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蔬菜种植户施肥结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机理,以成本收益的视角为出发点,从农户特征、农户对当期收益、长远收益、精神收益的认知以及销售环境和施肥环境6方面,提出蔬菜种植户施肥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假说,运用针对河北省蔬菜种植户施肥结构问题获得的调研数据,采用多元线性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计量估计,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种植户是否饲养牲畜、对农家肥价格的感知、对耕地质量退化问题的重视程度、耕地保护意识、对化肥负面作用的认识和是否参加科学施肥培训对提高其农家肥施用比例有显著正影响,种植户对化肥价格的感知对提高其农家费施用比例有显著负影响。在对以上7个要素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并咨询征求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应用ISM模型,对7个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种植户施肥结构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种植户施肥结构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是一个具有5级的多阶梯结构模型,最直接影响蔬菜种植户施肥结构的因素是对不同肥料的价格感知,种植户对不同肥料的价格感知来自于其对肥料的效果认识及其可利用的资源,种植户的耕地保护意识和对耕地退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会导致其对化肥负面作用的认识也就越深刻,科学施肥培训可以提高种植户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施肥观和科学的生产观。  相似文献   

2.
玉田县地处冀东,有耕地108万亩,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县。为掌握全县农户施肥情况,有针对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2009~2011年度,我们开展了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调查对象包括1933户小麦种植户和1901户玉米种植户。  相似文献   

3.
基于辽宁省新民市一手调研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3个规模区间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各规模区间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外生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耕地细碎化对不同规模区间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辽宁新民市不同规模平均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在85%以上,玉米生产技术效率随规模扩大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耕地细碎化对各个规模区间技术效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细碎化对1.00 hm~2以下小规模农户影响不显著,对1.00~2.00 hm~2小规模农户和2.00 hm2以上大规模农户这两个区间均有正向影响。(2)年龄变量对小规模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变量对大规模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影响为正,受农业培训情况变量对大、中、小3个规模区间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不断深入,农户生计兼业现象日益普遍。现阶段开展不同兼业类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可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农户耕地保护激励政策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9市19县获取的2 028份调查问卷,以农药化肥的使用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兼业类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对耕地质量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以及耕地的了解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研究结果,从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加强农技培训、采用科学施肥技术、提供政策补贴等方面提出了引导农户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的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5.
伍正菊  黎玉国 《农业与技术》2014,(3):106+110-106,110
水稻土是永胜县种植粮食生产的主要农业土壤,了解永胜县水稻土养分变化状况为推荐施肥和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盼  许艳  赵小明  吕银霞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8):192-196+209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探究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蜕变型农户的撂荒比重最高、户均撂荒面积最大,生产型农户的撂荒比重最低、户均撂荒面积最小;耕地总面积和耕地质量对每类农户的影响效果较为相似,农户的耕地总面积越多、耕地质量越差,撂荒面积就越大;道路情况和自然灾害对每类农户耕地撂荒的影响普遍较小。  相似文献   

