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近年来,河北省河蟹育苗生产发展很快,沿海百余座水产育苗室中有近一半开展了河蟹育苗生产、年产蟹苗1万余公斤。目前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备状1期至蚤状Ⅱ期和蚤状Ⅴ期至大眼幼体变态难;二是时常发生大眼幼体大批死亡。为此,我们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1亲蟹的选择目前我省河蟹育苗所需亲蟹,大体上有三个来源:一是上年秋收购的人工养殖的二龄成蟹,移入半成水中促其交尾、抱卵,然后越冬,第二年春天再起捕移入室内产卵;二是春天收购淡水池塘中养殖的二龄蟹;三是春季收购的海捕抱卵蟹。海捕蟹虽然个体较大,抱卵较多、…  相似文献   

2.
候传宝 《内陆水产》2002,27(2):21-21
近年来,随着大水面河蟹养殖的发展,围网养蟹以其节省饲料和养成规格大、品质好而得到迅猛发展,仅我县东平湖区就有几千亩围网养蟹面积。根据几年的养殖情况看,不少围网养殖存在河蟹回捕率差(有的回捕率仅20%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低。现根据我地的情况,分析围网养蟹回捕率低的原因,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法,供参考。1围网养蟹回捕率低的原因1.1苗种质量差从目前看,大多养殖者不是自己培育蟹种进行养殖,而是到外地购买蟹种。由于缺乏蟹种鉴别知识,不少人所购买的蟹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辽蟹、或是瓯江蟹;有的还掺有性成…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6,(12):81-81
1、扣蟹运输后会发生什么问题? 近年来,河蟹养殖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受条件制约,相当多的养殖户无法实现自己培育一龄蟹种,需要从外地采购扣蟹甚节大眼幼体。因而,很多蟹农在放养扣蟹或大眼幼体时,这些苗种都经过了一个长途运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2005,(1):81-81
1.扣蟹运输后会发生什么问题?近年来,河蟹养殖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受条件制约,相当多的养殖户朋友无法自己培育一龄蟹种,需要从外地采购扣蟹甚至大眼幼体。因而,很多蟹农在放养扣蟹或大眼幼体时,这些苗种都经过了一个长途运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1.扣蟹运输后会发生什么问题?近年来,河蟹养殖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由.丁受条件制约,相当多的养殖户朋友无法实现白己培育一龄蟹种,需要从外地采购扣蟹甚至大眼幼体。因而,很多蟹农在放养扣蟹或大眼幼体时,这些苗种都经过了一个长途运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随着河蟹生态苗繁育技术的成熟,生态苗的产量、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高。笔者多年从事河蟹生态苗的繁育,2017-2018年在三角洲进行了河蟹生态苗繁育方面取得了平均亩产122.3千克的好成绩,具体总结如下。一、种蟹的选购和管理种蟹的选购从2017年9月16日开始,到10月5日收购结束,边选购边暂养,总计收购雌蟹3980.2千克,数量为54032只,平均规格73.5克/只。种蟹入越冬坑47898只,到2018年5月3-4日,种蟹发育成熟,分两天起捕,然后装笼布苗  相似文献   

7.
所谓扣蟹是指Ⅲ、Ⅴ期幼蟹经养殖越冬后,体重达5~25克的蟹种,又称“铜钱蟹”。它类似于池塘养鱼中的大规格鱼种。许多土产单位在扣蟹的培育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越冬死亡率高和越冬后性早熟而成批死亡的现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此阶段是隔年蟹养殖成败的关键阶段。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培育。 一、控制密度。由于放养的幼蟹当年不能上市,所以应采取密放的方法,控制其规格和发育程度,一般在6、7月份,亩放Ⅴ期幼蟹(每公斤6000只左右)4—5斤,这样至翌年3月初,就可起捕到规格为每公斤几十只的蟹种。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从外地购回的  相似文献   

