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今年,我市积极扶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种植鲜食玉米,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为鲜食玉米种植户提供技术、信息、销售服务,加快农田与超市的对接,种植鲜食玉米11.34万亩,主要销往昆明、广州、深圳等地的农超批发市场,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从品质上分有甜玉米、超甜玉米、甜糯玉米等,从籽  相似文献   

2.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学术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的探讨可以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关系角度划分。以新疆沙湾县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以新疆瑞隆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产业"型,以沙湾县荷花池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三产业"型,以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宝味源大盘鸡养殖基地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三产业"型,最终知道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是丰富的,在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时政府需要加强规划引领、加强政策扶持、重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8,(3)
正近年来,建德市紧紧围绕"美丽建德"的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创建成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市",并打响"建德草莓""建德果蔬乐园"品牌。为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建德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建德新崛起。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让农业产业更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坚持绿色导向,强化质量安全,打响特色品牌,推进草莓、茶叶、药材等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建设农业平台,加快土地流转,引导支持农业基地和园区多元发展,加快"两区两镇一乐园"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坚持"内育外引、量质并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要注重培育"农创客""农二代"、产业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推进产业融合,通过  相似文献   

4.
<正>1.建设产业基地,做强第一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要的是培育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导作用,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加快前延后伸融合发展。1建设产业基地。在农产品基地建设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形成"一带两线多块"的农业优势产业基地,即:国家长江流域粮油茶优势产业带,沿107国道、306省道时鲜瓜果与蔬菜生产线,多个地方特色种植板块。重点建设50个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紫阳县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园区化发展模式。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的思路,紫阳加快建设4个魔芋产业重点镇、40个重点村。县上还出台优惠政策,对18个魔芋基地镇内从事魔芋产业发展的大户、企业和合作社给予奖补。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筹集资金200万元扶持魔芋种植户。今年已为农户补助种芋资金130万元,投入培训资金、防疫药品50万元。同时,紫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最近联合印发的这个通知,决定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6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二是大型原料基地与加工流通企业协同升级。三是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和营销设施;四是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联合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五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六是农民创办领办农村一二三产业实体。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新疆兵团第一师依托团场城镇、"一区三园"和连队居民区功能转型等平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的产业经营体系。第一师目前有各级龙头企业20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329家,转型完成连队51个。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第一师依托160万吨果品、70万头牲畜,用好  相似文献   

8.
<正>甜糯玉米是近年来忻州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新发展起来的一大特色产业及新优产品。忻州市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甜糯玉米,目前甜糯玉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余万亩,主要集中在忻府区、定襄县等县(区)。目前全市已发展甜糯玉米加工、冷贮企业30余家,年产量达7.5亿穗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有的还销往海外。面对具有生态优势、基础优势、产品优势,且已形成产业化格局的忻州甜糯玉米,如何使这一新型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产品提质",让  相似文献   

9.
正汇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果蔬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年产各类农产品罐头5万多吨。该公司在种植、生物、果蔬方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立足本地资源,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办了常德市汇农果蔬专业合作社。2005年,汇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西班牙引进朝鲜蓟在西洞庭种植,将朝鲜蓟产业做成了全国之最,并填  相似文献   

10.
甜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州市是山西省甜糯玉米起步最早,发展速度较快,种植规模最大的地区。近年来,忻州市充分发挥适宜种植玉米优势,因势利导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引进和推广甜糯玉米新品种。通过兴龙头、建基地、创机制、拓市场,使甜糯玉米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山西晋北地区发展的一大亮点产业。种植面积由1993年引进示范的2.7hm2猛增到1999年的1210hm2,2005年已发展到8000hm2,年产鲜穗1.6亿余穗,年可为农民增加纯收入4000多万元,出口5000余万穗。其具体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规模隔离。由于甜糯玉米糯质特性是由隐性基因决定的,只有w x纯合体的胚乳及花粉粒中的淀粉才…  相似文献   

11.
在忻州忻府区与定襄县进行甜糯玉米“甜糯182号”复播微型大白菜种植模式试验并采用“科技+合作社+企业”的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种植农民收益约9.7万元/hm2,平均增收6.3万元/hm2(与单茬种植甜糯玉米比较),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甘肃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分析特色富民产业发展水平,针对农产品进口挑战增加,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较弱,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实力不强、"融资难"等问题,提出了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确立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以绿色优质为引领,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规模效益和农产品品质等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魔芋产业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安康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代魔芋产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结晶——"安康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安康魔芋产业在基地建设中研究与应用的魔芋玉米立体种植、魔芋林下高效种植、魔芋"五边"生态种植三大种植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开发的魔芋即食休闲食品、魔芋方便食品、魔芋饮品和魔芋添加剂食品四类新型产品;魔芋市场营销的实体店销售和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两条主线。突出政府引导,园区承载;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品牌打造,循环发展。魔芋产业已成为安康市最具区域资源优势的新兴优势特色产业、朝阳支柱创汇产业和精准扶贫重点产业,赢得了"世界魔芋看中国,富硒魔芋数安康"的美誉。  相似文献   

14.
武威市凉州区蔬菜产业规模、基地建设、标准化技术、产业融合、品牌培育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建议今后蔬菜产业从空间布局、种植结构、科技支撑、绿色生态、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打造西北知名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云南省宣威市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服务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带动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今年,10万亩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758kg,核心区亩产1108kg,辐射带动全市玉米亩产提高3%、增效50元以上。1培育新型主体,突出示范带动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承办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对集中流转土地面积200  相似文献   

16.
<正>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云南省宣威市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服务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带动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今年,10万亩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758公斤,核心区亩产1108公斤,辐射带动全市玉米亩产提高3%、增效50元以上。1培育新型主体,突出示范带动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承办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对集中流转土地面  相似文献   

17.
宁夏枸杞新型经营主体的现实困扰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概念、特征,探讨了培育宁夏枸杞新型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能定位,提出宁夏枸杞新型经营主体首先应该依托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完善这类组织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尽快界定枸杞产业专业种植大户与家庭农场的区别和扶持细则,扶持不愿意融入新型经营主体的小农户。同时,应加快建设独具宁夏特色的新型生态庄园枸杞产业示范项目,全面提升宁夏枸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安康市魔芋种植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魔芋产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安康市的魔芋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康市针对我国魔芋种植和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应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先后探索出魔芋玉米立体种植、魔芋林下高效种植、魔芋生态种植"三大"种植模式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魔芋基地建设模式,有效推动了安康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步伐,促进了以安康为主的陕南山区成为全国四大魔芋种植区之一,实现了安康魔芋产业建设引领全国魔芋产业的发展。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先后3次在安康召开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安康被誉为"中国魔芋产业建设第一市"。  相似文献   

19.
将广东省1 127个镇分为先行示范镇、巩固提升镇、重点帮扶镇3类,系统梳理3类镇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3类镇域产业发展对策。先行示范镇要注重宣传,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加强内培外引,提高镇域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强政府引导,加快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巩固提升镇要壮大加工业主体,完善产业链,推动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加强要素集聚,强化镇域产业发展支撑力度;做好远景规划,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重点帮扶镇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创造良好就业环境;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组织化方向发展;挖掘传统产业优势,合纵连横,为产业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宁乡市双江口镇位于长沙市西郊,总面积155平方千米,下辖1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9万人,全镇农业年产值达28.78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2468元。近两年来,镇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农业产业为抓手,实施"三产"同建,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强镇。三产融合,产业延伸双江口镇立足本镇实际,采用"2+3+1"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1)第二产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优卓牧业有限公司的作用,建设高端乳制品加工厂并建立了技术中心、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