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饲养肉鸭,生长速度较快,雏鸭长到3周龄后,即进入育成期,在此期间鸭子骨骼和肌肉生长、消化机能已经健全,采食量也大大增加,体重增加很快。夏季,在饲养管理上,要根据其生长特点,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使鸭迅速达到上市的体重标准。  相似文献   

2.
《水禽世界》2016,(4):56-57
正第四章父母代种鸭育成期饲养管理育成期:草原鸭父母代种鸭育成期为5~18周龄。关键控制点:种鸭的体重、给料标准及方法、体重均匀度、腿病的控制、密度、光照、温度、湿度、通风。重要提示:能否保持产蛋期的产蛋量、合格率和孵化率,关键是在育成期能否控制好体重和光照时间。第一节饲养方式种鸭育成期一般采用半舍饲的饲养管理方式。当然有条件的鸭场采取封闭式饲养效果可  相似文献   

3.
(一)鸭育成期的特点鸭从5周龄起至21周龄一般被称为育成期,也就是从育雏期至产蛋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鸭子要长羽毛、骨骼和肌肉,同时内脏器官的生长也很快。育成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一是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很强,食性广,需要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二是神经敏感,合群性强,可塑性高,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饲养人员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  相似文献   

4.
育成期蛋鸭一般是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育成期蛋鸭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新母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所以,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培育出优质的育成新母鸭。1育成期蛋鸭的特点1.1体重增长快育成阶段是鸭体重增长较快的一个时期,以绍鸭为例,28日龄以后体重的绝对增长加快,42~44日龄达到高峰,56日龄起逐渐降低,然后趋于平稳增长,至16周龄体重已接  相似文献   

5.
从4周龄至开始产蛋这一期间称为育成期,这是种鸭一生中一个很重要的时期,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种鸭产蛋期生产性能的高低。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方法有舍饲和放牧两种,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饲养仙湖鸭的效果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水禽饲养大省,近几年来养鸭业发展迅猛,南海市、三水市等地大办种鸭场,大批饲养种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我们在三水市某种鸭场跟踪调查的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收稿日期:1999-08-101 饲养情况及效果11 种鸭的培育该场分别于1994、1995、1997年分三批购进仙湖鸭种鸭苗,种鸭苗经1~2周龄的幼雏培育,3~7周龄的中雏培育和7周龄时淘汰不合格的鸭只,并在8~24周龄进行限制饲养而育成种鸭。雏鸭阶段需保温和细心照料,并供给代谢能为120MJ/KG,粗蛋白质19%~20%的小鸭料;中雏阶段脱温,供给代谢能为115MJ/KG,粗蛋白…  相似文献   

7.
<正>大棚饲养肉鸭生长速度快,环境卫生好,鸭体干净而且疾病少,品味清香,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要提高生产效益,做好疫病防治,需做好以下几个环节:1育雏期营养要达标1~3周龄是雏鸭育雏期,从出生(出壳)到3周是绒毛更换阶段,而且此时生长速度快,不仅要求温度保持在28℃左右,而且要求粗蛋白20%~23%,三周龄体重可达1350g左右。到4周龄时换成育成饲料,育成期粗蛋白至少达到16%~  相似文献   

8.
春季是一年内最好的培育雏鸭季节,春雏鸭疫病少,生长快,易饲养,好管理,经济效益高。但在饲养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1、注意保温,切忌忽冷忽热初出壳的雏鸭体小,绒毛稀少,保温防寒能力差,春季气候多变,容易发生感冒和拉稀,招致疾病,造成死亡。因此,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并尽量保持温度平稳,切忌给温忽高忽低,以免影响雏鸭生长发育。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2~3周龄20~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温度适宜与否,应根据雏鸭神态来判断,当温度过低,雏鸭会聚集打堆,…  相似文献   

9.
<正>雏鸭长到3周龄后,即进入育成期,在此期间,肉鸭的羽毛已基本覆盖全身,抗寒能力增强,除寒冷季节外,一般不需要额外使用加热设备。这个时期的鸭子骨骼和肌肉生长旺盛,消化机能已经健全,采食量大大增加,体重增加很快。在饲养管理上,要抓住这一特点,使鸭迅速达到上市的体重。1过渡期的饲养1.1温度鸭舍一般不加温,但当自然温度与育雏末期的室温相差5℃以上时,会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0.
种母鸭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年种鸭的体质、体重、产蛋率和种用价值。根据育成鸭的生理特点,为了保证其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生长,应进行适当的限制饲养,以达到控制体重和开产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肉用仔鸭的饲养期一般为6-8周,上市体重都在30公斤/只以上,生产分割鸭肉的最佳屠宰日龄为8周龄,生产冻鸭或活体销售则6-7周龄最为经济。生产中将舍饲肉用仔鸭常常按前后两期分段饲养,即育雏期和肥育期。各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肉用仔鸭的生产特点1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肉用仔鸭的早期生长速度在各种家禽中较快,其8周龄体重可达3.2~3.5千克,最早6~7周龄即可上市出售。一般饲养8周龄上市,全程耗料比为1:3左右,饲养7周龄上市,全程耗料比降到1:2.6~2.7。因此,肉用仔鸭的生产要尽量利用早期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水禽世界》2014,(3):48-48
1育成鸭的特点 蛋用鸭自5周龄起至16周龄,称为育成鸭。通常叫做青年鸭阶段。育成鸭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很强,会吃会睡,食性广,需要给予较丰富的营养物质:神经敏感,合群性很强,可塑性较大,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相似文献   

