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了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6号未受精胚珠(0 DPA)和受精胚珠(2 DPA)在离体条件下棉纤维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利用胚珠离体培养技术分别不继代培养未受精胚珠和受精胚珠30 d,通过纤维长度测量和生长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对二者体外培养12 DPA和27 DPA的生长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 DPA时,未受精胚珠纤维长度为0.8 cm,纤维团面积为0.28 cm2,分别为受精胚珠的67;和54;;27 DPA时,未受精胚珠纤维长度为1.7 cm,纤维团面积为0.85 cm2,分别为受精胚珠的81;和77;.[结论]发现受精胚珠在不同时期的纤维发育情况均明显好于未受精胚珠,受精胚珠建立的离体培养体系更适合用于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运用 A.C.Beasley & I.P.Ting 棉胚珠离体培养基,对花后2天陆地棉品种中棉12的胚珠培养表明:①培养胚珠上纤维的伸长变化也呈 S 型曲线,整个发育进程缩短,最后的长度仅为自然长度的一半左右。②偏光镜检表明,离体条件下,次生壁累积提前。因而认为,过早的次生壁合成的起始限制了纤维的进一步伸长。③偏光及 SEM 连续观察发现,从珠孔端愈伤组织处产生的胚珠衍生细胞可能具发育成成熟维的能力。同时,对培养胚珠与水面相接触一侧的类纤维细胞也进行了追踪调查,缺氧滞水使原本为纤维发育方向的细胞最终形成的是绒状长细胞。此类细胞也是高度仲长且具纤维次生壁。但同纤维细胞相比,其长度和次生壁厚度均不及纤维细胞,而直径却是纤维细胞的2倍以上。④石蜡切片研究,表明纤维的分化突起是胚珠或其表皮细胞本身具有的生理生化机制,而非整株植物的效应。离体培养虽脱离了母体的影响,但并不影响纤维的继续分化突起。另一种可能性是,胚珠表皮细胞在开花前的某一时期已分化形成预纤维细胞和非预纤维细胞两类。  相似文献   

3.
在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未受精棉花胚珠的纤维分化,发现在离体条件下,开花前2d的胚珠与开花当天的胚珠纤维分化相似,而开花前4d胚珠纤维分化则相对滞后。100μmol·L^-1的香豆素完全抑制纤维的分化,却促进胚珠的生长。在胚珠培养过程中,对开花当天的胚珠及培养液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也进行了测定。并对以上结果与纤维分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植物激素对棉花Ligon lintless纤维突变体的调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花野生型及突变体Ligon lintless为试材,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对大田棉株及胚珠离体培养后,胚珠或愈伤组织中GA、IAA、ABA、ZR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F、IAA、GA、ABA、BR处理后,离体胚珠IAA、GA、ABA、ZR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突变体和野生型胚珠在0DPA和+1DPA时的发育情况无差异,第1批纤维均在0DPA起始,+3DPA时,野生型胚珠表面的纤维较突变体长,两者第2批纤维均在+5DPA时突起。  相似文献   

5.
以棉花野生型及突变体Ligon lintless为试材,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对大田棉株及胚珠离体培养后,胚珠或愈伤组织中GA、IAA、ABA、ZR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F、IAA、GA、ABA、BR处理后,离体胚珠IAA、GA、ABA、ZR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突变体和野生型胚珠在0DPA和+1DPA时的发育情况无差异,第1批纤维均在0DPA起始,+3DPA时,野生型胚珠表面的纤维较突变体长,两者第2批纤维均在+5DPA时突起。  相似文献   

6.
以陆地棉标准系 TM‐1为材料,利用棉花胚珠离体培养技术并结合对纤维分化发育状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豆蔻酸(C14)、棕榈酸( C16)、硬脂酸( C18)、油酸( C18:1)、亚油酸( C18:2)、花生酸( C20)、山嵛酸( C22)、木蜡酸(C24)等不同链长脂肪酸以及不同浓度棕榈酸对棉纤维分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体培养基中添加棕榈酸( C16)对棉纤维的分化发育及伸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基中添加5.0μmol/L 棕榈酸纤维的伸长最明显,其纤维平均长度为1.086 mm ,比对照增加53.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1),而棕榈酸浓度过高则抑制纤维的伸长;木蜡酸( C24)对纤维伸长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纤维平均长度比对照增加21.9%( P <0.05);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在5.0μmol/L 棕榈酸处理下胚珠表面光滑且突起多、密,分布均匀;添加硬脂酸、油酸或山嵛酸的处理几乎没有出现突起.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棉花胚珠离体培养中促进纤维分化发育的棕榈酸适宜浓度为5.0μmol/L .  相似文献   

7.
