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鹧鸪隶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今鸟亚纲、鸡形目、雉科、鹧鸪属。本文通过对鹧鸪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科学养殖。1形态特征鹧鸪是一种像鸡的小鸟,体形小于鸡而大于鹌鹑,成年鹧鸪大小如普通肉鸽,体长35~38cm,雄性体重约0.6~0.8kg,雌性体重约0.5~0.7kg。鹧鸪外形可分为头、颈、胸、背、翼、腹、腰、尾、腿、脚等主要部分。鹧  相似文献   

2.
鹧鸪为鸡形目、雉科、鹑属,是可供观赏、食用、药用的野生珍禽。鹧鸪骨细肉厚,肉嫩味鲜,营养丰富。鹧鸪肉是一种很好的滋补营养品。据测定,鹧鸪肉蛋白质含量为30.1%,比珍珠鸡、鹌鹑均高6.8%.比肉鸡高10.6%.脂肪含量为3.6%.比珍珠鸡低4.1%.比肉鸡低4.2%。并含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64%的不饱合脂肪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3.
鹧鸪俗称“花鸡”,分类上属鸟纲、雉科、石鸡属(或鹧鸪属)。原为野生,30年代经驯化,成为家养珍禽。目前人工饲养的鹧鸪大多为美国驯化印度种后代的良种鹧鸪。  相似文献   

4.
利用经过筛选的20个微卫星标记对苏禽黄鸡各代次7个群体进行微卫星指纹检测。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在7个鸡群体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平均为8.9个,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5824~0.768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982~0.7064,7个鸡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249~0.6014。7个鸡群体微卫星指纹分析结果基本与7个鸡群体实际的亲缘关系以及生产性能相吻合。并探讨了鸡种微卫星DNA指纹在鸡种的亲缘关系鉴定、监测各配套品系的选育效果和预测杂种优势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曹县魏湾镇魏东点村农民刘景堂,巧“借”鸡、鸽饲料饲喂美国鹧鸪,探索出一套美国鹧鸪各生育期最佳饲料配方,用喂一只鸡的饲料育成5只鹧鸪。去年养殖50只鹧鸪,年孵化商品鸪4300只,获利43000元。刘景堂对美国鹧鸪各生育期饲料配方,进行了大胆实验,经多次...  相似文献   

6.
一、鹧鸪集肉用、观赏、药用价值于一身 鹧鸪原为一种野鸟,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是由人工进行饲养的珍稀特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口,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蛋白质含量为30.1%,比鸡肉高10.6%,脂肪含量为3.6%,比鸡肉低4.2%,脂肪酸含量为64%,为不饱和脂肪酸。尤其含有其它禽类体内所没有的牛磺酸,牛磺酸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7.
美国鹧鸪是特禽新品种,鹧鸪从出壳至90日龄,平均活重可达500克左右,一般饲养70日龄便可上市,体重350~400克,料肉比为3.5:1,养殖效益高。现就鹧鸪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特禽品种很多.加上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目前已有几十个品种.如鸽、乌骨鸡、雉鸡、野鸭、鸳鸯、孔雀、鹌鹑、鹧鸪、火鸡、珍珠鸡、贵妇鸡、鸵鸟等。  相似文献   

9.
鹧鸪,又名石鸡、红腿小竹鸡等,属雉科鹑族石鸡属。鹧鸪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目前家养的美国鹧鸪,成鸪形似鸡,雄鸟头顶黑褐色,羽缘栗黄色,头的两侧各具栗黄色纵纹,在额和枕部相连,形成椭圆形环斑,围绕于头顶的黑褐色部。体色黑白相间,尤以背、胸和腹部的白斑更为明显,脚均为橙黄至橘红色。雌鸟的羽色与雄鸟基本相同,但体形较小。  相似文献   

10.
广西钟山县红花镇饲养户柳龙,通过大量实验掌握了一套间歇光照的室内鹧鸪养殖方法,即在饲养期内采用刎、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循环间歇光照方法,比原来连续24小时光照效果好。它可使鹧鸪饲养周期缩短10天,平均每只少耗料110克,节约用电0.35度,每养成1只商品鹧鸪可多获利1.2元,养种鸪获益更高。  相似文献   

