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PCV)在吉林部分规模化猪场的流行情况,对吉林部分地区的10家规模化猪场的704份样品进行PCR检测,分析猪场PCV流行情况、感染季节及感染地区情况。结果表明,2017-2019年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PCV2的阳性率为42.0%(296/704),PCV3阳性率为34.2%(241/704),PCV2与PCV3混合感染率为22.7%(160/704);PCV2在仔猪中感染率较高,为49.7%(96/193),且秋季为PCV主要感染季节。研究结果表明,2017-2019年间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PCV感染普遍发生,且PCV2更易在仔猪群中流行。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重庆市部分规模化猪场2014—2015年猪轮状病毒(PRVs)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采集18个疑似发生PRVs感染猪场的599份猪血液样品,采用美国KERNEL PRVs野毒感染抗体 ELISA方法,分析猪场腹泻病猪中PRVs感染情况。调查发现;重庆市部分发生腹泻的规模化猪场中,PRVs在1~5日龄仔猪中的阳性率为95.70%,在5~10日龄仔猪中的阳性率为91.30%,在10日龄至断奶前仔猪中的阳性率为86.77%,在怀孕的出现腹泻症状的母猪中的阳性率为73.12%;PRVs感染在冬春季节高发,呈区域性流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发生腹泻的规模化猪场中,PRVs是引发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在养猪生产中,应加强对PRVs的免疫、监测及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1微生物感染 1.1大肠杆菌 幼龄猪在出生后3星期以内极易感染大肠杆菌,其感染无季节限制。黄痢常波及同窝以内90%以上的仔猪,有的达100%,病死率很高;发生白痢时窝发病率可达30%~80%。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病"发病急、传播速度非常快、死亡率较高,危害极大。主要发生在夏季和初秋高温、高湿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呈地方性区域流行。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在育肥猪和部分母猪,其中母猪占发病总数的20.3%。其中哺乳仔猪发病后死亡率最高可达61.4%,育肥猪和母猪次之、而公猪最低,平均死亡率为10.9%。  相似文献   

5.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的一种破坏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真皮层的疾病,本病无季节差异性,常常发生在5~30日龄较小的猪群中。患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腹水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猪伪狂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其他季节偶发。典型的症状因猪的年龄不同而不同。伪狂犬病在新生仔猪的潜伏期为2~4d,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高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20%左右,对于断奶仔猪,呼吸症状为最主要的问题,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伴随着发烧和体重降低。成年猪感染伪狂犬病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变现症状包括流产、死  相似文献   

7.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体内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出现脑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新生仔猪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通常是一窝或几窝的部分或全部仔猪发病,且多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特别是2~3日龄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到30%~70%,甚至100%.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50%~100%,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该病的病因、机理、症状以及防治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生急性腹泻,且发病的仔猪多在8周龄以下,而且仔猪出生的日龄越小,则发病率愈高,养猪场户如遇到此类现象,则应高度警惕猪轮状病毒病作怪。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感染猪轮状病毒后,可引起仔猪发生急性胃肠炎,其仔猪发病的主要特征症状为:厌食、呕吐并发生急性腹泻。一般10~60日龄的仔猪较易发病,发病率为50%~80%,病死率一般在10%以内。而中猪和成年猪则多为隐性感染,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  相似文献   

9.
引起胃肠臌气的原因比较多,实践表明,改善饲养管理和加强传染病预防,可以有效避免胃肠臌气的发生。(一)微生物感染1.大肠杆菌感染。幼龄猪在出生后3周以内极易感染大肠杆菌,其感染无季节限制。黄痢常引起一窝以内90%以上的仔猪发病,有的达100%,病死率很高;发生白痢时窝发病率可达30%~80%。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使猪只发生腹泻和脱水,由于肠道的消化功能丧失,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的臌气。防治:仔猪一旦发生臌气常  相似文献   

10.
正猪水肿病又称摇摆症,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猪以全身水肿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其发病率为15%~30%,死亡率高达90%以上。1流行病学引发本病的病菌在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的肠道内存在,其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并随猪的粪便排出体外,进而污染饲料、饮水及环境,并通过消化道感染其他健康猪。  相似文献   

