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显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54-154
本文介绍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的防治,提出必须采用多种无污染、可持续的技术措施,将主要的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从而达到茶园的有机生产。  相似文献   

2.
张晓波 《农技服务》2023,(10):76-79
茶叶是凤冈县特色产业,以有机茶叶为代表的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技术模式逐渐成熟。为实现凤冈有机茶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学系统化,推动凤冈茶叶高质量发展,从基地选择、基地规划、茶园开垦、挖沟施肥等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的规划与建设;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肥料管理、修剪管理介绍有机茶园管理;从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管理。  相似文献   

3.
唐美君  郭华伟  肖强 《浙江农业科学》2012,(8):1163-1164,1168
通过发放问卷与实地考察,对浙江省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的病虫防治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分析2类茶园在主要防治对象,使用的农药品种,喷药次数、防治费用和喷药器具四个方面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广应用农药减量化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茶园病虫草害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通过近几年对茶园病虫草害的调查和研究,在茶业生产中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特介绍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其防治策略,以期能够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无公害化茶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各类茶叶质量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要求,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大致包括茶园管理、加工管理及包装贮藏三大部分。1、茶园管理技术目的是防止茶园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所造成的农药污染、化肥超量及城市垃圾、污泥等施用污染等。  相似文献   

6.
我市无公害茶园现有511hm^2,采摘面积293hm^2,其主栽在西部山区营前乡及周边乡镇。近年来,经过病虫害发生隋况的调查研究,目前我市虫害发生有螨类、小绿叶蝉、茶毛虫,主要病害发生以茶芽枯病为主。针对无公害茶园病虫害发生的现状和发生规律,笔者认为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应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方式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景洪市茶园总面积1.68万hm2,其中有机茶园0.10万hm2、绿色食品茶园0.21万hm2、无公害茶园0.8万hm2,平均亩产干毛茶67.3kg。由于近几年来茶叶市场价格下滑,茶农无心管理茶园,加之多年的强采,只采不养,病虫为害,未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茶园建设是提高茶叶质量的重要措施,对茶叶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很大作用。本文主要对旌族无公害茶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种植现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措施,同时介绍了茶叶加工要求,解决了无公害茶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生态茶园管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产业的现状、土壤管理技术、园间管理、病虫草害的防治方面总结出国庆乡生态茶园管理技术,以供江城茶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病虫草害防治是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农药是防治病虫草害的有力武器。该文介绍农药的来源与分类,简述无公害茶的概念及其内涵,阐述无公害茶园适用农药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潮州凤凰山茶园蜘蛛多样性与优势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10月对潮州凤凰山茶园蜘蛛采样调查,共采集蜘蛛标本16 952个,经鉴定统计,共获得茶园蜘蛛23科67属79种,其中待确定种27种。通过对3种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茶园的蜘蛛种类最多,个体密度最大,蜘蛛群落优势度与丰富度高于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普通茶园最低。常见种在3种茶园分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茶园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无公害茶园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无公害茶园的施肥原则、常用肥料,以及无公害茶园施肥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技术,强调充分利用害虫特点,以良好的茶园生态系统为中心,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综合运用农业、生物、机械和物理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有机茶园病虫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柯翎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58-159
阐述了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等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冬季茶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茶园管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茶园生产效益,促进来年春茶的增收,做好茶园冬季茶园管理极为重要。因此,总结冬季茶园管理技术,包括翻耕、杂草防除、施肥、修剪与台刈、防冻、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冬季茶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支柱性产业,为加快无公害化茶叶生产,提升昌宁县茶叶质量,增加茶农收入,本文从无公害茶叶的概念着手,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茶园立地条件与规划、茶园肥土管理、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旨在为昌宁县无公害茶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支柱性产业,为加快无公害化茶叶生产,提升昌宁县茶叶质量,增加茶农收入,本文从无公害茶叶的概念着手,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茶园立地条件与规划、茶园肥土管理、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旨在为昌宁县无公害茶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茶园管理技术直接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和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无公害茶园秋冬季管理主要注意合理施肥和清园。合理施肥不仅能改良土壤,促进茶树生长发育,而且也能减少病虫害、草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有利茶园来年丰产。  相似文献   

19.
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是茶叶科学种植的一个重要依据。为掌握南京市茶园土壤的酸化程度及重金属污染现状,明确影响南京市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因子,通过GPS定位技术,对南京市不同地区116个典型茶园土壤的pH值及重金属含量进行定位监测与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茶园土壤存在明显的酸化现象,且呈加重趋势,其中2010—2012年pH 4.1~5.0的茶园土壤为49.1%,比2004—2006年增加29.7%,pH4的茶园土壤则增加了3.8%。以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污染评价,结果发现6种重金属元素(Cu、Pb、Cd、Hg、As、Cr)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中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清洁。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Cu、Pb和Cr含量呈上升趋势,且2010—2012年Cu、Pb、Cr含量均超过江苏省土壤背景值,说明它们在茶园土壤中存在一定的积累。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Cu、Pb、Cr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茶园日常施肥应控制畜禽粪便和含Cr化肥的施用,避免土壤因酸化和含重金属肥料的施入导致重金属含量增加而影响茶叶质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选择茶园环境、建设要求、肥力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修剪与采摘等方面介绍了江津猫山富硒茶叶有机种植技术,为促进当地有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