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肠科(Cyclocoelidae Kossack,1991)吸虫常寄生于家鸭呼吸系统,危害严重。嗜气管吸虫(Tracheophilus spp)寄生于鸭的气管、支气管,平体属吸虫(Hyptiasmus spp)和噬眼属吸虫(Ophthalmaphagus spp)则多寄生在鸭的鼻腔、鼻泪管和眶下窦(Sinus infraorbitalis)等处,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分泌的毒素的影响,导致鸭营养不良、消瘦、羽毛失去光泽、呼吸困难、摇头、鸣叫痛苦、眼、鼻分泌物增多或出现脓性分泌物,以及眼失明相行走困难,甚至因虫体阻塞呼吸道发生窒息死亡。国内贵州、浙江等地报道嗜气管吸虫病流行导致鸭群出现“软脚瘟”以及呼吸困难和皮下气肿。 我省鸭感染环肠科吸虫比较严重,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省家鸭寄生虫的调查资料,环肠科吸虫的感染率为2~66%,感染强度1~61。种类有舟形嗜气管吸虫、谢氏平体吸虫、四川平体吸虫和成都平体吸虫两新种,马氏噬眼吸虫和鼻居噬眼吸虫。本次试验是我们进行隐孢子虫病流行病调查时发现一群麻鸭患严重的环肠吸虫感染,故进行本次试验。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
环肠科吸虫寄生于鸟禽类的体腔、气囊、鼻腔和气管内,国内发现于家禽的种类分隶属与7个属中,其中以嗜气管属(Tracheophilus)的舟形嗜气管吸虫(T.cymbim)较为常见,在我国多个省市均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环肠科(Cyclocoelidae kossack, 1911)的强壮原背吸虫[Prohyptiasmus robustus(Stossich,1902)Witenberg,1923]最早发现于苏联、西北利亚的潜鸭、豆雁、灰雁、家鸭内。1974—1977年我们在进行贵州省一些地区的畜禽寄生虫调查时,曾在四个县的禽体中采得一种大型吸虫标本,经研究鉴定为强壮原背吸虫。此属在我国是新记录。形态:体大、扁平、肌质、叶状,前端稍尖细,后端钝圆,新鲜标本暗红色,肠支黑褐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作者对南昌、抚州两地的家鸭吸虫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数年来共剖检家鸭125只,查获吸虫9科14属25种,其中有一国内新纪录。现将虫体名称列后。 (一)环肠科Cyclocolidae Kossak,1911  相似文献   

5.
1981~1983年在浙江水牛瘤胃内发现了两种新的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1)钱江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 qianjiangense se.nov.):发现于钱塘江沿岸的富阳、萧山、余姚和鄞县等地,其主要特征为两枚睾丸小而呈圆形,边缘光滑而无缺刻,前后排列并有相当间距;劳氏管和排泄管不交叉;肠支长而无扭曲;根据这些特点可与短肠锡叶吸虫(C.br-vicaeca Waug,1966)、弯肠锡叶吸虫(C.sinuccoelium Waug,1959)和侧肠锡叶吸虫(C.scolicoelium Fischoeder,1901)等相区别。(2)台州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 taizho-uense sp·nov):发现于黄岩县,其主要特征是虫体椭圆形,宽而短,体宽与体长比为1:1.87,食道甚短,肠管粗而直,肠支分叉处很细而呈肩状,可与其他锡叶吸虫相区别。  相似文献   

6.
1963~1984年在本省牛羊体内发现五种巨盘属吸虫,泰国巨盘吸虫发现于自云南引进的水牛胆管内,其它四种均发现于本省牛羊真胃内,腹吸盘巨大,其直径与体长之比均在1:2.1~2.376之间,其中两种系未见记载的虫种,定名为南湖巨盘吸虫(Gigantocotyle nanhuense)和温州巨盘吸虫(G.wenzhouense)。前者以生殖孔开口于口吸盘边缘和睾丸呈三叶草样或十字花样为其主要特征,可与扁形巨盘吸虫(G.explanatum)和孪生巨盘吸虫(G.fraternum)区别。后者以睾丸较小,胆管粗大,肠叉成锐角,子宫内虫卵甚少等为其主要特征,可与其它种巨盘吸虫相区别。  相似文献   

7.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盲肠和脾脏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DPH—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roase)组织化学法观察了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珠虫(E.tenella)后一氧化氮合酶(N0S)在盲肠和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正常鸡盲肠粘膜下层和肌层均有较深的着色,根据以往的资料和N0S的表达特性初步判断为神经元型N0S(nNOS);试验鸡在感染后3~5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也有较深的着色,并从感染后7d开始着色减弱;而对照组鸡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以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脾脏几乎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试验结果提示,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的着色可能是诱导型N0S(iN0S)表达的结果,而由其产生的N0参与雏鸡球虫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环肠科吸虫寄生于鸟禽类的体腔、气囊、鼻腔和气管内,国内发现于家禽的种类分隶属的7个属中,以嗜气管属(Tracheophilus)的舟形嗜气管吸虫(T.cymbim)较为常见,在我国多个省市均有报道~([1])。但本病在我省家禽中发生和报道尚属首次,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基本情况2017年4月,我省汉中市某县一蛋鸭养殖户饲养的2 600余只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麻鸭成鸭,出现以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和产蛋下  相似文献   

9.
1 养羊场寄生虫病的种类及危害 1.1 羊寄生虫的种类 对于羊寄生虫的种类,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两部分,体外寄生虫可致使羊群掉毛、皮肤瘙痒、局部溃烂发臭,典型地有蜱、螨等;体内寄生虫有吸虫(血吸虫、肠吸虫等)、绦虫(裂头绦虫等)、线虫(仰口线虫等)以及其它寄生虫.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1~8周龄马龙深沟鸡十二指肠形态学结构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8周龄马龙深沟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宽度随周龄增加而逐渐增长,而肠腺隐窝深度和肠腺密度呈下降趋势,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不断增大;肠腺的宽度变化较小,4周龄肠绒毛基部开始出现淋巴小结;肌层发达,由内环和外纵2层平滑肌组成,环肌和纵肌层厚度的变化不同,环肌层较厚,1~8周龄厚度呈递减趋势,纵肌薄,厚度稳定在14~17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