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青 5号是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和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联合选育的高原优质青稞新品种 ,2 0 0 2年 10月 2 1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0年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用自育品系 83- 93- 7- 2 - 1作母本 ,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育成品种川 83- 5 319作父本组配杂交 ,组合为 83- 93- 7- 2 - 1×川 83- 5 319,经 7年 8代系统选育而成。阿青 5号系春性中晚熟青稞品种 ,属四棱裸大麦 ,长芒、勾头、全抽穗 ,穗脖弯垂 ,全生育期 12 2d。株高 85~90cm ,株型半紧凑型 ,幼苗绿色 ,半直立型 ,长势强 ,分蘖多。种子锥型、黄褐色、腊质 ,腹沟浅 ,千粒重 4 0 8g ,穗长 6 0cm ,每穗粒数 37 0粒 ,小穗密度 6 2粒 /cm。籽粒品质好 ,蛋白质含量 8 4 % ,容重 80 5g/L ,粗淀粉 (干基 ) 78% ,氨基酸总量 8 4 9%。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中抗云纹病和网斑病 ,轻感散黑穗病、斑点病 ,抗倒伏。州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11 4 9% ;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3139.5kg/hm2 ,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19 2 %。生产示范平均产量 4 0 95kg/hm2 ,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33 6 % ,适宜在我州青稞主产区种植 ,也适宜在海拔 2 6 0 0~330 0m之间的云、甘、青、藏等青稞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速冻青稞鱼面加工品质的客观评价方法,筛选适宜加工速冻青稞鱼面的优良青稞品种,选取10个青稞品种,根据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筛选关联度较大的核心青稞理化指标作为自变量,以PLS方法建立评价模型筛选适宜速冻青稞鱼面加工的品种。结果表明:(1)与成品鱼面品质综合评分关联度较大的7个青稞理化指标是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β-葡聚糖含量、b值、水分含量,其中,青稞蛋白质含量关联度最大(0.703);(2)基于青稞籽粒理化指标的速冻青稞鱼面品质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靠性较高;(3)适宜鱼面加工的青稞籽粒理化指标最佳取值范围:直链淀粉含量26.02%~28.97%,总淀粉含量60.56%~63.17%,蛋白质含量9.02%~10.61%,灰分含量1.13%~1.39%,水分含量9.83%~11.46%,β-葡聚糖含量6.00%~7.96%,b值12.27~18.15。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选育出的康青3号、甘青1号、甘青2号、黄青1号等青稞品种,并提出了合理轮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产地及品种对西藏青稞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产地和品种对西藏青稞营养品质的影响,对采自西藏6个地(市)、26个县的7个普通青稞品种和3个有色青稞品种(257份样品)的5个品质指标和8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产地生态条件是影响青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首要因素,产地对普通青稞的10个被测指标有显著影响;品种对普通青稞的5种被测指标有显著影响;产地和品种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5个被测矿质元素含量;产地显著影响有色青稞的黄酮、粗蛋白和磷含量。(2)青稞不同品质指标和矿质元素含量变异程度不同,变异系数最高为52.3%。供试青稞粗淀粉含量为46.64%~53.76%,粗蛋白含量为6.51%~14.21%,粗纤维含量为1.66%~3.4%,β-葡聚糖含量为3.63%~5.13%,黄酮含量为0.18%~0.40%;钾含量为4 224.8~7 646.5mg·kg~(-1),磷含量为2 243.1~6 288.7mg·kg~(-1),镁含量为731.6~1 572.0mg·kg~(-1),钙含量为246.4~789.0mg·kg~(-1),铁含量为27.59~173.99mg·kg~(-1),锌含量为17.56~85.22mg·kg~(-1),锰含量为10.42~22.23mg·kg~(-1),铜含量为2.12~11.84mg·kg~(-1)。(3)有色青稞的粗淀粉和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普通青稞,而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普通青稞,β-葡聚糖含量二者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康青 3号是我所以“甘肃岷县青稞 /1 2 1 1 //1 1 72 /青海 6 9早”为亲本进行复合杂交 ,再对其杂种第二代进行辐射诱变处理而选育出的青稞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突出优异性状。很快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裸大麦区推广种植。我州在 1 985年开始种植 ,1 995年种植面积达到 1 53万hm2 ,占当年青稞总播面积的51 %。 1 988~ 1 995年推广该品种累计新增青稞 2 4 70多万kg ;1 995年以后种植面积保持在 1 53万hm2 以上。随着康青 3号播种面积的扩大 ,对其良种的需求不断增加 ,良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6.
