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合理有效利用土地、灌溉水、温光等资源,提高水稻、河蟹的产量及品质,减少化肥农药对稻谷、河蟹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食品生产的相关规定,结合辽宁滨海稻区稻田养蟹的现状,在深入调研及专家组评审的基础上,制定了《稻田养蟹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从前期准备、工程建设、水稻生产技术、河蟹养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稻田养蟹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水稻生产转型升级,提高种稻效益,近年来泰兴市示范开展了稻田生态循环综合种养,其中稻田养蟹经实践证明最适宜泰兴推广,平均效益达2 800元/667 m~2左右,是大面积生产水稻种植效益的4~5倍。其核心技术包括养蟹技术和种稻技术,两项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要充分考虑河蟹生长的安全,又要确保水稻的品质与效益。将稻田养蟹示范典型应用的技术进行总结,供相关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稻田选择、田间工程、蟹田管理、饲养管理等六个方面对稻田成蟹养殖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针对蟹田水质、病害防治、暂养管理等各方面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在成蟹科学养殖的基础上兼顾水稻种植,积累了稻田养蟹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蟹是综合利用稻田水土资源,稻田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觅食场所[1],同步实现粮食生产与淡水养殖模式。通过对稻田养蟹种养模式的研究,水稻采用"大垄双行"栽种模式,把常规的30 cm一垄改为20 cm和40 cm两垄间隔插秧,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首先有效地解决了水稻株行距较小的问题,增加螃蟹活动空间,成活率提高,产量增加;其次充分发挥水稻生长的边际效应,加快水稻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通过栽培模式的改进使得水稻种植单位面积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分别从稻田选择、田间工程、蟹田管理、饲养管理等六个方面对稻田成蟹养殖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针对蟹田水质、病害防治、暂养管理等各方面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在成蟹科学养殖的基础上兼顾水稻种植,积累了稻田养蟹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稻米》2000,(5):32
思想观念更新,耕地"主角”转换.辽宁省盘锦市改变过去稻田养蟹 以稻为主,养蟹为辅的做法,使稻田以养蟹为主,种稻为辅,今年一举实 现2万hm2养殖面积,从而为农业结构调整开创一条新路.盘锦市地处辽河入海口,盛产河 蟹.前几年,这里在稻田养蟹,获得成功,每亩河蟹经济收入大大超过水稻 收入.但是为了不影响水稻产量,稻田里的河蟹生长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当前粮食由卖方 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徘徊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更为有 利的生存发展空间,盘锦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依靠科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效益 第一、群众自愿的原则,遵循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思路,调整农业结构.他们算了一笔账:在稻田 里养扣蟹,每667m2投苗0.3公斤,每公斤5000元.每667m2成本1500元,每667m2产扣蟹60公斤,售价70 元/公斤,每亩产值4200元,除去蟹苗及生产费用2000元,每667m2扣蟹纯收入可达2200元;如果养成蟹,纯 收入也可达1000元以上,都比种水稻亩效益高出好多倍.因此,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从今年开始,拿出2 万hm2水田,变种稻为主为养蟹为主,种稻为辅,即把稻田养蟹变成蟹田种稻.随着耕地主角的转换,今年 可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均667m2蟹稻田,仅靠河蟹一项,今年农民平均可增收500元.  相似文献   

7.
根据当前养蟹稻田水稻与河蟹病虫发生的特点及农渔共作复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性提出养蟹稻田水稻与河蟹病虫防治中药物的使用原则,以期为稻苗养蟹这一生态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思想观念更新 ,耕地“主角”转换。辽宁省盘锦市改变过去稻田养蟹以稻为主 ,养蟹为辅的做法 ,使稻田以养蟹为主 ,种稻为辅 ,今年一举实现2万hm2 养殖面积 ,从而为农业结构调整开创一条新路。盘锦市地处辽河入海口 ,盛产河蟹。前几年 ,这里在稻田养蟹 ,获得成功 ,每亩河蟹经济收入大大超过水稻收入。但是为了不影响水稻产量 ,稻田里的河蟹生长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当前粮食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 ,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徘徊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更为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 ,盘锦市委、市政府决定 ,按照适应市场、因…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冬季管理对盘锦养蟹稻田主要害虫灰飞虱越冬情况的影响,于2019~2022年冬季在辽宁省盘锦市太平镇、唐家镇、坝墙子镇、陆家镇、赵圈河镇和西安镇展开了灰飞虱越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灰飞虱能在盘锦地区越冬;养蟹稻田防逃墙及杂草丛是其主要的越冬场所;开展冬季管理的养蟹稻田灰飞虱越冬虫口率明显低于未开展冬季管理的养蟹稻田。表明实施冬季管理能降低盘锦养蟹稻田灰飞虱越冬虫量。  相似文献   