8.
蟹种的性早熟是指当年生产的蟹种中有一部分个体较大,通常规格在20克以上,其性腺已发育成熟。上海朱文祥(1990)指出,当年蟹种培育中存在性早熟现象,池塘培育的蟹种,当年大约有20%左右的蟹种达到性早熟。据湖北徐兴川(1994)报道,用性早熟的蟹种养殖商品蟹,死亡...  相似文献   

9.
病害纵横     
病害纵横1994年湖北省出现大量蟹种死亡1994年湖北省耗资3000万元购买蟹种,但因初试养殖单位和个人缺乏辨认蟹种质量的知识,特别是不懂河蟹生理特性,购入劣质蟹种,致使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据对24起蟹种纠纷的有关技术鉴定,21起是因蟹种...  相似文献   

10.
某养殖户承包养殖水面7hm2,投放V期幼蟹14万只,抱卵青虾17.5kg,银鲫夏花40万尾,鲢鱼种250kg。8月1日发现河蟹零星死亡,每天见数的100余只,青虾死亡较多,持续近10天,虽采取加水、换水措施,河蟹仍在继续死亡。笔者8月10日到塘口诊断,目检河蟹个体大的已达65g,平均个体40g左右,蟹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将死的蟹无力,捉在手中呈颤抖状,死蟹多在岸边及水草处。青虾死在整塘中,已腐烂,少数呈红色。蟹壳无任何附着物,镜检体表及体内无寄生虫。用网具抄捕青虾,来捕到,说明塘中青虾已所剩无几。据养殖户介绍,该塘1997年初已彻底…  相似文献   

11.
某养殖户承包养殖水面105亩,投放五期的蟹14万只,抱卵青虾17.5公斤,银鲫夏花40万尾,鲢鱼种250公斤,8月1日发现河蟹死亡,每天100余只,青虾死亡较多,持续近10天,虽采取加、换水措施,河蟹仍在继续死亡。笔者8月10日到塘口诊断,目测河蟹个体大的已达65克,平均个体40克左右,蟹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将死的蟹无力,捉在手中呈颤抖状,死蟹多在岸边及水草处。青虾死在整塘中,已腐烂,少数呈红色。蟹壳无任何附着物,统检体表及体内无寄生虫。用网具抄捕青虾,来捕到,说明塘中青虾已所剩无几。据养殖户介绍,该塘1997年初已彻底清理…  相似文献   

12.
<正>“牛奶病”是河蟹感染二尖梅奇酵母后引发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扣蟹到成蟹养殖阶段,可造成成蟹减产50%以上,种蟹越冬死亡70%以上。该病2018年在盘锦地区发现,随后病区逐年扩大,目前我国北方养蟹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病,以盘锦地区最为严重,2022年苏州地区也出现了发病报道,已经威胁到了河蟹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笔者从发现“牛奶病”开始,就参与了针对其的防治研究,现总结一些经验,希望能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熊美海 《水产养殖》2011,32(2):52-52
在选择蟹种的时候,要避免性早熟蟹。河蟹性早熟就是在其尚未达到商品规格时,已由黄蟹蜕壳变为绿蟹,性腺发育成熟,早熟蟹个体规格约为每千克20~30只,其大小与大规格蟹种差不多,难以将它们区分开来。而如果将这种早熟蟹作为蟹种第2年继续养殖时,不仅生长缓慢,而且易因蜕壳不遂而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4.
李树国 《科学养鱼》1997,(10):15-15
一、抱卵蟹死亡及掉卵原因分析1.抱卵蟹死亡原因分析抱卵蟹死亡量在池塘培育期间相对较少,而在育苗棚内暂养和布苗期间死亡量较大。经过观察,死亡的抱卵蟹绝大部分附肢有不同程度的缺损,而附肢齐全的抱卵蟹死亡较少。抱卵蟹在孵化期间腹部会经常扇动,以防止受精卵缺氧死亡,这是河蟹长时期来所形成的遗传特性。若某种原因造成附肢缺损,还要进行附肢再生,从而加重了河蟹生理负担,容易造成抱卵蟹死亡。抱卵蟹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水质。河蟹喜欢在水草较多、水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如培育池面积较小,以及残僻的影响,易使水质变坏,…  相似文献   

