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2001-2018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合方式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整体贸易变化、贸易结构变化特征,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互补性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变化特征,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演变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中国的人造板、木家具、木制品,俄罗斯的原木、锯材、木浆,在对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中国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且持续提升;俄罗斯出口与中国进口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常年高于中国出口与俄罗斯进口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原木、锯材、木浆互补性明显;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仍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梳理了2005—2022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特征,利用实证测度指数测算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水果及制品贸易近年出现逆差,贸易国家和品种均相对集中,中国对RCEP成员国水果制品贸易比重逐年递增;传统优势水果柑橘、葡萄和苹果的竞争性近年来均出现下降趋势,水果制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具有强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中国水果进口结构与新西兰、老挝、菲律宾、缅甸和泰国水果出口结构匹配程度较高,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未来中国应重点提升果品质量,推动果品精深加工,优化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结构,充分挖掘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3.
中美两国猪肉产业资源禀赋和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双边猪肉贸易不平衡,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有待提升。笔者计算了中美两国鲜冷冻猪肉、冻猪肝和猪杂碎、加工猪肉的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在"美国出口,中国进口"贸易模式下两国鲜冷冻猪肉、冻猪肝和猪杂碎两类产品具有较高的贸易互补性,加工猪肉贸易互补性指数偏低。在"中国出口,美国进口"贸易模式下两国鲜冷冻猪肉、冻猪肝和猪杂碎贸易互补性低,加工猪肉贸易互补性则较高。中国应鼓励猪肉企业扩大对美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对美国加工猪肉制品的出口,适当增加从美国市场鲜冷冻猪肉、冻猪肝和猪杂碎的进口量,提高双边猪肉贸易的互补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互补性及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相对外贸依存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结合度指数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互补性及贸易潜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互补性较高;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互补性较大的产品基本为对方进口相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产品;中亚五国对中国的贸易互补性要高于中国对中亚五国;中国对除土库曼斯坦外的中亚其它四国联系紧密;中亚五国除乌兹别克斯坦外其他四国与中国联系较为松散;中国应适当增加从中亚五国进口农产品,以增强双方农业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5.
提升中泰水产品贸易水平,能有效带动中国与东盟地区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有力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本文运用贸易指数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系统分析了中泰水产品贸易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中泰水产品双边贸易存在较强互补性且有不断增强趋势,在国际水产品市场表现为竞争关系;经济规模、人口和地理距离等传统因素对中泰双边贸易和中国对泰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显著,非效率影响因素中自由贸易协定、对外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对双边贸易促进作用较大,但对出口贸易影响效应较弱;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边和中国对泰国出口贸易开发力度很大,贸易效率较高,现处于贸易潜力较小阶段。为推动中泰水产品贸易发展,应从贸易开放程度、互补性产品结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挖掘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为中国林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基于UN Comtrade数据和SITC商品分类,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总体概况及各地区贸易现状,并通过计算RCA和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林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林产品贸易方面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逐渐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竞争性越来越明显,同时存在互补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林产品贸易方面总体缺乏国际竞争力。建议中国在林产品贸易中要加强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利用互补性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推动林业企业跨国发展以及林产业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贸易强度指数来分析东盟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发展,经研究发现双方农产品的互补性较强,贸易强度在稳步提高,而中国农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却在不断下降,优势较弱,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老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中老铁路的开工建设,中老农业经贸合作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期。本文在对中老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出口相似性指数(ESI)、贸易结合度指数(TCD)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产业内贸易指数(G-L)对中老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双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较小,互补性较强,双方要积极开展农业合作,进一步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农业生产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着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较为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关税水平的全面下降,双方间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来实证分析双方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东盟各国应继续降低农产品关税,切实减少非关税壁垒,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01—2013年贸易数据,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显性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分别对中国与土耳其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互竞性、互补性及增长潜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土耳其各自的优势农产品类别不一,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既存在互竞性又存在互补性;但双方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具有互补性的农产品的贸易联系紧密程度低下,中土两国农产品贸易仍然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双方急需加强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合作,促进进出口农产品结构合理化,带动中土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大,尽早实现贸易平衡,推动中国与土耳其农产品贸易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书赫  王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8,(12):203-205,215
