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早期摘去顶心,改变了植株长相,增加了分枝和节数,还能防止倒伏,从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我站于1983年在400亩高产示范田内,当大豆2—3片真叶展开时,全部摘去了顶心,获得461斤的收成,比不摘心的每亩增产70斤,增产17.9%。现将大豆早期摘心的试验结果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8,(3)
鲜食大豆以绿色嫩豆供人们食用,采收期比收老豆早20~30天,因而有利于后作早播增产,适宜与麦子、甘薯、棉花、甘蔗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鲜食大豆的茎叶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后作产量。种植鲜食大豆经济效益较高,据萧山等地调查,一般鲜食大豆每亩鲜荚产量400~500公斤,亩产值可达到800~1000元,亩纯收入400~600元,比收老豆要高1~2倍,深受农民欢迎。鲜食大豆是优良的蔬菜品种和副食品,又可速冻保鲜,周年供应市场或出口外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七年,郭七大队种了三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三斤,比上年每亩增产四十二斤,增长29.7%。其中第二、三两个生产队共一百八十亩,平均亩产二百另五斤。油菜收获后又复种了二百二十九亩向日葵,一百三十一亩大豆,实产向日葵六万一千二百四十一斤,平均亩产二百六十七斤。实产大豆二万六千五百一十八斤,平均亩产二百另三斤。油葵两茬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油豆两茬平均亩产三百八十六斤。  相似文献   

4.
1977年我县沙尖子、五里甸子公社引入美国“韦恩”大豆品种,共6000斤。1978年在两个公社进行试种,种植面积6200多亩,平均亩产350-400斤,比当地四粒黄品种增产30%。产量最高的五里甸子公社夹皮沟大队二队,80亩韦恩大豆平均亩产490斤。经过两年试种,韦恩大豆粒小、浅黑脐,生育期120-130天,株高130厘米左右,秆硬、抗风力较强。分枝较多,结荚多,最多一株结荚140个,三粒荚多,结荚较均匀。出油  相似文献   

5.
夏秋鲜食大豆新品种衢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鲜3号是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衢夏引4号作母本,与上海香豆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参加国家鲜食大豆品种夏播组区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85.0 kg,比对照增产14.6%,极显著;2008年续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48.6 kg,比对照增产3.7%;2008年生产试验,鲜荚亩平均产量628.4 kg,比对照增产3.4%;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高产创建示范方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效果结果表明,大豆平均株数、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和产量都比栽培种植常规品种产量高;豫豆22、中黄41大豆品种,在渑池县66.67 hm2示范方表现出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1.萧农秋艳(2018主导品种)作物名称:鲜食秋大豆审定编号:浙审豆2011002产量表现:2008—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亩产鲜荚598.5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8.1%。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43.4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8.
“大豆掐尖(摘心)能增产”是五十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近几年来,一些大豆摘心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大豆品种上,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或者在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摘心,效果各不相同。本项试验是在1982和1983年在肥力中等的草甸棕壤土上进行的。供试品种有分枝性有限型的铁丰18号和分枝性亚有限型的辽豆3号。试验共分4叶期,9叶期摘心和不摘心(对  相似文献   

9.
开封市农科所大豆研究中心和开封正大公司联合于 1 995年开始承担国家外专局农业引智项目 ,引进大豆高代品系材料 2 5份 ,在对其进行辐射处理并系统选育后 ,成功育出开豆四号大豆新品种。经试验示范 ,该品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产量高开豆四号在各试验、示范中 ,平均亩产 2 5 0kg ,较对照增产 30 %以上 ,部分高产地块达 30 0kg/亩以上。目前 ,开豆四号已被全国 1 6个省、市引种、试种 ,其适应地区已基本界定 ,即在石家庄以南 ,武汉以北 ,连云港以西 ,陕西安康以东的广大地区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作用。2 抗倒伏 ,不裂荚 ,品质优该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主茎型和分枝型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苗期摘心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摘心可降低株高,表现出摘心时间越晚,株高越矮;在第一对真叶展开至第一片复叶展开时摘心,平均单株茎数可控制在2.00个左右;单株节数和结荚节数明显增加;单株荚数与(荚)粒数变化较小;产量因群体大小变化情况不同,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1.
1981年,丹阳县吕城公社麦、豆、稻百亩连片中间试验结果,村农2号元麦101.2亩,单产400.5斤;大豆101.2亩,单产174.3斤;南粳35号水稻86.5亩,单产857.5斤,三季相加折粮食年亩产1606.6斤(大豆1斤折稻谷2斤计算),比麦、稻两熟制年亩增产粮食186.6斤,比麦、稻、稻三熟制年亩增产粮食56.6斤.现将豆后稻南粳35号的栽培特性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村百事通》2006,(3):33-33
一、新型大粒大豆——双高988株高80厘米,单株分枝8 ̄10个,结荚300 ̄600个。单荚产豆2 ̄3粒,3粒荚占70%,百粒重60 ̄70克,单株产净豆0.3 ̄0.4公斤,高的可达0.9公斤,667平方米(1亩)产干豆400公斤以上。该品种荚大粒大,也可鲜销大豆抢占市场,籽粒圆形,黄色,脐黄褐色,光泽度好,高产  相似文献   