11.
仔猪腹泻症按其发病原因可分病原性、条件性、母乳性和营养性四类。就目前材料报道的腹泻病近20种,本文就规模化猪场经常发生而又损失较大的传染性肾肠炎、仔猪黄白痢和营养性腹泻作以浅述。1传染性胃肠炎1.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引起的。本病潜伏期为15~18h,经消化道感染。1.2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夏季较少。传播面广,发病率在60%~70%,病死率不等。发病一周之内的仔猪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100%;8~30d的仔猪死亡率为20%左右;30d以后如无并发病不会死亡。哺乳仔猪往往在大猪发病后一个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12.
孙建武 《养猪》2003,(3):41-42
仔猪渗出性皮炎多发生于分娩舍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阶段,该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季节、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猪群感染疥螨的程度有关。2001年12月,广东某猪场分娩舍暴发并流行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各个单元均有发生,发病率多在5%~10%之间,个别单元高达20%。虽然死亡率低,但却造成30%左右的仔猪在断奶时淘汰,剩下的仔猪转到保育舍后生长缓慢,上市时间由体重达到15kg时原来的48日龄推迟到60日龄,饲料报酬明显降低,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后经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才得以彻底净化。现简单报道如下,以供养猪同行参考。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水肿病俗称小猪摇摆症,病原体为溶血性大肠杆菌,患猪表现为肠毒血症。本病的传染源为带菌母猪和被感染仔猪,病原体通过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经消化道传染给健康仔猪。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断奶仔猪,特别是40~60日龄、生长快、体质强壮、体重为15~40 kg的仔猪易发,发病率为10%~35%,死亡率高达80%~100%。此病引起猪体机能失调、  相似文献   

14.
仔猪渗出性皮炎发生于分娩舍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该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季节气候、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猪群感染疥螨的程度有关。 2 0 0 1年 1 2月 ,广东某猪场分娩舍暴发并流行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 ,各个单元均有发生 ,发病率多在 5 %~ 1 0 %之间 ,个别单元高达 2 0 % ,虽然死亡率低 ,但却造成 30 %左右的仔猪在断奶时淘汰 ,剩下的仔猪转到保育舍后生长缓慢 ,上市时间由体重达到 1 5kg时原来的 48日龄推迟到 60日龄 ,饲料报酬明显降低 ,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后经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才得以彻底净化 ,现简单报道…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病仔猪精神沉邵,食欲减退,排灰黄色或灰白色水样稀便,采食或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日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仔猪常腹泻,4d后脱水死亡,死亡率可达50%。猪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活动;有些仔猪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伪狂犬病是猪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猪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周龄内的仔猪发病后死亡率几乎为100%,断奶仔猪的死亡率为40%左右,成年猪发病后一般不死亡,是猪是伪狂犬病毒重要的储存宿主。猪伪狂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季节,其他季节也可发生。1流行病学猪伪狂犬病病毒是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能感染牛、羊、猫、狗,但猪是唯一的天然宿主。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猪  相似文献   

17.
仔猪营养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某些营养性物质,导致造血系统失调而引起明显贫血,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通常是小于1月龄的仔猪容易发病,特别是生长发育快的优种仔猪更易发病,主要在冬春季节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当仔猪发生严重贫血,长时间之后会导致机体免疫性反应降低,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病死率为10%~15%,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概述仔猪营养性贫血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的一种非传染性营养代谢性疾病,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猪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通常是一窝或几窝的部分或全部仔猪发病,且多发生于7d内的仔猪,特别是2~3日龄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到30%~70%,甚至100%。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50%~100%,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油猪病"。此病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又叫葡萄球菌性皮炎,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特别是4~10日龄的仔猪(也有2日龄发病的),断奶仔猪和育成猪也能发生。一般呈散发,感染率约为30%,哺乳仔猪全身性感染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感染一般不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20.
1发病症状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病仔猪精神沉邵,食欲减退,排灰黄色或灰白色水样稀便,采食或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日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仔猪常腹泻,4d后脱水死亡,死亡率可达50%.猪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活动;有些仔猪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