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淮安市蚕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淮安市蚕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桑园规模、推广新蔟具和上蔟新技术、改革传统蚕业经营模式、强化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提高蚕业产业化整体水平、大力发展蚕业合作社等推进淮安市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植桑园通过间作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春花生,为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促进了蚕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新桑园间作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春花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怎样综合防治桑青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0,37(2):52-52
随着近年来蚕业生产的发展,我区各地桑园面积扩展很快,有很多地方已桑园连片,假如不注意做好桑园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桑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必将会造成桑树病虫害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4.
从80年代起,广东蚕业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向粤北的翁源、清远、英德、乳源、曲江,粤西的化州、高州、雷州、徐闻、罗定、德庆、郁南等地区转移,对广东蚕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已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牛海军  夏辉 《北方蚕业》2003,24(4):12-13
通过对南阳市近十年在新蚕区发展桑园时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新蚕区在发展桑园时应做好正确决策 ,科学规划和管理 ,并考虑蚕桑的产业化经营 ,以促进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7月14日~1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主办,学会蚕种学组、国家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粤西综合试验站共同协办,廉江市蚕种场承办的"提高蚕种质量技术研讨和培训会议"在廉江市召开。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廉江市蚕种场、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宝桑园蚕业有限公司、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罗定市奔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大丰市针对茧丝绸行业特点,大胆探索组建蚕业合作社,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贸工农一体化改革步伐,有力推进了茧丝绸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桑园面积已恢复到3500 hm2,年产"鑫鹿"牌优质茧4500 t,现有1个年制种能力15万张的蚕种场、8家丝绸加工企业、从业人员5000多人,初步形成了以蚕业合作社为主要组织形式、集产加销于一体的产业化新格局,茧丝绸行业年产值达3.2亿元,利税3100万元.2000年全国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全国蚕业学术研讨会分别在该市召开,对该市组建蚕业合作社,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蚕业生产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农民日报>等国内1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作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蚕业产业开发的优势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知源 《北方蚕业》2003,24(2):15-18,22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82%,人口为全国总人口的27.07%[1].西部地区12个省区现有桑园面积约占全国桑园面积的50%,桑蚕产茧量占全国的1/3[2].蓖麻蚕占全国的的80%以上[3].柞蚕也占有重要位置.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的建设等等,为西部地区蚕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能否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一天赐良机,使部地区蚕业真正有一个大的发展,已经实实在在的成为摆在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领导和广大蚕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9.
地处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的高明镇 ,栽桑养蚕已有 50多年历史 ,全镇 1 2个行政村 ,5 6万人口 ,3 466 6公顷耕地 ,其中现有桑园面积 1 4 66 6公顷。近两年镇党委、政府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 ,结合本地农民栽桑养蚕的习惯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着力推进蚕桑特色产业 ,延长蚕业产业链 ,发展规模生产 ,使蚕业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继富安镇后的江苏省第二家镇级茧丝公司———如皋市富民农工贸茧丝有限公司于 2 0 0 2年成立 ,已成为江海平原上一颗冉冉升起的蚕业产业化明星。几年来高明镇蚕桑生产迅猛发展 ,2 0 0 2年全镇桑园面积 1 4 66 6公…  相似文献   

10.
我县现有桑园256.6hm2,分布在15个乡镇 ,一个场圃。蚕业技术推广效率不高 ,蚕业产业化推进缓慢 ,效果不佳。为了谋求我县蚕桑现状的改变 ,适应新的形势 ,我们进行大胆尝试 ,建立“公司 +技术领头人 +农户”的科技示范园 ,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其集蚕桑技术规范化、省力化、蚕业产业化于一体 ,对我县蚕业发展起到一个导向性推动作用。1资金投入与运行机制1.1建园规模我们在五汛镇张圩村选了一块7.5hm2的白茬地 ,修建二纵、二横3m宽道路 ,所隔地块四周均有1.5米宽排水沟 ,排灌系统配套后 ,净栽桑面积6.4hm2。1…  相似文献   