15.
刘杰贞 《齐鲁渔业》2014,(12):32-33
经过多年的探索,河蟹良种培育体系已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越冬期长,多年来池塘河蟹蟹种冬季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困扰广大北方养殖户的难题,因此,做好池塘河蟹蟹种越冬期间管理,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对于河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分别从蟹种越冬池的选择、蟹池水质调控、蟹种冬季喂养、蟹种疾病预防等几方面介绍蟹种冬季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河蟹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主要取决于环境水温,在较低气温下蟹种容易冻伤甚至死亡,因此蟹种越冬池的选择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河蟹育苗、幼蟹培育中,常见蟹体表有纤毛虫寄生,稍有不慎,即造成蟹大批死亡。笔者在塑料大棚培育5期幼蟹工作中,针对纤毛虫病的发生,进行了福尔马林等3种药物防治试验,结果如下。1病蟹症状附着有纤毛虫的幼蟹行动迟缓,食欲降低,体质瘦弱。镜检可见幼蟹的附肢...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蟹近几年发展很快,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稻田养蟹的产量和效益的提高。笔者就本地区几年来的养殖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1、苗种要选好。选好苗种是搞好稻田养蟹的关键,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①不从疫区购买蟹苗蟹种,一旦引进病蟹将给当地养蟹业带来严重的损害。②不购非长江系蟹种,辽蟹除了生长缓慢,起捕率低,在稻田养殖中,不耐高温、且性成熟早需提前起捕外,还与稻田水温偏高,水稻收割期晚相抵触,因而必须选择长江系蟹种。③剔除性成熟蟹,用性成熟蟹养殖商品蟹,其死亡…  相似文献   

18.
幼蟹培育死亡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倪建忠(江苏省南通市水产研究所226005)随着河蟹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蟹苗的需求量激增,而天然资源极不稳定,人工繁殖的蟹苗各项成本高,近几年来蟹苗价格成倍增长。因此,在幼蟹饲养过程中分析幼蟹死亡的原因和提高成活率是河...  相似文献   

19.
1症状 新鲜的死蟹在显微镜下检查,体表和体内无致病的细菌和寄生虫,可排除因病致死的可能。仔细观察,发现死蟹螯足和步足上的绒毛稠密坚硬,并且较为粗长,颜色较深;头胸甲颜色呈绿色或墨绿色,背部蟹纹凸凹不平,起伏相当明显;雄蟹的交接器为坚硬的骨质化管状体;打开蟹的头胸甲,可见蟹黄和蟹膏充塞腹腔,包括雄蟹蟹黄也很多。由此基本诊断为此蟹已达性成熟,虽然个体尚小,时间未到 (一般重阳节前后河蟹才性成熟 ),但因种质、喂养、管理、温度等原因而导致养殖蟹过早性成熟,这部分蟹不能再正常蜕壳而逐渐死亡。 2原因 2.1种质因…  相似文献   

20.
在人养殖条件下常有规格在15~50克左右的蟹种体内性腺发育成熟,雌蟹腹脐盖满,边线长有许多毛,颜色比较深黑;雄蟹螫足刚毛粗、长、密。这类蟹种大部分肥壮难以蜕壳或在冬春交配而自然死亡。此类蟹种称为性早熟蟹种,亦称假蟹种或小绿蟹,目前普遍要占蟹种总量的40%~50%。性早熟蟹种与正常蟹种相比养殖效益悬殊。我们根据市科委提出的“培育蟹种控制性早熟技术研究”课题,经过两年的努力,完成了课题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性早熟蟹种只占07%。现将工作总结如下。1条件与方法1·11994年和1995年,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口池塘作为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