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板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板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孔德军刘庆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河北省板栗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1995年全省板栗面积94.7万hm2,总产量2880万kg,比1985年提高12.1%。板栗生产已成为山区人民脱贫...  相似文献   

2.
板栗嫁接树早期丰产技术为了实现板栗优种化,近年已在栗产区广泛普及优种嫁接发展板栗生产,这是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只要加强综合技术管理,就能取得早期丰产的预期效果。一、整地:在山坡地,首先应进行等高撩壕的工程,即沿等高线挖沟,...  相似文献   

3.
板栗(C.mallisma Blume) 是我国的名优干果,也是主要的创汇 果品之一。随着板栗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板栗生产已逐步由实生零星栽植、粗放管理向良种密植集约化丰产栽培转变。但是,由于国内现有板栗良种多为乔化型品种,致使密植栽培的栗园在获得早期丰产后,很快郁闭,光照恶化,造成内膛早衰,产量急剧下降,因此严重制约了板栗密植丰产园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矮化板栗良种选育研究,并成功地选育出了适于密植栽培,丰产稳产的优良矮化板栗新品种──“矮丰”。1 选育过程1.1 母树来源矮丰母树是1981年在临沂市…  相似文献   

4.
实生低产板栗高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峨县地处桂西北,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发展板栗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共种植实生板栗6500km^2。由于实生繁殖,品种混杂,果品低劣,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严重挫伤了农民进一步发展板栗的积极性。为此,笔者从1996年开展连续10a进行板栗高接换种试验,并摸索出了有效的方法,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已改良劣质板栗树730km^2。改良后,板栗的品质、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陶李村的板栗生产效益可观项云田,蔡克振(辽宁省凤城市信用联社118100)被辽宁省政府列为全省板栗科技示范村的辽宁省凤城市东汤镇陶李村,截止到1994年6月末,已发展板栗65万株,人均达1000株,其中高枝换头的有3000亩计25万株。1993年这个...  相似文献   

6.
燕山板栗优良品种简介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王福堂在燕山板栗主产区,经20余年的精心筛选,即通过初选、复选、决选等程序,选出具有优质、丰产、早实、短枝优良性状的4个板栗新品种,深受栗农的欢迎,在生产上已得到广泛的普及,已列入国家科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省板栗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省内各区域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包括主要栽培模式、管理技术、病虫害情况及现有的销售加工水平等。对当前江苏省板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良莠不齐、栗园生产管理粗放以及加工滞后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布局、经营管理、科技支撑和市场运作等方面提出对江苏省板栗产业发展的思考,为新时期江苏省板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桂莲 《浙江柑橘》2002,19(3):41-42
板栗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果树之一。近十余年来,黄岩区大力发展名特优经济林,板栗连片种植,生产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板栗基地面积已达666.7hm2,其经济效益良好。但种植多年的板栗在生产上普遍存在着投产迟、产量、质量差、效益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9.
板栗低干矮冠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沂是江苏省重要的板栗产区之一,长期以来,新沂板栗多栽植于沙荒地及瘠薄山地,农民片面认为板栗是铁杆庄稼,不注重管理,生产投入少,甚至不投入,导致板栗产量低而不稳。20世纪80年代末起,新发展的栗树,多集中于沂河、沭河冲积壤土上,这种土壤类型适宜板栗生长,加之应用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产量提高较快,但是,由于不注重修剪,不能适期间伐,导致密植栗园尚未进入结果盛期,树冠就已开始郁闭,结果部位迅速上移,仅外围结果,产量下降快,栗实品质也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10.
板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荣初 《广西园艺》2007,18(6):57-58
板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特色果树。栗果营养丰富,种仁肥厚、甘美,除可鲜食、熟食外,还可磨粉制作糕点等。近年来桂北地区板栗生产发展很快,发展板栗生产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致富之路。现将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板栗是浙江省开化县的主栽果树之一.现有面积2000公顷,2005年产量150万千克。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的几株,多的也只有3000余株。板栗采收后.坚果常温贮藏.易腐烂或风干而无法食用。而栗农由于受规模、资金的限制,无力对板栗进行冷库保鲜.只能以鲜销为主。近几年由于板栗市场收购价逐年下降,至2005年已跌至4元/千克的水平.已严重影响了栗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探索适宜一家一户的板栗贮藏保鲜技术,通过延长板栗供货期,以提高板栗价格.降低风险,增加收入,促进板栗生产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十分迫切。经过2003年至2005年3年的板栗带苞贮藏保鲜试验.保鲜期可达次年的3月底4月初。且鲜果率高,贮藏后坚果色、香、味与刚采下时的坚果无明显差别.价格达16元/千克。大幅度提高了栗农的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该技术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操作,深受栗农欢迎。  相似文献   