对多花水仙4个品种类型进行胚珠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品种的倍性起着重要作用。三倍体难以培养成功。胚珠的发育状况亦有很大影响。用作离体培养的胚珠,以授粉后15—20天,正值球形胚或心脏形胚形成期为最适宜;未经授粉、受精的胚珠未能培养成功。适宜的培养条件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直接在试管审发芽成苗。  相似文献   

8.
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育性油松胚珠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培养条件下观察比较28号雌性不育系和遗传背景相近的14号可育系油松胚珠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两种育性不同的胚珠发育过程不同,可育系胚珠及其雌配子体在培养过程中体积明显增大.雌配子体中的游离核在培养前期能正常分裂,其数目从500-600个增加到2 000多个,培养后期,胚珠珠心、珠被等组织过度生长,雌配子体出现缺口,游离核流失而停止发育;不育系胚珠在培养过程中体积增大,其雌配子体体积只略有增大,游离核在培养初期就停止分裂,同自然条件下的败育现象一致.但两系胚珠的珠心、珠被等组织均能继续进行细胞分裂、组织增生,后期仍能产生大量愈伤组织,生长情况基本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油松胚珠中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与雌配子体游离核有丝分裂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其调节机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离体培养的最优方案,为木纳格葡萄胚挽救育种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花后不同天数的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研究接种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IBA浓度以及活性炭对胚珠发育率的影响.[结果]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取样适宜期为DAF35至DAF40,离体培养后,胚珠发育率均可达到50;以上,其中DAF40d为最佳取样时间,胚珠发育率可达到61.07;.在IBA 1.5 mg/L,GA3 0.5 mg/L,蔗糖60 g/L,琼脂5 g/L,活性炭1g/L的Nitsch培养基中,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发育率最高.[结论]建立了适合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天然彩色棉是理想的绿色、环保、健康纺织原料,建立并优化棕色棉和绿色棉胚珠离体培养体系,研究渗透压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类黄酮代谢前体物质等生长物质对彩色棉胚珠培养纤维发育的影响,为彩色棉纤维色泽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棕1-61、RT白絮、绿棉CC28为材料,采用常规栽培管理方法种植,在开花当天标记棉铃,取开花后3 d的棉铃进行离体培养。所有处理均在BT培养基基础上添加10.0 μmol·L-1的IAA和5.0 μmol·L-1的GA3,此外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渗透压调节剂(甘露醇、氯化钠、氯化钾、蔗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茉莉酸甲酯、油菜素内酯)和类黄酮代谢前体物质(苯丙氨酸、阿魏酸)进行处理。除了考察油菜素内酯和茉莉酸甲酯交互作用的试验外,其他均为品种和处理的双因素试验。在离体培养30 d后观察纤维显色状况、测量纤维长度并称取胚珠鲜重、纤维干重和胚珠干重。试验中每个处理的数据均计算平均数和标准误,主要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或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离体培养条件下彩色棉纤维在培养后15 d显色;适合彩色棉胚珠生长和纤维发育的最佳处理为5 g·L-1蔗糖,其中棕1-61纤维长度、胚珠鲜重、纤维干重和胚珠干重比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8.35%、20.69%、103.70%和75.84%(P<0.05),绿棉CC28纤维长度、胚珠鲜重、纤维干重和胚珠干重比对照分别显著增加8.10%、16.07%、63.14%和82.76%(P<0.05);0.05 μmol·L-1MeJA处理时棕1-61纤维长度比对照显著增加22.90%(P<0.05),CC28纤维长度对照增加4.39%,差异不显著;0.5 μmol·L-1BR处理使棕1-61、CC28纤维长度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22.46%和11.56%(P<0.05);25 μmol·L-1阿魏酸处理下棕1-61、CC28纤维长度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8.72%和8.81%(P<0.05);添加适宜浓度的甘露醇(30 g·L-1)、氯化钠(0.10 mol·L-1)、氯化钾(0.20 mol·L-1)、蔗糖(10 g·L-1)、茉莉酸甲酯(40 μmol·L-1)或者苯丙氨酸(0.10 mmol·L-1)有利于棕色棉显色,其中40 μmol·L-1茉莉酸甲酯效果最好;试验所用的生长物质处理下,绿色棉显色差异不大。