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菌种保藏的原理是通过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营养等方法,使菌种的代谢水平降低,乃至完全停止,达到半休眠或完全休眠的状态,而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保存。需要时再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使保藏物恢复活力,使菌种在较长期的保藏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典型的形态特征、优良生产性能。目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以下几种。1菌种保藏方法1.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2.
短长期结合的菌种保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鹰  童云霞 《食用菌》2000,22(4):18-18
菌种保藏是食用菌产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野生种质资源基因留存和现有生产用种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必要手段。菌种保藏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虽然保藏效果好,但投资高或操作繁杂。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种设备投入少,能保障已有收集种不死亡、不被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优良种性的斜面低温短期保藏和自然基质较长期保藏相结合的方法,现分述如下:1斜面低温保藏法 斜面低温保藏方法简便易行,能随时观察保藏菌株的活力和纯度,一旦染杂,肉眼能及时发现。用该法须注意以下几点。1.1选择两种以上斜面适生培养基很多品种的菌…  相似文献   

3.
对茯苓1号和茯苓8号两个菌种的斜面保藏、木屑管保藏和液体石蜡保藏效果作试验比较。结果液体石蜡保藏法保藏茯苓1号可达4年,茯苓8号可达5年;木屑管保藏法保藏茯苓1号可达3年,茯苓8号可达4年;斜面低温保藏方法保藏的2个茯苓菌种均可达1年以上。指出短期保藏菌种可选用斜面低温保藏法,长期保藏可选择液体石蜡保藏法或木屑管保藏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个茯苓菌种斜面保藏、木屑管保藏和液体石蜡保藏效果比较表明,液体石蜡保藏法保藏时间可达4年以上,木屑管保藏法可达3年左右,斜面低温保藏法1年左右。3种方法保藏的茯苓8号菌种人工栽培,均能正常长出茯苓菌核。研究认为短期保藏茯苓菌种可选用斜面低温保藏法,长期保藏可选择液体石蜡保藏法。  相似文献   

5.
以往我们采用冷藏法保藏菌种,从种菇收集到的担孢子须立即分离,获得一级纯母种又须置于冰箱(4~10℃)保藏2~3个月,再经二次传代,制成三级生产菌种。这种方法具有防止菌种传代多而老化衰退,保持菌种纯壮的作用,但它仅能保藏菌丝体(不能很好地保藏有性担孢子),且菌丝体久置冰箱极易感染杂菌,以及置于冰箱的菌丝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繁殖周期短、成本低、菌龄整齐等优点,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液体菌种的应用将日益广泛。液体菌种的制作,通常有用琼脂斜面母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置摇瓶机上培养而成。本试验是以木屑母种取代琼脂斜面母种,并以几种食用菌进行了对比。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志香 《食用菌》1999,(4):15-16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优良性状.目前食用菌菌种的保藏方法很多,一般常采用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低温保藏法可作为菌种的暂时保藏,此种方法因菌种在冰箱或冷库中保藏2个月后,培养基便失水干缩,故需经常转管传代,菌种在频繁转管过程中易发生变异、污染和混淆,且工作量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液体石蜡保藏法虽然保存期长,但转接时因石蜡油包住孢子或菌丝而影响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等.为寻找一种节约人力、物力、费用低的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笔者自1990年起进行了用白胶塞代替棉塞封口保藏食用菌母种的试验,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Quél.东北通称为榛蘑,是一种美味食用菌,也是著名中药材天麻的共生菌。但对其菌种特性认识资料尚少。现将笔者十余年对蜜环菌菌种退化、复壮等特性的研究观察简要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菌种:从辽宁与吉林省引进两株A. mellea编号为5Lg839与5Lg840;从本省五常县笔者通过组织分离的菌株编号为5L78136。 2.保藏培养基与观察菌株退化的标志:采用常规固体斜面CPDA进行保  相似文献   

9.
为保持食用菌菌种的优良种性和防止杂菌污染,较长期保藏斜面菌种,我们试用蜡封管口法,效果良好。采用此法无需专门设备、特殊药物,材料易得,操作简便。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基的制备。取大型试管(口径为20~25毫米),适当加大培养基中琼脂的比例(占3%),增加注入试管中培养基的数量(占容积的1/4),棉塞要做紧。培养基的配方应根据该菌种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选择最佳方案,一般多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2.接种培养。在已选定的菌株中,挑取茁壮的菌丝为接种体,接种体不要过大(3×3毫米)。在该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下进行培养,长满斜面后须继续培养2~3天。 3.剪塞浸蜡。将已培养好的斜面,齐管  相似文献   

10.
谢惠琴  姚志伟 《食用菌》1997,19(6):15-16
目前.食用菌母种多采用玻璃试管制作.菌种的保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点.有的将培养成熟的菌种放入普通冰箱保藏,有的将其放入水井下低温保藏,有的采用沙埋保藏,有的在地窖里保藏,有的用液体石蜡封埋保藏等等.以上这些方法有的保藏时间短、易被污染,有的环境条件要求高、费用大,还有的操作技术复杂,不易推广使用等等.为了找出一种操作简单、保藏期长和费用低的食用菌苗种保藏方法,我们进行了试管苗种石蜡封口的保藏试验,并同其它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菌种的保藏,在我地区一般是采用斜面和木屑一级种在冰箱内保藏。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耳片组织分离菌种取得成功后,于81年7月进行种耳低温保藏期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于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种耳:①采自房县的野生黑木耳;②采自天门县棉籽壳室内栽培的黑木耳。前者于7月6日后者于7月15日置冰箱(-4℃)低温保藏。在保藏期间曾发生过停由,长者达10来天,短者1~2天。(二)分离和培养:冰箱保藏的二个种耳,于1986年3月8、15日和4月20日进行三次  相似文献   