14.
肉用种鸭的预产期一般是指从17-25周龄产蛋率达10%这一阶段。这段时间是种鸭从育成期向产蛋期过渡的重要时期,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自1988年起,我院与海西州克鲁柯湖养殖场、省属同德牧场、省水产局鱼种场合作引进北京鸭,进行为期二个月的雏鸭饲养试验和为期四个月的育成鸭冷季饲养试验。试验结果:2月龄鸭平均体重1.37—2.4公斤,料肉比3.0—3.5∶1,成活率72—96%,上市时间以56天为宜,每只鸭平均盈利1.69~2.85元;育成鸭冷季饲养四个月,死亡率为3.99%。证明北京鸭耐寒性好,能适应青海高原;在青海饲养北京鸭效益显著,适应群众个体或集体饲养,是一条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6.
育成鸡即7~20周龄的鸡只。鸡群在育成期主要完成骨骼、体质量、输卯管及卵巢发育。雏鸡生长到5-6w后.就应从育雏室转入育成室,直到18~20w才能上笼饲养。  相似文献   

17.
蛋鸡的生长性能与其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制措施四大要素密切相关。虽然直接受益是在产蛋期,但育雏和育成期的营养与管理极为重要,否则可造成延迟开产、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蛋品质差、产蛋期死淘率高等现象。这些情况少数是由于疾病原因,而多数是由于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不合理造成的。1蛋鸡5周龄体重对产蛋性能十分重要 蛋鸡在育成期5周前后及10~16周龄之间有“生长高峰”。雏鸡5周龄时体重与产蛋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5周龄体重越大,入舍母鸡产蛋率越高,产蛋持续期越长,死淘率也越低。因为雏鸡在…  相似文献   

18.
樱桃谷超级M型鸭父母代的饲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樱桃谷超级M型良种鸭,是英国樱桃谷畜牧有限公司山亲本鸭经过复杂交配培育出来的.目前国内樱桃谷超级M型良种鸭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大连、山东高菁县和青州市三地饲养,尚未大面积推广,我市于1992年首次从高著引进樱桃谷超级M型良种鸭父母代16组(每组110只母鸭,30只公鸭)1760套,饲养在高柳镇.为探索该鸭在我市的生长情况,特于同年作饲养观察. 一、樱桃谷超级M型鸭父母代的饲养: 1.饲养条件:3周龄以前在网上饲养,4周龄以后在地面散养,用保温伞保温,第一周32-35℃,以后每周降低2-3℃,1月龄后视外界温度面施温,室温保持在20℃以上。饲养密度:3周龄以前为18只/米~2,4周龄以后为地面散养,舍内密度为10-5只/米~2.  相似文献   

19.
<正> 按照传统的科学试验结果与理论依据,蛋鸡育成期应该采取限制饲养的管理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蛋鸡在育成期时骨骼、肌肉的发育都很迅速,占整个生长发育期的三分之二还多。从蛋鸡发育的整个阶段来看,与全身骨骼发育呈高度正相关的胫骨在育成期前8周龄内可完成体型的74%。12周龄时胫骨生长占整个发育期的90%以上,12周龄后生长迅速减慢,20周龄时达到最长。体重的发育在20周龄时达全期的75%,以后发育缓慢,一直到36~40周龄达高峰,40周龄后的增重仅是脂肪。所以育成鸡在12周龄后为克服骨骼、肌肉、内脏生长速度不协调,避免营养过剩造成的脂肪沉积过多和发生脂肪  相似文献   

20.
樱桃谷鸭的饲养阶段包括雏鸭(0至4周龄)、育成鸭(5至25周龄)、产蛋鸭(26周龄至淘汰)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在饲养管理上有哪些关键技术呢?笔者根据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1雏鸭饲养的关键技术1.1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饲养雏鸭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在这四个条件中,最关键的是温度,其次是湿度。其温度要求为:1~3日龄30℃~28℃,4~7日龄28℃~26℃,8~11日龄26℃~24℃,12~16日龄24℃~22℃,16~21日龄22℃~18℃,21~28日龄18℃~1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鸭的生长发育,造成体弱多病,甚至死亡。鸭是水禽,但湿度不能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