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明稀  卢少云  郭振飞 《草地学报》2011,19(4):652-656,662
对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反复间歇低温处理并结合长期继代,诱导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通过人工气候箱低温筛选,在再生群体中获得5个耐寒性提高的变异植株。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前各耐寒变异植株及其对照植株间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不显著。低温处理后所有植株的Fv/Fm均下降,相对电导率和MDA均升高,但耐寒变异体植株的Fv/Fm高于对照植株,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低于对照植株,表明耐寒植株受低温冷害程度较轻。SOD和CAT的活性在低温处理后均升高,但耐寒变异体植株的SOD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因此,耐寒突变体的耐寒性与其SOD和CAT对低温的响应更敏感有关,并首次初步表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假俭草抗寒性改良育种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2种豆科牧草对干旱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轩  梁宗锁  吴珍 《草业科学》2010,27(11):89-94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变异小冠花(Coronilla varia)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2种牧草叶片水分饱和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SOD、CAT、APX活性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各干旱处理条件下,变异小冠花叶片水分饱和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显著高于红豆草,红豆草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与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变异小冠花,但可溶性糖和MDA含量的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2草种间SOD活性只有在对照下差异显著(P0.05),APX活性则在对照与严重胁迫下差异显著(P0.05)。经抗旱性综合评价,红豆草的抗旱性要高于变异小冠花。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丁二醇对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苗期抗旱性的调控效应,以匍匐翦股颖(PennA-4)种子为材料,进行沙培种植,待幼苗生长粗壮均匀时进行丁二醇的处理,5天后用15%的PEG进行模拟抗旱处理,分析苗期植株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叶绿素、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规律及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诱导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以及叶绿素的含量,抑制了匍匐翦股颖中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且使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有所降低。综上,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施丁二醇可提高翦股颖的抗旱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4.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香根草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用外源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抗旱性的影响,在控温室中对香根草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比较喷水以及喷ABA和6-BA处理对香根草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香根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减少,而ABA和6-BA处理使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维持较高的水平,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则维持较低的水平;在试验处理第17 d, ABA和6-BA处理的香根草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没有处理的植株, 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没有处理的植株低。表明ABA和6-BA处理提高了香根草的抗旱性,而且抗旱性的提高与抗氧化系统水平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苣荬菜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时丽冉  刘志华 《草地学报》2010,18(5):673-677
为探究野生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抗旱能力,用盆栽控制浇水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苣卖菜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苣荬菜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轻度干旱胁迫下以上3种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SOD,POD活性在重度干旱条件下稍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可溶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上升,尤以脯氨酸上升幅度最大,重度干旱时达对照的11.06倍,表明苣荬菜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来自川西北的6份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种质材料的苗期抗旱性差异,采用室内盆栽法对种质进行为期21d的干旱处理,分别于停止浇水第0、7、14和21天取植株叶片,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各种质的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7个生理特征指标的变化,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份短芒披碱草种质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短芒披碱草种质材料的各生理指标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各表型值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且各种质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6份短芒披碱草材料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表现出上升趋势,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隶属函数分析7个生理指标得到供试材料苗期抗旱性强弱顺序依次为205176205133红10-5204290红6-5205104。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达乌里胡枝子酶促防御系统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选用来自山西的6个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在干旱胁迫和复水后,研究植物叶片含水量、膜脂过氧化物和保护酶活性变化来探索不同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在水分胁迫下和复水后酶促防御系统与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达乌里胡枝子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植株相对生长率逐渐下降,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复水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SOD、POD、CAT 3种酶活性比复水前低,而且比对照低,降低幅度最大的是SOD酶,其次是CAT和POD酶。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阳泉、交口生态型MDA积累少,细胞膜受到伤害较轻,3种酶彼此协调保持酶系统的防御能力较强。抗旱性弱的沁水、沁源生态型MDA积累较多,细胞膜受到伤害较重,POD、CAT两种酶相互协调作用,而SOD同POD、CAT协调性较差。6个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的抗旱性由强到弱顺序是:阳泉>静乐>太谷>交口>沁水>沁源。  相似文献   

8.
PEG胁迫下4个黑麦草品种生理生化指标响应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利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比较研究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响应。结果表明,不同PEG胁迫处理下,品种“欧必克”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最高且降幅最小,叶片电导率均最低,MDA含量增幅较小,叶片细胞膜系统有较强的忍耐干旱的能力;而品种“凤凰”忍耐干旱的性能相对较弱。胁迫下各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随渗透胁迫加剧,品种“欧必克”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低浓度胁迫下(5%PEG),各品种叶片SOD活性均提高,胁迫加剧时SOD活性则下降。PEG渗透胁迫导致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上升而SOD活性下降,但4个品种对应指标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品种“欧必克”的抗旱性最强,而“凤凰”的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9.
匐匍翦股颖L-93抗旱变异体的离体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匐匍翦股颖L-93的胚性愈伤为试验材料,用适宜剂量为20 Gy的60CoY射线进行辐射处理,将经辐照处理的胚性愈伤接种在含有PEG6000浓度为200 g/L的NB筛选培养基中进行抗旱筛选,获得耐旱再生植株,并对这些植株进行形态学以及干旱胁迫后植物的游离脯氨酸(Pro)的积累、叶绿素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方面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变异体植株的抗旱性明显强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7种鹅观草属植物苗期干旱胁迫的生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模拟土壤干旱法,对鹅观草属7种植物幼苗在连续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综合评价7种植物的抗旱性,筛选抗旱品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土壤相对体积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不同材料变化各异。相关分析表明,除了SOD活性,其他指标之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7种植物的抗旱性顺序为:黑药鹅观草>垂穗鹅观草>肃草>纤毛鹅观草>多变鹅观草>岷山鹅观草>直穗鹅观草。  相似文献   

