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取5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trnL-trnF-1、trnL-trnF-2、trnS-psbC、accD-psaI、rps16-trnQ和1个基因区域rbcL,对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梨(Pyrus L.)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演化分析。将188份梨资源的测序结果整合得到长度为5 612 bp(包含缺失片段),共检测出13个单倍型、4个单一突变位点、16个简约性信息位点和14个插入/缺失片段(InDels),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178,核苷酸多样性为0.35 × 10-3。accD-psaI区域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的Hd值最高,为0.7177;rbcL区域的Hd值最低,为0.0317。其中162份梨资源检测出12个单倍型,Hd为0.713,核苷酸多样性为0.29 × 10-3;梨的不同地理群体中湖南省的10个梨地方品种的Hd最高,为0.889;来自贵州省的8个品种的Hd最低,为0。138份砂梨地方品种共检测出8个叶绿体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2、H4和H5在130份砂梨和37份白梨品种中检测到,单倍型H6、H10、H11、H12和H13在8份砂梨地方品种‘青皮钟’、‘甜宵梨’、‘细花红梨’、‘惠阳红梨’、‘麝香梨’、‘塘湖青’、‘红粉’和‘横县浸泡梨’中检测到。Median-joining Network图显示单倍型H6和H11为古老单倍型,H1、H4和H5为较进化的单倍型。根据叶绿体DNA序列变异信息可推测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砂梨和白梨亲缘关系较近,同时来自湖南地区的砂梨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梨叶绿体DNA结构高度保守,利用其非编码区的高变区域accD-psaI,从母系遗传的角度评价梨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梨育种计划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显示,42个梨品种的叶绿体高变区域accD-psaI的扩增片段长度为653~932bp,其中简约信息性突变位点3个,占片段总长的0.32%,插入/缺失片段(INDEL)为6个,总长280bp,占片段总长的30.04%。42份材料共检测到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8,不同梨系统Hd的变化范围在0.29~0.80之间,秋子梨和西洋梨栽培品种的Hd最低,为0.29,种间杂交新品种的的Hd最高,为0.80。白梨、秋子梨、沙梨、新疆梨、西洋梨和种间杂交品种的单倍型个数分别为3、2、2、3、2和3。中介网络图显示,单倍型H1和H3,H5和H6的亲缘关系近。研究结果为育种计划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序列acc D-psa I和17对SSR引物对原产于福建省的49个梨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育种利用提供参考。获得49份福建地方品种的acc D-psa I序列,并检测到4个多态性位点,包含5个叶绿体单倍型(Hap1~Hap5),其中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39,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60。TCS网络图显示Hap5是最古老的单倍型,其仅在两个样品中检测到。17个SSR位点共检测到211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A)为5~23个,平均值为12.41;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分别为0.5802和0.7549;17个SSR位点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值为0.5830~2.7683,平均值为1.866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Nei和Li的遗传距离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将49份样品聚为9个组,其中大部分聚类结果与单倍型类型表现的亲缘关系较为一致。叶绿体单倍型和SSR多态性位点信息证实福建地方品种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叶绿体非编码区的高变区域accD-psa Ⅰ,以111份梨野生资源及32份作为对照的梨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起源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片段总长为676~980 bp,共检测到由6个碱基替换、8个插入/缺失组成的14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03 2,单倍型多样性标准差Sh为0.125。中介网络图显示单倍型H_8为原始单倍型,仅在6份杜梨中检测到,杜梨可能是梨的原始种。研究结果为中国梨野生资源收集保存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地方种质35份,野生资源35份),欧洲甜樱桃[C.avium(L.)Moench](18份)和毛樱桃[C.tomentosa(Thunb.)Wall.](7份)共95份材料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从ITS的DNA序列变异角度揭示种内遗传多样性及种间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96条ITS序列比对后长度为712 bp,G+C含量为58.1%,检测到71个变异位点(9.97%),共定义了37个单倍型;中国樱桃、欧洲甜樱桃和毛樱桃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分别为0.840和0.00466、0.928和0.00396、0.905和0.00564,中国樱桃中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其野生资源;(2)种间遗传关系显示,中国樱桃与欧洲甜樱桃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0.019),而与毛樱桃遗传距离较远(0.048);(3)邻接聚类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3个种分别聚为3个分支,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同时,选择3个种的代表单倍型进行其ITS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3个种之间ITS1区、ITS2区的二级结构差异较大,最小自由能差异显著,进一步揭示了3个种间的遗传关系较远。综合分析认为,3个樱桃种内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关系较远,其中毛樱桃与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的遗传关系均较远。  相似文献   

6.