通过2010至2012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汇总并结合其他相关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为全面认识不同产区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和技术现状,探求改进提高途径提供试验依据。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中,阿青6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977.0 kg/hm2,较对照增产22.0%,居第1位;其次是甘青4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857.0 kg/hm2,较对照增产19.1%,居第2位;甘青5号折合产量为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1%,居第3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北青7号折合产量为4 126.5 kg/hm2,较对照增产1.2%,居第4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种植的青稞新品种,2010—2012年在四川甘孜对16个青稞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系)中,康青8号、康青7号、甘青5号、藏青25、藏青690、昆仑13这6个青稞品种比对照品种813增产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在甘孜州青稞适宜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与对照品种813相比,产量相当或减产,可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8.
优质保健青稞“藏青25”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粮食自给问题解决后,西藏乃至整个藏区青稞加工转化增值要求日趋突出的问题,根据青藏高原天然无污染、青稞高纤维、高β-葡聚糖、高矿物质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适中等品质特点,选用株型理想、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好的育种中间材料青海"1039"为母本和抗旱耐寒、适应性好的西藏农科院农业所优良品系"815078"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混合、单株交替选择和多年观察鉴定、比产试验、品质分析和区域试验,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保健青稞新品种藏青25,并于2001年8月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后在全区推广.该品种在西藏大田产量6 000~6 750 kg/hm2,比藏青320、喜玛拉19、北青3号、康青3号等推广品种增产1 500 kg/hm2左右,蛋白质含量11.96%,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既是典型的高产高蛋白品种,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β-葡聚糖最高的大麦品种,生产开发意义突出.  相似文献   

9.
甘青9号原代号0217,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青4号为母本、9626为父本,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青稞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8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8)620053。2011—2013年在第十轮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192.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12.7%。在201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543.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20.0%,比肚里黄(CK2)增产20.4%。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青稞的淀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优质专用青裸品种的选育提供淀粉特性方面的参考依据,对122份来自青藏高原的青稞品种(系)的总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淀粉粘度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这些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淀粉特性差异较大,总淀粉含量变幅为51.26%~66.70%,平均59.89%;峰值粘度变幅为194~1135 BU,平均710 BU;直链淀粉含量和峰值粘度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在供试材料中,NB63-1、藏青80、康青3号等5个品种的总淀粉含量都超过了65%;北青三号和阿青4号的直链淀粉含量小于15%;而康青6号、拉萨勾芒等4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在29%以上;NB63 1、康青3号、北青6号等4个品种的糊化温度在59℃以下,峰值粘度又都在1 000 BU以上.这些品种可用作未来优质专用青稞选育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发掘青稞新品种甘青5号的增产潜力,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2010年在甘南州不同生态区域进行了播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个播期水平下,甘青5号在甘南州的适宜播期是3月下旬至四月中旬。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不同青稞品种的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西藏地区不同青稞品种的品质差异,采集了西藏青稞主产区的不同青稞品种,并对青稞中的水分、淀粉、粗蛋白、粗纤维、矿质元素以及有效成分总黄酮、花青素、β-葡聚糖等14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色青稞中淀粉和微量元素Mn、Cu、Zn的含量在年度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有色青稞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青稞总黄酮含量范围在0.14%~0.42%,均值为0.23%;β-葡聚糖含量范围为2.65%~6.52%,均值为4.59%;有色青稞花青素含量变化较大,范围在0.022 7~0.649 7 mg/g,均值为0.133 2 mg/g。总黄酮含量、β-葡聚糖含量年际间差异不大,花青素含量年际间差异巨大。总黄酮含量有色青稞显著高于普通青稞,而β-葡聚糖含量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甘青7号是甘肃省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抗倒伏性强、耐寒、耐旱、落黄好、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甘青2号为母本,与从[康青3号×(肚里黄×青144)]杂交后代中选育的穗大、粒多品系92-64-5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青稞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6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品种编号为国品鉴杂  相似文献   

14.
