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南方早熟涩柿‘早红’为材料,对其进行40%、30%两种乙醇浓度的脱涩处理,通过对这一过程MDA含量、O2·-净产生速率、SOD、POD、CAT活性及抗氧化物质Vc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乙醇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脱涩处理后 MDA 含量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且浓度越高、MDA 含量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短;O2·-净产生速率在前48 h上升,处理间基本没差异,但在此后的下降过程中,乙醇浓度越高下降越快;SOD酶活性增大,脱涩后期增大更明显;POD酶活性经历一个小幅下降然后快速上升进而再下降的过程,乙醇浓度越高,其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越高;CAT酶活性增大,但30%乙醇脱涩48 h后的CAT酶活性开始下降;40%乙醇脱涩处理24 h、30%乙醇脱涩处理48 h后,果实抗氧化物质Vc含量开始快速下降,然后2个处理都基本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乙醇脱涩过程活性氧代谢指标的变化,不仅证明了乙醇在脱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与脱涩过程单宁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也符合活性氧代谢相关理论,表明乙醇脱涩确实是一个胁迫过程,乙醇是‘早红’柿果脱涩过程活性氧代谢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纯CO2气体包装、纯O2包装和排气处理包装对初红冬枣果实“酒软”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乙醇积累与软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包装处理的初红冬枣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丙酮酸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淀粉酶活性呈前期上升而后期下降的趋势;果胶甲酯酶活性下降;果实硬度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包装处理乙醇含量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与冬枣PG活性变化呈正相关。与空气包装对照相比,纯CO2包装严重地影响冬枣果实正常的生理代谢,促进“酒软”;纯氧气处理、排气处理也不同程度促进冬枣“酒软”,不利于冬枣的保鲜。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CO2和O3浓度升高及其复合作用对植物活性氧(ROS)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机理。【方法】以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材,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研究CO2和O3浓度升高及其复合作用下,春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活性氧产生速率、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内,与对照相比,高浓度CO2[(550±20)μmol?mol-1]处理下,春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减小, 产生速率、H2O2含量下降,SOD、CAT、POD和APX活性增强;而在O3浓度为(80±10)nmol?mol-1的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大, 产生速率、H2O2含量升高,SOD、CAT、POD和APX活性总体上有所减弱;CO2和O3浓度升高复合[(550±20)μmol?mol-1+(80±10)nmol?mol-1]处理下,春小麦叶片MDA含量、 产生速率和SOD活性总体上低于对照,而相对电导率、H2O2含量以及CAT、POD和APX活性总体上增加。【结论】CO2浓度升高抑制了春小麦叶片活性氧的代谢速率,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春小麦表现为保护效应,而O3浓度升高促进了春小麦叶片活性氧的代谢速率,降低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春小麦表现为伤害效应。在CO2和O3浓度升高复合处理下,CO2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O3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的伤害效应,而O3浓度升高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呼吸链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和外源ATP处理草莓果实,研究抑制和促进能量生成条件对草莓果实衰老过程中活性氧和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DNP处理、ATP处理和对照的脂氧合酶(LOX)活性、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为上升。DNP处理的LOX活性、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高于对照,CAT活性和APX活性基本均低于对照;ATP处理后上述活性氧指标均低于对照,CAT活性和APX活性基本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采用外源DNP处理果实使保护酶活性下降,同时加剧了活性氧的上升与积累;外源ATP处理则提高了保护酶活性,从而缓减了活性氧的上升与积累。能量水平和活性氧代谢相互作用影响果实衰老进程,能量调控可以影响活性氧代谢从而影响草莓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5.
