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白菜种株留种一般都是冬季低温窖藏,次年春季采种。而早熟大白菜育种工作是在7~9月份高温条件下进行,通常于9月中、下旬选株留种,但因早熟材料不耐贮藏,采用母株冬贮留种成活率很低,也因当时气温较高,从田间挖回母株直接移栽容易腐烂,很难成活,给留种带来极大困难。基于这种原因,常采用小株采种法,由于小株采种不能对田间结球性状、抗病性等表现好的单株进行选择,选育进度很慢。为了加快早熟大白菜品种的选育进度,我们于1991~1992年秋采用母株残蔸留种法对田间种株进行留种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种株留种一般都是通过冬季低温窖藏,次年春季采种。而早熟大白菜育种工作是在7—9月份的高温条件下进行,通常于9月中、下旬进行选株留种,但因早熟材料不耐贮,采用母株冬贮留种成活率很低,也因当时气温较高,从  相似文献   

3.
以78份不结球白菜栽培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21对多态性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共产生了56个等位基因标记,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2~4个;78份不结球白菜可分为三大类,类群I包括51份普通白菜、4份乌塌菜和3份菜心材料,遗传变异幅度较大,普通白菜来自南北方各地,反映了南北方栽培的普通白菜较近的亲缘关系;类群II包括2份菜心、3份普通白菜和5份苗用大白菜;类群III包含6份普通白菜、1份菜心和3份苗用大白菜。北方培育的苗用大白菜被分别聚在类群II和III,反映了其在选育过程中遗传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异。该研究结果为不结球白菜遗传基础的拓宽和育种亲本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方锡祥 《长江蔬菜》1990,(6):41-41,14
一、试验目的掌握大白菜不同结球程度冬贮效果及选择冬贮大白菜注意事项。二、试验时间 1988年12月19日~1989年元月17日。三、试验场所黄山市屯溪区蔬菜副食品办简易菜库。四、试验材料青杂3号大白菜32428公斤,磅秤一台,菜刀一把。五、试验处理大白菜结球程度的分级。试验共分三级和三个对照,即:A级,随机取样;B级,随机  相似文献   

5.
苗用型大白菜育种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多年大白菜育种工作的实践为依据,分析总结了以分类上的大白菜进行不结球、大苗态、功能叶为产品主体、作绿叶菜予以栽培--本文称"苗用型大白菜"的育种前景、育种特点、育种技术、育种实际以及育种中值得留意点等相关内容,拟为有效开展该新兴的育种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防虫网作为夏季叶菜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种主要技术措施 ,在各地应用较为广泛 ,而我地蔬菜生产应用防虫网尚处于起始阶段。为掌握和应用防虫网 ,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 ,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夏季结球大白菜覆盖防虫网的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防虫网由浙江台州隆基园艺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24目 ,白色 ,覆盖大棚为6×30m镀锌管大棚。结球大白菜品种为德阳01(山东德州德高蔬菜种苗研究所 )。1.2试验方法本试验设2个处理 ,处理1为防虫网大棚覆盖 ,处理2为空白对照 ,即露地栽培。试验设在池淮镇航头蔬菜试验基地 ,防虫网…  相似文献   

7.
徐来源  叶建军  王朝林 《蔬菜》2002,(12):34-35
在夏季高温季节,大白菜生产多以散球形为主,而结球形大白菜的生产却较少,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耐热、抗病、早熟、结球性好、丰产的大白菜品种,我们于2001年引入并进行了夏季结球大白菜品种的比较试验,拟为夏季结球大白菜生产提供引种推广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春化方式、苗期管理、授粉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连云港主栽大白菜品种中狮头小株留种和大株留种方法的特点及优势,为中狮头的制种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小株留种和大株留种各有优缺点,可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SRAP技术对各种形态具有代表性的46个结球大白菜骨干自交系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70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引物应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328条重复性好、清晰可辨的条带,大小在200~2500bp之间,其中283条为多态性带(86.28%)。其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3840,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是1.4170,遗传相异性系数分布在0.050~0.7553之间,平均0.5508,标准差为9.47×10-2。利用UPGMA方法聚类分析,可将试材分成五大类群,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有一定差异。第一、二、三类群为高桩材料,第四类群仅包括VB06-18,第五类群囊括绝大多数的矮桩材料。第五类群又明显分成两个亚群,春材料集中分布在一亚群之中。结果显示:结球大白菜自交系遗传背景复杂,类群内相似性程度较高。今后需加大国外资源引进力度,深入挖掘原始地方品种,才能使大白菜育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该试验研究结果对大白菜的杂交育种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的采种一般有成株采种(母株采种)、半成株采种和小株采种3种方式.母株采种是大白菜最基本的采种方法,历史悠久,应用普遍.由于母株采种从第1年立秋前后播种到第2年5月下旬收获种子,需要经过冬季种株假植贮藏,占地时间长,种株窖藏假植容易腐烂,第2年定植后较衰弱,死亡严重,种子产量不高,生产成本较高.半成株采种和小株采种的共同缺点是种株不经过结球阶段,品种特征特性不能充分表现,不能按品种的经济性状进行选择,种性较差,如连续应用,易引起品种退化,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神、府低处晋、陕、蒙接壤地,位于陕西的最北端,属寒冷干旱地区,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干旱,秋季早霜较早,适宜结球大白菜生长的时间很短。采用直播方法前期高温干旱,易造成苗期病毒病危害,后期降温快,形成结球不实,丰产、稳产得不到保证,而且时常出现绝收的年份,生产中长期以来以散叶白菜生产为主,人们食用习惯仍是酸菜吃半年。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秋季结球大白菜栽培技术试验研究,通过采用育苗移栽方法既解决了前期高温危害,又保证后期结球紧实。经2000—2004年示范推广,连续5年获得高产、稳产。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同类地区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亲本高产采种技术张晓伟,宋宝琳(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采用大白菜半成株留种,花期喷盐水,结荚期喷施磷钾肥的技术,繁殖白莱原种,平均单产超过20公斤/667m2,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技术要点如下:一、种株的栽培管理采用半成株法繁种。此法有...  相似文献   

