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袁萍  齐林华 《农业考古》2007,27(5):112-115,140
一瓷与茶的关系虽不是很早就有瓜葛,但瓷之前的陶,其与茶的关联却由来已久。大概,陶茶“间性”可以追溯到远古先人的神话神迹中。据唐陆羽《茶经》在“六之饮”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尽管,对神农氏其人其行存在与否仍存商榷,但据其他典籍的散见文字,如《逸周书》说:“神农之时,……作陶冶斤斧。”《太平御览》卷引《逸周书》则说:“神农耕而作陶。”《神农百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时遇七十毒,得荼(笔者注:“荼”即茶)而解。”又陆羽引《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为佐证,足可窥知茶与陶在源头上就由人(神农氏)发见。这…  相似文献   

2.
今年(1988年),是喻本元喻本亨兄弟俩所著的《元亨疗马集疗牛集》(以下简称《疗马集》)出版380周年。为了纪念这本兽医界所公认的名著,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安徽省有关同志发起在喻氏兄弟出生的六安县进行纪念活动。《疗马集》的出版时间是从该书出版时的一篇《序》中得知。该《序》为丁宾所作,落款时间为“万历著雍涒滩消和之吉。”据《尔雅》躔次纪年推算:“著雍”为岁阳之“戊“,“涒滩”为岁阴之申。(“清和”为阴历四月,见《岁时记》。“吉”为初一,见《诗经》。)万历戊申年为万历36  相似文献   

3.
赵腾芳同志在《黑糯稻的考察和研究》一文(见《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中说:“李时珍(1518—1593)著《本草纲目》记载,黑糯(古称[粳谷奴]),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和明目活血作用。”据赵的考证,他认为《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粳谷奴就是黑糯稻,并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和明目活血作用。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粳谷奴”其实并非指黑糯稻。查阅《本草纲目》可知,李时珍对粳谷奴作了如下注释:“粳谷奴,谷穗煤黑者”又说“主治走马喉痹,烧研,酒服方寸  相似文献   

4.
五、收藏 291.一期,选自《合集》9602正辛卯卜,宾,贞黍萑(获)。这里的“萑”,旧多释为藿或观;也有释为风的。萑,原来是一种鸟,《说文》云…“鸱属……有毛角。所鸣,其民有祸(旤),读若和”。郭沫若因而认为卜辞之萑假为祸,“年萑”,“黍萑”都有不吉之意(《卜辞通纂》447片释文),陈梦家也据《说文》释为萑,又引《说文》:“蒦,规蒦商也,从又持灌,”“获,刈谷也,从禾蒦声”故得出:“卜辞  相似文献   

5.
“茶艺”论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茶艺”本义茶艺 ,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所谓“艺” ,其义主要有六 :(一 )种植。《说文》作“” ,或作“” ,种也。《诗经·小雅·楚茨》 :“我黍稷。”《茶经·一之源》 :“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二 )才能 ,技艺。《论语·雍也》 :“求也艺。”朱熹《注》 :“艺 ,多才能。”(三 )艺术。《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元年 ( 1 36 ) ,诏……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四 )准则 ,限度。《左传》有“陈之艺极 ,引之仪表。”注 :艺 ,准也。《国语》有“贪欲无艺”语 ,艺 ,极也 ,引申为法度、限度。(…  相似文献   

6.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4):146-146
《茶十德》 (唐 )刘贞亮按 :唐·刘贞亮“茶十德”引自《庄晚芳论文选集》中《日本茶道与径山茶宴》一文。该文为庄晚芳、王家斌合作 ,初发表于 1984年《农史研究》第四辑。文中称 :“唐代我国有位刘贞亮 (据日本《茶与文化》一书 )把饮茶的好处总结为‘十德’” :   一、以茶散郁 (郁闷 )气二、以茶驱睡气三、以茶养生气四、以茶除病气五、以茶利礼仁六、以茶表敬意七、以茶尝滋味八、以茶养身体九、以茶可雅心十、以茶可行道《茶十德》 (日本 )明惠上人按 :日本明惠上人 (1173- 12 32 )“茶十德”引自陈椽《论茶与文化》一书 (农业出…  相似文献   

