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板公社是高州县的蚕桑主产区,到今年九月底止已发放蚕种4694张,其中已收茧4055张,产茧1826担,平均张种产茧45斤,张种产值82.17元,比去年同期的1054担增产772担,即增产73%,张种增收7.8斤,即增收13.24元。这是石板公社领导重视蚕桑生产,变革饲育形式,推广小蚕代育户,养好小蚕,稳定蚕造的结果,增加了蚕户收入。  相似文献   

2.
<正> 青石乡蚕桑辅导员沈定秀根据山区柴多的有利条件试验用蒸汽消毒蚕具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今春专业户陈泽英家建直桶消毒灶一座,社员刘孝敬利用这座灶消毒蚕具,养春蚕2张产茧183.1斤,张蚕产茧91.5斤,总产值323.9元,比他81年1张春蚕产茧31斤,82年1.5张春蚕产茧3.6斤高3倍到30倍。陈泽英今年养蚕四次8张共产544.9斤,平均张产茧68.1斤,早秋蚕2张产茧144斤,张产72斤,中秋蚕1.5张产茧94斤张产62.7斤,比去年1.5张中秋蚕产茧30斤高2.1倍,全年总产比上年多244斤;  相似文献   

3.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蚕桑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已建桑园七千三百四十亩,其中投产桑园四千余亩(大部份是幼令桑),占百分之五十六。今年,全县养春蚕八十八张,平均张产九十斤四两;夏蚕一百六十三张半,平均张产六十六斤一两;早秋蚕一百二十二张,平均张产六十一斤三两;中秋蚕三百零六张,平均张产六十四斤九两;加上晚秋、晚晚秋两期养蚕,全年养蚕达九百一十张,蚕茧产量达六百担,比去年的二百九十二担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4.
<正> 81年我们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养,我养大蚕四张,其中春蚕一张产茧102斤,产值223元,上茧率97%,斤茧价平均2.2元。夏蚕一张产茧107斤,张产值182.7元。早秋一张产茧79斤,产值132元。中秋蚕一张产茧80斤,产值146元。共产茧370斤,平均张产92.6斤;产值684元,平均张产值179元,除按合同交队340元,获得超产奖344元。出售良桑苗3300株收入158元,蚕桑两项共收入842元,人均增收达到141元。党的政策落实得好,兴桑养蚕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好门路,深深感到有劲头。81年我  相似文献   

5.
叶正梅 《蚕桑通报》1989,20(2):11-13
推广优良蚕品种,调整夏秋蚕品种布局,采用春种夏秋养,是提高蚕茧产质量和茧丝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调动蚕农积极性,稳定蚕桑生产的一项措施。本市自1984年以来,不断扩大春种夏秋养的饲养量,推广春种夏秋养的综合配套培桑养蚕技术,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达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推广情况及生产实绩本市全年饲养5期蚕,按常规,品种布局是春、晚秋期饲养多丝量的春用品种,夏、早秋、中秋期饲养抗逆力强的夏用种。  相似文献   

6.
吡哆素给蚕添食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必须努力提高蚕茧生产的经济效益,最主要的是提高担桑产丝量亦即是叶丝转化率,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研究指出:在5龄期丝腺急速生长时,添食吡哆素(即维生素B_6)、尿素对提高担桑产茧量和产丝量有效果(《蚕业科学》1981.4,《蚕桑通报》1982.1),据此,我们在1982年春期和中秋期,分别在宁海县城关公社的桃源大队进行了5龄蚕添食吡哆素试验,以鉴定农村条件下添食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蚕桑生产承包到户后,从事养蚕的对象和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蚕桑技术服务工作怎样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坝乡在这方面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4年全年平均张单产60.1斤,担茧价202.40元。张单产、担茧价、张产值、亩产值均超过了上年,超过了全区,85年春蚕期虽然长期低温,但张单产仍达80.4斤,张产值普遍在200元以上。成为全区春蚕生产较好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正> 建国以来,镇江地区的蚕桑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自1950年至1970年的20年间,全区桑田面积由9.9万多亩发展到21.6万多亩。蚕茧产量由3.5万担增加到11万担。但是,由于栽植的密度偏稀(平均每亩300—400株),加上肥培管理粗放,部分地区萎缩病严重等原因,桑田的亩产茧量不高,平均只有50斤左右,亩产值80—90元。为了扭转低产局面,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区于1973年起,总结推广了溧阳县群众中传统的“地桑”形式的密植快速丰产栽培技术,至1982年的9年问,全区共拓植和更新成  相似文献   

