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光唇鱼人工养殖的池塘条件、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控等主要技术,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光唇鱼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从鱼种选择、放养模式、科学投喂、水质管理、鱼病防治等介绍了降低池塘养鱼饲料成本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对池塘主养黄颡鱼的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翘嘴红鲌大规格冬片鱼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人工饲料培育翘嘴红鲌冬片鱼种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投喂粉状人工配合饲料,以1.0~1.3万尾/667m^2的密度单养,经4个月的培育,可获得平均全长为13.3 cm(即四寸)的大规格冬片鱼种,成活率达91.25%。  相似文献   

5.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淡水养殖名优新品种,具有肉质好、易养殖等优点,养殖经济效益可观,本文介绍了澳洲宝石鲈的池塘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习性,养殖池塘要求,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及常见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春季,随着池塘水温的回升,养殖鱼类开始恢复摄食并进入生长发育时期,此时应尽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早投放鱼种、早投喂饲料,尽量延长养殖鱼类生长时间,增加鱼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春末夏初,气温变暖,水温逐步升高,鱼种大量摄食,池塘管理主要是防虫治虫。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由于鱼种拉网、放养、注射疫苗等损伤,水霉病、肤霉病较易发生,勤巡塘,若发现较多患病鱼,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与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二、春末夏初,鱼种大量摄食,天气变化大,适时根据气候等变化,投喂青草和饲料(可拌药饵),促进鱼体体质增强,加强抗病力,投喂量以一小时内吃完为宜。 三、夏初,细菌、病毒大量滋生,池塘应做好消毒工作,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每半个月消毒一次。用量:漂白粉1克/米3,生石灰10 ̄20千克/亩·米,在草架上每边挂1…  相似文献   

8.
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当年孵化草鱼苗育成大规格鱼种高产技术,1991年6-10月,于5亩池塘内进行试验,采用主喂配合颗粒饵料和驯化投喂,高温季节喂八成食等技术,当年育成平均每尾43.55g、每亩净产399.58kg的大规格草鱼种,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属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10.
抬网在池塘捕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养殖中,鱼种分池和轮捕吃食鱼上市时,一般都采用大拉网捕捞,要求拉网的人员多,对不需要捕捞的其他鱼,易造成机械损伤,影响当天鱼类的摄食,尤其在大面积池塘、坑塘、山塘等水体,地形复杂、底质不平、杂物多、不易操作,不便使用大拉网。利用抬网捕捞,操作人员少,简单方便,对当天的饲养影响小,不受地形的限制,捕鱼效果好,现将抬网的捕鱼方法介绍如下。一、捕鱼原理在池塘养殖中,一般都定点投喂,投喂饲料时,吃食鱼都集中到投饵点来抢食。抬网属于敷网类,是从昏网改进而成。捕鱼时,预先把网安置在投饵点下,用饲料把鱼引…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凤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丹东市海洋水产局下达的丹东市财政局“美国三文鱼(彩虹鳟)引种试验”项目。3月28日至30日从云南三文公司驻山西朔洲基地引进大规格鱼种702尾,总重200公斤,平均尾重285克。经9个多月的饲养,最大个体重3公斤,最小2.3公斤,平均2.4公斤,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水泥池,面积85米2。长18.7米,宽4.5米,水深0.6米。鱼种入池用1毫克/升漂白粉清洗消毒。2.饲料主要采用丹麦进口颗粒饲料。由于资金不足,饲料分两次从两个厂家购进,前期投喂丹麦宝马饲料,后期投喂丹麦爱乐饲料,中期…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光合细菌精养草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至12月,用光合细菌添加饲料中和泼洒水中进行池塘精养草鱼试验,取得明显成效,草鱼单产395千克/667米2,饵料系数1.27。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与清整消毒池塘面积1 334米2,水深1.5米,底泥不超过8厘米,排灌水方便,每667米2用200千克生石灰清塘消毒。1.2 鱼种放养鱼种入池前用刚调好的20克/米3高锰酸钾药浴10~30分钟,其放养情况见表1。1.3 投饲3月初开食,每天上午09:00前投喂青料,到下午15:00吃完为宜,下午16:00按池鱼中草鱼重量的2%,投喂拌至光合细菌液的(3%)草鱼专用颗粒膨化料或糠饼;颗粒料与糠饼交替投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丁鱼岁的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技术;养殖全程投喂自行配制的饲料,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出售尾重400~500 g的商品鱼,鱼种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尾重达0.62 kg,平均产量7 950 kg/hm2,成活率93.4%,饲料系数1.57,养殖投入与产出比为1∶2.2。试验说明:丁鱼岁作为新引入的名优品种能适应浙江的地理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1,26(1):32-32
鱼种在进入冬季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其新陈代谢作用逐渐减弱,食欲也相应减退,体质变得较虚弱,易遭敌害生物的攻击和致病菌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池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如何保证亲鱼顺利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成功经验。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价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  相似文献   

15.
3.饲料及投喂 投放3厘米的苗种时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基本上满足几天的需求量,在鱼种2~3厘米之间最好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随着个体的增大,池塘中天然饵料减少,必须要投喂人工混合饲料才能满足苗种的摄食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丁鱥的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技术;养殖全程投喂自行配制的饲料,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出售尾重400~500g的商品鱼,鱼种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尾重达0.62kg,平均产量7950kg/hm^22,成活率93.4%,饲料系数1.57,养殖投入与产出比为1:2.2。试验说明:丁鱥作为新引入的名优品种能适应浙江的地理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赵库  陈守本 《水产科学》1996,15(1):19-22
利用池塘2口,面积为5.4亩,主养彭泽鲫鱼种搭配鲢,鳙鱼种,采用人工驯化,投喂颗粒饲料的方法,经89天饲养共产鱼种1728.5kg,平均亩产320.09kg,折合亩产彭泽鲫鱼种154.81kg,获纯利润7891元,平均亩利润1461.30元。  相似文献   

18.
<正> 1987年,我们在伊宁市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池塘养鲤试验,其目的是采用以鲤为主的放养模式,投喂配合饲料,以期获得高产;另对伊黎河镜鲤,兴国红鲤及它们的杂交一代进行同池比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池一口,面积3.8亩,最大水深1.7米。试验鱼镜鲤,兴国红鲤,杂交一代和鲢,鳙春片鱼种均由伊宁市水产养殖场繁殖培育。其中镜鲤亲鱼捕自伊黎河,兴国红鲤最  相似文献   

19.
丁(鱼岁)的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丁(鱼岁)的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技术;养殖全程投喂自行配制的饲料,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出售尾重400~500 g 的商品鱼,鱼种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尾重达0.62 kg,平均产量7 950 kg/hm2,成活率93.4%,饲料系数1.57,养殖投入与产出比为1∶2.2.试验说明:丁(鱼岁)作为新引入的名优品种能适应浙江的地理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造成池塘水质污染有多方面的原因,在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的池塘中,饲料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了池塘水质的优劣。提高饵料利用率,可减少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