【结论】蔗糖为彩色棉胚珠生长和纤维发育提供了糖源和渗透环境;适宜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油菜素内酯或阿魏酸有利于棕色棉和绿色棉纤维伸长发育;油菜素内酯和茉莉酸甲酯存在交叉作用,油菜素内酯主要参与纤维伸长过程中,而茉莉酸甲酯可能参与到棕色棉色素代谢过程中;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氯化钠、氯化钾、蔗糖、茉莉酸甲酯或苯丙氨酸有利于棕色棉色素合成;渗透压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类黄酮前体物质对绿色棉纤维显色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棉花纤维发育经历起始期、延伸期、次级细胞壁加厚期、脱水期共4个发育时期。为了了解GA负调控因子基因在整个纤维发育时期的调节作用,采用敏感的实时定量PCR对GA负调控因子基因Gh RGL在棉花纤维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提取来源于不同纤维发育阶段[包括-3~0 DPA(开花后)胚珠,3 DPA胚珠,5 DPA胚珠,10 DPA胚珠,15 DPA纤维,25 DPA纤维]的样品总RNA,探讨不同发育时期Gh RGL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Gh RGL基因在所有被选的样品中都有表达,其中在5 DPA胚珠和10 DPA胚珠中转录水平较高,在10 DPA胚珠中表达水平最高,在-3~0 DPA胚珠、3 DPA胚珠、15 DPA纤维、25 DPA纤维中的表达水平较低,表明Gh RGL基因在纤维伸长期表达水平较高,暗示Gh RGL可能对纤维伸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棉籽在油脂、饲料加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且影响纤维产量和品质。为发掘棉籽性状遗传位点与候选基因,利用419份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棉花品种资源构成的自然群体,在2个年度鉴定其棉籽性状,结合群体重测序SNP基因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供试群体棉籽长度、宽度、长宽比、面积与周长等性状存在较大遗传变异,变异系数3.91%~9.55%;有7个SNPs在2年同时被检测到与棉籽大小和形状关联,有23个SNPs在1年与3个以上棉籽相关性状关联,其中D11染色体D11∶50561153在2年与粒宽、面积和周长关联,D12染色体D12:56031535在2年与粒长、面积和周长关联;同时,D05染色体在2年检测到4个与籽粒长宽比显著关联SNPs,A07染色体检测到10个与粒长、周长和面积关联SNPs,且单倍型间相关性状差异极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关联位点附近存在21个候选基因随棉花胚珠发育进程表达量呈现增加趋势,其中Gh_D05G0148编码乙烯调控反应的EBF蛋白(EIN3-binding F-box protein),该基因在棉花开花后1~35 d的胚珠中优势表达,且以开花后10 d表达量最高;同时,候选基因Gh_D05G0144编码胚珠发育相关YABBY转录因子,该基因在棉花开花后20~35 d的胚珠中表达量较高,推测与棉籽后期发育有关。以上结果为棉籽多性状同步改良提供了选择标记与基因,为实现纤维和棉籽性状同步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TM-1为对照,研究了5个棉花纤维突变体的形态发生与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棉花纤维突变体胚珠纤维分化突起与对照TM-1同样首先发生在胚珠脊突处,然后是合点处及胚珠中部,最后在珠孔端。有短绒有短纤维突变体(Li)与对照TM-1一样,以在开花当天(0DPA)突起为主;到开花后第5日5DPA)短绒(即第二批细胞)突起。无短绒有纤维的光籽(N1)在开花当天(0DPA)在合点附近有突起,开花后第1日(1DPA)仍有突起。纤维突变体的衣分和衣指均较低,这是突变体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但突变体籽指较TM-1高。突变体纤维的比强度较差,其他纤维品质指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无核葡萄胚败育时期的确定及接种时间对胚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4个无核葡萄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及胚珠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百乐无核葡萄不同接种时期对胚发育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火焰无核和1124,中熟品种百乐无核以及晚熟品种鲁贝无核的胚败育时期分别在胚发育35、404、5 d后;且百乐无核在胚发育40 d接种的胚珠发育率(64.7%)和成苗量(18株)最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棉花 BN-1(栽培种)和 MXZ-142(光籽突变种)为材料,通过对其受精和未受精胚珠的离体培养,明确了:受精 BN-1胚珠培养在 BT 培养基上能长出纤维,GA_3或GA_3和 IAA 能促进纤维伸长。而未受精 BN-1胚珠必需在 GA_3或 GA_3和 IAA 存在时才能长出纤维;MXZ-142胚珠无论受精与否均不能在 BT 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当补充了 GA_3或 GA_3和IAA 后则生长良好;当有 GA_3存在于 BT-培养基中时,MXZ-142胚珠珠柄端和受伤部位均能产生绒状细胞群,它是由高度伸长的细胞组成的,来自受伤部位细胞或经过了愈伤组织阶段。