7.
宋·《元丰九域志》记 :“南康军土贡茶芽一十斤”。据《宋史·地理志》、《一统志》载 ,其时有星子、都昌、建昌三县隶南康军 ,何县制贡 ?仅建昌方志曰 :“元丰九域志土贡茶芽一十斤出云居山者土名攒林”(云居山 ,南北朝始属建昌县 ;建昌 ,民国改称永修至今 )。云居攒林 ,建昌方志赞其“色香味皆佳虽闽 (资料按 :闽疑常字之讹 )之阳羡浙之龙井六安之银针无以过焉”。今《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引录建昌方志“攒林茶” ,唯录“攒”为“钻”欠妥。又《中国茶经》有“攒林茶”条目 ,然其文可商榷之处有五 :其一 ,断言“因茶树与林木混杂相生 …  相似文献   

8.
灯窗琐语(读农书札记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毓瑚先生《中国农学书录》中,《吴中花品》条云:据陈氏《书录解题》,书是仁宗乙酉(一○四五年)赵郡李英作的,书中所记,“皆出洛阳花品之外者”,当是吴中所产的为限。……本书也不见于《宋史艺文志》,最后的著录是明陈氏《世善堂藏书目录》。明末杭州宛委山堂重刊本《说郛》里有目无书,当是失传。又在《洛阳花谱》(花谱庆历花谱)条中说:  相似文献   

9.
江西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是江南柑桔栽培历史较早的省份之一。据古代典籍《禹贡》记载:“扬州……厥包桔柚锡贡。”江西最早属古扬州,后届吴,吴灭后属越,越灭后属楚。秦朝为九江郡,汉属豫章郡,唐宋后属江西(曾为江南西道)沿用至今。据辛树帜先生在《禹贡新解》一书中分析考证,《禹贡》的制作年代为西周的文、武、周公、成、康全盛时代,下至穆王为止。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十世纪,距今已有三千年了。谢承《后汉书》(公元前三世纪)中写道:“丹阳张磐,字子石。为庐江太守。浔阳(即现在九江)令尝饷  相似文献   

10.
传媒备忘     
《百姓》2001,(2)
“下岗”一词成为历史据《北京晚报》报道:从今年1月2日开始,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再建立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富余人员原则上不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由企业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这意味着随着《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的施行,“下岗”这一词汇已经成为历史。全国“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开通据新华社报道:全国“扫黄”办和公安部于去年12月28日再次开通全国。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全国扫黄热线电话为:010—65233456、010—65231138。公安部的举报电话为010—65203288。信件可寄:北京市东四南大街85号(邮编:100703),全国“扫黄”_工作小组办公室。武汉一老人8载“化缘”救助失学儿童892名据《新民晚报》报道:倾尽自己一生积蓄并四处“化缘”,至去年底,65岁  相似文献   

11.
陈香白  郭民平  陈再粦 《农业考古》2003,(2):313-314,319
凤凰山位于潮州市北部 ,海拔 14 98米 ,是潮汕地区第一高峰。凤凰山古称“翔凤山”。据北宋《新定九域志·潮州》载 :“凤凰山 ,《南越志》为翔凤山。”《南越志》是南朝宋沈怀远撰著 ,当知在南北朝之前 ,凤凰山称“翔凤山” ;隋唐以后才叫凤凰山。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中 ,便有“凤凰山 ,在 (海阳 )县北一百四十里”的记录。凤凰镇古称凤凰乡 ,位于凤凰山区 ,因此得名。清代举人郭思棠《凤凰地论》说 :“乡居其中 ,故有凤凰之名。”凤凰镇盛产凤凰茶 ,种茶历史久远。现有茶园 3万多亩 ,年产茶叶 3百余万斤 ;其中凤凰单丛茶 ,驰誉海…  相似文献   

12.
话说浮梁茶     
浮梁,产茶历史悠久,远在汉朝就有僧人采茶。自唐代开始,浮梁就盛产茶叶了,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各地产茶数量多少不一,以浮梁出茶最多。”又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700万驮,税15万余贯”。当时的浮梁,茶多,茶好,再加上水陆交通发达,故成为我国茶叶的集散地之一。一些商贾富豪,云集浮梁,争购茶叶,转运销售。茶叶销售分为两路:一路走水运,一路走陆运.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脍炙人口的《琵琶行》诗中曾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据史料记载,那时的西域一带(今西北、华北各地)从浮梁运销的茶叶达十几万驮之多,《敦煌变文集》中的《茶酒论》即记录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棉花播种保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惠民 《农业考古》1991,(1):325-326,333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棉国家之一。植棉历史悠久,对植棉技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本文就棉花的播种保苗技术,考证如下。一、播种期棉花的播种期,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而定。我国古农书中,对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有不同的记载。据较早的宋代(1084年)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中,对长江以南地区,棉花播种“以春二、三月(农历)之晦,下子种之”。在元代(1286年)孟棋等人撰《农桑辑要》中有:“至谷雨前后,拣好天气下种”。元代(1314年)鲁明善撰《农桑撮要》中  相似文献   

