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5,(8):1366-1370
为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长白猪脂蛋白酯酶基因(lipoprteinlipase,LPL)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用同日出生的90日龄(d)长白猪24头(去势公猪12头和母猪12头),按日粮能量水平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饲喂至180d,统一屠宰取样,采用qRT-PCR方法检测2组长白猪肾周脂肪、肝脏、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LPL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测定背最长肌中LPL酶活性。结果表明,LPL基因在2组试验猪组织间的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在肾周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低;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H组(高能量组)肾周脂肪组织中LPL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L组(低能量组)(P0.01),但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差异不显著(P0.05);H组在150,180d的体质量均显著高于L组(P0.05);同样H组LPL酶活性和背膘厚显著高于L组(P0.05)。结果提示,日粮能量水平可以影响猪LPL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LPL活性,进而影响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确山黑猪改良后代的耐粗饲能力及其生化机理,试验选取61日龄的无病去势确山黑猪改良后代、确山黑猪、大约克夏猪公猪各10头,选用高纤维半纯合日粮进行饲喂,测定生产性能、血清酶活性和盲肠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及直径。结果表明:确山黑猪改良后代的日增重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与大约克夏猪差异不显著(P0.05);确山黑猪改良后代的料重比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与大约克夏猪差异不显著(P0.05);确山黑猪改良后代盲肠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和分解菌直径均高于大约克夏猪。确山黑猪改良后代、确山黑猪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除61日龄外均显著低于大约克夏猪(P0.05),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说明确山黑猪改良后代具有良好的耐粗饲性能,可能与血清中CPK、LDH活性降低和AKP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3):9-13
为进一步探究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的功能,揭示其对从江香猪肉质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结合酶活性检测方法分析了从江香猪不同组织LPL基因表达水平及活性规律。结果显示,LPL基因在从江香猪大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大肠、背肌、子宫和卵巢10种组织内均有表达;其中,背肌和心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子宫和肺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且背肌中LPL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从江香猪4种组织LPL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背肌组织中的LPL活性显著高于子宫和心脏组织(P0.05),说明背肌中脂肪沉积能力高于子宫和心脏组织,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分析该基因对从江香猪肉质性能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脂肪组织固定技术,将脂肪组织分离为体积不同的脂肪细胞,发现不同经济类型的猪种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脂肪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肥胖型香猪的脂肪沉积,在5~8月龄期间是由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引起的:瘦肉型长白猪的脂肪细胞明显小于香猪,单位组织重的脂肪细胞数极显著地高于香猪。同时研究表明,体积不同的脂肪细胞合成脂肪的能力差异极显著,表现为细胞体积越大,其合成脂肪的能力越强,不受品种和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卡努鸽肉中营养成分及与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试验选择同批孵化、体况较好的3,12月龄雌、雄鸽各10只,屠宰后取胸大肌检测主要营养成分(水、粗蛋白、粗脂肪)及雄鸽肉中脂肪酸含量,并用RT-qPCR技术分析了与鸽肉脂肪沉积相关基因LPL、PLIN1、FASN和PPARγ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雌、雄鸽3月龄肉中水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12月龄(P0.05),粗脂肪含量则显著低于12月龄(P0.05);12月龄雌、雄鸽肉中水、脂肪和蛋白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鸽肉中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主要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2月龄(P0.05),而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12月龄(P0.05)。鸽肉中LPL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基因(P0.05)。LPL、PLIN1和FASN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而PPARγ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LPL基因的表达与鸽肉脂肪沉积关系更为密切,其中12月龄卡努鸽肉中脂肪酸含量更符合屠宰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40-90 kg 6个体重组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共72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分析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肉组织中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随体重的增长,莱芜猪50-70kg阶段LPLmRNA表达丰度逐渐下降(P<0.05),80 kg阶段迅速回升出现一个峰值后再次下降;鲁莱黑猪LPLmRNA表达丰度随体重的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70 kg以后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其前期(40-60 kg)与后期(70-90 kg)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莱芜猪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量略高于鲁莱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内脂肪相对含量与肌肉组织LPL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猪肌肉组织LPL是肌内脂肪沉积的重要参与者,其编码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体重发育特征,并对肌内脂肪的沉积具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溶血卵磷脂(LPL)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2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 (LPL200组)、300(LPL300组)和400(LPL400组) mg/kg LPL。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L200组和LPL300组肉鸡42日龄平均体重和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L300组肉鸡35日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LPL300组肉鸡28、35和42日龄回肠食糜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2日龄回肠食糜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LPL200组和LPL300组肉鸡35日龄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 0.05),LPL添加组肉鸡28和35日龄肝脏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LPL300组肉鸡28、35日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LPL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从而降低料重比,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在饲粮表观代谢能为13.19 MJ/kg时,肉鸡饲粮LPL适宜添加水平为300 mg/kg。  相似文献   

8.