认为这些细胞是早期发育阶段的纤维并具有发育为成熟纤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苯丙烷代谢途径中间产物松柏醛、芥子醛对离体培养的棉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外源松柏醛(CA)和芥子醛(SA),对离体培养的陆地棉(新陆早36号)胚珠进行饲喂培养,对培养5~25 d棉纤维的伸长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利用乙酰溴法检测培养27 d时纤维中木质素含量.[结果](1)饲喂一定浓度(100、200 μmol/L)的CA和SA对棉纤维的伸长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最大者为200 μmol/L SA,其纤维长度抑制率达10.56; (P <0.01),纤维团面积抑制率达14.5; (P <0.01).(2)CA和SA对纤维伸长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10~ 15 d,该段时间内各处理组纤维伸长生长率比同时段对照减少最高为3.6;(200μmol/L SAP <0.01),最低为1.3;(100 μmol/L CA,P<0.01).(3)培养27 d时,SA 200 μmol/L处理组纤维木质素含量为6.75;,比对照高1.27;,CA 200 μmol/L处理组纤维木质素含量为6.24;比对照高0.76;.[结论]100和200μmoL/L的芥子醛、松柏醛抑制棉纤维的伸长生长,并增加纤维中苯丙烷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大麦胚芽鞘切段在稀释10倍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液中的伸长量显著大于原液(原液由K2HPO4·3H2O 2.351g+柠檬酸1.019g+蔗糖20g,加水定容至1,000mL配制而成,pH=5.0)中的伸长量,长为10~12mm的胚芽鞘顶端3mm下的5mm长切段在单位时间内的伸长量显著大于其后的各切段,胚芽鞘越长,芽鞘切段伸长越慢,5‰~40‰浓度的蔗糖均能促进芽鞘切段的伸长,蔗糖浓度为20‰时促进作用最明显。大麦网斑病菌无菌培养滤液对感病品种甘啤1号芽鞘切段伸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抗病品种莫特44号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Beside as precursors of BRs biosynthesis,more and more evidences supposed that phytostero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hytosterols on the fiber development of uplan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and the molecular base of sterol regulating cotton fiber growth,a homologue of HYDRA1 was cloned from upland cotton(cv.Xuzhou 142)by screening cotton fiber EST database and contigging the candidate ESTs.The GhHYDRA1 encoded a polypeptide of 218 amino acid residues and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had high homology with the members of HYDRA1 in Populus trichocarpa,Solanum tuberosum,and Arabidopsis thaliana.Moreover,GhHYDRA1 had comparable transmembrane regions to AtHYDRA1 in sequence,length,order,and spacing,except for a C-terminal polylysine cluster.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of GhHYDRA1 gene were detected in 6 to 12 DPA(days post anthesis)fibers,while the lower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0 DPA ovule(with fibers)and 16 to 18 DPA fibers.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hHYDRA1 is the homologue of HYDRA1 gene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fiber elongation.Furthermore,auxin and BL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hHYDRA1 while ABA and KT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hHYDRA1 in cotton ovule and fiber growth.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phytosterols play a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of plant horm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