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或灭活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同时分点注射。对40—50日龄健康仔猪进行联合免疫,观察其免疫反应,并经正向间接血凝和ELISA试验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发现:三种疫苗联合免疫,临床上未发现严重的免疫反应,对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的免疫效果无明显的干扰或抑制作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免疫效果有显著的干扰或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三种疫苗联合免疫具有较高安全性,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可进行联合免疫,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应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联合免疫效果,采用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缅甸98灭活疫苗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对33~50日龄健康仔猪同时分点注射进行联合免疫,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和ELISA试验检测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3种疫苗联合免疫具有较高安全性,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缅甸98灭活疫苗(浓缩)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同时分点注射,对猪瘟脾淋苗和猪O型口蹄疫缅甸98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无明显的免疫抑制或干扰作用,但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免疫效果有显著的抑制或干扰作用。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缅甸98灭活疫苗可进行联合免疫,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应单独免疫。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合猪群3种强制性免疫疫病的最佳免疫方案,根据不同免疫时间、不同疫苗组合等分为17个组研究猪瘟、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有影响。结果:同时接种2种疫苗时,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抗体有促进作用;而注射蓝耳病疫苗以后,再注射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其没有影响;同时接种3种疫苗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明显比其他组产生时间晚,抗体峰值以及维持时间也明显低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4.
通过免体反应,测定生产中应用的猪瘟活疫苗(免源)脾淋苗的疫苗效力,用不同头份疫苗分组进行免疫,确定出该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免疫剂量。在此基础上,将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别进行单独免疫、两两组合注射和三种同时注射,从而确定当前生产中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在全面提高免疫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疫苗浪费,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减少防疫投入人力物力,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主要研究猪瘟、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等量混合注射后再注射猪口蹄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用这种方式免疫后,猪瘟、猪蓝耳病的抗体合格率均超过70%的标准,适用于春秋季集中免疫,而口蹄疫抗体效价则因疫苗不同而差异较大,合成肽苗明显好于O型灭活苗。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决基层免疫中一猪多针、费时费力、免疫保护率不高的问题,2012年,巴州动物疾病控制和诊断中心与库尔勒市和焉耆县兽医站联合开展了"猪瘟、猪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不同免疫程序有效免疫试验"。通过初期试验确定了猪瘟疫苗的质量和有效免疫剂量,并通过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3种疫苗不同的组合免疫方式进行免疫试验,即分别进行单独注射、两两组合注射和3种疫苗同时注射,研究不同的组合免疫方式对其抗  相似文献   

7.
为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供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科学合理的首免组合,将3种疫苗采取5种不同免疫组合免疫断奶仔猪。于免疫后21d、28d、35d、63d、112d采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检测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在阉割时免疫猪瘟疫苗和猪口蹄疫疫苗,第7天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在生产实际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开展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春秋2季基础免疫,必须分步分阶段实施,费工、费时,防疫成本大。如果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实施分点注射,同步免疫,将会简化防疫程序,大大降低防疫成本。为此,我们进行了口蹄疫O型灭活苗、猪瘟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苗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观察免疫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口蹄疫O型灭活苗、猪瘟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我们选择了6个规模养猪场,对其采用的2种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对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具有一定免疫干扰或抑制作用;免疫程序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其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效果均好;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肌内注射,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可达到70%以上。建议在实际免疫工作中对生猪进行免疫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要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且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可同时分点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为提高生猪免疫效果,黔东南州推广了猪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新免疫程序。新免疫程序为:(1)散养户免疫程序:3种疫苗均在30~35日龄首次免疫;猪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两两组合同时分点注射;适当增加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剂量(每头注射2 m L)、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剂量(每头注射3 m L),猪瘟脾淋苗按正常剂量使用;每年春、秋两  相似文献   

11.