基于叶绿体DNA分析的辽宁省梨属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2 对叶绿体DNA 通用引物中筛选出8 对引物用于评价辽宁省梨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其中4 对引物所扩增的叶绿体DNA 片段存在突变位点。合并后的叶绿体基因片段(3 688 bp)含有单一突变位点9 个、简约信息性位点3 个以及插入/缺失(INDEL)2 个。在37 个样品中,trnL-trnF-487 区域、trnL-trnF-413 区域、rbcL 区域和trnS-psbC 区域的单倍型分别为2 个、4 个、2 个和3 个,合并之后的叶绿体基因片段的单倍型为4 个。非编码区trnL-trnF-413 多态性最高,具有最高的单倍型数、最高的单倍型(基因)多样性、最高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方差和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标准差。辽宁省37 份梨种质的单倍型(基因)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577、0.00055。Tajima’s D检验中除了rbcL 区域的D 值在P < 0.05 水平上显著外,其余区域的D 值未达显著水平,表明自然选择对rbcL 区域的突变位点产生了作用。秋子梨和白梨种质共有单倍型HAP_1、HAP_2 和HAP_3,显示出一定的亲缘关系;西洋梨则单独共享HAP_5。运用中介邻接网络(Median-Joining network,MJ)算法绘制的中介网络图显示HAP_1 与HAP_2、HAP_3 的亲缘关系较远,而HAP_5 则与上述3 个单倍型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霉梨(Pyrus spp.)品种群的起源,基于叶绿体片段(accD-psaI,trnL-F)及低拷贝核基因LEY2第二内含子(LFY2int2-N)DNA序列信息对相关的梨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小霉梨’,其它样本均为同一种叶绿体单倍型,与大多数砂梨品种的单倍型一样;基于LFY2int2-N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霉梨和浙江原产砂梨均非单系类群,但两者关系密切;霉梨并非种间杂种,豆梨很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其起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了解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方法】以云南有代表性的61个梨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果实16个描述型性状和7个数量型性状进行变异类型和多样性分析,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果实香气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的16个描述型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其中果实形状和果实成熟期的变异类型最多。各描述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在0.45~1.88之间。19个梨地方品种果实在成熟时果皮分别着鲜红、淡红、粉红、暗红等不同盖色。7个数量型性状变异系数在11.25%~61.79%之间,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多样性指数(H’)为1.676~2.080,果实纵径、果柄长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电子鼻技术可以区分供试地方品种,WIW(硫化氢类)、W5S(氮氧化物)、W2W(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等3个传感器在模式识别中起主要作用。【结论】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描述型性状变异类型丰富,数量型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筛选出会泽火瓢梨等7个果皮着鲜红色的品种可作为红色梨选育的优异资源。电子鼻技术可以区分61个云南梨地方品种,可用作地方品种鉴定的辅...  相似文献   

9.
