步建立起“以国营良种场为生产龙头,搞穗行、穗系、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