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鉴定玉米杂交组合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生态环境下的丰产性、成熟期、抗病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宜第三积温下限至第四积温带自然条件下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为玉米新品种在当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做了粒用玉米品种引鉴试验.  相似文献   

2.
玉米新品种绥玉19(绥340)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选育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抗病,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龙单64(龙60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产育种室,在2004年以改良系G102为母本、自育系龙系308为父本杂交育成。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相似文献   

4.
早熟玉米新品种绥玉24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选育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抗逆,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推广种植。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嫩单13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0年组配的玉米单交种。在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试验中,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海玉四增产9.8%。经过多年、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6.
垦粘6号(原代号佳试90)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以糯13为母本、糯1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粒用可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青食可在第一至四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龙育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选育的,组合为T056×T123。该品种属于早熟玉米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优点。在适应区青贮生育日数117 d,需≥10℃活动积温2 300℃左右,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相似文献   

8.
“垦引吉青”是1987年黑龙江垦区从吉林省农科院引入的青贮玉米品种。经过1987~1991年连续5年在垦区范围内,进行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试验,垦引吉青表现优异,适于在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种植,是加速发展黑龙江省奶牛饲料的主栽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早播: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5月上中旬播种,可与当地籽粒玉米播期相同。 2、合理密植:种植适宜密度每亩4700~4800万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栽培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探索第三积温带中早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为该区优良品种引入和更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嫩江县地跨黑龙江省第四、第五、第六3个积温带,青贮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第四积温带。2013年-2014年部分农户为中兴牧业订单种植青贮玉米,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已经没有订单种植了。现在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户都是养殖户,自己生产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1.
统计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41年(1971~2011年)来玉米各生育时期环境平均温度,研究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各生育时期环境平均温度变化,玉米适宜度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41年来玉米苗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环境平均温度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苗期平均温度上升幅度最大,气候倾向率为0.64℃.10年-1。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41年来玉米苗期、拔节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环境温度适宜度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开花期相对稳定。表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温度适宜情况逐渐向有利于玉米生长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2.
合玉19号玉米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交系南5为母本、自交系东北虎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几年来,合玉19号玉米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面积种植,并以其优质、稳产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成为黑龙江省勃利县中早熟玉米的主栽品种.根据多年的制种实践,现将其繁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北方寒地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属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积温少,生育期短一直制约着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随着玉米价格的逐年攀高及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的启动,带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玉米纸筒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有效克服玉米种植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弱等问题,延长了玉米的生长期,提高玉米的抗旱、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黑龙江省种植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由以大豆为主转变为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玉米种植新区。为了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选择抗玉米大斑病品种及科学布局,以黑龙江省依安县为第三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的代表,对该地区的29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较大,病情指数变化为3.70~45.93。抗病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抗病性较好的品种(病指≤15)为德美亚3号、吉单441、德元101、哈丰1号、稷禾农18、吉农大516、龙单48、龙作2号、北种玉1号、富单1号、良早66、育丰325、龙育415、九单503、垦单10号、禾田1号、吉单27、育丰311、嫩单15、宏育415、良玉21、吉农大212和龙垦9号;抗病性中等的品种(30≥病指≤15)为克单9号、东农254和吉单519;抗病性最差的品种(病指30)为丰单4号、华农292和龙单20。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玉米机械粒收,2021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开展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试验,以德美亚3号为对照,对9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产量、机收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和2号生育期为115 d,倒伏率为1.33%,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为28.0%、产量为10 425.8 kg·hm-2,较对照增产3.72%;在玉米大田机械收获条件下,杂质率为0.70%、籽粒破损率为4.58%、产量损失率为0.67%,符合《玉米收获机械》(GB/T 21962—2020)标准。天和2号倒伏率、收获期含水率、杂质率、产量损失率较低,产量较高,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适宜机械粒收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地处黑龙江西北部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六积温带上限,年平均有效积温2000~2300℃,无霜期年平均100~120d。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种植户效益,全面积种植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全部采用110cm大垄双行种植,抗涝、抗旱、增产效果较为显著。1用种通过引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玉米品种,使地处寒带地区的北安管理局,大面积种植玉米成为现实。该品种不仅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正在农产品供给政策改革的影响下,黑龙江省的玉米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这就对玉米种植在产量和品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受到特殊环境气候特点的影响,使得黑龙江北部第四积温带的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日渐下降,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市场玉米供求关系。为此,提高黑龙江北部第四积温带的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成为该区域种植的重点,现结合黑龙江北部第四积温带的特点,对优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望奎县地处我省松嫩平原中部温和半湿润生态区,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的下限,第三积温带的上限,≥10℃的活动积温为2500℃~2700℃.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480~550mm,无霜期130天左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高粱、谷糜、麻类、瓜菜、马铃薯等,从未有花生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19.
玉米育苗移栽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粤 《现代化农业》1996,(11):17-18
1995年选7个玉米品种进行育苗移栽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四单16号,四单19号、中单2号可作为黑龙江省第2积温带下限,第3积温带上限育苗移栽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0.
高产赖氨酸玉米新品种丰禾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禾2号是黑龙江省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于1997年以玉米自交系禾高L-1为母本,以禾高L_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经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644.5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250增产8.34%。是一个抗病性强、品质优良、出籽率高、增产潜力大的高赖氮酸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