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牦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BOX-Behnken设计法对凝固型牦牛乳酸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YC-350菌种,接种量为0.01%,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6h,蔗糖添加量为7.00%,其获得的产品组织均匀、口感细腻、风味俱佳。  相似文献   

2.
调配型酸乳饮料是以鲜奶、复原奶和豆奶为主要原料,不经乳酸菌发酵,直接用有机酸、糖、稳定剂配制而成,其蛋白质含量必须大于等于1%的乳饮料。调配型酸乳饮料的生产虽然工艺简单,但是稳定性比较差,易出现分层、絮凝和聚结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目前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生产工艺不同,酸乳可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凝固型酸乳是原料乳经过巴氏杀菌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灌装、发酵、冷却等工艺生产出来的乳制品。由于酸乳是纯牛乳发酵而成,在  相似文献   

4.
香蕉果肉发酵酸牛乳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荷斯坦奶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成熟香蕉果肉浆,对生产发酵凝固型水果风味酸乳的发酵条件,最佳底料配比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2小时20分,乳酸菌接种量为3%,添加果肉的量为5%。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玉树牧区牦牛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山草甸草场上,牦牛在天然草场终年放牧。以牦牛乳为原料自制凝固型酸奶在当地牧区历史悠久,由于凝固型牦牛乳酸奶是用优质的原料乳经品质优良的乳酸菌发酵而成的,因此质地紧密、风味独特、口感香甜,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乳制品,深得当地牧民群众的喜爱。而乳酸菌是决定发酵乳制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1],乳酸菌的酸化能力、后酸化能力、胞外多糖和风味物质的形成等发酵性能对最终发酵乳产品的质地、风味及营养功能的发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乳酸菌不仅可以改善食品的风味,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鲜牛乳、枸杞粉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实验研制凝固型枸杞酸奶。实验结果表明:凝固型枸杞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白砂糖用量8%、发酵时间9 h、枸杞粉用量10%。在此条件制得色泽粉红均一、质地细腻柔滑、口味酸甜适中,且兼有纯乳酸发酵特有滋味和枸杞特有香味的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7.
干酪生产和成熟期间的蛋白水解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酪生产和成熟期间的蛋白水解酶西北农业大学食品系(陕西省杨陵712100)张富新干酪是以奶与奶制品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乳酸菌和凝乳酶使奶中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再经一定时间成熟而制成的一种发酵奶制品。在于酪生产和成熟期间,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由广东省食品学会主办、合生元协办的健康有"益"——2014益生菌、益生元高峰论坛举行,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世卫组织对于益生菌的定义是: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身体健康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而益生元则是指在人体肠道内能刺激有益菌群生长,是专供益生菌"养料"的一种专享物质。主要以低聚糖为代表。目前,市面上以益生菌为卖点的饮料琳琅满目、品类繁多。记者了解到,其中酸奶仅占中国整个乳品市场份额的15%左右(乳酸菌奶饮品不到5%)。而国外发酵型乳酸菌奶饮品已空前发达,日本、欧洲发酵乳饮料在  相似文献   

9.
以红豆、薏仁、脱脂牛乳为主要原料制作成凝固型酸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红豆浸泡8 h,蒸煮1 h效果最佳。经过正交试验确定各种原料比较合适的添加比例为红豆10%,薏仁粉1%,蔗糖8%。  相似文献   

10.
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宁市某奶牛场73份奶样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并通过血浆凝固酶试验、DNA酶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检出阳性样品20份,阳性率为27.4%(20/73)。  相似文献   

11.
在谷物酸奶中添加火龙果果粒,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产品配方及发酵时间。感官评分结果表明,牛乳中加入稳定剂(明胶0.1%,果胶0.1%,变性淀粉0.5%)、谷物粉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8.0%,益生菌接种量2.0%,发酵时间5 h时后加入10.0%火龙果果粒,搅拌均匀后再进行降温、冷却,可获得果香浓郁、酸甜可口、凝乳均匀、色泽诱人的火龙果果粒谷物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脱脂乳和椰浆为原料进行风味发酵乳的制备。以感官评定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UHT椰浆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椰子风味发酵乳的最佳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风味发酵乳的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UHT椰浆添加量,其次为发酵时间。椰浆发酵乳的最佳配方为椰浆添加量16.5%,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8h。以此配方制成的椰浆发酵乳,感官评分为45.56,产品颜色均匀,口感顺滑细腻,有浓郁的奶香、椰香风味和滋味。  相似文献   