主要通过比较鄂西黑猪、长♂×(野♂×鄂♀)♀三元杂交猪、长大二元杂交猪肌肉苹果酸酶(ME)的活性与肉质性状的差异来探讨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猪肌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鄂西黑猪的肌肉ME活性和肌内脂肪(IMF)含量、背膘厚显著高于长野鄂三元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P0.05),而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肌肉ME活性与肌肉I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ME活性与肉色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通过脂肪组织固定技术,将脂肪组织分离为体积不同的脂肪细胞,发现不同经济类型的猪种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脂肪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存在明显差异。肥胖型香猪的脂肪沉积在5 ̄8月期间是由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引起的;瘦肉型长白猪的脂肪细胞明显小于香猪,单位组织重的脂肪细胞数极显著地高于香猪。同时研究表明,体积不同的脂肪细胞合成脂肪的能力差异极显著,表现为细胞体积越大其合成脂肪的能力越强,不受品种和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猪在断奶后的生长期内,体内脂肪逐渐增加,和其它家畜相比,猪更倾向沉积体脂。但猪体脂的沉积还要受遗传、年龄、日粮营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饲粮消化能量(DE)水平保持在3000—3200Kcal/kg,蛋白质含量为14%—15%的饲养条件下,我们分别测定了纯系北京黑猪(肉脂兼用型,平均瘦肉率为51%)和纯系长白猪(瘦肉型猪、平均瘦肉率为62%)的某些脂肪合成酶活性和脂肪代谢的一些生化指标。北京黑猪(公母各半)脂肪组织(背膘)中苹果酸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三种NADPH—生成酶活性随体重增加而升高,差异极其显著(P<0.001)。体重90kg的酶活性比56kg约高三倍。脂纺组织中上述NADPH生成酶活性北京黑猪比长白猪(体重均为90kg,公母各半)高一倍(P<0.001)。给北京黑猪(30头,公母各半,起始体重为60kg)注谢重组猪生长激素(rPGH,每天每头2mg,连续注谢28天),除表现生长加快,脂肪率下降约21%—23%外,其脂肪组织中NADPH生成酶活性降低十分明显(P<0.001)。苹果酸酶,葡萄糖—6—磷酶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三种酶总活性比对照组降低20%。血精中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固醇含量,6月龄时,北京黑猪明显高于长白猪(P<0.001—0.0005);而4月龄时,北京黑猪血清中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酶含量则均明显低于长白猪。北京黑猪血清中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随月龄(4月龄—6月龄)增长而增加(P<0.0005)。而长白猪则相反,随月龄而呈下降趋势(P<0.05—0.0005)。两种猪的脂蛋白电泳和含量测定未见有年龄和品种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甘肃黑猪合成系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甘肃黑猪瘦肉型品系及配套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及肌肉氨基酸的组成进行研究,并与外来品种做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甘黑Ⅰ系脂肪含量较高,甘黑Ⅱ系居中,外来品种长白和大约克较低(P<0.01);甘黑Ⅱ系饱和脂肪酸适中,而长白和大约克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肉脂松软不利于贮存;甘肃黑猪的油酸(18:1)和棕榈油酸(16:1)较低(P<0.01),而大约克和长白猪较高;外来猪种长白、大约克与甘肃黑猪的亚油酸差异不大;与香味有关的十种氨基酸含量甘肃黑猪高于大约克(P<0.05)。这些结果为品系选育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利用甘肃黑猪I系猪的优良遗传资源,提高Ⅰ系猪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筛选最佳杂交组合母本,引入了大约克、长白、汉普夏和杜洛克四个瘦肉率和生长速度都很高的品种,与甘肃黑猪Ⅰ系母本进行了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四个组合均对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尤以杜×Ⅰ系和约×Ⅰ系杂交效果最好。说明用杜×Ⅰ系或约×Ⅰ系作杂交母本向社会推广使用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利用甘肃黑猪I系猪的优良遗传资源,提高Ⅰ系猪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筛选最佳杂交组合母本,引入了大约克、长白、汉普夏和杜洛克四个瘦肉率和生长速度都很高的品种,与甘肃黑猪Ⅰ系母本进行了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四个组合均对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尤以杜×Ⅰ系和约×Ⅰ系杂交效果最好.说明用杜×Ⅰ系或约×Ⅰ系作杂交母本向社会推广使用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猪腹脂脂肪细胞的数量与大小对猪腹部脂肪沉积能力以及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选取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中343头240日龄F2代个体,测定了每个个体的腹部脂肪重、板油重、花油重及背膘厚度等脂肪沉积性状,通过HE染色技术对腹脂脂肪细胞切片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测定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数量。结果表明:性别对腹脂重影响极显著(P0.001),阉公猪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育肥母猪(P0.001),其他类型脂肪酸低于母猪。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数量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且与多数脂肪沉积能力及脂肪酸组成性状呈显著正相关。个体脂肪细胞的增大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脂肪细胞大小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1,(4)
