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第八次协作会纪要(摘要)湖南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协作组湖南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协作组于1995年3月6~8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了第八次协作会。参加会议的有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省...  相似文献   

2.
松叶 《杂交水稻》1993,(4):45-46
为了传递信息,根据1990年75-02-01-02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执行情况和验收资料及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1992年年会上育种家们提供的信息,兹将“七五”以来我国选育的“三系”新组合及“三系”、“两系”苗头组合名称、类型和选育单位介绍如下(表1、2)。&&我国“七五”以来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松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3.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主持的国家“六、五”攻关项目-“高产、多抗、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由于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于1985年圆满完成攻关任务,共培育出新组合33个,不仅加速了新老组合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在早稻选育上有了新的进展,较好地解决了早、中熟组合配套问题,对我国杂交水稻面积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新贡献。1986年5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总结表彰大会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被列为受表彰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光荣地出席…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的专家,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持的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超级杂交稻第4期15 t/hm2高产攻关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该示范片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2014年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组织开展超级杂交稻第4期高产攻关的24个示范片之一,面积6.84 hm2,种植组合为两系杂交稻Y两优900。  相似文献   

5.
黎垣庆 《杂交水稻》2022,(S1):38-43
<正>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艰苦历程袁隆平老师于20世纪60年代在湖南安江农校教学时,在水稻田间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就想利用这种雄性不育系选配杂交组合,以达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当时,只安排了两位学生李必湖和尹华奇做他的助手开展这项研究工作。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华国锋同志十分重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这项研究。为了增强研究力量、加快研究速度,华国锋同志提议成立湖南省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由安江农校、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学院和湖南师范学院派员组成。湖南师范学院负责水稻雄性不育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其他3个单位派人集中在湖南省农科院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各项研究。安江农校派袁隆平老师参加协作组,袁隆平老师是这个研究团队的学术带头人,负责筹划协作组的整套研究计划。因为杂交水稻研究的贡献,2019年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年的研究团队也为之高兴。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2005,20(4):13-1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中国第1个三系杂交水稻香稻不育系“新香A”已取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为:CNA20010021.1。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仅授权湖南农富种子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新香A”种子。为维护“新香A”的品种权,凡未经湖南农富种子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商业目的生产经营“新香A”及由它配组的杂交稻组合种子,否则均属侵权行为,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6条、第33条、第39条之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7.
根据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理事会决定,第4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授予尹华奇等10人,每人获得奖金3万元人民币。他们的主要贡献如下。尹华奇男,1943年8月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院士最早的两名助手之一。40年来,积极参加了袁院士主持的三系、两系杂交稻育种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1998年选育出香型两系法不育系———香125S,选配出高产、优质、中熟的杂交早稻香两优68,先后在湖南、安徽、广西等省(区)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杂交水稻科研与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吕保智男,1938年10月…  相似文献   

8.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育种技术 ,居国际领先地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自 2 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致力于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1987年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列入国家“86 3”计划 ,由袁隆平院士任项目责任专家 ,主持全国协作攻关。在袁院士的正确指导下 ,通过全国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 ,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于 1995年正式宣告成功 ,并开始向生产应用过渡。随着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及其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近年来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 0 0 1年全国种植两系杂交水稻 2 70…  相似文献   

9.
1983—1986年,由湖南省粮油生产局、湖南农学院麦类研究室、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及有关地县科研推广单位100多人,组成大麦—双季(杂交)稻三熟亩产吨粮高产攻关研究协作组,连续三年多点进行了大麦—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高产攻关技术综合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受联合国粮农组织(PAO)的派遣.哥伦比亚国家水稻种植者联合会的Dorance Munoz B.博士于1993年6月24~28日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进行了参观访问.我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与他座谈,由袁隆平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生产和发展的概况,杂交水稻在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专家又分别介绍了我国杂交水稻“三系”、“两系”和“一系”方面的研究现状.哥伦比亚专家听后,深受鼓舞,期望在他的国家也能早日将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在此期间,还参观了我宁心的展览室、实验室、试验田,并去韶山看了大面积的杂交早…  相似文献   