11.
张节伯  吴华 《江苏蚕业》2003,25(2):47-49
<正> 近几年,盐城市发展蚕桑生产已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融为一体,蚕业产业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现有桑园21333.3hm~2,“九五”末茧丝绸全行业产值近10亿元,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大亮点。现就盐城市蚕桑生产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及发展谈一些看法,谨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2.
<正> 现代蚕业逐步向产业化发展,蚕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蚕桑产业是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创汇的重要组成。如何提高蚕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迎接入世给蚕业带来的特好机遇,那就必须给蚕业生产注入“新鲜血液”、便之省力、省工、效果好,提高运作效率。这里就化学除草剂在桑园中的运用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云南蚕业由于市场变迁造成大起大落的实际,结合国内主要蚕区的技术对照,主要从云南省蚕种技术、养蚕技术、桑品种技术和桑园种植技术的角度,探讨四大技术因素对云南蚕业产业化进程的影响,通过对云南省蚕业发展过程的调查研究,讨论云南省蚕业为什么占尽天时地利仍会大起大落,产业规模难上台阶.  相似文献   

14.
胡松涛  张斌 《四川蚕业》2012,40(2):1-2,15
通过分析武胜县万亩桑园建设情况和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桑园管理粗放、桑园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建设、搞好桑园管理、创新生产模式、探索综合利用、增加后续投入等发展建议,并考虑蚕桑的产业化经营,以促进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陆琴 《江苏蚕业》2010,(3):39-40
蚕桑生产是如皋的四大高效特色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49万亩,全年发种25万张,蚕桑综合产出近4亿元,生产规模与效益位居江苏省第三位。为了实现蚕桑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充分发掘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推进蚕桑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进程,蚕农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蚕业信息化,构建蚕业信息技术平台,让广大蚕农足不出户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技术,加速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提升了蚕业产业化水平,加速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传变。  相似文献   

16.
盐城市蚕桑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华 《中国蚕业》2005,26(1):53-56
近阶段盐城市的蚕桑生产已与农业结构调整融为一体,蚕业产业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潜力.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65万hm2,生产蚕茧2.3万t,是全国优质蚕茧基地之一,用不足全国3%的桑园生产占全国5%的蚕茧.  相似文献   

17.
陈全  陈国荣 《四川蚕业》2010,38(1):25-27
"6215"桑园种植模式与科学合理套种管理是提高桑园产值的有效措施,它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作物在土地的空间与种植时间的不同分布,增加桑地复种指数,充分利用了宁南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增大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率,提高了桑园的经济效益。我县在发展蚕桑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6215"桑园种植模式和合理的套种方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产业科学发展道路,为做大做强宁南蚕业储备了科技,推进了蚕业科技进步,为现代蚕业产业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符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基地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桑树生长期长,全年可以养蚕7~8造20多个批次,因而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省在蚕业科学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使蚕桑科学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形成了广东独特的种桑养蚕体系,平均667m2桑园产茧量超过100kg。从80年代起,广东蚕业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向粤北的翁源、清远、英德、乳源、曲江,粤西的化州、高州、雷州、徐闻、罗定、德庆、郁南等地区转移,对广东蚕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粤…  相似文献   

19.
自1984年我省蚕区向粤西、粤北转移后,粤西地区成为全省蚕业生产主要基地之一,产茧量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区共有5个蚕种生产单位。即化州、合江、高州、廉江和湛江蚕科所。16年来全区共生产家蚕普通种3717681张,原种  相似文献   

20.
《四川蚕业》2001,29(1)
<正> 为了实现蚕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蚕业新格局,蓬安县蚕业局决定走业主经营制的路子,于2000年初开始试点,首先推出了以程肾能为代表的蚕桑经营业主。该业主于2000年5月17日一次性承包了蓬安与南部交界处的白水滩滩涂地807亩,承包期15年,承包经营共20万元,计划投资100万元,建成桑园500亩,栽桑40万株,预计建成投产后年养蚕可达2000张,产茧8万公斤,折合干茧3.2万公斤,实现年销售收入160万元,创税利60万元以上。目前,该业主已投入资金15万元,已建成一步成园桑园30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