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思明  刘军  刘斌  徐亚同 《水利渔业》2005,25(6):7-9,47
河湖富营养化和河道黑臭是我国城市水环境普遍现象.生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项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利用该项技术原理,通过水体底泥生物氧化、水体生物修复、水环境生态恢复等技术,可对城市水环境进行有效治理,但必须根据城市水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修复组合技术.  相似文献   

2.
基于水体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体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方法、特点及应用实例。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指出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族馆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水族馆的发展1.1 世界水族馆的发展水族馆是以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娱乐和休闲为目的,饲养和展示水生生物的人造水生态系统。1789年,法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水族馆[1],随后的140年间,全世界共有45个公共或商业性的水族馆[2]。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球共...  相似文献   

4.
大型水族馆的生命维持与警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水族馆是一项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其中生命维持与警卫系统是水族馆的关键。生命维持系统由物理过滤,生物过滤与深度氧化系统组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警卫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监测生命维持系统的工作,并进行显示,储存,警报,以保证大型水族馆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展示各种水生生物为主题的水族馆,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各水族馆内展示的生物中,鱼类一直作为主要饲养品种。本文根据几年来的鱼类饲养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饲养管理手段,总结出一套有关鱼类在水族馆中的饲养管理方法。以下将主要通过饲养用水,系统和设备管理,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四个方面作一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目前海水养殖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生物修复技术的分析,阐述了应用单一的水生生物体对养殖水环境进行生物修复的不足,提出生态工程养殖将成为今后改善海水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阈值存在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阈值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指出生态阈值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研究不足之处。通过分析阈值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性,从新的角度探讨提出河流生态系统修复阈值概念,是依据河流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和河流功能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界定退化到何种程度的水生态系统需要进行修复。通过对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筛选方法及阈值计算方法的总结,提出河流生态系统修复阈值确定技术路线,采用频度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从影响河流修复的6大要素(物理结构、水文条件、水质状况、水生生物、河流功能和社会经济)初步构建了河流生态修复阈值界定指标体系及阈值计算方法体系,为下一步河流生态修复阈值指标体系的定量筛选与阈值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11月188120日在武汉市召开了98年水族馆年会。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各大水族馆及水产系统代表90余人,武汉市科委、科协、水产局领导、台湾省及新加坡、德国水族馆同行也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了论文38篇,有中国水族馆的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过滤器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滤器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水族馆养殖的核心部分,对水质状况和鱼类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典型的循环水水处理系统中,通常需要使用三种类型的过滤器:机械滤器、化学滤器和生物滤器。每一类型均有不同的设计,使用不同的过滤介质,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虾养殖水环境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升 《河北渔业》2006,(12):1-4,39
综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对虾养殖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水体是鱼虾蟹贝等水产动物生存生长所必须依赖的环境,水质好坏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水环境的水质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有效地修复受污染的养殖水环境,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保障。一、生物修复技术的由来与概念环境修复技术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生物修复。物理修复主要是通过清淤、沉淀、过滤等物理过程去除污染物。化学修复主要是施用化学试剂(如强氧化剂)使污染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转化为无害物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速度快但费用较高,且二次污染的  相似文献   

12.
徐升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11):20-23
综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对虾养殖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族馆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族馆是以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娱乐休闲为目的,饲养和展示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也是野生水生动物移地保护的设施。 水族馆的发展始于17世纪后叶,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789年,法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水族馆;英国于1853年在动物园内建立了海产动物馆;日本于1890年开始建立了和田岬水族馆;美国于1888年和1896年分别建成了淡水水族馆和海水水族馆。之后,其它各国也相继建立了水族馆。但当时的水族馆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展示形式也较单调。国外大中型水族馆的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14.
溴氰菊酯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溴氰菊酯的理化性质,及进入水环境中的途径;总结国内外溴氰菊酯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生化、遗传毒理等方面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溴氰菊酯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溴氰菊酯在农业上的应用及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了解河流修复的研究历史与演进路径,为改善当前河流的水环境以及未来的河流修复研究提供经验。利用HistCite历史引文分析软件,以"ecological remediation"或(OR)"river restoration"或(OR)"river rehabilitation"或(OR)"river pollution"为检索式进行主题检索,时间跨度设为"所有年份",检索时间为2018年6月20日,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4-2018年收录的2 195篇河流修复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从核心作者、文献发表时间、国家分布、载文期刊分布、经典文献等5个方面反映该时期河流修复领域的研究情况。河流修复主要集中在河流地貌特征修复、以水坝或水库为中心的河流连通性修复、河岸修复以及水环境修复等方面。统计表明,国外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的研究比较少。未来的河流修复应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需要更好的规划,以及全面、面向过程的修复。我国的河流生态修复应注重预评估河流生态状况、注重河流整体的生态系统修复以及监测河流修复过程与结果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所存放的40余件大型海洋渔业生物标本的制作年代与现状。近年对这些标本的修复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践探索,运用工艺技术,实行全面的修复和维护保养工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总结这次修复技术工作的过程和方法,对干制标本的长久性保存和维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柴河水库从流域污染控制、生物修复措施、工程措施和渔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流域综合治理。通过控制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头,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生态果园建设等生物修复技术,堵截污染源、移山造坡、恢复植被、客土固化、生态挡土墙、格栅内种植草坪和改造家属区等工程措施与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并加强渔业管理,探索并实践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效果,水环境状况向好的趋势转变。  相似文献   

18.
大型藻类在综合海水养殖系统中的生物修复作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减少水产养殖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维持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型藻类生物滤器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养殖环境中多余的营养物质,从而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系统的经济输出,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进食品安全和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概述了大型藻类生物滤器用于养殖废水生物修复和环境控制的原理、依据、研究现状、修复效果以及应用大型藻类生物滤器产生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族馆及养鱼、育苗工厂已成为当前投资热点,而其成败关键是水质处理系统的效果,净水微生物是当今水质处理的前沿高新技术,本文全面介绍了净水微生物的类型、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环境退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恢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促进良性的生态演替,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已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湿地水环境恢复主要有生态拦截技术、湿地植物净化技术、水生动物净化技术、基于水环境处理的人工浮岛技术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等。在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耐受性和多种生态恢复模式的整合将成为今后湿地恢复研究的焦点;同时应该深入研究湿地水环境恢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并建设典型湿地水环境恢复示范工程;建立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系,为该技术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