13.
邹学校  张青 《蔬菜》1989,(4):5-8
大白菜是我国主要秋冬蔬菜之一,但在南方资源贫乏,留种产量低,开展大白菜育种较困难。为了发挥我国北方大白菜资源丰富、育种力量雄厚等优势,合理利用北方优良新品种,我们研究了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山东农科院蔬菜所和山西农科院蔬菜所三个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分枝性强,为复总状花序,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其花数多、花期长,雌蕊属多胚珠型,增产潜力较大。为了探讨北京地区早熟大白菜种子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我们于1982—1985年对部分早熟大白菜的开花与结荚习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指导早熟大白菜繁种及杂种一代的配制,提高种子的产量及质量。材料与方法本试验所用的材料采用经过纯化的北京早熟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小株。试验材料有“双小”、“长小”等5个株系及3个杂种。 1983、1984年两年春季都用同一代的“双小”、“长小”早熟大白菜各4株作试  相似文献   

15.
早春栽培大白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如品种选择不当,发生春化抽薹,就会导致减产,甚至绝产。因此,选用耐抽薹性强的品种在早春栽培中极其重要。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季节生态型大白菜在春季自然低温条件下的抽薹、结球特性,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大白菜品种分别为春用品种强势、春大王,夏用品种夏珍白1号、夏优3号,秋用品种鲁白8号、秋珍白3号,由泰安市种子公司提供。1.2方法率。于播种后70天收获,统计总产量、净菜产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中心轴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中心轴粗度。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大白菜的抽薹特…  相似文献   

16.
<正>为研究探讨氮、磷、钾三因素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我们开展了大白菜"3414"肥料试验,确定大白菜最佳施肥量和最大施肥量,为指导大白菜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大白菜品种为大白菜金丰60;供试肥料为46%尿素,磷肥施用普通过磷酸钙(P2O5含量为12%),钾肥用硫酸钾(K2O含量为50%)。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3414"设计,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部分大白菜品种耐热性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白菜原产中国,喜冷凉,生长期间的 适宜温度在10~22℃,高于25℃时生长不 良,结球或对温度要求严格,以12~22℃为 最适宜。为了培育耐热大白菜,满足人民的 需求,笔者对部分大白菜品种的耐热性进行 了鉴定。 材料与方法 供试的材料除本单位提供外还有台湾、 日本和朝鲜的品种。两年分别种植13和16 个。对照品种为北京地方品种小白口、翻心 白及北京小杂56号。 试验品种于1989和1990年7月 17日分别 在露地与纱网棚同时进行直播。每品种1小 区,每小区1行,10株。顺序排列,两次重 复。株距40c。、行距53cm,设2个对照。在生育期进行温度、空气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白菜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春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以3~6℃为最适宜花芽诱导范围,但对于极耐抽薹的品种或材料可在2℃条件下进行花芽诱导;鉴定耐抽薹性弱的材料,春化时间以21 d为宜;对于耐抽薹性中等材料,春化时间以28 d为宜;对于耐抽薹性强的材料,以3℃持续时间35 d为宜,提高耐抽薹材料及品种的鉴定和筛选效率,为结球大白菜的耐抽薹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华中地区大白菜大株留种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性状的函数关系,1983年春,我们用湖北省武汉市等大、中、小城市广泛栽培的小白口品种进行了试验。 一、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本校自留的小白口种子,1982年9月1日播种,同年12月3日在大株培育圃中选株挖起,定植于采种圃,共栽80株,种成一小厢,两行为一畦,畦长1.8米,畦宽1.3米,每行栽4株。每畦施堆肥40斤作底肥,盛花期追施尿素,折每亩30斤。植株任其自然生长,不摘心,也不整枝。1983年5月上旬随机取27株大小不同、发育正常、基本无病的完整植株,统计分校数、开花数和结荚数。5月中旬接种株成熟先后…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病毒病是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湖南以高温干旱、蚜虫大发生的年份尤为严重。1992年该病害在衡阳市暴发成灾,3000多亩大白菜受害,病株率达47.9%,损失产量300万公斤。一、病害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苗受害,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及沿叶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成株受害,因轻重不同而呈不同的症状。受害轻的,病株只出现轻微的花叶和皱缩症状,能正常结球,但结球后内部的叶片上常有许多灰色小斑点,品质较差。受害重的,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片上产生许多近圆形、直径约2毫米的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植株严重矮化,不结球。有时病株出现半边皱缩矮化、另半边仍正常生长的症状,使植株扭曲不正,菜农称之为半边疯。正常生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