11.
干热对草地早熟禾生理反应与坪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研究18个早熟禾(kentucky bluegrass)品种在干热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并给予评价。将18个早熟禾品种干热胁迫21 d,每隔3 d评定草坪质量(TQ)、叶片萎蔫率(LW),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EL)、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干热胁迫天数的增加,草坪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明显下降,而叶片萎蔫率、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含量却明显上升。经层次聚类分析,18个品种的抗旱抗热性可分为3大类,其中午夜(Midnight)、橄榄球2号(Rugby)、纽布鲁(Nublue)、浪潮(I mpact)、抢手股(Bluechip)、公园(Park)为高抗旱抗热类群;诺德(Ronde)、康尼(Conni)、蓝月(Blue moon)、优异(Merit)、史诗(Odyssey)、纳苏(Nassau)和新哥来德(Nuglade)为中抗旱抗热类群;奖品(Award)、奖金(Prize)、新港(Newport)、塞尼(Celle)和校园(Campus)为低抗旱抗热类群。该研究旨在为选育抗旱抗热草坪草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装置控制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了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0、10、20、30与40 d后英国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和法国薰衣草(L.stoechas)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深入了解其抗旱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两种薰衣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呈下降趋势,胁迫40 d时重度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降至30.08%和25.27%,其中,英国薰衣草含水量较低。相反叶片质膜透性(REC)、可溶性糖(SSC)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英国薰衣草在重度胁迫下REC上升幅度超过400%,显著高于法国薰衣草,MDA含量积累较多,与此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英国薰衣草相比,法国薰衣草的RWC、SOD和CAT活性较高,而其REC、SSC和MDA含量较低。综合分析,法国薰衣草的抗旱性强于英国薰衣草。  相似文献   

13.
5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在干热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高温和干旱是冷季型草坪草的两个重要胁迫因子。试验将5个早熟禾品种进行干热胁迫处理21 d,每隔3 d评定草坪质量(TQ)、叶片萎蔫率(LW)、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EL)、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干热胁迫天数的增加,草坪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明显下降,而叶片萎蔫率、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含量却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4.
渗透胁迫下不同地理种源白刺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暝  李毅  种培芳  苏世平 《草业学报》2011,20(3):99-107
以武威、张掖、酒泉3个地理种源的唐古特白刺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PEG胁迫下白刺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等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PEG渗透胁迫造成3个种源白刺相对含水量下降,丙二醛积累,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升后降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除了3个种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均差异显著(P<0.05)。从相关分析结果看出,3个种源白刺丙二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对含水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看出,白刺的第1主成分为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渗透调节物质, 第2主成分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第3主成分为过氧化氢酶。在PEG胁迫下,3个地理种源白刺的耐旱性表现为酒泉种源>张掖种源>武威种源。  相似文献   

15.
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日光温室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的相对含水量(RWS)、细胞质外渗率(RPP)、游离脯氨酸(Pro)、叶绿素(Ch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7个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个差异显著的抗旱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成3个主成分,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定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欧必克>多福>努依>卓越>凤凰>雅晴。  相似文献   

16.
李州  彭燕  苏星源 《草业学报》2013,22(2):257-263
以大叶型和小叶型白三叶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通过测定2种叶型白三叶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鸟氨酸转氨酶(OAT)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甜菜碱)等的生理变化,来探讨2种叶型白三叶耐旱机制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叶型白三叶叶片相对含水量都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鸟氨酸转氨酶活性急剧升高,渗透调节物质不断积累。但抗旱性较强的小叶型白三叶维持了显著低的膜脂过氧化,显著高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稳定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也显著高于大叶型白三叶。复水之后2种叶型白三叶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小叶型白三叶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白羊草抗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在干旱胁迫和复水后,研究了其栽培种和野生种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细胞外渗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性指标的变化,探讨白羊草在干旱胁迫和复水后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6个坪用多年生黑麦草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研究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PEG胁迫)下叶片保水力强,叶绿素含量高,游离脯氨酸维持积累时间长且累积量较高,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细胞膜完整性。经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6个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爱神特>首相>百舸>顶峰>卡特>球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