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2,(17):52
严格管控优质耕地国土部近日通知要求,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重点是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严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更好地完善耕地保护补偿的有效性与公平性。[方法]以粮食主产区为例,运用305份地方国土管理人员调查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国土管理人员对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地方国土管理人员的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偏低;经济发展状况、农业建设条件、耕地保护任务和耕地保护认知对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重要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耕地生产效益对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重要性具有反向影响效应;经济发展状况和农业建设条件因子对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占据主导作用。[结论]为保证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有效性,建议关注地方国土管理人员,提高其耕地保护补偿认知,结合耕地保护任务,制定差异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重视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农业建设条件,降低耕地保护难度。  相似文献   

3.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耕地质量、生态的测度等受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致使当前“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格局在实施过程中仍以数量管控为主,这与新时期粮食安全和低碳社会存在脱节,亟需建设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体系。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观点,结合农业高质量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新要求,梳理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下耕地保护现状和现实困境,探索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路径。研究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耕地保护需要兼顾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粮食安全与碳减排双重目标。然而,现阶段耕地依然存在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耕地碳排放持续增加、保护耕地与保护生态难协调等问题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从“本体角度、拓扑关系、科技助保”三个方面探索耕地保护转型路径,即转变耕地本体内涵,从现状耕地向可耕地内涵转变;从严格保护耕地向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的数量、强度和生态转变;将科技创新应用于耕地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耕地生产绿色高效。因此,建议依据可耕地宜耕性高低合理布局农作物及作物结构,利用土地整治提升耕地生态以降低碳排放;根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管控建设用地总量,确保优质耕地不减少,进一步提升农业高精尖技术实现耕地绿色增产;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科研工作者和农户自下而上自愿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评价单元耕地利用的亲疏关系,进行耕地利用分区,可为县域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充分考虑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选取了反映耕地结构、产出、区域地理位置以及与它相关联的土地利用因子,构建了景观结构、产出和空间位置功能耕地利用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和耕地分区。[结果]平度市耕地利用分为四个类型区,其中一区和二区需要加强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保护,从而保障区域农作物的数量和质量;一区和三区的建设用地需要提高集中程度和利用率;四区应注重发展多样性的特色农业,避免盲目扩大种植业。[结论]在东部沿海农业区的城镇化过程和追求耕地高产出过程中,一要加强控制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二要不断检测耕地集约利用过程中,特别是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三要注重因地制宜保护土地利用的多样性,避免盲目扩大耕地,以利于整体耕地及其农产品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了扭转各地日趋严重的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国土部门加大了对违法占用耕地的监控力度,及时发现了大量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并促使部分被违法占用的耕地得到复耕。要控制违法占地,确保我市33933.33公顷耕地红线,就需要对违章用地现状进行调研,并就如何恢复耕作提出科学的验收标准,为我市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GlobeLand30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对2000—2020年土地利用演变进行剖析,采用Markov-P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的多情景变化趋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主要由耕地转入,其他用地面积减少。Markov-PLUS模型模拟总体精度为0.89,Kappa值为0.80,模拟效果较好。自然发展情景延续历史发展趋势,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以市辖区和闽侯县扩张最为突出,其他区(县、市)建设用地侵占周边耕地且集聚特征明显;城镇发展情景下,耕地、林地和草地均大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大幅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重心分别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偏移,空间集聚特性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化,面积缩减的态势得到有效控制,重心迁移幅度较小;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显著增加,建设用地增速得到有效控制,此情景更符合研究区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诉求。研究可为福州市未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情景预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出让纯收益应该为763亿元,而中央和地方实际收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只有214.5亿元,其中中央部分约为70亿元.“也就是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一年流失近550亿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近日,国土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潘明才表示,除了投资拉动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之间恶性竞争,采取各种手段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惹的祸.……  相似文献   