对川藏黑猪和杜长大猪背部脂肪、腹部脂肪、板油3个组织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脂肪组织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总含量达到93%以上;两个猪种板油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总量极显著高于背部脂肪组织和腹部脂肪组织(P0.01),油酸+亚油酸总量极显著低于背部脂肪组织和腹部脂肪组织(P0.01);两个猪种背部脂肪的棕榈酸+硬脂酸总量极显著低于板油(P0.01),油酸+亚油酸总量极显著高于板油(P0.01)。杜长大猪中棕榈酸+硬脂酸总量、油酸+亚油酸总量在3种脂肪组织中差异极显著(P0.01);川藏黑猪腹部脂肪中硬脂酸含量显著低于杜长大猪(P0.05)。综上表明,脂肪酸含量在不同脂肪组织中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6):9-14
本试验旨在建立梅山猪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索梅山猪脂肪组织增生的生物学特征。采集3日龄梅山猪仔猪颈、背部皮下脂肪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分离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鉴定及脂肪含量的测定,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α、LPL、DLK1、FABP4及ADIPOQ mRNA在梅山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分离的梅山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约6 h开始贴壁,贴壁的细胞呈小梭形或不规则的三角形,经传代后成分均一,贴壁良好,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第1~9天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诱导培养第11天细胞充脂率高,油红O染色呈红色,细胞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未诱导组,具有前体脂肪细胞的典型特征;PPARγ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早期就有表达,分化第3天高度表达,CEBPα和LPL随着分化过程表达量逐渐增加,而DLK1表达量逐渐下降,FABP4和ADIPOQ在第6天高度表达。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梅山猪前脂肪细胞的培养方法和诱导分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梅山猪体脂沉积和改善肉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旨在分析不同月龄多浪羊不同部位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和脂肪细胞面积随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CB1)基因表达变化的规律,探讨CB1基因表达与多浪羊脂肪沉积的关系。研究选取不同月龄(3、6、12月龄)多浪羊不同部位(背最长肌、皮下脂肪、腹部脂肪和肠系膜组织)、利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酶活性,石蜡切片法测定脂肪细胞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B1基因表达量及对编码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1基因在不同部位均有表达且脂肪组织表达量远远高于肌肉组织表达量,脂肪含量整体在肠系膜组织中含量最高,且CB1基因较为保守,受环境影响较小,脂肪细胞面积在腹部最大,肝脂酶(HL)在皮下脂肪中含量最高,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在腹部脂肪中含量最高,脂蛋白脂肪酶(LPL)在腹部脂肪中含量最高。综上推测,CB1基因参与脂质代谢相关调节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浪羊不同部位脂肪沉积逐渐增加,CB1基因高表达影响多浪羊不同部位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8.
猪脂肪代谢酶特征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典型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有脂肪酸的合成都发生在猪脂肪组织中,因此,研究猪脂肪代谢酶的同工酶特征及酶活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是酶工程和利用酶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猪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积的基础。这些酶包括CoA羟化酶、酯酶、NADP生成酶(MDH、G6PDH)等。本文旨在探讨猪脂肪代谢有关的几种酶的同工酶特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取样 在35、45、55、90kg体重阶段,分别从5、29、5、5头甘肃黑猪瘦肉型品系(Ⅱ系)肥育试验群猪背部肩侧采集皮下外层脂肪组织2~3g,投入液氮,带回实验室,存入-80℃冰箱。…  相似文献   

19.
脂蛋白脂酶(LPL)生理功能及特异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甘油三酯降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反应的限速酶,与机体的脂质代谢及肥胖与否密切相关.白色脂肪组织(WAT)中的LPL活性升高有助于机体脂质的贮存,棕色脂肪组织(BAT)的LPL活性与机体产热有关,而骨骼肌的LPL活性升高有利于机体利用能量.动物饥饿或禁食,下调控LPLmRNA;动物补饲,上调控脂肪-LPL活力.胰岛素可增加脂肪细胞内LPL活性,轻度降低骨骼肌LPL活性;儿茶酚胺和β-肾上腺素能制剂(AMP)在脂肪组织或脂肪细胞中抑制LPL活性,在心肌和骨骼肌却是提高LPL活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讨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半椭圆状尾)和短尾品系(小桃状尾)脂肪沉积差异的分子机制。随机选择处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5月龄呼伦贝尔母羊21只(其中巴尔虎品系11只、短尾品系10只),测量其体尺、尾型和胴体重指标。组织切片观察8个部位脂肪细胞的形态,测定脂肪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并进一步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同月龄两品系羊胴体重、体尺及尾型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虽然两品系羊同一部位的脂肪细胞形态基本一致,但巴尔虎品系尾部脂肪细胞面积和体积均大于短尾品系(P0.01),并且皮下、网膜和尾部脂肪组织中的TG含量在两品系羊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ATGL、PPARγ、C/EBPα和SREBP 4个脂代谢相关基因在巴尔虎品系个体中的mRNA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短尾品系(P0.05;P0.01);巴尔虎品系中ATGL和SREBP基因的表达与TG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r=-0.965、0.972)。综上所述,两个呼伦贝尔羊品系在生长和脂肪代谢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绵羊脂尾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