基于叶绿体DNA分析的楸子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扩增49份楸子[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种质资源的4个叶绿体DNA基因间区trnH-psbA、trnS-trnG spacer + 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序列,基于4个叶绿体DNA基因间区的序列变异,从母系遗传的角度评价楸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4个叶绿体DNA基因间区序列经测序、拼接、比对和合并之后的片段长度为3 790 bp,共有173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其中包含2个单一突变位点、20个简约信息位点和151个插入/缺失位点。在49份楸子种质中,trnH-psbA、trnS-trnG spacer + 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区域的变异位点的数量分别为26个、25个、120个和2个,单倍型数量分别为9个、7个、8个和3个,合并之后的叶绿体DNA片段的单倍型有14个。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最高的区域均为trnH-psbA(Hd = 0.775,Pi = 0.02143),最低的为5′trnL-trnF(Hd = 0.481,Pi = 0.00072)。49份楸子种质4个叶绿体DNA区域合并后的遗传多样性较高(Hd = 0.854,Pi = 0.00949)。Tajima’s D检验中,4个叶绿体DNA区域在P > 0.10水平上均不显著,楸子的4个叶绿体DNA区域在进化上遵循中性进化模型。楸子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不同居群间基因交流频繁,多数居群间遗传分化较少,与地理距离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10.
贵州地方梨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贵州地方梨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品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标记研究48份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12对ISSR引物在48个梨品种中扩增出12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4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0.48%;所检测品种群体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87 4,Nei’s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285 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0 7。采用NTsys 2.10e软件计算种质间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48个梨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各基因型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为0.484~0.952。通过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法(UPGMA),绘制了48个梨品种遗传关系树状图。以0.67为阈值,将48份材料分为3大类群。【结论】供试48个梨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大部分的砂梨品种聚在一起,白梨品种聚在一起。研究中发现,白梨和砂梨系统品种间存在广泛的种间杂交现象,种质之间渗入程度较大,但个别品种间的聚类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柑桔修剪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按柑桔枝叶废弃物(粉碎为2cm左右,含水率61.92%)565kg+菜籽饼16kg+尿素(含氮量46%)4kg+过磷酸钙(P2O5≥18%)45kg充分混匀,调节含水率至60%左右,8月上旬至9月上旬(共35d)于室外进行条垛式覆膜堆肥处理,测定发酵过程中各时期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夏季覆膜堆肥升温快、高温保持时间长,第1天堆体温度即上升至56.46℃,日均温50℃以上达33d,日均温60℃以上持续18d,最高温达71.6℃。堆肥结束时,pH值为8.27,电导率为1.90mS/cm,E4/E6为2.3,碳氮比为16.36,种子发芽指数为102.69,氮、磷和钾含量分别为2.44%、1.49%和1.96%,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为9.50和0.06g/kg,铁、铜和锌含量分别为3 200.15、149.85和561.45mg/kg,容重和总孔隙度处于理想基质范围,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气水比偏高。柑桔修剪废弃物经过堆肥处理,养分丰富,通过调节pH值和添加气水比较低的物料可用作植物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2.
以蜂糖李为试验材料,采后通过4种不同的自发气调包装处理(PE40、PE30、PE20和微孔),对蜂糖李采后生理和贮藏期品质进行定期测定,研究不同的自发气调包装对蜂糖李采后生理及贮藏期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呼吸强度、乙烯释放率、总酚含量、PPO活性、贮藏期的微环境气体成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褐变指数、腐烂指数、含水率等指标的分析,发现自发气调包装袋的保鲜效果依次为PE40>PE30>PE20>微孔。在0℃条件下,采后用PE40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蜂糖李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中国豆梨Pyrus calleryana野生资源的分布现状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更好地保护野生豆梨资源,通过实地调查取样,测定了叶片和果实的形态指标,得到分布于6个省(自治区)的57份豆梨资源的表型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的特点,并分析了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豆梨野生资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纬21.03°~31.16°、东经107.28°~119.38°、海拔36~710 m的范围内,广西河池市、广西桂林市、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和江西省赣州市有集中分布区。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纬度、年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量和最冷月最低温对豆梨的分布影响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叶片长度与纬度、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显著相关;叶柄长度与经度、纬度、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单果质量与海拔极显著正相关,与最干月降水量和最热月最高温极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和纵径均与海拔显著正相关,均与最干月降水量和最热月最高温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还与经度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纬度显著正相关,与最干月降水量极显著负相关;果心横径与海拔显著正相关;果心指数与最湿月降水量显著负相关。地理气候因子聚类分析发现,广东省深圳罗湖区梧桐山和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的野生豆梨资源分布区的环境因子较为独特,有别于其他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新郑市、新疆托克逊县、新疆若羌县、新疆温宿县的灰枣进行营养成分测定,发现不同产地灰枣的营养成分有差异,气候环境差异越大,营养成分差异也越显著。所测灰枣的品质指标中,维生素含量新疆3个县的与河南新郑的差异不显著;糖分含量新疆3个县的显著高于河南新郑的;矿物质钾含量新疆3个县的显著高于河南新郑的;氨基酸含量河南新郑的显著高于新疆3个县的;所测营养成分含量在新疆3个县间表现相近,差异不显著。种植灰枣要适地适栽,根据种植区域改善土壤条件及管理措施可生产出品质更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15.