13.
以羊乳、小米面、明胶、无花果和中药提取物为原料制备一种催乳保健羊乳制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产品的感官评分和硬度为指标,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小米面与鲜羊乳的添加比例31:100(m/V)、明胶添加量1.01%(质量分数,下同)、无花果添加量13.17%、中药提取物添加量10%。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外观光滑、风味清甜可口、乳香浓郁、色泽均匀,感官评分达96.30分,硬度值为366.53 g,且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料的营养和保健成分。  相似文献   

14.
对芒果果粒谷物酸奶的产品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配料优化组合,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产品配方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牛乳中加入8%白砂糖、2.5%谷物粉、0.15%明胶、0.15%果胶、0.40%变性淀粉、250DCU/t直投式乳酸菌,在42.5℃条件下发酵5h后,加入10%芒果果粒,搅拌冷却后,所得芒果果粒谷物酸奶细腻、光滑、清新、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复原乳为原料,利用甘草提取液、瑞士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备风味发酵乳。[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甘草液添加量、白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试验产品感官品质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甘草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甘草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3%,甘草提取液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6%,42℃发酵6 h。发酵乳风味良好,凝乳状态均匀,有较好的15天贮藏期稳定性,有较好感官品质,保持活菌数在6.5×108 CFU/mL以上。[结论]本文经过试验研制新口味发酵乳,拓宽发酵乳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16.
紫薯牛奶感官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薯、牛奶为主要原料制作一种紫薯牛奶,利用感官评定、粒径分布分析和近红外发射光谱的背散射光作为评价方法,研究紫薯、牛奶、白砂糖三者添加量对感官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稳定剂对体系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最佳紫薯牛奶配比是60%新鲜牛奶、5%紫薯、4.7%白砂糖、0.2%乳化剂。不同稳定剂的添加不会改变体系内的粒径分布,但却能够改变体系内的动力学参数,在最佳配方基础上,添加0.3%复配稳定剂(55%微晶纤维素,40%变性淀粉,5%к-卡拉胶),可实现6个月货架期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银耳进行软化处理后用于冰淇淋生产的具体工艺。以冰淇淋膨胀率、抗融性及产品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考察银耳、全脂奶粉、明胶、单甘酯用量及银耳软化处理方法对银耳冰淇淋品质的影响,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银耳采用高压蒸煮处理35min,银耳绵软、柔嫩,呈溶胶状态;银耳、单甘酯、明胶、全脂奶粉的最佳用量分别为5%、0.4%、0.2%、8%。按此条件生产的银耳冰淇淋组织状态均匀细致,口感柔滑细腻,具有理想的膨胀率及较好的抗融性。  相似文献   

18.
酶法制备紫薯乳饮料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薯酶解液、鲜牛奶为主要原料,开发出黏度小,乳化体系相对稳定,美味可口的紫薯乳饮料。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产品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产品最佳配方为鲜牛奶60%、紫薯酶解液30%、蔗糖8%;最佳发酵参数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3h、接种量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鲜牛乳、红枣、枸杞为主要原料,利用俄罗斯生产的特色菌种进行发酵,探究俄罗斯风味红枣枸杞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 以感官评分和乳清析出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混合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结果 俄罗斯风味红枣枸杞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混合汁20%,白砂糖3%,接种量3%,发酵温度42 ℃,发酵时间4 h。结论 制得的产品呈红褐色,口感软滑,酸甜可口,质地均匀。  相似文献   

20.
以羊乳、玉米面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感官评分和硬度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粗粮型羊乳奶泡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玉米面与羊乳比例(m/V)0.435∶1、木糖醇与蔗糖比例(m/m)约0.712∶1、蔗糖酯(以质量分数计,下同)0.18%、β-环状糊精2.8%,柠檬酸0.0958%、明胶1.994%。研制出的产品不仅外观光滑、色泽均匀、口感清凉且甜度适中、兼有羊乳和玉米面的特有香味,感官分值达95.48分,硬度为371.95 g,适合于绝大部分人群,产品中的营养物质和保健成分也得以最大程度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