枇杷小苗钙营养液沙培试验结果表明:与0.4 mmol/L对照处理相比,小苗培养60 d时,0.01 mmol/L、3.2 mmol/L胁迫处理枇杷小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正相关;O2净产生速率降低、H2O2含量升高;SOD酶活性下降,CAT、POD酶活性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Vc和GSH含量下降,其中胁迫处理的GSH含量及0.01 mm01/L处理的Vc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培养至90 d时,3处理的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均有所下降,只有0.01 mmol/L处理的细胞膜透性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钙胁迫处理小苗叶片O2净产生速率上升、H2O2含量下降,SOD酶活性增大、CAT酶活性上升(CK处理CAT酶活性略有下降)、POD酶活性下降,GSH和Vc含量有一定增加,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0.01 mmol/L处理的Vc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对CO2脱涩柿果实软化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探讨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货架期的方法,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Mopan)为材料,研究了采用CO2、CO2+0.5μL/L1-MCP组合处理24h后,在室温下贮存对采后脱涩柿果实软化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和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均能够有效的使涩柿脱涩,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相对于CO2处理来说在脱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贮存过程中硬度下降的速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且延迟呼吸高峰、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延缓柿果实水溶性果胶上升和共价性果胶下降的速率,以及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下降的速率。因此,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可以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CO2和1-MCP处理对磨盘柿脱涩和保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爽  张平  李江阔  刘成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82-2083,2147
以磨盘柿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浓度CO2和1-MCP双重处理,观察室温条件下的脱涩和保脆效果.结果表明,在20 ℃条件下90~95%CO2处理48 h能使磨盘柿完全脱涩,而80~85%CO2处理48 h,不能完全脱涩,同时1-MCP处理有助于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有效延缓了脱涩后果实的成熟和软化,可以明显抑制柿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单宁含量的变化.0.50 μl/L浓度1-MCP处理的对硬度的保持作用好于1.00 μl/L浓度1-MC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性氧对草莓果实衰老的影响。【方法】试验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H_2O_2和茶多酚处理采后草莓果实,研究促进和清除活性氧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衰老的影响。【结果】在草莓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H_2O_2处理、茶多酚处理和对照的果实腐烂指数和腐烂率均持续上升,H_2O_2处理的腐烂指数和腐烂率始终高于对照,茶多酚处理的两者始终低于对照。H_2O_2处理、茶多酚处理和对照的脂氧合酶(LOX)活性、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均上升。在果实衰老过程中,H_2O_2处理的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均高于对照,CAT活性和APX活性基本均低于对照;茶多酚处理后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均低于对照,CAT活性和APX活性基本均高于对照。【结论】促进活性氧使果实保护酶活性下降,加剧了活性氧的上升积累,从而加速了草莓果实衰老;清除活性氧则提高了保护酶活性,缓减了活性氧的上升积累,从而延缓了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9.
以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30%乙醇处理、40%乙醇处理和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96 h内降到阀值之下,且乙醇处理较二氧化碳处理能更有效地降低果实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同时,在此过程中,柿果中的乙醇脱氢酶ADH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则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红肉火龙果为材料,研究SP-1、高亮和丽展精3种果蜡处理对果实失重率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蜡处理极显著地抑制了火龙果果实失重率的增加,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果实品质的保持。在活性氧代谢方面,果蜡处理显著地降低了火龙果贮藏中期(4~6 d)果实中脂肪氧化酶(LOX)的活性,极显著提高了贮藏期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贮藏后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地抑制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和贮藏前6 d果实中H_2O_2的积累和O_2~-.生成速率。不同果蜡处理,对火龙果果实失重率的下降、活性氧产生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很大,其中SP-1果蜡的保鲜效果最好,其次为高亮型果蜡(柑橘类)。  相似文献   

11.
1-MCP对库尔勒香梨采后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延缓库尔勒香梨采后衰老的机理,为香梨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香梨果实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果皮色调角(h°)的影响.[结果]贮藏前期,1-MCP处理抑制了香梨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后期提高了POD的活性.整个贮藏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低于对照;1-MCP处理果实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果实;1-MCP处理在贮藏前期抑制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保持了较高的果实色调角.[结论]1-甲基环丙烯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香梨活性氧产生速率,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2.
草莓“丰香“果实在5 ℃贮藏15 d期间用60%和100% O2及空气(对照)气流连续处理,研究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60%和100% O2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显著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减轻果实腐烂发生.提示:60%和100% O2处理可维持草莓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果实腐烂.  相似文献   

13.
