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军 《新农村》2005,(10):19-19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秋季的鱼种管理应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秋天,乍寒还暖,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搞好秋季鱼种的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秋季的鱼种管理技术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杨淑玺 《新农村》2005,(12):20-20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搞好秋季鱼种的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秋季的鱼种管理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及时清塘 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  相似文献   

4.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和巡池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鱼种规格大小与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其越冬成活率。生长实践证实,鱼种规格越小,越冬成活率越低。进入秋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种生长由增加体长为主转入增加体重为主,大量积蓄营养物质,以备越冬消耗所需。因此,必须抓好鱼种的秋季培育管理,特别是对规格尚小的鱼种应采取强化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6.
鱼种秋季饲养管理江苏吴江市水产局(215200)宋华敏秋季水温变动幅度常在20℃~30℃,是鱼类生长的好季节,特别是对规格较小、体质较差的三类鱼种,正是催肥的黄金季节。如果秋季不抓紧把鱼种育成膘肥体壮的大规格鱼种,到了寒冬,大多数会因体质消耗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秋天,乍寒还暖,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搞好秋季鱼种的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手段,笔者认为,秋季的鱼种管理技术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及时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来说水质便会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茵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清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确保生存环境的净化。二、科学投饵秋季气候适宜,鱼种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必须保证饲料的供应。在以…  相似文献   

8.
深秋 《现代农业》2002,(8):26-27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秋季,水温适宜,鱼种生长旺盛。因此,应及时加强鱼种的秋季管理工作,以提高鱼种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秋季乍冷乍暖,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搞好秋季鱼种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秋管鱼种应抓好以下五个点: 一、及时清塘培育鱼种2~3个月的鱼塘,一般水质已经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所以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鱼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全部鱼种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按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塘水培肥,待药物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以确保鱼种生长环境的净化.  相似文献   

11.
李正荣 《农家致富》2005,(20):41-41
秋季水温一般在20~30℃之间,正是鱼类生长的好时机,如果秋季不抓紧把鱼种育成膘肥体壮的大规格鱼种,到了寒冬.大多数鱼种会因体质瘦弱而死亡.平均成活率往往不到60%。因此,加强鱼种的秋季培育,是养殖户的头等大事.具体培育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正> 由于水质老化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体质较弱的鱼种,应抓住气候较为适宜的秋季及时进行复壮。这样有利于鱼种越冬,提高来年鱼产量。转池清塘高温季节过后鱼种池一般水质老化,饵料生物减少,有害菌增多,极不利于鱼生长。入秋后,应及时将鱼种转入新池培育  相似文献   

13.
秋季水温变动幅度常在20~30℃之间,是鱼类生长的好季节,特别是对规格较小、体质较差的三类鱼种,正是催肥的黄金季节。如果秋季不抓紧把鱼种育成膘肥体壮的大规格鱼种。到了寒冬,大多数会因体质消耗而死亡,直接关系到下一年的成鱼生产。因此,采取措施加强鱼种的秋季培育,是养殖场和养鱼专业户的一件大事,强化培育的措施是: 一、消毒清塘,转入新池原培育鱼种的鱼池,经过春夏几个月的饲养,水质逐渐老化,溶氧与饵料生物大为减少,致病微生物大大增多,以致鱼种生长停滞。特别是个体小的三类鱼种,摄食能力弱,生长更受抑制。草鱼种在这样的老水池里。也更易患病,因此,此时应将鱼种转入新池,强化培育。在水源困难的地方,可  相似文献   

14.
<正>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在管理上应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 清塘: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堋进行培育。缺乏水源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667m~2用生石扶75~100kg消  相似文献   

15.
杨保国 《新农村》2003,(10):19-19
秋季水温变动幅度常在20~30℃,是鱼类生长的好时期,特别对规格较小、体质较差的三类鱼种,正是催肥季节。秋季培育大规格鱼种,还有利于安全越冬。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董根荣 《新农村》2007,(10):24-24
秋季,随着鱼种的生长,摄食量增大,水中饵料生物减少,有害物质积累增多,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对鱼种生长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需要调节水质以改善水体环境。一是换注新水,每次换水量约为原池水量的1/3到1/2。二是及时施肥“养水”,秋季气温适宜,水温变化较小,有利于鱼种生长,可适量多施发酵粪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鱼种越冬的成活率,除加强秋季培育,使鱼种肥满、健壮外,还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秋季水温在20~30℃之间,是鱼生长的好时期,特别是对规格较小、体质较差的鱼种,正是催肥季节,养殖必须切实加强对鱼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秋季鱼种体质壮,容易适应网箱环境。同时,大水面沉箱越冬,不仅鱼体重消耗比池塘越冬的少,而且春季起箱后,5℃左右鱼即开始吃食,生长期较春季进箱的鱼延长了一个月,鱼体生长速度快,产量明显提高。鱼种秋季进箱越冬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秋季鱼种体质健壮.容易适应网箱环境。同时,大水面沉箱越冬.不仅鱼体重消耗比池塘越冬的少.而且春季起箱后.5℃左右鱼即开始吃食.生长期较春季进箱的鱼延长了约1个月.鱼体生长速度快.产量明显提高。鱼种秋季进箱越冬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