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是实现稻、鸭双丰收的一种生态种养技术,是健康养鸭的一种绝好模式。但要确保鸭的健康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1鸭场选址与布局根据养殖模式选择场址。但种鸭场场址应选择在水质良好、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地方。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建有隔墙,与管理区和生活区隔离。种鸭场内不应设孵化场间。2品种选择我国鸭的优良品种很多,如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等,我省的临武鸭也是优良品种。饲养者应根据饲养模式的需要选择饲养对象,如稻田养鸭应选择中小型品种。3饲料供给饲料作为家禽生长的物质基础,它的…  相似文献   

2.
1场址选择鸭场应建在稍有坡度的场地上,以利于排水和鸭群卫生。鸭场场地的土壤要求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能保证场地的干燥。鸭场的水源要充足,位置要适当,水中无异臭或异味,水质澄清,最好是流动水。鸭场内的工作区和生活区要分开,注意鸭群的卫生防疫。鸭场布局要就地势的高低和主导风向,按防疫需要合理安排免疫程序,依次为职工生活管理区、鸭饲养区、粪污处理区。  相似文献   

3.
<正>生产无公害肉鸭,在疫病防治方面必须重视预防,在鸭的疫病综合防制工作中应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1科学选址合理规划1.1鸭场选址鸭场应建在地势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鸭场周围3 km内应无大型化工厂、矿厂,1 km以内无屠宰场、肉品加工厂或其他畜牧场等。  相似文献   

4.
<正>1场址选择鸭场应建在稍有坡度的场地上,以利于排水和鸭群卫生。鸭场场地的土壤要求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能保证场地的干燥。鸭场的水源要充足,位置要适当,水中无异臭或异味,水质澄清,最好是流动水。鸭场内的工作区和生活区要分开,注意鸭群的卫生防疫。鸭场布局要就地势的高低和主导风向,按防疫  相似文献   

5.
正鸭场建造鸭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的位置。鸭场周围有围墙,出入口有与门同宽、长4m、深0.3m以上消毒池,场内生活区与养殖区分开,养殖区入口处有更衣消毒室,鸭舍出入口有消毒池或垫,鸭场及鸭舍内清洁道和污染道分开。科学引进"自繁自养"基础上引进雏鸭、种鸭或种蛋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输出地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相应《动物检疫  相似文献   

6.
<正>1科学选址布局养鸭场要建在远离水源污染区,远离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或饲养场所,以及鸟类或水禽栖息的河道湖泊等。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平坦,利于排涝,水源充足,用电方便。不能在原有的禽场上建场或扩建,也不可鸡、鸭、鹅混养。鸭场应分设生产区、管理区和污物处理区,各区应严格隔离,要设计标准化。场区和生产区四周应设有围墙  相似文献   

7.
1合理选址布局养鸭场要建在远离水源污染区、远离公共场所、远离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或饲养场所、远离鸟类或水禽栖息的河道湖泊等。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平坦、利于排涝、水源充足、用电方便,不能在原有的禽场上建场或扩建,不能鸡、鸭、鹅混养。鸭场应分设生产区、管理区和污物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种鸭养殖业的正常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种鸭场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和适当免疫外,还应加强带鸭消毒,尤其是在各种疫病多发的冬季。  相似文献   

9.
痢特灵(呋喃唑酮)是养鸭户(场)常用的药物,对防治鸭白痢有较好的疗效。但应注意防止痢特灵中毒,现将某养鸭场雏鸭痢特灵中毒情况报道如下。1 中毒经过某养鸭场于1995年2月孵出金定鸭雏2240只,4日龄时因病先死15只。为预防其余2225只健康雏鸭消化道感染,特以痢特灵24片(0.1g/片),溶于水中供饮,当晚8时和11时又各投10片。次日上午9时雏鸭出现精  相似文献   

10.
管俊彪  徐翼虎 《中国家禽》2003,25(10):16-16
1合理选址,配套水面,完善设施规模蛋鸭场从开始建场选址就要考虑防疫需要,场址应尽量远离交通主干道和工矿企业。鸭舍和活动场地、水面是鸭的主要生活场所,建造一个舒适干燥的鸭舍,和与其相配套的活动水面是搞好规模养鸭场的先决基础。1.1有充足的清洁水源根据田歌场的实践,每万只蛋鸭必须配套200平方米活动水面,田歌场共有水面140亩,其中15亩用于放养蛋鸭,分批分块用尼龙网丝隔开。让鸭在其中水面活动,这样有利于水的循环。另外放养鱼种实现了鸭鱼混养和水面的清洁。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全水面放养,同时实行分时段放养,分块轮牧。1.2舒适的鸭…  相似文献   