11.
1989年9月12日至13日,863—101—01专题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了两系法杂交稻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该专题合作单位负责人、国家科委生物工程开发中心、“863”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863”第一主题专家组及湖南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一全国水稻科研界的一些老专家及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也应邀出席了现场会。 会议由袁隆平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栽培示范情况,以及会议的目的与要求后,代表们参观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两系法杂交中、晚稻组合比较试验及丰产示范田。此后与会代…  相似文献   

12.
籼型水稻低温敏不育系K1405S在广西通过鉴定K1405S,anewindicaTGMSlinewastechnicalyidentifiedinGuangxi广西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承担国家“863”两系杂交水稻攻关课题,于1994年采用低温强压...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湖南省“八五”期间三系法杂交水稻衣种所取得的及存在的问题,就三第法 水稻育民面临的困境作了技术分析,并展望了“九五”以及提出了“九五”攻关的重点与相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湖南省“八五”期间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就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所面临的困境作了技术分析,并展望了“九五”以及提出了“九五”攻关的重点与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全国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按照与国家签订的“六五”科技攻关专项合同书,在“六五”期间选育适合南方稻作区的双季杂交早稻3—4个,杂交晚籼3—4个,杂交中籼3—4个,适合长江流域的杂交晚粳3—4个,适合北方稻区的早中粳3—4个;在育种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开展三系资源的征集、整理与鉴定,经济性状遗传,杂种优势预测,雄性不育机理及核不育和化学杀雄等新的育种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协作攻关,较圆满地完成了合同书所规定的研究任务。 (一)新组合选育 经验收合格的组合,籼稻有21个,超额9个;粳稻有12个,超额4个(见附表)。 1.一批新组合已…  相似文献   

16.
由邵阳市科委下达的“复激保果剂对提早杂交水稻抽穗成熟和增产效益研究”课题,经过1988—1989年两年精心试验示范,在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营千山红农场、屈原农场和湖南南县的省农业劳动模范徐兆发等6家农户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下,使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90年元月11日,邵阳市科委邀请湖南农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及湖南省农业厅等单位15位专家,在邵阳市召开成果鉴定会(内中有4位系书面鉴定意见)。通过对全部技术材料的审定,一致认为:“复激保果剂”能使杂交早稻提早2一5天成熟,增产5.05~9.43%;使杂交晚稻提早3—…  相似文献   

17.
高产稳产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湘优61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优616是永州市农科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恢复系R616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湘丰70A配组育成的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的三系早籼杂交稻组合。适宜在湖南作早稻栽培,2013年5月15日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13005)。  相似文献   

18.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先恢 2 0 7”(父本 )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品种权号 :CNA2 0 0 1 0 2 1 7.6。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已将“先恢 2 0 7”品种权转让给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本公司 ) ,2 0 0 2年 1 1月 8日 ,本公司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农民日报》、《杂交水稻》杂志发布了“先恢 2 0 7”品种权保护联合声明 ,同时向各地有关种子企业寄 (送 )达了律师函告。为了迎接加入WTO三年保护期后外国种子企业进驻中国市场的挑战 ,营造中国种业界尊重他人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切…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举国同悲。袁隆平院士去世后,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门前的阶梯上,摆满了师生们向袁隆平院士吊唁的鲜花。袁老逝世第七天,武汉大学举办袁隆平院士追思会,缅怀国士,寄托哀思,传承精神,砥砺前行。武汉大学与袁隆平院士的不解之缘,还要从朱英国院士说起。一、缘起杂交水稻,共同推动杂交水稻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科委把杂交水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国协作攻关。袁隆平将“野败”材料分发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30多个科研单位,武汉大学正是其中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作为湖北三系杂交水稻协作组组长,与袁隆平很早就认识,两人亦师亦友,经常一起开会、交流、学习,共同研究技术难题。由此,武汉大学与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三代杂交晚稻经过专家首次测产,平均亩产超过1 040公斤。"10月22日,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兴奋地发布。10月中下旬,正是湖南稻区晚稻收割的丰收时节。10月21—22日,以袁隆平院士领衔攻关的第三代杂交稻首次接受专家测产。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专家,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省衡南县云集镇、湘潭市雨湖区及长沙市芙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