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以来,作者对辽宁省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现状,分析了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辽宁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种类包括毛皮动物、鹿类、中国林蛙、野猪、野禽和观赏展演动物6大类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具有自然条件优越等3大有力条件,存在养殖方式落后等6个问题,提出了今后应采取规模养殖等6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桓仁林蛙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桓仁林蛙的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桓仁林蛙在辽宁省分布于抚顺市顺城区、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本溪市南芬区、桓仁县、本溪县;宽甸县和风城市;辽阳市辽阳县和灯塔市,分布区涉及4市11县(市、区).全省桓仁林蛙种群数量为1631500多只,平均分布密度为47.6只/km2.由于桓仁林蛙自身的原因和人类的破坏,桓仁林蛙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应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护好栖息环境,大力开展人工驯养繁殖,积极开展监测和科学研究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原麝资源现状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麝在辽宁省分布于新宾、本溪、桓仁、宽甸4县交界处,分布面积1500km2,重点分布在2个自然保护区、9个国有林场,重点分布区面积530km2。辽宁省现有原麝89只,新宾有6只,本溪有22只,桓仁有38只,宽甸有23只。全省原麝平均密度0.0593只·km-2,重点分布区平均密度0.1669只·km-2。由于乱捕滥猎,栖息地破坏与丧失和近亲繁殖等因素造成辽宁省原麝资源减少。应采取打击乱捕滥猎,改善栖息环境,开展科学研究和加强驯养繁殖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至县积极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产业,目前全县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加工利用企业共有十余家,驯养繁殖种类有野鸡、野猪、林蛙、蟾蜍、兰狐、猪獾、孔雀等10多个品种。2010年全县野生动物年产值30万元,年销售额20万元。本文针对周至县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的人工驯养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3年,用驯养标记回捕和室内测试,研究引种东北中国林蛙在山东济宁小北湖野外生长繁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林蛙适应性强,单雌产卵量1400~1500粒,孵化率90%,变态率86%,成活率78%,回收率20%,投入产出比1:13,3年为一个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6.
王伟 《云南林业》2012,(5):54-55
昆明市共有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和个体87家,从业人数1315人,年产值2.1亿元,驯养繁殖动物总数40519只(头),主要养殖梅花鹿、马鹿、猕猴、食蟹猴、白犀牛、七彩山鸡、野鸭、非洲鸵鸟、蓝孔雀、野猪、果子狸、鸸鹋、珍珠鸡、鹌鹑、竹鼠、树!、蛇类等物种。其中:已经办理梅花鹿驯养繁殖证的养殖单位14家,养殖规模1120头,年产值277.5万元,上缴税费额10.3万元;养殖非洲鸵鸟、野猪、七彩山鸡、果子狸、野鸭、蓝孔雀的单位和个体53家,产值1240万元,养殖数量9700只(头);养殖白犀牛投资1000万元,现有69头;养殖虎79只;养殖大熊猫3只;蛇类为试验性养殖阶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参与式驯养繁殖户评估方法(PRA),对诸暨市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驯养繁殖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驯养繁殖动物的级别批准时间及养殖状况,结果表明:诸暨市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历萌芽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时期,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省级及以下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也有一定的数量;驯养繁殖户要继续生存发展受到居民购买力强弱、意愿、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法力度以及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初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一切似乎是悄悄来临的。通过人工驯养繁殖,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已经或正在告别“濒危”,一些野生动物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证,其种群在人们的关注和努力下一日日兴旺起来。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正在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全国现有经济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和养殖户共24539家,总产值约78亿元,就业人口近6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为保障和促进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快速发展,国家采取了规范并支持人工驯养繁殖活动,制定有关养殖技术标准,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海南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优势,阐述了海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海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林蛙繁殖能力的大小是决定其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将直接影响着物种种群的生态平衡 ,同时也是中国林蛙人工饲养成败的关键因素。文章就中国林蛙繁殖生态的几个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 ,以期对人工饲养中国林蛙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每月看台     
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年产值200亿元通过人工驯养繁殖,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已经或正在告别“濒危”,许多经济类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初步形成规模,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正在呈现出勃勃生机。据统计,全国现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1.6万多家,年产值已达200多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国家采取规范并支持人工驯养繁殖活动等措施,使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按照用途划分,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主要涉及实验动物、毛皮动物、药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五大类。在人类健…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云南省蛇类驯养繁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云南省蛇类驯养繁殖产业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云南省具备蛇类驯养繁殖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在分析目前蛇类驯养繁殖产业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浑河源中国林蛙养殖现状与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浑河源林区为背景,从养殖方式、养殖规模、养殖技术、养殖人员素质等入手,对该地区中国林蛙养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讨论了林蛙养殖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认为浑河源林区林蛙养殖,多处于野生林蛙驯养初级阶段,养殖户盲动性、随意性大,缺少政府监管,养殖技术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备,冬眠场所构建不合理,林蛙种质开始出现退化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保护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是一个涉及多个行业,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1]。黑龙江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造就出一批较成功的驯养繁殖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构建了较完善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产品开发产业链,成为行业龙头企业,而且在养殖技术、产品开发、经营模式等方面也都走在行业的前列。然而,就黑龙江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整体来讲,仍存在管理粗放、品种改良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桑植县立足县域优势,把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野生动物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目前,全县拥有商业性规模型驯养野生动物专业户186家,驯养陆生野生动物已达5.12万头(只、条、尾),年产值达1016万元。  相似文献   

16.
对三明市从事经营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对养殖种类、数量、繁殖、利用以及固定资产、从业人员等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明市经营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共计64家,驯养野生动物9种,存栏动物631699只(头、条),养殖从业人员304人,固定资产27997.7万元,年产值3697.64万元。目前主要存在资金缺乏保障、疫病防控能力较弱、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的 4只 ( 2♂ 2♀ )川金丝猴驯养个体中的 3只 ( 1♂ 2♀ )存活并繁殖 ,5年内共繁殖 7胎 ,存活 5仔 ,受孕率为 10 0 %,坐胎率为 10 0 %,幼仔存活率约 71%。文中分析总结了小金丝猴在北方驯养繁殖的关键技术 ,讨论了两个有关繁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林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4年上半年,全省木材加工、经济林、花卉苗木、森林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林下种植和养殖业等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全省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业产值调查统计,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现有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经营利用企业4155家,从业人员59141人,总产值61亿元,其中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经营利用企业4090家,野生动物产业产值47.7亿元,占总产值的78.08%;野生植物繁育利用企业65家,野生植物产业产值13.4亿元,占总产值的21.92%。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江西省永修县各地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办理许可证开展养殖业的农户逐年增加。该县林业部门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并及时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的相关手续.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截至目前,全县驯养繁殖和经营单位发展到9家,驯养的鸿雁、灰雁和斑嘴鸭等物种,市场供不应求,远销广东、浙江等省,带动了当地林农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