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2017年华州区植保站开展了"闪讯"和"赛扑星"害虫性诱自动化监测试验示范。经过一年的监测预警,两者都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试验目的筛选适应我区生产实际、性能稳定、监测准确的新型病虫自动化监测设备,改善监测预警,提高监测预警效率和预报准确率,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技术标准化、智能化。2试验材料赛扑星害虫性诱自动化监测系统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设置:佳多虫情测报灯。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包头市兴胜镇当前耕地及其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探讨建设我市耕地质量及其环境预警监测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评价系统、主要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体系模式,并提出包头市耕地及其环境质量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已是大势所趋。宁夏于2009年就开发了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2015年又开发了宁夏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系统的开发将宁夏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为保障宁夏粮食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前提、是农业生产安全的保障。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更需要关注农作物病虫害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分析当前国内外部分病虫害预报预警方式,指出当前预警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项研究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省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当前河北省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针对现状和问题探讨了今后河北省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有害生物是制约农业增产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将有关测报算法与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建立区域性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防治体系,实现灾害防治工作从重短期、重治理向重长期、重预防转变,对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简要论述了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及需要考虑的问题、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动态测报系统设计与实现、测试与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龙游县在传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数字植保领域初步实践和探索,把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植保领域中,数字赋能助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机器替代人工,快步迈入区域测报、精准防治的数字、绿色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推进监测预警领域法制政策落地,陆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制度机制建设,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点建设,落实浙江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了浙江省监测预警体系的水平和能力。但浙江省监测预警体系依然面临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恶化、人员短缺、工作条件欠佳、运营经费缺乏等系列挑战,笔者结合体系发展的公共属性、弱质性、技术融合性和技术导向性,探讨提出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条件、完善监测预警网点建设和创新测报站点建设管理模式等应对体系发展挑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甘肃省定西市已建成覆盖全市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远程监测预警联网平台。定西市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各县区建立了马铃薯晚疫病的数字化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现代化晚疫病远程监测预警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处理电算化、疫情分析和预警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农业生产中避免农事种植风险、保障农民获得绿色高质高效高产粮食的一项关键工作,在乡村振兴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阐述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工作的具体举措与实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推广,应用植保新技术,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时有效控制病虫为害,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最大限度减少陕西省府谷县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监测、预警和评价技术"项目在京通过验收。该项目针对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稻飞虱、小麦白粉病)气象防灾减灾的业务发展与生产防控应用需求,建立了病虫害发生的气候背景指示、气象等级指标体系,及病虫害发生气象等级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GPS技术在柳州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治上的应用进展,实现了病虫害发生信息的动态无纸化采集、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数据的可视化,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准确地点、分布区域、做到及时防治,达到增加防治效果、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GPS技术在柳州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治上的应用进展,实现了病虫害发生信息的动态无纸化采集、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数据的可视化,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准确地点、分布区域、做到及时防治,达到增加防治效果、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四川省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探索构建以重大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和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全省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和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LabVIEW的农作物生态环境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结合数据采集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设计了一套农作物生态环境的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网络化采集和远程传输、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数据监测和数据存储等功能,对农作物的科学种植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的自动化水平,使系统更加准确易用,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连续性检测水平,在无线传感网络中使用了一种新的簇状网络覆盖模型,并设计了系统整体架构、服务器、数据库以及Web服务系统,使其集成了Java技术和Android移动通信技术.测试发现,系统在PC端和手机端都可以正常使用,当环境参数超过设定阈值时,能成功发出警报,具有很好的拓扑性和普遍适用性.通过对农作物温度、湿度和光照情况的实时监测,得到了农作物温室环境的实时可视化监测曲线,为农作物自动化生产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及时的病虫害监测预警可以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损失,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针对传统病虫害预测技术的若干局限,阐述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3S[包括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介绍前兆数据分析、病虫害识别和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病虫害监测预警规范化、数据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规范小地老虎性诱监测技术,简化诱获鉴定操作,丰富监测手段,尽早实现监测预警技术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2015年在惠农区、永宁县、原州区进行了小地老虎性诱器诱测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利用性诱器监测小地老虎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峰型明显清晰,人为误差小等优点,可用该监测方法监测预警小地老虎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开展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提升科学用药水平,应用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的统防统治,开展农药使用和销售监测调查,农药经营市场监督管理等多项措施,全面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水平,为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保障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韩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建设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笔者2013年和2015年两次带团赴韩国执行中韩水稻迁飞性害虫及病毒病监测与防治合作项目,经过实地调查及与韩国农业技术推广管理部门开展交流,基本了解了韩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基本做法。据此,建议中国农业部门要积极借鉴韩国的经验,在农业技术推广和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监测预警国际视野;加强经费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保障机制;加强体系建设,增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加强网点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装备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监测预警科技含量;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农业国际化人才队伍;加强外事工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