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草莓“丰香”果实在5℃贮藏15d期间用60%和100%O2及空气(对照)气流连续处理,研究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60%和100%0: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显著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减轻果实腐烂发生。提示:60%和100%O2处理可维持草莓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果实腐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测试脱涩与1-MCP处理对柿果实室温贮藏品质的作用,探讨1-MCP对柿果实成熟衰老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以‘火柿’为材料,分别进行1-MCP、脱涩和CO2+1-MCP处理,以未处理果实作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果实室温贮藏期间呼吸、乙烯释放速率、果实品质、保护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推迟了CK和脱涩果实乙烯高峰的出现,延缓了果实硬度下降,有助于保持CK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1-MCP处理降低了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了丙二醛生成,使CK果实和CO2脱涩果实室温贮藏期分别从25d和5d延长到37d和25d。1-MCP对涩柿果实商业化保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下苹果幼苗叶绿体活性氧代谢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年生八棱海棠盆栽幼树为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叶绿体活性氧代谢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胁迫初期,叶绿体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变化不明显,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2O2含量迅速增加;同时,活性氧清除酶系统SOD、ASP活性显著提高,叶绿体仍维持较高的光合活性,Hill反应和FBPase活性变化不明显,CO2供应不足可能是此时叶片Pn下降的主要原因。重度胁迫下,SOD、ASP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2O2累积,Hill反应和FBPase活性降低,叶绿体光合活性下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活性氧代谢失调而诱发的非气孔因素成为此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ICC对黄金梨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浓度的ICC处理黄金梨的贮藏效果、果实呼吸强度的变化以及在贮藏期间梨果Vc、总糖、多酚、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金梨采后呼吸强度很高,没有明显呼吸高峰出现;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梨果实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少,总糖含量在前期略有下降,中期上升,后期再下降;多酚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mg/kgICC处理黄金梨的贮藏效果最佳,贮藏20d后好果率可达92.3%,虎皮病情指数为2.6%,果实失重率仅为3.1%。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活性氧代谢失调对短枝型苹果幼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前期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与气孔因素有关。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加剧,导致O2—·产生速率大幅度上升,胁迫前期SOD活性也大幅度增加,以减轻Or·增加所引起的细胞伤害。但胁迫后期soD活性大幅度下降,中度、重度胁迫下Or·的过量生成超过了防御系统的清除能力,从而造成活性氧累积,使膜脂过氧化加剧,膜系统损伤。因此,由活性氧代谢失调而诱发的非气孔因素成为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梁新华  梁军  李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34-4236,4248
通过对吊兰和天竺葵进行不同浓度(1 5005、000和7 000 mg/L)Na2SO3溶液浸泡处理模拟大气SO2污染胁迫,比较处理2、4、68、h后吊兰和天竺葵叶片的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发现,随Na2SO3溶液浓度的升高,吊兰和天竺葵叶片中O2.-、H2O2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吊兰的增幅小于天竺葵。各处理浓度下2种植物SODP、OD活性均高于对照,但SOD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而POD活性在处理2~6 h上升,6~8 h下降。CAT活性只有在1 500 mg/L Na2SO3处理下高于或接近对照,各处理CAT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吊兰叶片中这三种酶活性高于天竺葵。研究还表明,高浓度Na2SO3处理后期吊兰和天竺葵叶片内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下降,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大量的活性氧,从而引起MDA的大量积累,引起膜损伤。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诱导脐橙果实抗病性、水杨酸及活性氧代谢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壳聚糖处理对脐橙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脐橙果实为试材,采收后不同时间用2%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1min,测定壳聚糖处理对果实青霉病抗病性、水杨酸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脐橙果实接种发病率的升高和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诱导2d时抗病效果最显著。2%壳聚糖处理果实果皮内游离态S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果实;壳聚糖处理提高脐橙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下降,引起诱导初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积累。【结论】2%壳聚糖处理可以诱导脐橙果实对青霉病的抗病性,其诱导的脐橙果实抗病反应涉及果皮内S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的调节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外源乙醛对中熟和晚熟桃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乙醛处理对桃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中熟品种‘久保’和晚熟品种‘绿化9号’桃为试材,用0、0.25、0.50 和 1.00 ml?L-1 乙醛处理果实 12 h ,研究桃果实在(20±1)℃与(0±1)℃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在2种贮藏温度下,1.00 ml?L-1乙醛处理提高了桃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了超氧负离子游离基( )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0.50 ml?L-1处理在室温下降低了 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提高了SOD和POD的活性,但对CAT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在0℃下,0.50 ml?L-1处理效果不明显;0.25 ml?L-1处理在2种贮藏温度下效果均不明显。在货架期间,不同处理间这些变化的差异不明显。【结论】在2种贮藏温度下,适当浓度的外源乙醛处理可有效延缓桃果实活性氧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