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可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因此,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问题日渐受到关注,成为目前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招远市为例,对招远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从土地规划和管理的角度,采取现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招远市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研究,进而探讨符合本地区域特点的土地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及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薇  杨兴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34-1435,1437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在调查了解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忠县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潜力进行了预测,指出通过土地整理可实现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资料显示,对其研究成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合,土地整理模式、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政策。通过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结合理论和实践,加大开发耕地数量。  相似文献   

4.
浅谈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阜康市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建设和工业化推进不可避免地征收农村土地。阜康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居民点用地粗放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耕地保护面临着形势严峻的挑战。农村居民点整理将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对加快阜康市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和现代乡村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原则和思路的研究,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提出了适合阜康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关于推进阜康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政策建议,为居民点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以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协调好经济增长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阜康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低下、布局混乱。以甘肃省陇南市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现状和问题入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整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结构完善、高效利用的用地新格局,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蒋梓淳  柳健 《北京农业》2013,(18):214-215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尤为关键的是如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方法。基于此,结合我国现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的现状,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归纳为四种,并提出基于自然、社会经济限制条件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构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的相关建议,为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为此,根据新疆农村居民点特点及现状,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效益和有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要加强宣传,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村镇建设规划,以此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浅析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土地权属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海如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5-15,20
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在整理过程中,不少地区存在权属调整不合理的问题,侵害了农民权益,阻碍居民点整理进程。该文从理论层面对居民点整理中的土地权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缩小,补充耕地的任务已逐步向农村居民点整理转移。在分析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整理可优化调整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主要指标标准,分别采用远景和现状预测2种方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同时提出了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方案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山西省稷山县太阳乡的103户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s模型对问卷的数据从农户基本家庭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农户整理意愿调查3个方面12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距城镇的距离、年龄、房屋修建年数、闲置房屋数量、政策了解程度和自筹资金6个因素对农户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显著。农户是农村土地的使用主体,对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以农户意愿为切入点,提出了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和模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根据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金筹集、组织领导、具体操作等方面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并对德州市不同农村地区的适宜模式进行了初步归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作为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和满足建设用地指标需求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居民点潜力分析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依据。从整理潜力的可实现角度,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归为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介绍了不同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原理,总结了不同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提出未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发展的建议,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更系统更合理,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低效利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已成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缓解城镇用地矛盾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不少学者对其进行驱动力、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总结国内学者对农村居民点整理运作模式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研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依据。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户均建设用地标准和城镇体系规划分析了仪征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3个不同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方案进行了优劣选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针对现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比较简单、测算结果偏离实际的问题,在总结前人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及规划布局等因素提出了"分模式分方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方案,同时以卢龙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模式分方法"测算的卢龙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1 326.33 hm2,与其他方案测算结果进行比较,此方案测算结果科学合理,有效地将不同方法进行了融合,发挥了不同方法的优点,能够为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确定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淳  周方  张慧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17-16018
[目的]分析国内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文献资料比较法。[结果]目前的农村居民点研究集中于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整理潜力、整理模式、整理效益评价等方面。[结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应与耕地整理等其他土地整理领域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更系统、更精确;要不断寻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创新,以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和城乡统筹大背景下,以典型的川中丘陵地貌地区——遂宁市大英县为研究对象,根据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基本理论,运用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法、城镇规划目标法和改进城镇规划法3种方法分别测算大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结果,用德尔菲法确定上述3种方法的权重,测算出大英县农村居民点的综合整理理论潜力值为1 972.30 hm2。从自然、经济、社会和土地利用4个方面中选取12个因素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计算出各乡镇的限制指数,测算出在多因素限制下大英县农村居民点综合整理现实潜力为826.79 hm2。综合考虑各乡镇实际情况和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条件,根据限制潜力测算结果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将大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为4个等级和3个区域。该研究考虑了多个限制因素的的影响,应用了综合限制指数模型,使测算出的现实整理潜力更能反映出当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大小。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市崇龛镇古泥村9个社为例,采用“两步走”策略分别对9个社内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即在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出各个社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理论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村域内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对理论潜力值进行修正,最终得到符合村域实际情况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值,以期探索村级尺度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的方法,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理论上,古泥村9个社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均有较大的潜力,整理潜力面积为19.25 hm2,预计整理后能节地55.43%;通过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评价指标体系后,得出各个村的整理潜力修正系数在0.3866~0.7083之间,修正后的整理面积为10.38 hm2,预计整理后能节地29.89%,较理论潜力值少8.87 hm2;根据各个社农村居民点现实整理潜力,可把古泥村9个社划分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适度整理区和后续整理区.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东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5-18217,18255
阐述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简单归纳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特点,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及现存几种主要的整理模式,从5个方面探讨总结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