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CCP协议开发了柴油机GD-1(电控系统代号)系统的标定平台.该平台PC机端采用USB通信,ECU端采用CAN通信,利用USBCAN智能转换卡实现了与ECU准确、可靠和稳定的通信.利用LabVIEW和VC 混合编程,开发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CCP协议的驱动程序.利用本标定平台易于实现标定数据的采集、显示、保存和标定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V流程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传统开发方法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控制算法并完成匹配标定,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且必须在完成控制器硬件之后才能实施道路试验,难以满足软硬件并行工程需要.利用V流程方法开发了ASR控制器,研究了ASR系统建模与仿真、快速控制原型、硬件在环仿真实施以及实车试验标定与验证,完成了ECU设计.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ECU较好地实现了ASR控制功能,应用V流程设计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电控LPG发动机点火提前角标定与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点火提前角的标定和优化是代用燃料发动机研究开发中的重要环节。ECU通过检测霍尔传感器的上止点参考信号,利用软件延时方式实现点火提前角的调整,并以排放、动力性为优化目标进行标定。以怠速工况为例,对标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表明了点火提前角与怠速转速以及HC、CO、NOx排放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匹配一拖柴油机公司改装的LRN4M3天然气发动机,采用ST公司新一代32位高性能单片机SPC563M64设计了天然气发动机的电控单元(ECU)。通过研究分析ECU的结构和功能,将ECU按功能分为电源模块等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要实现特定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然气ECU能够很好地实现喷气、点火等,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启动和良好的运转。  相似文献   

5.
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中CAN总线智能节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用插装阀组成的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给出了基于CAN总线的悬挂控制方案,主要包括悬挂子系统ECU、2个智能节点。智能节点的设计以LPC2119芯片为核心,具有硬件简单、封装小巧、软件模块化强的特点。试验表明,该节点能很好地满足悬挂系统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MPC5xx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微处理器MPC5xx,设计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ECU)硬件。分析了ECU的功能,阐述了该系统的处理器模块、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通讯接口模块的结构以及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提高ECU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的方法。试验表明,该ECU驱动喷油器电磁阀电流从0A提升到10A仅需要0.2ms,从保持的5A降到0.1A仅需要0.3ms。ECU的响应速度完全满足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ISO 11783标准构建了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系统包括5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其中转向ECU节点可以根据从总线上接收到的转向指令来控制前轮转向。对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的网络服务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使用该系统的拖拉机直线路径跟踪试验。试验表明,基于ISO 11783的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能满足实时性要求,并能较好地实现路线跟踪,直线跟踪最大横向偏差为  相似文献   

8.
混合驱动车辆由于具有多个动力源从而使主动调速控制难度增大。研究了减小换挡操作元件操作冲击的主动调速控制算法,提出了采用双环控制结构的主动调速控制。该算法包括两个层次的转速调节:外环的换挡制动器/离合器主、被动端速差调节采用增量式PID控制;内环的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部件的目标转速调节采用模糊控制。通过开发的混合驱动控制器ECU对算法进行了在线台架试验标定与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主动调速控制方法实现了调速部件的协同控制,可以保证换挡过程快速、平顺地完成,换挡时间与冲击度等指标符合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9.
混合驱动车辆由于具有多个动力源从而使主动调速控制难度增大.研究了减小换挡操作元件操作冲击的主动调速控制算法,提出了采用双环控制结构的主动调速控制.该算法包括两个层次的转速调节:外环的换挡制动器/离合器主、被动端速差调节采用增量式PID控制;内环的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部件的目标转速调节采用模糊控制.通过开发的混合驱动控制器ECU对算法进行了在线台架试验标定与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主动调速控制方法实现了调速部件的协同控制,可以保证换挡过程快速、平顺地完成,换挡时间与冲击度等指标符合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地域上分散的农业对象实现无线数据传输逐渐成为农业监控系统的研究热点。探讨Z-Stack协议栈下基于2.4GHz频带传输CO2浓度的农业环境节点设计,包括ZigBee协调器节点网络组建ZigBee路由节点和终端入网ZigBee数据传输CO2传感器输出标定以及曲线拟合等,该节点的传感器响应快速,适于安装到有线网络延伸不到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ISO 11783的拖拉机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ISO 11783标准构建了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系统包括5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其中转向ECU节点可以根据从总线上接收到的转向指令来控制前轮转向.对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的网络服务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使用该系统的拖拉机直线路径跟踪试验.试验表明,基于ISO 11783的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能满足实时性要求,并能较好地实现路线跟踪,直线跟踪最大横向偏差为11cm.  相似文献   