采用2007—2016年中国和东盟10国关于林产品贸易额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拟合程度较高的扩展引力模型,进而定量分析双边林产品贸易的情况。得出显著影响双边林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有相对距离、经济水平、人口、劳动力资源禀赋差异、人均森林资源差异等。并根据回归结果对中国与东盟双边林产品贸易潜力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徐慧瑾  王兆华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171-176+202
中国和东盟国家均为世界水果贸易大国,水果贸易已成为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双边水果贸易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分析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水果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较低,与东盟存在差距,但双边水果贸易积极因素作用显著,贸易关系紧密。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提升中国水果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同年1~4月中国自东盟进口加快,逆差持续扩大;对东盟的优势出口产品出口量减少;与东盟接壤的南方省(自治区)对东盟出口普遍下降;自东盟进口高度集中;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中国对东盟贸易表现平平。贸易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不对称、技术和标准不统一、管理成本和效率问题等严重制约着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双方农产品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双方互补性贸易发展空间巨大,重合性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为发展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COMTRADE贸易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和CEPII数据库的年度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按照海关编码(HS编码)将农产品分为四类分别测算不同类别农产品贸易差异性,探究我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措施.[结果]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距离及进口国家的人口规模、人均耕地面积,是否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因素均对双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从出口来看,我国出口东盟农产品总体上为正常贸易范畴;但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差异大,动物产品、动植物油脂呈现贸易不足现象,植物产品贸易过度,食品饮料及烟草食品为正常贸易.从进口来看,与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老挝等国贸易不足,与其余国家正常贸易.不同种类农产品各国之间贸易潜力值差异大,如我国从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等国家进口动物产品贸易不足,而与其他国家为正常贸易.[建议]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产值,增强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根据各国的贸易潜力差异调整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加深与贸易不足国家的贸易,保持与正常贸易国家的水平;特别是针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制定不同政策,如出口植物产品贸易过度,则适当减少出口.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本文利用UN Comtrade中中国与俄罗斯1995—2014年农产品贸易HS92两位编码数据,采用产品出口相似性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从竞争性、互补性两个方面对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并且其互补性指数大于中国农产品出口与俄罗斯农产品进口互补性指数。中国与俄罗斯在较多的农产品上表现出紧密的贸易关系,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是部分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并不紧密,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应该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强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7.
运用市场渗透率、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并分析了2006-2010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园艺产品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园艺产品具有显著贸易互补性,其中水果、茶及香料、果蔬制品等园艺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高,贸易互补性较强;蔬菜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市场潜力;烟草及其制品、活树及花卉等园艺产品的贸易互补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羊绒制品生产、贸易大国,本文首先对中国羊绒制品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1992—2016年中国羊绒制品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极少;然后通过测算中国羊绒制品出口贸易的MS、TC指数和RCA指数,发现2002—2016年中国羊绒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一直较强,但是竞争力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较为显著,说明中国羊绒制品出口潜力在不断下降;最后,通过建立对数引力模型,分析发现进出口国(地区)的经济规模对中国羊绒制品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进口国(地区)的纺织业发展水平和产品出口价格则会抑制中国羊绒制品的出口。此外,地理距离、贸易配额政策对中国羊绒制品贸易具有阻力作用,而共同的语言文化认同则对中国羊绒制品的出口具有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中国-东盟热带水果生产和贸易概况,讨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我国热带水果产业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双方热带水果产品贸易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欧盟互为彼此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3年数据,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的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各自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及其出口比较优势均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欧盟农产品进口存在较强互补性且还在进一步增强,欧盟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则较弱;中欧对世界市场出口农产品结构的相似程度不高且还在进一步下降;中欧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双方在相同出口市场上的出口农产品结构却存在较大差异;中欧在大多数类别农产品上均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最后,提出促进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持续平稳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