10.
浅谈养蟹稻田药物的安全高效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养蟹稻田水稻与河蟹病虫发生的特点及农渔共作复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性提出养蟹稻田水稻与河蟹病虫防治中药物的使用原则,以期为稻苗养蟹这一生态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对稻田养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所获收益情况进行了介绍,从田间工程建设、投放田螺、移栽水草、蟹种投放、饵料投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稻田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宋双 《北方水稻》2012,42(2):63-64
推广水稻大垄双行插栽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解决了池水氨氮超标,危害河蟹生长的问题。介绍了稻田养蟹稻田的选择、放养前稻田内的准备工作,水稻的栽植及扣蟹的放养,在日常管理方面强调了水质调节、饲料的投喂和河蟹的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3.
推广水稻大垄双行插栽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解决了池水氨氮超标,危害河蟹生长的问题。介绍了稻田养蟹稻田的选择、放养前稻田内的准备工作,水稻的栽植及扣蟹的放养,在日常管理方面强调了水质调节、饲料的投喂和河蟹的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4.
李绪美 《中国稻米》2005,11(1):36-36
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是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河蟹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稻田水质清新,水温适宜,能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河蟹提供部分饵料资源;茂盛稻株又为河蟹提供栖息、隐蔽的场所。稻田养蟹具有改土、培肥、减少污染、生产绿色产品等作用。经检测表明,稻蟹双作一年,喂蟹剩余的残饵、河蟹粪便,可增加土壤0.05%~0.26%的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蟹是一条可以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但是不少生产者在稻田养蟹中带有盲目性,易走入“误区”,突出表现为以下四点:误区之一认为养蟹的稻田环沟越大越好。根据多年的经验看,稻田养蟹的环沟,应根据养蟹需求结合圩埂用工情况确定,一般环沟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这样既可节约挖土开支,又可少措粮田,同时也易于在市场低糜时,再返耕种粮。误区之二认为放养蟹苗越多越好;一些人以为苗多成活多,安全系数高。其实不然,稻田养成蟹,667m’放苗种量应以五期幼蟹1200-1500只,蟹种600-Ic()只为宜。若超量,不仅增加养殖成本,而…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盘锦市委、市政府提出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其中大力发展河蟹生产,实施“蟹田种稻”工程是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其基本内容是:大力增加稻田养蟹特别是养成蟹面积,由“稻田养蟹”发展成为“蟹田种稻”,今年养蟹面积达到2万hm^2,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均666.7m^2,明手两年争取达到农村人口人均666.7m^2,即4万hm^2,到2005年,力争达到5.3-6.7万hm^2。这是一项很大的农业结构调整系统工程,是一项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蟹生态种养模式利用稻蟹互利共生,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双收,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从稻田选择、稻田工程、蟹苗投放前的准备、蟹苗选择与投放、河蟹养殖与田间管理、稻蟹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鲁西南滨湖稻区稻田养蟹技术要点,为滨湖稻区及山东省同类地区稻蟹共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唐海县从1993年开始稻田养蟹,至1996年稻田养蟹面积发展到18000亩,经济效益显著增加。通过对1农场8队董兴宝、周相富等6户农民养蟹情况调查,稻田养扣蟹每亩获纯效益3539元,相当于单一种稻效益的77倍,最高的1户亩效益11924元,相当于水稻效益的26信之多。他们的具体做法如下:至准备工作1.1地块选择养蟹的稻田选择在灌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汛期不被淹没的地块。田格四周挖好宽SOcm、深30cm的环形沟,并加宽加高埂堵,以防打日子跑蟹,并便于行走。1.2水稻作业放蟹苗前稻田一切作业与一般稻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耙地前底肥…  相似文献   

19.
孟建武  陈志清 《北方水稻》2010,40(2):46-47,54
稻田养殖成蟹融种稻、养蟹、蓄水、增肥地力为一体,既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为稻田省除草、减虫病,又增蟹、增粮,稻蟹共生互利,形成养殖稻田的局部良性生态循环,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容与统一。稻田养殖成蟹增产增收,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其配套技术易于学习,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稻田养蟹在冀东稻区得到快速发展 ,已成为广大稻农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实现稻蟹双丰收 ,取得好效益 ,我们利用三年的时间 ,对养蟹稻田的植保技术进行了研究 ,现已取得初步成果。 1999年在唐海县第一农场进行了大面积示范 ,每公顷养蟹收入达 2 2 50 0多元 ,水稻产量达到10 50 0kg以上。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1 播前准备1 1 水稻品种的选择 养蟹稻田由于可使用的农药种类受到限制 ,应选用具有抗倒、耐水、适宜稀植、分蘖力和抗病虫害性能较强的水稻品种 ,如冀粳 14、垦育 16等。1 2 种子处理 用 10 %的浸种灵 50 0 0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