12.
<正>陕西省丹凤县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是享誉国内外的商洛板栗产地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全县板栗栽培面积已达到1.82万hm2,年产量达148万kg。1996年丹凤县板栗被省市确定为优势  相似文献   

13.
周芳 《河北果树》2016,(3):37-38
正1遵化板栗产业基本情况遵化市地处燕山南麓,总面积1 521 km~2,境内具有发展果品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是河北省果品生产大县(市)。全市果树栽培面积4.41万hm~2、年产量达到26.5万t,其中板栗面积2.29万hm~2,已建成东西长百华里的板栗林带。2015年全市板栗产量2.3万t、产值2.5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3%,栗产区十乡镇人均收入中板栗收入占60%以上,板栗业  相似文献   

14.
桐柏县是“河南省优质板栗之乡““河南省优质板栗无公害生产基地“.自20世纪90年代我县板栗迅速发展,至今板栗面积达1.1万hm2,正常年份总产量达5 000t,板栗已成为山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但近两年,板栗产量、质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密植园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板栗是优良平果树种之一,近年来在我省发展迅猛,继诸暨、上虞之后,板栗万亩以上县(市)陆续增加。宁海县自19切年以来,板栗生产持续发展,至今累计发展面积达1666.7hm2,占全县果树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继柑桔之后的第二大果树。为了尽快实现板栗生产“早实、丰产、优质”目标.现结合当前牛产率际.制订《板栗丰地表宁海县板栗丰产栽培模式产栽培技术模式》(见附表),供生产上参考。总体技术指标:高标准建园,细致整地,良种壮苗,深翻施肥,整枝修剪,防治病虫等。丰产指标:成年树平均666.7m2lop。200kgol建园栽植,选用…  相似文献   

16.
板栗为山东省主要的干果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管理经验丰富,商品性强,不仅是内销外贸的高档果品,而且也是创汇率高的传统出口产品,近几十年来,山东板栗生产发展较快,产量成倍增长,但产品数量和质量仍不能满足内销外贸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进一步促进山东板栗生产事业的快速发展,我所板栗研究组,多年来一直注  相似文献   

17.
胡启山 《果农之友》2008,(11):54-54
随着板栗生产的发展.南方板栗产区的板栗透翅蛾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在一些地区甚至成为板栗生产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板栗发生透翅蛾危害.严重影响板栗产量和品质,因此应切实加强防治。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下面介绍透翅蛾危害的主要症状、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板栗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志白 《中国果菜》2010,23(1):16-16
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丽水市山地板栗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目前已达6万多亩。但,由于果农重栽轻管,配套技术不到位,成年板栗单产仅130kg左右,且质量也较差,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为引导果农种好板栗,提高板栗产量,增加栗农收入,在丽水市农业和科技部门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19.
板栗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甜、香、糯,备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京东板栗”由于当地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条件其生产出的板栗含糖量高、糯性强、风味独特,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眯。是开发旱薄山地、沙地的优良经济树种。由于板栗生长缓慢,结果迟.前期产量低.其栽培的经济价值较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将板栗列为生态树种之一.我市板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达到8000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20.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至今已发展板栗3000hm^2,是浙江省板栗重点县之一。近几年板栗炭疽病发生普遍,严重的发病烂果率超过了50%。遂昌县开展第二期板栗病虫害工程治理后,建立了板栗病虫害观察测报点,对确定为治理对象之一的板栗炭疽病进行了治理。现将防治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