8.
1 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核查.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建设对耕地保护的驱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涛 《甘肃农业》2005,(12):90-90
一般来说,城市化建设对耕地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占用耕地,二是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促进耕地的保护。基于从耕地保护的角度考虑,以江苏省为例,深入分析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因,并对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土地利用问题提出相应的耕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东山岛绿色空间景观格局进行分析,为东山岛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ArcGIS 10.5、ENVI 5.3、IBM SPSS Statistics和Fragstats 4.3等软件,提取景观格局核心指数,根据相关性指数筛选后,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2个层次分析了研究区7年内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岛内整体景观格局2011-2017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耕地、草地这两类绿色空间用地,四类评价指标(面积、密度、形状、聚散性)变化明显.岛内城镇建设扩张速度大于绿色空间的增长速度,斑块形状水平和破碎度均呈上涨趋势;岛内城镇建设以中心城区往耕地周边扩张,建设用地的聚集程度在不断增加.岛内景观多样性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绿色空间斑块的连通度降低,生态阻力加大,给保护生态系统安全带来困难.[结论]东山岛在后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中需注意对耕地和草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切实加强对绿色空间优质廊道的保护和修复,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上找到可靠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俸玉婷  韦燕飞  黄鹄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40-5542,5578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山区的耕地保护工作难度加大。以广西西林县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发现,影响西林县耕地保护的主要因素是退耕还林,通过单对西林县标准分配面积的时空差异状况分析西林县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调西林县耕地保护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泸定县耕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采用多项式拟合和多元逐步回归法构建了泸定县耕地需求影响分析数学模型,据此预测到2020年泸定县耕地保有量至少为5 339.75 hm2,提出了泸定县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泸定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晓  丁忠义  陶育琼  连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50-19051,19054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丰县统计年鉴》中人口、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数据,采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各相关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研究表明,19992005年丰县耕地压力较大,县域范围内粮食供需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今后丰县耕地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大压力。为缓解耕地压力,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丰县耕地和粮食供需平衡,稳定和提高县域范围内的粮食生生产能力,提出了合理保护耕地的对策与建议:一是采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现有耕地资源;二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力度,增加耕地面积;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3年多对广西恭城、平乐等县及桂林市郊150个柿园的调查,对桂林市郊、平乐县、恭城县三地6个柿园7份土壤样本和平乐、恭城两县4个柿园14份叶片样本的分析及在恭城县的施硼试验,初步证明了缺硼是造成柿顶腐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初步明确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即不深施基肥的柿园发病重,恭城水柿比华南牛心柿发病重,环割(剥)愈合差的柿园发病重,其他病害防治差的柿园发病重,平地柿园比山区柿园发病重,9月中下旬温度偏高的年份发病重,发病轻重与砧木、树龄无关。  相似文献   

15.
耕地质量建设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河北省望都县为例,从土壤肥力、耕作田块条件、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耕作便利条件和农田防护保障水平等5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借助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运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因素组合法,对研究区域做出耕地质量评价与耕地质量建设分区。结果表明,望都县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为4个级别,1、2级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6.42%和30.56%,表明望都县耕地质量总体上相对优质;3、4级地共占区域总耕地面积的33.02%,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空间较大。望都县耕地质量建设分区可划分为高标准农田主导型、农田水利路网主导型和农田路林主导型3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47%、39.86%和52.67%。本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太行山山前平原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金寨县2019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金寨县2021年耕地质量监测数据与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结果,对金寨县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更新评价。结果表明,金寨县2021年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5.174等,较2019年的5.448等提高了0.274个等级。金寨县2021年耕地质量分布以4~6等地中产田为主,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8.98%,更新评价结果可为金寨县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耕地提质改造是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介绍有关耕地提质改造潜力测算与评价工作的流程。在调查现状耕地的潜力情况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耕地占补平衡需求,进一步落实耕地提质改造的规模和分布,为科学、合理地实现新兴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是一项协调性与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耕地提质改造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是否有助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陕西扶风县在耕地保护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性,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改造和统一规划,正确处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等措施,以达到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钟莉传  周晓欢  张慧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05-16807,16849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广西恭城县经历了20多年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出了全国知名的"恭城模式"。通过对恭城县当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突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对恭城县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青海省民和县近20年景观分布规律及其土地利用程度问题,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将青海省民和县作为研究对象,选用2000、2010、2020年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基于GlobeLand30分类系统,构建分类体系,并通过土地类型转移矩阵得到20年来研究区各景观类型面积及其变化情况,最后利用Fragstats4景观分析软件选取9个主要景观指标,对民和县的景观格局进行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面积增加最多的是人造地表,耕地面积减少最多,耕地转化为人造地表的趋势尤为明显;(2)草地和耕地的破碎化程度最高,湿地破碎化程度较小;(3)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整体上升,土地利用效果明显。进行景观生态格局动态分析对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有重要的作用,可为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