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CFCC与FSC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在全球发展较快。目前PEFC和FSC这2大森林认证体系在全球影响力最大,发展也最为迅速。中国的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体系已与PEFC产销监管链认证体系实现了互认,因此两者的标准结构与内容类似。文中主要从原料分类、信息、林产品加工转换过程以及销售和流通4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国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标准与FSC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标准,总结其主要缺陷,并针对政策制定和实际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非木质林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国首批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试点单位。依据GB/T 18951-2012《中国森林认证生产经营》与《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征求意见稿),对其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审核。一年来,迎春林业局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总结在了迎春林业局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试点中取得的经验,提出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是保障可食林产品质量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浙江省自2003年开展森林食品认证(认定)试点工作以来,建立森林食品认证标准体系,开展森林食品与森林食品基地认定.对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可食林产品质量安全.推进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尽快制定国家层面上的森林认证管理办法与森林认证规则.成立森林认证机构并开展森林认证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以保障可食林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现有的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分析当前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现状,提出对我国发展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几点建议,包括完善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推进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的国际互认、优先发展有市场前景产品的认证和加强对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5.
采用座谈和内部评估的方式比较广东省典型的油茶种植及加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与中国森林认证标准的差距,了解企业进行森林认证的动机,分析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在广东省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企业经营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不完整,过程证明材料部分缺失;企业经营者对中国森林认证工作的前景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要使非木质林产品—茶油经营认证在广东省健康有序发展,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扩大宣传力度、推进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强化认证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我国目前建立森林认证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在建立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吸收森林经营单位和非政府组织参加;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应高标准,严要求,分步走;尽量做到与国外森林认证体系互认;对国外森林认证机构在我国开展森林认证在现阶段应采取扶持与鼓励政策;对我国出口木质林产品考虑改革现有出口退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4年5月26日国家林业局发文(办改字[2014]69号),要求大力推进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试点,8月21日国家林业局第12号公告,发布了包括"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在内的12项森林认证行业标准,既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森林经营及林产品加工企业和广大林农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森林认证立足国情顺势而为的睿智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的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体系运行机制,重点概述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在中国的实践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的良好效益,以及在实践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3月7日,以“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以下简称CFCS)与国际接轨后的时代”为主题的可持续经营森林认证研讨会在深圳举办。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以下简称CFCC)与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以下简称PEFC)代表在会上正式宣布,CFCS与PEFC已于近日完成最终互认。  相似文献   

10.
森林认证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仰南  蒋敏元 《林业研究》2002,13(4):316-318
森林认证在森林经营政策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补充角色并对林产品贸易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短短的10余年间,森林认证已得到许多国家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关注和认可。森林认证工作在中国刚刚起步,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认证并推动该项工作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森林认证对世界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包括认证进出口国的利益、贸易流向、企业竞争、以及人们对认证林产品的需求,论述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森林经营和林产品贸易的影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参8。  相似文献   

11.
2010年颁布的《欧盟木材法》要求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木材产品都必须具有合法性,而我国则在2012年出台了关于森林认证的2个国家标准——《GB/T 28951-2012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和《GB/T 28952-2012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文中通过对《欧盟木材法》和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标准关于木材合法性的比较分析提出,开展产销监管链认证或尽职调查是应对《欧盟木材法》的一种现实选择,但林产品外贸企业应以《欧盟木材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林产品供应链的监管以确保木材来源的合法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挪威森林认证的发展尤其是认证标准的形成过程、认证的形式及各级组织所面临的挑战。文中认为, 我国的森林认证在一国多种认证体系的认可与认证、认证标准的制定、认证形式及认证工作的管理等方面可以借鉴挪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森林认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森林认证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10年来,森林认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文中介绍了森林认证的起源和发展现状,指出了森林认证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开展森林认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瑞典林业与森林认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全球森林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保护环境、保护森林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出了一些倡议,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森林认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提出来的。文中从介绍瑞典林业经营和森林认证现状入手,分析了瑞典现行森林认证体系产生的背景、服务的群体及其特点,提出了我国目前开展森林认证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论述了开展森林认证对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examines the two forest certification schemes in Brazil, the Brazilian Program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Cerflor) and the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perspective. The main focus is to test the relevance of three mechanisms—market, learning, and signaling—suggested by Overdevest and Rickenbach (2006), to explain forest certification adoption by Brazilian companies. Furthermore, companies' familiarity with certification systems, external influences on pursuing forest certification, and companies' intention to recertify their forests are investigated. A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suggests that signaling and learning mechanisms lead to better and more transparent forest management, explaining the movement towards certification, but market incentives do no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doption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An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IPA) demonstrates that companies do not see any return in terms of a better price for certified products; however, certificate holders indicated overall high satisfaction with market access. Interestingly, a high performance was found for non-economic benefits such as public confidence, improvement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practices,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s and performance, self-discovery of non-conformance, and better public, landowner, and supplier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consumers and shareholders were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s influencing companies to seek certification and FSC was reported to be the most familiar scheme. Generally, companies were pleased with certification and indicated their intention to recertify.  相似文献   

16.
FSC标准与中国法规之间的冲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体系是目前市场认可度最高的, 受到非政府环保组织和贸易组织支持的全球森林认证体系。近年来, 由于市场作用和政策支持等因素, FSC认证在中国迅速发展。然而各个认证机构在中国开展森林经营认证过程中, 发现FSC标准与中国的法规之间存在着几个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是导致国内部分森林经营企业难以通过FSC认证的重要原因。作者通过参与和调查国内多个森林经营企业的FSC认证工作, 将具有普遍性的冲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为中国森林企业获得FSC认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森林认证实施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森林认证自提出以来便在全球获得了快速发展, 其中以森林管理委员会的FSC体系和森林认证认可计划(PEFC)影响最大。文中在分析主要森林认证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研究FSC和PEFC的实施情况, 指出目前森林认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森林认证的实施集中在发达国家, 之后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减缓甚至停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森林认证的产生背景、概念、目的以及森林认证在我国的开展情况,并结合森林认证在木兰林管局的试点工作,分析了森林认证工作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指出了实施森林认证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