11.
鹅源副粘病毒SF02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鹅源副粘病毒SF02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毒株的血凝素热稳定性指数为3min,血凝为快速解脱型;能凝集鸡、鸭、鼠、鸽、鹅、人(O型和A型)的红细胞,对绵羊和山羊的红细胞略凝,不凝集牛和猪的红细胞;病毒SF02株对胰蛋白酶、氯仿、乙醚、pH3.0敏感,二价镁离子对病毒有保护作用;0.0l%的甲醛溶液既能灭活病毒,又能保持较好的抗原活性;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54h,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1.88;实验感染草鹅、白皇鸽、七彩山鸡、鹧鸪、番鸭等100%发病与死亡,对杂交黄鸡、鹌鹑也有50%以上的致死率,对绿头野鸭则无死亡;这些结果为全面了解病毒的特性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竹鸡,又称为鹧鸪,是一种野鸟,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主要品种为中华鹧鸪,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成年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300克左右,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每年3~6月间繁殖,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  相似文献   

13.
兰天 《吉林农业》2001,(2):26-2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更多可口的珍禽野味,而鹧鸪则是这种野味的良好产品之一,鹧鸪作为鲜活商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鹧鸪为鸡形口、雉种、鹑属,是野鸟之一,是集观赏、食肉、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生珍禽,含脂肪较低,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地方鸡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地方鸡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COⅠ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结果表明:6个地方鸡品种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有22个突变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3.52%;6个地方鸡品种单倍型多样度平均为0.7274,核苷酸多样度平均为0.352%,品种间核苷酸分歧度为0.283%~0.791%。6个地方鸡品种的COⅠ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罗老师:鹧鸪有什么特点?市场前景怎样?怎么进行养殖?请您答复。万年县湖云乡欧村黄数倍鹧鸪原是野生旱禽,属雉科,近几十年才经人工驯化成为养殖珍禽。1987年我国从美国引进鹧鸪后,人工养殖发展较迅速。养殖鹧鸪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等优点。鹧鸪肉质鲜嫩,脂肪含量低,具有野禽风味。一、特性鹧鸪大小如普通肉鸽,体长35~38厘米,成年鹧鸪体重公鹧鸪为600~750克,母鹧鸪为450~500克。鹧鸪羽色鲜艳,头部有一条黑色羽纹带,横贯前额经双眼至颈部与上胸部之间,宛如一条黑色…  相似文献   

16.
鹧鸪又名红腿鸡,由于其营养丰富,出口畅销,所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若鹧鸪养殖技术不好,再加之社会大环境中疫病的流行,将必然影响鹧鸪养殖.现将我区某鹧鸪饲养场暴发新城疫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鹧鸪俗称花鸡,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入药有补五脏、开脾胃、益气神等作用。毛色鲜艳,羽毛、皮张可制作装饰工艺品,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饲养鹧鸪成功与否,育雏是关键。现将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鹧鸪学名石鸡(Alectoris chukar),属于鸡形目雉科石鸡属,也叫嘎嘎鸡、红脚鸡,也就是经常说的美国鹧鸪,原产于中国。球虫病是指肠道感染种或多种球虫所引起的流行性疾病,高温多雨季节是球虫病最易暴发和流  相似文献   

19.
鹧鸪产蛋期,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对产蛋量和受精率都有较大影响。产蛋期适宜的气温为7.5~24℃,最适宜温度为16~17℃。在饲养水平较高、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种鹧鸪年产蛋量可达100~110枚,受精率高达92%~96%,受精蛋孵化率可达84%~91%。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孵化鸡胚死亡曲线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2阶段增长曲线模型拟合藏鸡和2种低地鸡及其杂交种蛋在2900m(西藏林芝)和3650m(西藏拉萨)海拔的孵化胚胎死亡曲线,分析海拔高度对不同鸡种胚胎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宜拟合鸡蛋高海拔孵化时的胚胎死亡规律,拟合度高。藏鸡是高原适应品种,在2个海拔环境中胚胎死亡率均较低。在2900m海拔孵化时,各品种胚胎第l死亡高峰出现在第2.30~4.05d,第2高峰期出现在第17.20~17.68d.品种间相差不大:但藏鸡的第1高峰期持续时间相时较长,为4.04~9.92d;低地鸡和杂种鸡为2.59~3.93d。海拔从2900m升高到3650m,胚胎死亡率增加33.48%~54.12%;同时藏鸡第2高峰期死亡比例增加7.70%~15.65%;低地鸡第2高峰持续期延长13.7l~15.44d;杂交鸡第1高峰期死亡比例增加了5.55%~7.34%,持续期延长0.15~0.6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