将猪瘟弱毒脾淋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Ⅱ)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采用两两组合的方式同时分部位免疫35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观察并记录其免疫反应。在疫苗免疫后0、4、14、21d和28d无菌取猪血清,用ELISA检测免疫后三种疫苗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猪瘟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较好;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较差;猪瘟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同时免疫,效果不明显,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免疫效果,选取11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猪蓝耳病进口弱毒疫苗、国产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二免28d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生产母猪使用不同类型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仔猪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农村散养猪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疫苗的最佳免疫程序,在2个镇开展田间免疫试验,A镇采用"332法"免疫程序,即先用FMD和CSF疫苗同时在颈部分两侧注射,间隔14 d后再用HP-PRRS疫苗注射;B镇采用"321法"免疫程序,即将CSF和HP-PRRS疫苗混合后作一针在颈部一侧注射,FMD疫苗作一针在颈部另一侧注射。应用ELISA方法检测FMDV、CSFV和HP-PRRSV抗体,应用RT-PCR方法检测FMDV、CSFV和HP-PRRSV病原;统计、分析生猪免疫密度、免疫副反应率、生猪死淘率、散养猪抗体阳性率、屠宰猪抗体阳性率、死淘猪病原阳性率、屠宰猪病原阳性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应用"321法"的B镇与应用"332法"的A镇相比,其HP-PRRS免疫密度、散养猪CSFV和HP-PRRSV抗体阳性率、屠宰猪HP-PRRSV抗体阳性率均显著增加(P<0.05),散养猪死淘率、HP-PRRSV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5),而其他主要考核指标则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应用"321法"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优于"332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optimal immune procedure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 and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HP-PRRS) vaccines in backyard pigs in rural areas, field immun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wo towns. Town A used "332" immune procedure, namely, FMD vaccine and CSF vaccine were simultaneously injected at different sides of the neck, and HP-PRRS vaccine was injected 14 days later. Town B used "321" immune procedure, namely, HP-PRRS vaccine and CSF vaccine were mixed together and injected in one side of the neck, and FMD vaccine was injected 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neck. FMD, CSF and HP-PRRS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nd FMDV, CSFV and HP-PRRSV were detected by RT-PCR. The assessment indexes, including the immune density, immune side-reaction rate, death rate of pigs, positive rate of antibody of backyard pigs, positive rate of antibody of slaughter pigs, positive rate of pathogen of backyard pigs, positive rate of pathogen of slaughter pigs and so 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own A used "332" immune procedure, the HP-PRRS immune density, the positive rate of CSF and HP-PRRS antibody of backyard pigs, the positive rate of HP-PRRS antibody of slaughter pig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while the death rate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HP-PRRSV of slaughter pig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in town B used "321" immune procedure. The other major assessment index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mune efficacy of "321" immune procedur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332", and it was worthy to be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在非洲猪瘟成为常态化的背景下,疫苗的联合使用可有效优化、重构猪群的免疫程序,在保证防控重大疫病的前提下,减少猪群免疫负担和应激,降低免疫苗时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为此,本研究用猪瘟E2亚单位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在实验室进行混合,测试了其物理性状,并在田间进行了安全性、有效性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种疫苗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呈剂型与占比较大的疫苗剂型相同,黏度、通针性均优于猪瘟E2亚单位疫苗,在2~8℃保存7天后,疫苗均一、稳定,未见分层,离心后无水相析出;采用间隔免疫、同步分点注射、同步混合注射的方式免疫试验猪均未引起免疫副反应,同步混合注射的免疫效果优于其他试验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免疫干扰现象。本研究证实猪瘟E2亚单位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可同步混合免疫,不仅安全有效,而且降低了猪群免疫负担和兽医免疫劳动强度,适合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综合评价疫苗混合免疫效果,采用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Re-O/MAY98/JSCZ/2013株+Re-A/WH/09株)稀释伪狂犬病和猪瘟活疫苗,通过比较疫苗黏度、抗原含量,免疫前后口蹄疫、伪狂犬病和猪瘟抗体水平等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3种疫苗混合后对剂型、黏度、抗原含量无显著影响,混合免疫组与分别免疫对照组相比口蹄疫、伪狂犬病、猪瘟抗体均无差异,综合效果评价推荐采用混合免疫。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疫苗、免疫剂量和注射方式对卵黄抗体效价规律的影响,探讨制备抗猪乙型脑炎病毒卵黄抗体蛋鸡的最佳免疫程序。选用无免疫褐羽蛋鸡180只,随机分成18组,每组10只。1、2组均为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3~10组采用皮下和肌肉两种注射方式,并依次注射灭活苗0.2、0.5、1.0和1.5 mL;11~18组同样采取两种注射方式,依次免疫相同剂量弱毒苗。各试验组分别于免疫前1 d、免疫后第3、7、10、14、18、21和28天采集当日鸡蛋6枚,提取卵黄抗体,测定效价。试验结果显示,1~6、11、12组卵黄抗体效价均为0,未产生明显免疫应答;7~10组注射灭活苗后7 d,平均卵黄抗体效价达到峰值,抗体持续时间为14 d;13~18组注射弱毒苗后14 d达到最高值,抗体持续时间为21 d;注射剂量相同但注射方式不同的两组之间比较,卵黄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注射方式,相同疫苗的各试验组间,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卵黄抗体效价逐渐加强,且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肌肉或皮下两种注射方式,蛋鸡产生明显免疫应答至少需要免疫灭活苗1.0 mL或弱毒苗0.5 mL。比较弱毒苗与灭活苗,灭活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速度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较少剂量弱毒苗就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速度慢、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不同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按说明剂量使用的免疫效果,找出适应当前生产中3种疫苗两两组合和3种同时分点注射的免疫方法,进行了不同方法免疫试验。结果表明,3种疫苗两两组合同时分点肌肉注射,互不干扰;3种疫苗同时分点肌肉注射,互不干扰,且可以促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但个别猪会出现体温升高、拒食等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