9.
<正> 武隆县长坝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1993年发种888张,产茧525担,蚕农收入30.56万元,1994年发种1465张,产茧924担,蚕农收入53.83万元,1995年发种2344张,产茧1500担,蚕农收入80万元。1995年发种、产茧、蚕农收入分别比93年增长163.9%,185.7%和162.3%,保持了全区蚕桑生产增长第一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丝绸行业困难,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1996年春发种比95年同期增长25%,蚕茧产量增长24.8%,蚕农增收23%,养蚕单产超30公斤,全镇蚕桑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解决在大量养蚕的情况下蚕室蚕具投资大等问题,我们1982年春开始在所内对管式大棚养蚕进行了六次预备试验,83年夏结合蹲点又在户县渭丰公社蚕桑站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对比试验。小蚕与室内养的是同批共育,大蚕期于五龄饷食分开试验。半亩塑料大棚饲养162张秋_3苏_4×秋_4蚕种,共售鲜茧889斤,平均张产茧55.5斤,收入现金1639.68元,平均张产值102.48元,比室内饲养的16张对照蚕共售鲜茧803.5斤,平均张产茧50.2斤,收入现金1342.65元,平均张产值83.91元,分别增产增收10.64%和22.12%。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早秋蚕饲育是全年蚕桑生产气候条件最恶劣的蚕期,再加上近几年蚕作环境相对恶化,水、空气污染、农药危害增加,导致早秋蚕生产总量锐减,单产不稳,农民的养蚕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南浔区的早秋蚕饲育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超过4万张,占春种的35%左右;可近两年分别只有1676张和1399张,仅占春种的2.5%.因此,我们拟寻求较适应目前早秋饲育的新品种进行试验和推广,以平衡全年各期蚕的饲育比例,稳定本区的蚕桑生产.2001年早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新品种秋菊×新6进行农村试养,现将试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一九八三年我县蚕茧质量情况我县1949年产茧1050担,1972年突破万担关;1973年产茧14504担;特别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较快,1980年产茧达22541担;1982年产茧31052担,为1949年的29.5倍,1983年全县遭受特大洪水为害,蚕茧总产仍达到30558担。目前全县栽桑养蚕已遍及到11个区,95个乡831个村,5700多个村民小组35000个养蚕户。其中蚕茧总产万斤以上的村有61个,5万斤以上的乡有18个,10万斤以上的乡1个,养2张蚕产茧120斤有10466户,总产蚕茧153.57万斤,养蚕5张以上,产茧300斤以上有874户,总产茧28.65万斤。1982年农村蚕桑收入达到了605.24万元,人均9.13元。所  相似文献   

13.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14.
<正> 略阳县徐家坪公社潭子湾生产队,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兴桑养蚕,当年仅养3张蚕,78年达到户均一张蚕,收入超百元。三中全会后的81年,虽遇洪水灾害,仍培育良桑苗4.5亩,栽桑1.2万多株,养蚕30张,产茧1995.5斤,产值达3370.79元,比80年分别增长17.6%、20%和9.3%。加上桑苗收入938.45元,81年蚕桑总收入4309.24元,户均239.40元,人均43.53元。蚕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由79年的18.4%,提高到81年的27.3%。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由于秋蚕病害的大量发生,不少地方巳停止了晚秋蚕的饲养,对中秋蚕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从我省一些蚕茧基地县来看,白僵病和脓病仍有发展的趋势。旬阳县由于白僵病和血液型脓病的危害,晚秋蚕已基本停止了饲养,中秋蚕也岌岌可危。从1980年以来的三年中,全县共发中秋蚕种22171张,共产鲜茧5515.5担,平均张产为24.87斤,仅为春蚕平均张产的47%。菜湾公社一九八二年养中秋蚕340张,由于脓病、僵病的发生,平均张产只有19.9斤。从我省两个万担县来看,安康县1980年药材公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全国蚕茧主要产区之一,最高的1931年产茧136万担,后因日寇的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蚕桑生产奄奄一息,1949年下降到21万担,亩桑产茧仅16斤,张产茧春为24斤,秋19.7斤,蚕病严重发生,损失巨大。新中国建立以来,组织小蚕共育,推广蚕桑技术,提高蚕种质量,贯彻预防为主开展消毒防病,使大面积的蚕病流行逐渐  相似文献   

17.
陈晟  朱迅 《四川蚕业》2000,28(2):52-53
<正> 1999年,我县适时抓住茧丝行情看好的机遇,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恢复饲养了中秋蚕1.9万余张,合计产鲜茧45.6万斤,平均张单产24斤,张种纯收入仅50元左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张单产只有几斤或颗粒无收,挫伤了一部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此,笔者就1999年我县部分中秋蚕病死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场水南和×路两个老蚕桑基地现有桑园300亩,81年产茧28636.1斤,平均亩桑产茧95.4斤。今年到中秋蚕止产茧27500.7斤,比去年同期25376.6斤,增加2124.1斤,预计全年可达30500斤,平均亩桑产茧可以超百斤。一有桑叶才能养蚕,叶多,蚕多,茧多这是常理。这几年我场桑叶产量上升得较快,以春叶产量为例:79年产叶122187斤,80年154035斤,81年193571斤,82年229106斤,平均每年春叶递增3万斤。蚕茧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大队现有九个生产队,479户,2220人,2700亩集体耕地,其中新老桑园136.5亩。今年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大灾之年,粮食总产达到220.87万斤,比去年净增10.5万斤,人平分配90元,比去年净增10元。蚕茧生产也获得了丰收,全年发种174张,总产茧105.13担,比去年增长了121.3%,蚕茧产值1.95万元,蚕桑总收入达到2.4万元,全年平均张产茧60.4斤,平均张产值112.07元。最高的第3队,15亩桑园,全年发种44张,产茧30.88担,平均张产茧达到70.2斤,亩产茧超过200斤,亩产值超过400元。我们大队是从1979年开始搞一步成园  相似文献   

20.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