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反季节地栽袋料香菇起源于福建,现已北移至河南、湖北、陕西等省。采用覆土技术栽培香菇,一是菇质佳、产量高,产量高出传统方法20%左右,二是管理省工,平常的管理就是采菇,一个人可管2万~3万袋,三是在气温高的地方也能很好地出菇,使反季节香菇从高山走向平原。为了弥补夏季香菇市场空缺(香菇是中低温食用菌品种,常规栽培一般上市期为10月至翌年5月),提高香菇生产的经济效益,通过在宁强县舒家坝镇成功引种试验,总结出反季节地栽香菇夏季上市的袋料栽培技术。夏季鲜香菇价格比平常价格高l~5倍,而且供不应求。现将香菇反季节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香菇“假菇”是香菇袋料栽培中因管理不当或天气异常而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假菇”。“假菇”有柄无盖,长度约1cm,形似“爆玉米花”、“蜡烛头”,有的地方又称“蜡烛菇”,它是介于双核菌丝与健全子实体两者之间的一种组织,与原基类似,但不能分化出菌盖。“假菇”发生后,只要管理得当,不会对产量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期很多种植户来电询问为什么袋料香菇不出菇和出菇畸形。现就其原因和对策提出相应措施,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灵宝市林下反季节栽培袋料香菇的规模化出菇管理期间,因为栽培者缺乏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的生物学特性基本知识,盲目引进、购买不知名性的菌种或成品菌棒进行栽培和出菇管理,经常发生盲目催菇、出菇困难、不出菇等问题。轻者造成出菇稀少而减产,重者造成反复催菇失效而毁坏菌棒,甚至造成大面积的"不出菇"问题。介绍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生产技术、催菇经验和操作技巧,旨在对反季节催菇困难的栽培者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闫新发  张改英 《食用菌》2004,26(6):25-25
冬季是培育优质香菇和培育花菇的好季节。菇农在春、夏、秋季栽培的袋料香菇,一般在冬季出菇。但由于多数菇农不了解种性,使用了中温类型的菌种,如135、241、939、L26等,或与其同类型菌株或高温菌株的菌种,未选用低温或广温品种。因此,在冬季15℃以下的低温天气用普通方法催菇,就会出现三番五次催菇而不见出菇或很少出菇现象。现将我们用于示范的冬季催蕾方法介绍如下,供菇农试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2010年袋料香菇添加剂对比试验,结果得出添加香菇添加剂袋较常规袋茵丝生长速度快,健壮,制袋成活率高,出菇产量高,效益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牡丹江市近几年夏季香菇袋料栽培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该地区香菇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选好栽培时期,采用适宜品种,做好转色期和出菇时的管理,是获得质优高产香菇,提高经济效益的极其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长江以北春栽袋料香菇采用免割栽培,具有管理简便、省工高效、出菇整齐、有利于培育花菇及规模化发展等优点。经过西峡几年的大范围试验性应用,发现几个常见问题,影响这一新模式的正常发展。笔者根据专业化管理技术经验,作一简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21,(5)
介绍定西市主栽香菇品种特性,反季节袋料栽培香菇的生产季节、菇棚搭建、菌种选择、培养料要求及配制、制袋、接种、培育、出菇、采收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杨建伟 《食用菌》2011,33(1):37-38
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夏季热冬季冷。常规香菇生产技术复杂,制袋时间在夏末秋初,气温较高,污染率高,过晚又不利于转色和出菇,因此适合香菇制袋的时间较短。一般认为河南平原香菇袋料生产适宜制袋期在8-9月底前,适宜脱袋转色期在10月中下旬,历秋、冬、春三季出菇。夏季无菇,  相似文献   

11.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袋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是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制袋,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3个方面,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明焱  朱惠照 《食用菌》1995,17(5):28-30
我县大部份地区处于低海拔,为小平原和半山区。香菇高温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包括耐高温香菇品种的选育,改革制种和投料栽培生产季节,优化袋料栽培培养基配方,香菇菌筒高温越夏出菇的管理,及采收加工等几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袋料香菇已成为浙江省山区农村发展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在香菇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及时,或者气候异常、温差大,易形成一些畸形菇和劣质菇(统称菜菇)。这些劣质香菇如果不做处理,直接作为鲜菇进入市场售价很低,而且销路不好。如果将其烤制成干菇,不但可以升值,而且销路也好。但一些农户由于烤制方法不当,同样的干菇,价格往往相差好几倍。现总结出烤制菇干必须掌握的技术和方法,供菇农们参考。1.进行原料处理将鲜菇剪柄。剪柄长短应根据菇形、菇  相似文献   

14.
胡彬荣  粱洁 《食用菌》2012,(6):58-58
关中地区秋季气温较高,雨水集中,异常天气多,香菇出菇期调温、控湿难度相应较大。现就关中地区秋季香菇出菇期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香菇栽培主要采用秋栽或春栽模式,出菇集中在中秋至早春,致使5-8月份香菇市场出现货源紧俏,供应中断。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劳力充足的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我们进行了袋料香菇反季节栽培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北方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北方山区夏季高温季节短的气候条件,试验总结出了香菇夏季不同栽培模式~([1-5]),实现了香菇周年生产,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效益。夏季袋料覆土栽培香菇模式,5-11月出菇,仿野生栽培投资少,鲜菇质量高,经济效益好,近几年在河北太行山区高海拔地带逐渐被  相似文献   

17.
郝成彩 《食用菌》1999,(3):30-31
近几年.我国的袋料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种种原因.冬菇的产量一直徘徊不前,效益较低.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摸索出一种能在寒冬季节正常转色出菇的蒸汽加温栽培法,打破了冬季出菇少,甚至不出菇的局限性,使香菇整个生产周期的生物转化率比传统管理方法提高20%~30%.采用此法在-10℃仍可进行脱袋转色、正常出菇.如管理得当,一般冬菇可长3~4批,占总产量的50%以上.冬季有大量鲜菇上市,其经济效益可成倍上翻.  相似文献   

18.
香菇越夏后,菌袋中的营养和水分有了较大消耗,菌丝较弱,且出菇时又已进入秋季,此时若出菇管理措施不当,容易出现减产乃至绝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4]。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越夏香菇秋季出菇管理的技术要点,为广大香菇栽培户提供参考。1香菇出菇大棚主要构造和设施香菇出菇大棚长40 m,宽9 m,大棚上布置带有电动卷帘机的保温被(图1),用于调节棚内光照、温度,棚内设有间隔1 m的喷水管。管上每隔1 m设雾化喷头,用于降温增湿,由自动控制器控制喷水时间和次数。棚内放铁制层架(放置菌棒),层架共有5层。大棚后墙每隔0.5 m均匀开设边长0.2 m的正方形通风口。  相似文献   

19.
1季节安排胶东地区反季节香菇袋料栽培的适宜制袋时间是11月中下旬到翌年2月底,出菇时间安排在4月下旬到九月底。  相似文献   

20.
系统介绍了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模式,该模式每座日光温室栽培香菇5000-10000袋,保温、保湿性能好,脱袋出菇,劳动量减少,便于人工调控,适宜规模化经营,还可以进行反季节(夏冬季)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