11.
雏鸭痢特灵中毒报告梁巍(辽宁黑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121t00)张书杰(锦州牧校)痢特灵(呋喃唑酮)是养鸭户(场)常用的药物,对防治鸭白痢有较好的疗效。但应注意防止痢特灵中毒,现将某养鸭场雏鸭痢特灵中毒情况报道如下。1中毒经过某养鸭场于1994年2月孵...  相似文献   

12.
养群鸭是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的项目。但在鸭的养殖中,由于选择鸭场址跟不上,常会发生一些疾病,影响鸭的生长、发育、产蛋、繁殖等,导致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笔者近年来对畜禽养殖生产业做了深入调研,为养好群鸭,务必选择鸭场址。现将浅谈鸭场选址“五具备”:1环境适宜无污染鸭场址要选建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地的地方,在5公里内周边绝对不能建有畜禽屠宰场,也不能有排污企业,而要远离居民点至少3公里之外。以免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危害,及病菌害的感染或传播。2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因养鸭的用水量特别大,鸭场水源应充足,即使…  相似文献   

13.
1鸭场规划 肉鸭场与村庄的距离应是10~20千米,与其他畜禽场距离不少于20千米,距主要公路不少于500米,距次要公路不少于100~150米;选择透水、透气性好,排水方便,导热性小,地势较高的砂壤土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充足、方便的地方. 鸭场布局的一般原则是生产区在整个厂址的南端,管理区在与生产区风向平行的一侧,生活区设在管理区后面.生产区房舍布局既适合生产流程的需要,又不致交叉传播感染.鸭体解剖室应与鸭舍相距150米以上,粪便污染处理区应远离禽场中心,在下风坡处,与鸭舍相距2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4.
构建生物安全体系,应该关注种鸭场的建设名珊念及制度、生产操作三个方面。 一 种鸭场的建设 1 种鸭场的选址 应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濒临水源,水质好,水量充足。水源位置要适中,不宜离鸭场太远;水质要好,上游10公里以内不应有化工厂、屠宰场等污染源;水量要能满足需要。(2)在附近1.5~2公里没有大型的养殖场、屠宰厂等重大污染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3,25(11):18-18
1鸭场环境鸭场应位于交通较方便,地下水源好,便于废物废水处理,周围无其它养殖污染的环境。2圈舍和运动场以水泥地面最为适宜,便于冲洗消毒,地表面必须保持光滑。否则,种鸭脚蹼将会擦伤而跛行,最后被淘汰。以0.3平方米室内面积,0.5平方米室外面积饲养一只种鸭为宜,以二组种鸭(一组种鸭:100只雌鸭+20只雄鸭)为一群较好。3饮水和洗浴在鸭舍运动场的隔墙边上做3米长的水槽,保持24小时有长流水供鸭群饮用。运动场边上修一个1.5米宽,4~5米长,15~20厘米深的洗浴池,运动场一侧的洗浴池坡度应尽量平缓,以利种鸭方便自如地进出洗浴池,洗浴池水每天…  相似文献   

16.
一般生产场或养鸭专业户,饲养蛋用鸭往往都要从其他鸭场引进雏鸭;农户家庭小规模饲养,数量不大,一般都是自己孵化鸭雏。在选择蛋鸭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养鸭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本文就无公害养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一介绍。1选择无污染饲养环境无污染环境是指鸭场应建在非疫区和无“三废”的地方,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背风、干燥、隔离条件良好、远离城镇和农舍的区域。鸭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1km以内无屠宰场、肉品加工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鸭场分为生活区(包括办公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生活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养殖区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  相似文献   

18.
鸭病的快速诊断在鸭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意义,鸭场一旦发生传染病,应作出快速诊断,在第一时间里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否则,延误了治疗时机,后果不可估量。笔者根据多年临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与其它禽病一样,鸭病需要快速确诊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可能,应利用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将病原微生物阻止在鸭场之外。一位专门从事鸭病防治的兽医师就最常见的鸭病以及未确定的传染性鸭病的诊断和如何使这些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向人们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英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2):177-179
为调查发病鸭场的病原,本试验从发病鸭场中分离到1株鸭肝炎病毒,Reed-Muench法测定该病毒对鸭胚ELD50为10-5.53/0.2 mL,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攻毒雏鸭复制出原发病鸭场鸭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型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病毒无中和作用,RT-PCR鉴定分离株病毒为新型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