13.
江苏泰兴县刀铺区晚大豆品种大部是蔓生或半蔓生的"小白豆",易徒长而结荚不多,成熟期不一致。因此,1956年我们在刀铺区界李乡曙光农业社96亩晚大豆、玉米间作田内(一行玉米一行大豆),试行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施用不灭活的生物磷钾肥后有增产效果,而且极显著。有促早熟作用,早开花,早结荚,早成熟,大豆施用不灭活的生物磷钾肥后,构成大豆的生物学性状,株高、每株荚数,株粒数均好于常规施肥,以每亩用生物磷钾肥2公斤拌底肥一起混合施用为最好。与常规施肥比较,亩增产15.9-22.2公斤,增产率8.7%-10.4%。  相似文献   

15.
扁豆,又名鹊豆、蛾眉豆、沿篱豆、眉豆等,属豆科1年生草本植物。在黑龙江一般春天播种,夏、秋上市。利用棚室栽培扁豆,实现深冬或早春上市,既可增加市场上蔬菜的花色品种,又可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进行棚室扁豆栽培,一般每亩产嫩荚2-3吨,高产的可达4-5吨。一、种子选择。宜选豆荚均匀、宽厚、纤维少、单荚重、生长期长、抗病性强、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如常扁豆  相似文献   

16.
太和县原墙区农技站,几年来指导生产队用过磷酸鈣作豌豆(豆麦混种)基肥,得到显著的增产效果。每亩施过磷酸鈣四十至八十斤(說明:使用的磷肥系1959年的进貨,商业部門减半价出售,群众认为减效,故用量加大到八十斤)作基肥,可增产豌豆小麦一倍到二倍多,每斤磷肥增产二斤到三斤。如1964年原墙公社徐小庄生产队单施磷肥四十斤作豌豆基肥,亩产一百七十四斤,比不施磷肥的亩产七十斤,增产148%,每斤磷肥增产二点六斤;今年原墙公社小岳庄生产队每亩用八十斤过磷酸鈣和二千斤圈肥混合漚熟后作基肥,亩产豌豆麦三百  相似文献   

17.
夏大豆是泌阳县主要秋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5万亩左右,高峰时达30万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产量及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夺取大豆生产高产优质,现将夏大豆高产生产技术总结如下。1.科学选用品种 要选用适合本地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熟期相对适中的优良大豆品种,当地重点选择中黄13、郑9805、郑90007、驻豆5号、驻豆7号等。  相似文献   

18.
《湖北农业科学》2006,(1):48-48
南方夏大豆早熟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03。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220.0kg,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8.6%。全生育期103d,比中豆8号短12d。该品种株型收敛,呈扇形,分枝顶端明显低于主茎顶端,分枝节间较短,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叶椭圆形,叶片中等偏小,叶色淡绿。成熟时落叶较好,不裂荚。荚弯镰状,浅褐色。  相似文献   

19.
陆银  吴刚  王陈 《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77-177
<正>南通市是鲜食大豆、鲜食豌豆在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基地,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研究形成了西兰花—青毛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模式,增产增效显著。该模式平均亩产西兰花1389公斤,大豆鲜荚1028公斤,豌豆鲜荚586公斤,年产值6000元/亩以上,年纯收益3800元/亩左右。一、茬口配置西兰花于9月上旬育苗,11月上旬移栽,行距0.83米,每亩密度2200株左右。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采收,4月上中旬采收结  相似文献   

20.
俞琦英 《新农村》2005,(5):10-10
浙秋豆2号在2000年和2001年浙江省秋大豆区试中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分别为114.9千克和138.8千克,比对照品种丽秋1号分别增产10.2%和31.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2千克,比对照增产36.3%。该品种全生育期95.7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49.4厘米,主茎节间数13.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