12.
在食用菌菌种保藏过程中,保持孢子和菌丝体原有性状不退化、不变异对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孢子大多采用冷冻干燥保藏,此法有效,但需一套真空干燥装置,且手续较繁琐。菌丝体一般采用低温斜面法和矿物油保藏,前者由于连续传代易引起菌株变异或混杂,后者保藏时间受到一定的限制。我所有大型液氮保藏罐设备,液氮保藏简便、有效,但液氮保藏所需的冷冻保护剂适宜与否对保藏菌种的活力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试验选用了不同的冷冻保护剂进行保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低温保藏草菇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育岳  汪麟 《食用菌》1989,(5):16-16
草菇是一种喜温性真菌。菌丝体在2~4℃冰箱内存放,一般经1~2天就会失去生活力。长期来,草菇菌种一般都是用琼脂斜面于15℃左右下保藏,由于试管内培养基容易脱水干缩,引起菌种衰老和死亡,所以每隔1~2月就得重新转管培养,随着转管次数的增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变化,影响菌种固有特性的保持。用液氮超低温保藏草菇菌种,虽然可以克服上述弊端,但所需设备投资大,成本高,  相似文献   

14.
棉塞沾石蜡保藏菌种做法极为简单,就是对要保藏的斜面菌种将试管口连同棉塞一起浸入已熔化的石蜡中,取出后倒置片刻,待石蜡凝固后用纸或塑料袋将菌种包好,置室温或冰箱中保藏.使用菌种时,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烙上稍稍加热,即可拔出棉塞移种.如菌种不需一次用完,塞上棉塞后再在火焰上加  相似文献   

15.
竹荪菌种易于老化,特别是培养时间稍长,或受到变温、光照,机械及干燥脱水等刺激后,菌丝变红衰退更为明显。目前,竹蒸菌种一般是采用斜面低温和液体石蜡保藏,我们改用原种封闭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述于后。(一)供试菌种①短裙竹荪L_9,由宜宾地区农科所从野竹荪子实体经分离提纯获得;②短裙竹荪ODd,由贵州生物所提供的栽培种经分离提纯获得.(二)试验方法设试管原种保藏和玻瓶原种保藏,以常规斜面低温保藏和液体石蜡保藏作对照。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05,(6)
榆黄蘑木屑母种的特点及接种技巧1特点①含量大:榆黄蘑木屑母种培养基,可装至试管容量的2/5~3/5,是斜母种含量的2倍多,经济实惠。②菌种吃料快:因为母种已在木屑培养基上作了适应性的驯化,所以用于扩繁原种时,以同样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均比斜面母种先吃料。③生长快:用于原种生产时,木屑母种可以钩碎后接入,增加了与原种培养基的接触面,同样的生产与培养条件,可比用斜面母种提前7d长好。④耐保藏:在1~4℃储存12个月,成活率仍为100%。⑤抗震动:在邮寄过程度,木屑母种即使出现菌管理破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端取菌接种,照样可以用。2接种…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 2 0 0 2年 8月中旬至 11月上旬 ,进行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及应用效果的研究 ,现将利用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地栽黑木耳的对比试验过程及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黑木耳 998斜面母种及黑木耳 998液体专用母种 ,由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液体菌种研究室提供。1 2 固体二级种的生产 用 5 0 0mL酒瓶盛装 ,瓶装干料 175g。培养基配方为 :杂木屑 83%、红糖1%、麦麸 15 %、石膏 1%。用斜面母种每支接 6瓶。接种后置 2 5℃的条件下培养 ,2 4h可见种块萌发 ,长满全瓶需 35d。1 3 液体菌种的生产 用COY -Ⅰ型液体菌种培养…  相似文献   

18.
对食用菌的11个属、15个种、26株菌株在试管斜面超长时期保藏后的菌种进行复活试验,结果表明其中的5个属、5个种、10株菌种在经过试管斜面4~16年的超长时期保藏后经过转接仍可复活。  相似文献   

19.
1.常温保藏法:即把母种试管放在阴凉、干燥、较暗的房内保藏、室温保持在15℃左右,防止菌种受冻。此法适于草菇、银耳等在夏、秋季节栽培的高温性菇类的菌种。常温保藏菌种时,不要靠近炉火或其他热源,也不要晒到太阳。一定要在培养基干缩前,及时转管移植。  相似文献   

20.
对食用菌菌种种型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良 《食用菌》1993,15(5):8-8
目前,在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周期中,其相当长的时间以斜面试管形式繁殖、扩大菌种,一般要扩大繁殖3~4次,有的甚至达6~7次,而栽培料作培养基制作原种进行扩大、繁殖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繁殖1次。临时保藏食用菌菌种亦都采用斜面菌种。笔者认为,目前习惯用的繁殖、扩大和临时保藏菌种的方式有许多缺点需加以纠正。现就笔者的观点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