7.
浅谈日光温室蔬菜的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合理施肥的意义 科学施肥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重要增产措施,但在很多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户对施肥技术了解甚少,普遍存在施肥不平衡、针对性不强等情况,不合理施肥造成养分失衡,蔬菜品质差,生理病害增多。因此,合理施肥是温室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发展快速推进,全球范围内耕地撂荒已成为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深刻改变了农村土地景观,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湟水流域上游36个样本村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农户撂荒耕地的原因,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湟水上游耕地撂荒比较普遍,撂荒农户占比为10.74%,所有农户撂荒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为3.08%,但撂荒农户撂荒面积占撂荒农户耕地面积比高达24.01%,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峡口附近和农牧交错带,平坦地区和距离西宁市较近的地区撂荒较少。耕地撂荒的主要因素为耕地坡陡无法开展机械作业、土地贫瘠和耕地距离远3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自然因素占据主导,其次是农户自身特征因素,最后是社会经济因素。农户会根据耕地特征和自身条件将耕地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条件对耕地进行选择性撂荒,故耕地撂荒情况在不同类型农户之间差异明显。不稳定型农户户均撂荒面积最少,稳定型次之,基本型最多。而拥有耕地的数量以及转出面积和退耕面积是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区内退耕耕地并未完全落实,导致大面积耕地处于荒芜状态。因此,提出需加强耕地保护和补偿、完善土地流转等相关法律制度,大力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奇台县的实地调研,分析其历年耕地流转情况,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各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性别、户主文化程度、是否了解耕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和规模经营的意愿等因素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户土地生产投入行为特点,分析影响农户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个案访谈法对研究区农户进行调查,对影响农户行为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剔除显著性不高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区农户在进行耕地生产投入行为时更多的考虑是自身收益,也尽可能的选择能够使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其中农户年龄、文化程度、耕地年收入、非农年收入和耕地财力成本费用是影响农户行为的主要因素。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增强农户耕地可持续利用意识,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使为数不多的耕地资源得到行为主体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倡导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化肥投入的政策导向逐渐由增量增产转变为减量增效,如何提高化肥施用效率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湖北省水稻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法测算水稻种植户化肥施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LAD模型进一步分析耕地细碎化程度与耕地质量认知对化肥施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水稻种植户化肥施用效率仅为63.85%,若完全消除效率损失,化肥施用效率仍有36.15%的提升空间;耕地细碎化程度显著降低了化肥施用效率,可能与农户的避险行为有关;耕地质量认知显著促进了化肥施用效率提升,说明农户对耕地质量的科学认识能够改善化肥施用效率。因此,提出加快耕地整合与耕地连片经营法律法规建设,加速耕地细碎化治理经验与创新结合,加强引导农户对化肥施用的正确认知,推行科学种植生产模式以提升化肥施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彻底了解农户施肥的真实情况和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2012年开始,对埇桥区耕地施肥情况展开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3.
莫雪菲  谢正峰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255-257+261
城镇化建设的加速给欠发达地区的耕地保护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以广东梅县区南口镇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研究当地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运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96.7%被调查农户表达了愿意对耕地进行保护,影响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因素主要来自农户的个体情况和家庭耕地情况。农户家庭总收入越高其保护耕地的意愿越强烈;家庭拥有耕地数量越多,其保护耕地的意愿越强。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黄瓜西红柿施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省460个农户种植黄瓜、西红柿施肥情况调查表明,目前农户普遍重视有机肥施用;在化肥使用中存在着氮磷过量和不足的问题,低钾和不施钾现象严重。即氮磷过量分别占17.0%和23.3%,不足分别占31.5%和33.6%,低钾和不施钾占52.2%。而且普遍忽视中微量元素肥的使用,不使用农户占67.0%。通过对每个农户施肥量和配比进行分析,达到科学施肥合理比例的不到15%,即85%以上农户存在着不科学施肥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给农户合理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指导,提出适合莼湖镇主要耕地类型的最佳施肥方法与施肥量,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及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11年进行了莼湖镇耕地质量监测。结果表明,莼湖镇常规施肥区耕地地力退化;农作物产量对肥料的依赖性大,1年不施肥即可导致大幅度减产;常规施肥区中化肥的氮、磷、钾养分施用比例不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农民科学施肥,扎兰屯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真正掌握了该地区耕地的基础生产能力,为科学施肥提供有力依据。该文从有机质、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分布状况以及存在问题和农户施肥情况,提出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科学施用中微量元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广、经营规模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影响显著。同一因素对不同两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差异明显;加强技术培训和拓宽"两型农业"技术传播渠道能提高不同类型农业技术采纳率。  相似文献   

18.
土壤肥料的配制是农作物生长的必备条件之一,种植户若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就应重视土壤养分的管控。本文通过分析土壤肥料科学施用的重要意义,了解科学施肥的原因,并介绍了3种科学施肥的方式,通过专业技术指导及各界的配合,推动科学施用土壤肥料技术的传播,为更多的农户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随机抽取河北丰宁299家农户,调查其施肥行为,研究农户环境意识对施肥行为的影响。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农户的施肥行为主要受化肥对土壤肥力、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认知、农户土地权利、耕地总面积、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应该从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土地产权稳定性、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等方面来规范农户施肥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农户施肥量调查数据计量模拟,旨在找到影响农户施肥量的主要因素,为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该文以我国19个省(区)1 043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双对数模型对农户粮食作物施肥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施肥决策者受教育年限、化肥质量、农户是否施用有机肥、化肥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对农户施肥量影响显著(1%显著水平),土壤养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化肥施用量(10%显著水平),而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服务、家庭非农收入、地区因素对农户化肥施用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建立科学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体系;普及测土平衡施肥技术;通过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