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林花 《湖南林业》2004,(10):30-30
南唐诗人陆游在母亲的逼迫下与唐琬离婚。临别时,唐琬赠送陆游一盆秋海棠留作纪念。陆问:“这是什么花?”唐说:“这是断肠红!”陆说:“我们不应称它断肠红,而应称它相思红,今后我将飘流在外,此花仍由你好好养护。”过了10年.陆游回到老家.偶在绍兴城东有名的沈园上游玩。他在园中看到一盆秋海棠.勾起了他的心思,便指着秋海棠问老园丁:“此是何花?”园丁答:“相思红!”陆游一怔.相思红是我与唐琬取的花名,别人怎么知晓?  相似文献   

2.
话说贡柿     
话说贡柿刘少东安徽省临泉、阜阳、蒙城等地,素有“贡柿之乡”之称。据《燕京时岁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家贫,曾乞讨于凤阳、蒙城之间”。有一次,朱元璋两天没讨到饭,肚子饿得慌。他无奈走进张家柿园,环顾四周,看到柿树上有不少熟了的大柿子。他喜出望外,举...  相似文献   

3.
山神     
吴奇 《云南林业》2009,(5):89-89
初识老周,是在我刚参加工作后下村的第一天。当时,他正在村委会门前的大榕树下抽旱烟,默默地望着远处的群山出神。我递给他一支烟,他摆摆手:“劲不够。”我小心地问道:“大叔,在做什么?”,他愣了一下说:“望山神。”那神情似乎刚从遥远的回忆中走来。  相似文献   

4.
圈里人     
刘伟是我的大学同学,爱好写作,因为诗写得好,大伙都管他叫刘诗。叫他刘诗他很高兴,往后走在大街上有人问他你是谁,他就会笑着说:“圈里人管我叫刘诗。”毕业后,大家都各忙各的。3年后的一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了刘伟,刘伟一副老板的派头。我问:“刘伟在哪里发财?”刘伟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说:“搞了家公司。”我说:“不写诗了?”“不写了。往后老兄也不叫我刘诗了,哪味儿太穷,现在圈里人管我叫刘董。”我一时改不过口来,有时见了面还是叫他刘诗。后来我好不容易改过来,可他又不办公司了。这天我又见到了刘伟,我说:“…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市场》2001,(10):32
有一个经营者,他有3个朋友,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电话员,还有一个是教师,这三个朋友均拟下海,另谋生计。 有一天,他去与他的蜜友切嗟,问他们当中哪一个更适合与他一道合作经营,他的蜜友脱口即说:“当然是教师!” “为什么?”“这还不清楚吗?因为医生老是这么说:轮到下一个了。” 电话员,则常常说: “请讲得简短一些。”而教师却和他们不同,总是那么和气地说:“我们再来一遍,不要灰心,坚持到底,最后肯定是会成功的。”最后肯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6.
笑林     
《湖南林业》2010,(11):44-44
唯恐太迟 一个男人拿着一个纸箱在马路上狂奔,恰巧被一位巡警遇上。巡警怀疑他偷了什么东西,于是就上前把他拦住了:“喂,站住!这纸箱里是什么东西?”男人一惊,忙回答道:“给我老婆买的一套时装”。巡警:为什么要这样狂奔?男人:回家。巡警:“为什么要赶着回家?”男人:“迟了怕她又嫌式样过时。”  相似文献   

7.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  相似文献   

8.
《湖南林业》2008,(3):21-2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某高官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钟书一口拒绝不要。我认为在联合国任职很理想,为什么一口拒绝呢?钟书对我解释:“那是胡萝卜。”他不受“胡萝卜”的引诱,也不受“大棒”的驱使。我认为他受到某高官的赏识是命。但他“不吃胡萝卜”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自由意志。因为在那个时期,这个职位是非常吃香的。要有他的聪明、有他的个性,才不加思考一口拒绝。  相似文献   

9.
在西城漫步的路上,遇见一位高高大大的男青年。他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包老师,新年好!”我一边礼貌地回敬,一边在脑子里搜索:他是谁?当然不能让他觉察出我的犹疑,否则就太不礼貌了。  相似文献   

10.
最高境界     
一个人问禅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禅师说:“无损于人。”当他第二次问禅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禅师说:“无求于人。”当他第三次再问禅师同样的问题时,禅师说:“无愧于人。”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你三次的回答部不一样?”禅师回答:“你三次来问我时,你的境况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按巴比的看法,林火应作为一种使人产生对公园作用(角色)和美国人生活中野性诸多问题探索的“催化剂”,他问道:“对于这些地方美国人想得到些什么呢?”“国家公园都要变成树木博物馆或大的乡村娱乐农场,巨兽狩猎公园(它们的景点都是人造的和人工设计的)吗?他们都要在甲醛中浸醮吗?或者说他们是较野性的地方吗?(在这些地方生存着野生动物,像火一类过程能自生自灭)其景色葱郁吗?” 那是在1943年,林火首次被倡导作为国家公园森林复幼的一种方式,倡导人即为公园助理博物学家乔治·麦克道戈尔,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而出名:…  相似文献   

