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我国小麦主要的生产基地,提高河南省小麦产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作者依据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对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进行了分析,并与全国小麦生产现状进行了比对。针对河南省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播期早、品种差、施肥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加速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等措施,为持续提升小麦生产水平,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小麦产业机械化水平、规模化经营状况、良种与农技推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等方面,对河南省济源市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针对小麦产业化过程中规模化经营水平、品种与技术的更新、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麦产业发展的对策:提高小麦机械化生产水平及规模化经营水平,推进小麦生产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与深度,推进小麦高质高效生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促进供需结构升级;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提高产出效益;多举措保产加销融合,推进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和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持续提高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小麦和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杂乱、出苗差、施肥不合理、自然灾害频繁及病虫害加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产品种选育、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玉米适时晚收及小麦一喷三防等对策措施,以期推动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焦作市是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区之一。1999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小麦亩产千斤市。几年来,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小麦产量高、质量优、品种好三大优势,积极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三优小麦"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产业工程和推进小麦种子产业化经营,在小麦生产上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产到高效的战略转型,由全国小麦千斤市变成了小麦种子大市和优质小麦大市。  相似文献   

5.
对照WTO农业规则 ,从生产形势、产品类型、经济效益、市场销售、外贸形势、国内支持等方面对河南省小麦生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河南省小麦生产的生态条件、生产技术、品质类型、成本效益等特点 ,提出了河南省小麦生产应对入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及时了解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小麦育种、种植、植保和加工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体系中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黄河以北(豫北)地区生产条件较好,小麦生产水平较高,是河南省小麦的高产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小麦播种环节出现了耕作粗放、技术不配套等现象,由此带来小麦干旱、冻害、病虫害加重等问题,对小麦优质高产稳产造成较大不利影响。"麦收胎里富,种好是基础",根据近年小麦生产实践,必须把落实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作为小麦防灾减灾夺丰收的基础和保障来认识。  相似文献   

8.
小麦生产种植是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应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该文介绍了河南省驻马市驿城区的小麦种植现状,然后从科学整地、施用基肥、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定植管理、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地区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小麦生产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进入21世纪以来青岛市小麦生产的发展现状,从竞争力、发展潜力、制约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小麦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等发展对策,对促进小麦产业科学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农户耕地规模和种子选择的视角出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小麦生产大省河南省的14个县56个行政村300余户农民的进行问巷调查.在分析了小麦种植地块规模、品种数量及种子来源对小麦生产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从品种审定、良种补贴、保障措施及农民与土地关系等4个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发展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有效途径,用战略研究的方法,进行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区划,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战略思考,并对河南省近几年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各主产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战略支撑手段和发展前景。强调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加快调整小麦的品种和品质结构,进一步加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实行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基地等战略手段才能使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小麦高效节水的生理基础,提出了应加强节水高效品种选育和筛选,建立适应型栽培体系、小麦-玉米节水高产一体化体系等对策,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河南省小麦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在小麦生产所面临的各种病害中,赤霉病一直是重点防控对象。河南省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加重对河南省小麦生产构成了较大威胁。本文主要从小麦赤霉病防控的有效措施、抗性资源的发掘及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展开综述,浅析河南省小麦抗赤霉病研究现存的问题,提出需要强化利用抗性资源,加强分子育种在河南省抗赤霉病研究中的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南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河南省目前小麦生产现状,认为河南省在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基础上,实现了依靠单产提高而增加总产的目标,为我国粮食生产积罨了有益的经验;并深入剖析河南省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今后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发展战略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持续的疫情、 2021年秋汛晚播、极端天气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对保粮保供造成严重威胁。河北省是全国小麦重要的主产区,单产居全国第二位、总产量居全国第四位。通过对河北省小麦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现状的分析发现,河北省在小麦生产自然条件、加工企业实力、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优势突出,但优势特色品种和种业创新不足、加工短板凸显、产业集群活力不足等影响产业提质增效。基于此,从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建立产业环节预测预警应急体系、加大对种粮各环节的补贴力度、做实做细做好小麦收储工作、加大产业集群建设力度、推进社会化服务和风险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麦栽培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而又重点总结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成立以来小麦栽培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展示了有关小麦生态、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论述了小麦栽培在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今后河南省小麦栽培研究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李青吉  李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82-14683
从多个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对2012年河南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利弊,主要包括种植制度、小麦品种、气象要素、土壤水分条件、小麦的产量因素、不利小麦生产的因素及综合因素等,结果认为,对2012年小麦生产有利的因素有小麦品种优良、气象条件基本适宜、土壤水肥条件较好;不利因素有小麦播种较晚,越冬前分蘖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小麦越冬期的分蘖没有对产量的形成作出贡献,后期的虫害和病害对产量的形成有不利影响。这可为河南省小麦生产中趋利避害,实现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正>优质小麦品质的形成与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技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保证优质小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准确把握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对加快河南省优质小麦发展,促进小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现状(一)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完善1.不断研究调整优质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9.
苏红 《农家参谋》2022,(6):78-80
近年来,受天气、等综合原因,河南省舞阳县小麦赤霉病频发、反复发生,严重降低了当地小麦的产量.因此,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控,是提高农民小麦种植积极性、保障河南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河南省提出推进"四优四化"调整农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发展对小麦产业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通过分析郑州市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从标准化、规模化、市场调节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