几个茎芥菜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昌满 《长江蔬菜》1996,(11):26-28
用Eberhart-Russell的模式和方法估茎芥菜4个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参数,界定它们的产量稳定性;涪丰14具有高产稳定性,永安小叶具有高产不稳定性,63001和蔺市草腰子具有低产不稳定性;63001与蔺市草腰子已不宜生长上使用,可用涪丰14和永安小叶替换;同时,探讨了茎芥菜在生产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军  耿伟  史超  许士霖 《中国果菜》2019,(8):61-63,67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重要替代作物。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马铃薯种质资源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着马铃薯专用型品种少、优异种质资源匮乏、种薯生产基础条件薄弱等问题,逐渐成为马铃薯种质资源发展的瓶颈;并从建立种质资源库、坚持种质创新、筛选和选育优质品种、加强资源共享等层面探索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山西省夏秋蔬菜保鲜物流技术水平,本项目在对山西省主产区夏秋蔬菜从采后处理、预冷、包装、贮运到销售的一系列环节跟踪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夏秋蔬菜保鲜物流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总结了夏秋蔬菜保鲜物流的技术需求,就完善冷链物流衔接、产业标准化建设及流通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葡萄含有一系列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成分,葡葡多酚是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针对疏果天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本文以13个葡萄品种疏下来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疏果中多酚和黄酮含量。通过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来评价葡萄疏果中多酚类物质的功能活性,分析了功能性组分与活性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摩尔多瓦、A17、金手指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并且其抗氧化活性也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9.
籽用西瓜种质资源抗枯萎病离体筛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籽用西瓜中信1号红籽瓜不定芽为筛选材料,利用镰刀菌酸(Fusariumacid,FA)为胁迫剂,进行红籽瓜抗枯萎病无性系变异体离体筛选技术和红籽瓜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籽瓜体细胞无性系抗性变异体离体筛选的FA适宜浓度为15mg.L-1。初步建立了红籽瓜抗性变异体离体筛选体系,获得了抗FA变异体的再生植株。筛选出红籽瓜种质资源高抗材料2份,中抗材料6份,轻抗材料11份,高感材料17份。  相似文献   

20.
目前花生仁中甲咪唑烟酸残留量的检测是参考国标中茶叶农残的方法,花生仁基质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蛋白质,这与茶叶基质有显著区别,且该方法只能定性。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花生仁中甲咪唑烟酸残留量的方法。花生仁样品采用乙腈溶液提取后再经过除脂净化处理,以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加入0.1%的三乙胺,磷酸调pH3.0)体积比1:3作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分析。结果表明:甲咪唑烟酸标准在0~1.2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检出限为7μg/kg;加标回收率为91.1%~98.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都较好。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好、结果准确,能很好地满足花生仁中甲咪唑烟酸残留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