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杏叶用园建园材料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浙江、河南、山东、江苏等银杏产地的13个优良单株3年生银杏嫁接苗的叶产量、黄酮含量、黄酮的组成成份、内酯含量、内酯的组成成份及黄酮、内酯的年变化规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银杏优良单株间的叶产量、黄酮含量、内酸含量等存在显著差异;黄酮和内酯在叶中的含量以9 ̄10月最高,银杏植株各器官中黄酮的含量以叶最高,茎最低;在总黄酮中,槲皮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山奈酚,最后为异鼠李素;内酯的组成成分中则以银杏内酯A为最大,其次为白果内酯,最后为银杏内酯B、银枵内酯C;根据叶产量、黄酮产量、内酯产量等指标,将13个银杏叶用优良单株分成3类:优-E4,中等-E1、E2、E5、E6,差-E3、E7、E8、E10、W2、W3、W4、W5,即优良单株E4是采叶园最后的建园材料,E1、E2、E5、E6等次之。  相似文献   

2.
截干对银杏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银杏截干对银杏叶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截干30cm时,叶产量可提高13%,并能增加长枝总长度和长枝数量,截干可提高黄酮含量17%-50%,银杏采收时间以9—10月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使叶用银杏高产优质的最佳硝铵配比。【方法】以2年生半同胞家系银杏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硝铵比(0∶100、25∶75、50∶50、75∶25、100∶0),每盆总氮含量2 g,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硝铵配比对银杏苗木生长、叶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PK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经济产量、叶片萜内酯含量及其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各硝铵配比处理促进了银杏苗的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N、P、K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叶产量和总黄酮、萜内酯的经济产量。高比例的硝铵配比(75∶25)和单施硝铵(0∶100、100∶0)有利于总黄酮的积累,低比例的硝铵配比(25∶75)不利于总黄酮的积累,硝铵配比施肥不利于萜内酯的积累。单株叶产量与苗高相对生长量、地径相对生长量、单叶干质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总黄酮含量与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正相关,叶片萜内酯含量与单叶面积极显著负相关,单株黄酮经济产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叶生物量、总黄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萜内酯经济产量与比叶干质量、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各处理肥效的综合评价,硝铵配比75∶25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结论】高比例的硝铵配比能有效促进银杏的生长发育,提高叶品质,单施硝态氮的效果优于单施铵态氮,其中硝铵配比75∶25是促进银杏苗的生长和提高叶品质效果最佳的配比。  相似文献   

4.
生态因子对银杏叶产量和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光照条件、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等因子对叶用银杏主要经济指标(叶产量、叶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增强、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的升高,银杏产叶量升高。光照、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和单位营养空间黄酮总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光照越强、土壤水分和土壤营养水平越高,银杏黄酮含量和单位营养空间黄酮总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用品种的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收集的16个银杏优良单株4年生嫁接苗的叶产量、黄酮含量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单株间叶产量、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银杏植株各器官中黄酮合量以芽最高,叶次之,根枝较低。综合分析表明:WL168号表现最优,其次为桂林3号等,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银杏叶片中黄酮及内酯含量以及其变化规律对叶用园的建立、管理、对EBG提取,我们对贵州部分地区银杏树龄、性别、繁殖方式及采叶期对银杏叶片黄酮、内酯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银杏叶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供试的银杏叶片,于1995~1996年分别采自贵州农学院银杏种质资源圃、贵州市尖山村、惠水县摆金村、遵义县兴林银杏研究所、正安县、务川县、道真县及遵义地区农科所银杏园。银杏叶于9月上旬采收后烘干或凉干。供不同采叶期黄酮、内酯分析的叶片干6~11月,每月中旬采样。银杏黄酮:叶样粉碎后,用酸水解,进LG—3…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含量对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银杏全同胞家系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银杏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土壤水分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银杏叶黄酮和内酯类物质含量的大小。适度缺水有利于黄酮和内酯类物质的积累,充足供水和水淹条件均不能有效地提高银杏叶黄酮和内酯的含量;银杏叶黄酮含量和内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开展不同种源银杏同质园试验,揭示环境对不同种源银杏的影响,为选育药用价值高的银杏种源和品种提供依据。收集了川内4个不同种源的银杏种子,经同质园栽培后,对其幼苗生长和叶片药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各种源间种子横径、纵径和百粒重均极显著差异(P<0.01),且均开江最大;(2)各种源间苗高、单株叶数、单叶重和单株叶重均极显著差异(P<0.01),冠幅显著差异(P=0.02)。其中苗高、单株叶数、单株叶重、冠幅均开江最大,单叶重泸定最大;(3)各种源间叶片萜类内酯、白果内酯含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黄酮、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含量均显著差异(P=0.02,P=0.03,P=0.01)。其中黄酮含量苍溪最高,萜类内酯、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含量均泸定最高;(4)苗高与单株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2);萜类内酯与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B含量(r=0.928和0.96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种源的银杏同质园栽培结果表明,由于亲代长期受种源地环境的影响,子代幼苗的生长以及药用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诚勇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5):71-72,32
对不同修剪方式的银杏进行了叶片内黄酮和内酯类物质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修剪对银杏黄酮和内酯类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经修剪的银杏其叶片内的银杏黄酮和内酯含量均显著增加,两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其中矮化修剪对银杏黄酮和内酯类物质含量影响最大,分别比没有修剪的银杏高28.2%和20.1%;整形修剪对银杏黄酮和内酯类物质含量影响最小,分别比没有修剪的银杏高3.8%和1.96%。  相似文献   

10.
发展银杏不仅具有食(饮)用、药用、束材、观赏、防护等价值,而且单就银杏叶而言,即含有银杏双黄酮等八种黄酮化合物、银杏三内酯、银杏新内酯等四种苦味质和白果酸及其化合物,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目前,市场银杏叶销售势头看好。以采叶为目的,建立银杏叶用林丰产园,不但收入早,见效快,而且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