12.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单位领导问我:“当了爸爸,有什么感受?”我满脑子除了感叹生命的孕育太过神奇之外,暂时还没有想过爸爸这个角色。恍然间回过神来,我说:“太累了,以后肩负的责任更大了。”领导疑惑地问道:“没了?”我说:“没了。”他说:“还有一点,幸福!”哦,我忘记了幸福。这是多么重要的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13.
在乡下的老家,儿子弄了一杆塑料玩具枪持在手里,在院子里煞有介事地晃来晃去,到处寻找需要他来“枪毙”的目标,一个劲儿地冲着他奶奶嘟囔着:“打哪儿啊?打哪儿啊?——连个麻雀也没有!”   我心里忽然一震——连个麻雀儿也没有?眼光不觉投向场院、屋檐、树梢儿和晴空,搜索半天,真的是连一只麻雀儿的影子也没见到,心里不禁空落落的:小麻雀们都飞到哪儿去了?母亲在一旁答道:“不光麻雀,这几年,什么 鸟儿都少了,喜鹊、啄木鸟、布谷鸟、猫头鹰,还有老鸹,轻易见不到一个了……   往前推个十来年,村子里可不是这般鸟声寥…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2月的一天,桂林地委领导找李开生同志谈话,说组织上打算调他到地区林业局任局长,叫他考虑一下。谈话结束,当时任杜林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的李开生思绪万千:自己是学哲学的,多年来从事党务组织工作,对林学从没研究过,要去林业局当第一把手,自己能挑得起吗?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党和人民培养教育自己多年,应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回了家,他把这事告诉爱人秦春英,春英笑着对他说:“在组织部工作不是很好吗?为什么突然想去林业局?”一些好友也劝他说:林业局有什么搞法,离开办公室就去爬山。李开生认真回答说:“我虽在农村长…  相似文献   

15.
离开三个月之后,是怎样的缘分让他回到了珠峰地区?是怎样的动力让他选择休学一年,在高原“流浪”?一个年纪轻轻却又满怀激情的青年学生,他与神秘的“雪峰隐士”雪豹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缘分故事?90后环保志愿者陈鹏举讲述他的保护情缘……  相似文献   

16.
话说贡柿──柿乡轶闻刘少东我生长在贡柿之乡,柿乡轶闻听多见广。每年一过寒露,漫山遍野的柿果成熟了,映红了半边山,使人共享丰收的喜悦。据《燕京时岁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家贫,曾乞讨于安徽的凤阳和蒙城之间。”有一次,朱元璋两天没讨到饭,肚子饿得慌...  相似文献   

17.
年仅27岁的他;能使一个半瘫的企业起死回生,这其中奥妙何在?五年前,年仅27岁的秦中和奉命就任木垒林场场长时,这个林场正半瘫在艰难的低谷。这里党风不正,政令不通,管理混乱,人心涣散。全疆林业系统最后一个承包下去的单位,刚包一年,终因实在运作不通,不得不中途换马。他,就是这洋肩负着党组织的厚望被派来力挽危局的。“要管”秦中和下车伊始,几个“烧子”便来无端寻衅,开着抓水机毁他住室,砸他物什,给他施下马威。一位老森工用寄予厚望的目光望着他:“场里乱成这个样子,要不要管一管呢?’他沉沉实实地答道:“要管的”…  相似文献   

18.
举家深居苗山。我是一位女“教书匠”,丈夫是一家国营林场的营林工,兼做几家报社的通讯员。门户称不上“书香门弟”,但全家大小却爱读书看报。出现了书报充盈四壁,深夜人静泛舟书海的情景。书报似一垛“挡风墙”乃致“牌风”、“麻风”难度“玉门关”;书报如同烟酒糖果,致使我一家人“上了腐”。常有夫读、我读、患女也读的“动人镜头”。丈夫除了完成场里生产组安排的任务外,不是读书就是写文。曾有人讥笑问他:“读书当得饭菜么?”他却并不介意的答道:“书比饭菜还抱饥!”夫不言假,你看1他在寒冷的冬夜,窗外北风呼啸,他从书…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不是“地大物博”?有一天我与同事谈起这个话题,他说“这种观念应当改变”。我不同意。他便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地给我上了一课:中国耕地只有多少,缺水城市有几十个,人均水资源何等之少,某种资源只够用多少年,等等,甚至还说:小学课本中讲“中国地大物博”是误导,应当改掉。  相似文献   

20.
翡翠山人     
翡翠山人高鹏“一次——”翡翠山人说:“我们这个群落里的一个小崽仔一不小心,闪出山外差点丢了性命。”从他的话语里,王立业已经意识到他是翡翠山人这个群落里的一名首领。王立业当时一愣,问怎么回事?他摇了摇头,连说带比划地用双手作了个圆圈状,然后指着天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