14.
舒城在安徽省中部偏南,春秋时为舒国,汉置龙舒县,后废,故城在今县西八十里龙舒山。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改置舒城县。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取古龙舒县为名”。我省古代的水利工程之一——七门堰就位于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据《汉书》记载: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封其伯兄子刘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于七门岭下,阻  相似文献   

15.
字说五谷     
王菲 《河南农业》2005,(9):42-43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着近万年的农业文明史。据《淮南子·修务》记载:“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龙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之宜,燥湿肥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原始采集业在神农时代发展为种植农业,所种农作物的品种据上述主要是“五谷”,但对“五谷”的解释却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麻、黍、稷、麦、豆(郑玄注《周礼》);一说是稻、稷、麦、豆、麻(王逸注《楚辞》);还有人认为是稻、黍、稷、麦、菽(赵歧注《孟子》)。综合起来共有六种作物,即黍、稷、麦、稻、豆、麻。事实上“五谷”之说是受到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当时社会不可能仅有五种农作  相似文献   

16.
凤凰的古代记载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态据《尔雅·释鸟》:“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孟子·公孙丑上》:“凤凰之飞鸟”《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诗经  相似文献   

17.
巴里坤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巴里坤马是新疆的一个地方优良马种,产于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分布于伊吾和哈密县。 巴里坤地区养马历史悠久,曾有过比较发展的阶段。据《文献通考卷》载:“养马放牧于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别马群,莫知真数。”又据《中国经营西域史》载:“在乾隆年间,于伊犁、塔尔巴哈苔、镇西(即巴里坤)、乌鲁木齐等处创办牧厂,孳生畜群,以备防官兵及解往内地之用”;“巴里坤马厂有三个,东厂设立巴里坤,西厂设于古城(奇台县),三厂设木垒,皆水草茂盛之地”。由此可见,当时巴里坤养马业已初具规模,马匹大多为蒙古马。从史料分析得知,  相似文献   

18.
茯苓考述     
茯苓是我国主要的林副特产,也是重要的中药材,素有除湿“圣药”、中药“八珍”之一的美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茯苓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诗人给我们留下许多有关茯苓的动人诗篇,仍传颂至今。“碧松根下茯苓多”“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说明在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就知道了采用茯苓。茯苓释名很多,古有茯兔(《神农本草经》)、茯神(陶弘景:《名医别录》)、松腴、不死面(明·刘国翰:《记事珠》)、伏灵(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解释:“茯苓,史记龟策传作茯灵、盖松  相似文献   

19.
江苏茶史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是中国奉献给人类的珍贵礼物。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的发现、利用及其文化都源于中国。茶最初作为食用或药用,相传起源于史前“神农时代”,而用之为饮,最早发生于巴、蜀(今四川省)。据古人研究,我国其他地区,“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茶)饮之事”;是秦国统一全国前先占领巴蜀以后,开始慢慢传诸中原和其他地区的。中国最早的“荼”字,就首见之于秦汉间的辞书—《尔雅》。江苏是继巴蜀以后开始饮茶、种茶的省区之一。据古籍和方志记载,江苏在汉时便有“汉王”在茗岭(今宜兴境内)“课童艺茶”,以及“阳羡(宜兴县旧名)买茶”等传说。《桐君录》…  相似文献   

20.
虎丘白云茶     
从前,虎丘有一种名茶一白云茶,相传最早就是由陆羽栽培而成的。白云茶,又叫“雨前茶”。据文肇祉《虎丘山志》记载:白云茶“僧房皆植,名闻天下。谷雨前摘细芽,焙而烹之,名曰‘雨前茶’。”《吴县志》与《元和县志》均清楚地记载了白云茶的征状与特色,云:“(茶)出虎丘金粟山房,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烹之色白如玉,而作豌豆香,性不能耐久,宋人呼为‘白云茶’。”卜万祺在《松寮茗政》中对白云茶曾予以高度评价:“其茶色、味、香、韵,无可比拟,茶中王也。”此茶,明代列为贡茶。由于茶叶名贵而独特,而茶树又不多,无法满足朝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