不同青稞品种的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我国主要产区青稞的营养品质状况,定量分析了来自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5个主产区38个不同粒色青稞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粒色青稞品种间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参试青稞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8.14%~15.16%,总淀粉含量为49.14%~68.62%,直链淀粉含量为14.80%~30.05%,脂肪含量为1.42%~2.40%,膳食纤维含量为1.94%~3.47%,灰分含量为0.02%~1.22%,β-葡聚糖含量为3.88%~6.78%,品种间差异显著。产区之间比较,青海的品种蛋白质含量最高,西藏的品种β-葡聚糖含量最高,四川的品种总淀粉和灰分含量最高,云南的品种直链淀粉、脂肪和纤维含量最高。不同粒色比较,黑色品种的蛋白质、直链淀粉和纤维含量最高,蓝色品种的总淀粉和脂肪含量最高,白色品种的灰分含量最高。西藏品种、蓝色籽粒品种的蛋白质营养品质较好。青稞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仍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异亮氨酸,第三限制性氨基酸是苏氨酸。采用组间联接(平方欧式距离)法将38个青稞品种分为3大类,第Ⅰ类包括33个品种,第Ⅱ类包括2个品种,第Ⅲ类包括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甘青6号是是甘肃省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的品系91-84为母本,以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强、耐寒、耐旱、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系90-118-3为父本,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青稞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6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品种编号为国品鉴杂2015007号。1生物学特征特性甘青6号幼苗直立,苗期生长旺盛,叶深绿。  相似文献   

16.
康青3号是我所以“甘肃岷县青稞/1211//1172/青海69早”为亲本进行复合杂交,再对其杂种第二代进行辐射诱变处理而选育出的青稞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突出优异性状。很快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裸大麦区推广种植。我州在1985年开始种植,1995年种植面积达到1.53万hm^2,占当年青稞总播面积的51%。1988—1995年推广该品种累计新增青稞2470多万kg;1995年以后种植面积保持在1.5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10个青稞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疆冷凉高海拔地区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重要性,采用田间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供试的10个青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新疆种植的青稞品种为奇引2号、12-900、昆仑14号。其中,奇引2号的产量最高,达5 129.6 kg/hm2,其次为12-900和昆仑14号,产量分别为4 739.4 kg/hm2、4 655.0 kg/hm2。青稞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生育期基本苗株高穗粒数穗长。  相似文献   

18.
高产广适抗病大豆新品种沧豆09Y1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沧豆09Y1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以石豆7631为母本,以石豆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90007)。河北省区试验平均产量3 184.5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0.0%,脂肪含量为20.20%,高抗SC3和SC7。生育期108.5 d,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丰产抗病抗倒大豆新品种沧豆11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沧豆11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2005年以鲁99-1为母本,沧豆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199.5kg/hm^2,蛋白质含量39.85%,脂肪含量20.5%,抗SC3和SC7,全生育期107.4 d,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区域种植。介绍了沧豆11的选育经过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初步了解藏区紫青稞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理化特性,对7个不同紫青稞品种(系)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总黄酮抗氧化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供试紫青稞总黄酮含量为0.21%~0.32%,6个紫青稞品种中,只有旱地紫青稞与对照隆子黑青稞具极显著差异(P0.01);槲皮素含量为55.1~97.1 mg/g,其中,易贡隆和北青2号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杨梅素含量为3.7~10.4 mg/g,其中,江当蓝与QB35含量相当,并与其他品种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儿茶素含量为6.9~20.7 mg/g,且只有江当蓝比对照含量低;抗氧化活性为11.0%~19.2%,且相同青稞品种(系)所含的不同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不呈现正相关性,除北青2号与隆子黑青稞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品种间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