12.
王嫱 《农业工程》2012,2(4):11-15
ISO11783的目的是为电子系统提供开放的互联系统。它趋于用电子控制系统(ECUs)使彼此通讯,提供标准化系统。ISO11783-4部分定义了网络层,即控制功能块(Control Functions)在ISO11783-4网络的不同部分之间的通信要求和服务需求。各种类型的网络互联单元定义在ISO11783-4部分。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红外光谱检测仪种类的增多,不同仪器间的校正模型存在无法共享问题,可利用模型传递解决.以食用油为研究对象,在主机上建立油酸质量比的极限学习机校正模型,利用迁移学习中的TrAdaBoost算法把主机模型传递到从机上,探讨标准化样品数量对模型传递效果的影响,并与直接标准化算法、缺损数据重构算法和极限学习机自编码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以在杨凌地区的土壤野外垂直入渗试验为基础,利用标定理论对Philip入渗方程进行标定,用多重分形法和联合多重分形法定量分析了标定因子和土壤物理特性多尺度下的空间变异性及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了标定因子的土壤转换函数.研究表明:算数标定因子的标定效果最优;研究区域内的标定因子和各土壤物理特性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在单一尺度上和多尺度上,标定因子和沙粒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异性较强,不同尺度区间上的高值信息对其空间分布影响较大,而粗粉粒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异性由不同尺度区间上的低值造成;单一尺度上,标定因子与有机质质量分数和黏粒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尺度上,标定因子与土壤容重、黏粒质量分数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联合多重分形建立的标定因子的土壤转换函数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自学习零油量标定方法.引入发动机段加速度的概念,当发动机满足倒拖等工况条件和在标定轨压下,按一定的喷油脉宽控制喷油器进行测试喷射,通过发动机段加速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燃油燃烧,调整喷油脉宽的增减进行再次测试喷射,直到相邻两次喷射引起的段加速度的变化位于已定义阈值的两侧,最终获取在该轨压下该喷油器的零油量标定值.喷油实验台与整车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这种喷油器零油量自学习标定方法无需增加额外设备,标定精度高,实时性强.  相似文献   

16.
冯华  郑德聪 《农业工程》2014,4(3):34-37
为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所设计牵引力测量传感装置中,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开发了在线应变测量的静态标定系统。阐述了该系统软件和硬件结构、试验方法、静态特性标定及分析程序设计等,并通过应变传感装置及加载装置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的应变测试静态标定系统比传统标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捷,能够较精确地在线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标定及静态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便携式USB光纤光谱仪建立了蜜瓜糖度透射光谱检测系统,光源能量300W,光谱采集积分时间500ms,离散光谱累计采集次数为4次,光谱平滑采用厢车法,平滑点数为4点。利用该系统对140个非网纹类蜜瓜糖度进行了检测试验,采用经典最小二乘法(C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主成分回归分析(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样品光谱和糖度的建模与预测结果表明,PLS法的建模与预测结果较好,相关系数r为0.857,均方根校正误差为0.655,均方根预测误差为0.838。  相似文献   

18.
模型传递可解决不同近红外光谱仪间多元校正模型无法共享的问题。以食用油为研究对象,对其酸值和过氧化值模型进行传递分析。在主机上建立偏最小二乘多元校正模型,利用无参数高效模型传递(PFCE)算法中NS-PFCE无标样算法和FS-PFCE有标样算法分别实现模型传递,探讨了标准化样品数量对模型传递效果的影响。并与经典的3种有标样传递算法和2种无标样传递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NS-PFCE无标样传递后,从机酸值与过氧化值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从0.613 mg/g和16.153 mmol/kg下降到0.275 mg/g和9.523 mmol/kg;而经FS-PFCE有标样传递后,从机酸值与过氧化值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到0.274 mg/g和8.945 mmol/kg。且随着标准化样品数量的增加,经PFCE算法传递后预测集均方根误差越低。无参数高效模型传递算法联合应用单一的无标样算法和有标样算法两种传递方式,增强了传递模型的适应性和包容性,同时有效地降低主机光谱与从机光谱之间的差异,实现了不同光谱仪间校正模型的共享。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ABS逻辑门限值方法匹配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将制动器耗散功率原理应用于匹配中。结合逻辑门限值与制动器耗散功率的各自优点,将制动器耗散功率原理能自适应识别各种路面状况的特点应用于匹配中;根据制动器耗散功率极大值对应的滑移率略小于临界滑移率且相差不大的原理,采用制动器耗散功率极大值对应的滑移率代替峰值附着系数对应的滑移率对ABS进行控制;滑移率与制动器耗散功率曲线获得较为简单,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匹配效率。经过实车匹配验证,本方法提高了匹配效率和控制质量,节约了匹配成本。  相似文献   

20.
喷洒水滴直径面粉测定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粉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水滴直径测定方法。以往水滴率定时只考虑干面粉团质量与水滴直径的关系,而忽略水滴打击角度和打击速度对水滴直径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喷洒水滴直径、打击角度和打击速度对干面粉团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滴直径和打击角度对干面粉团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而水滴打击速度对其影响较小。建立了考虑水滴直径和打击角度双因素共同作用的改进率定公式。与传统率定公式相比,改进的率定公式具有较高精度。结合水滴运动蒸发模型,提出了应用改进的率定公式测定喷洒水滴直径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