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鲜草浸泡法。该法主要用于防病。将鲜草采回来后,扎成若干小把,浸泡在鳝鱼池内或网箱中即可。如预防黄鳝败血症、软体死亡症和蜷经症等,可用鲜鞭蓉嫩叶、铁苋菜、墨旱莲和马鞭草各1千克,分成若干等份,扎成小把,均匀放入20 ̄30平方米的养殖水面中浸泡3 ̄5天捞起。2.干品撒施法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防治黄鳝病害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鲜草浸泡法 该法主要用于防病。将预防鳝病的鲜草采回后,扎成若干小把,浸泡鳝池内或网箱中即可。如预防黄鳝败血症、软体死亡症和蜷经症等,可用鲜鞭蓉嫩叶、铁苋菜、墨旱莲和马鞭草各1kg,分成若干等份,扎成小把,均匀放入20~30m^2的养殖水面中浸泡3~5d后捞起。  相似文献   

3.
一、鲜草浸泡法 该法主要用于防病.将预防鳝病的鲜草采回后,扎成若干小把,浸泡在鳝池内或网箱中即可.如:预防黄鳝败血症、软体死亡症和蜷经症等,可用鲜鞭蓉嫩叶、铁苋菜、墨旱莲和马鞭草各1公斤,分成若干等份,扎成小把,均匀放入20 ~ 30平方米的养殖水面中浸泡3~5天后捞起.  相似文献   

4.
1.热水浸泡法先将涩柿装进干净的瓦缸或瓦坛中,再倒入40-50℃的热水浸没柿子,经保温浸泡1-2天后便可食用。2.石灰水浸泡法配制4%-5%石灰水、澄清并过滤之后,倒入装满涩柿的瓦缸或瓦坛中浸泡3~4天,捞出洗净,便可食用。3.酒精喷洒法将摘下的涩柿放入瓦缸或瓦坛中。每放一层喷洒一次75%的酒精或高浓度的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了4种分离提取方法对生物转化液中转化产物11-α-羟基-坎利酮提取率的影响。[方法]4种分离提取方法分别为文献法、浸泡法、洗脱法和匀浆法。[结果]11-α-羟基-坎利酮主要游离于转化液或附着于菌丝体外表面,洗脱法和浸泡法对11-α-羟基-坎利酮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采用400ml乙酸乙酯洗脱,11-α-羟基-坎利酮提取率为96.0%;经乙酸乙酯浸泡90min,11-α-羟基-坎利酮提取率达到98.8%。[结论]该方法简单高效,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了4种分离提取方法对生物转化液中转化产物11-α-羟基-坎利酮提取率的影响。[方法]4种分离提取方法分别为文献法、浸泡法、洗脱法和匀浆法。[结果]11-α-羟基-坎利酮主要游离于转化液或附着于菌丝体外表面,洗脱法和浸泡法对11-α-羟基-坎利酮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采用400 ml乙酸乙酯洗脱,11-α-羟基-坎利酮提取率为96.0%;经乙酸乙酯浸泡90 min,11-α-羟基-坎利酮提取率达到98.8%。[结论]该方法简单高效,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1.储前处理果实盐处理就是将选好的苹果果实放在一定浓度盐水溶液中浸泡。一般成熟期较晚、果皮较厚、表面果粉较多的苹果,如红富士等可用3%食盐水溶液浸泡处理;果皮薄、果粉少的早、中熟苹果采用5%食盐水溶液浸泡处理。浸泡5分钟后,捞出晾干再分别用柔软的包装纸包好,待储藏。2.储藏方法(1)水缸储藏法。将水缸洗净晾干,放在阴凉处。  相似文献   

8.
无机砷是藻类制品质量检验中主要的安全卫生指标,通过对GB/T 5009.11-2003无机砷的测定第1法(原子荧光法)中试样的样品重量、稀释比例及浸泡时间进行比较,发现试样前处理在浸泡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称样量、稀释比例不同,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浸泡时间不同,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1 利用害虫的习性进行防治。1.1 对菌蚊进行人工捕捉。1.2 将发生瘿蚊的菌袋放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或撒上石灰粉。2 水浸法防治。瓶栽和袋栽的可将水注入瓶、袋内,块栽的可将栽培块浸入水中压上重物,浸泡2-3小时。浸泡后的瓶、袋沥干水后放回原处。3 诱杀。  相似文献   

10.
<正>1.高压锅蒸汽冲洗法。把高压锅内的水烧沸,取下限压阀,将蒸汽不断冲入打开的抽油烟机扇叶等部件,使污物流人油杯。2.洗洁精、食醋浸泡法。将抽油烟机叶轮拆下,浸泡在冼洁精  相似文献   

11.
黄萎病菌毒素联合法鉴定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黄萎病菌是危害棉花最严重的病菌,又属于被检疫的病菌,田间接菌鉴定棉花抗病性受到检疫的限制,通过比较多种鉴定棉花抗黄萎病的方法,提出一种使用黄萎病菌毒素进行联合鉴定的方法,以替代传统病圃鉴定法。【方法】将待测棉花品系种植于人工气候室内,以常规管理模式培养棉苗,在21 d后将所种植棉苗的根部放入黄萎病菌毒素中浸泡,浸泡72 h时统计病情指数;在待测棉花品系的盛花期取棉株倒数第三片叶片,用打孔器在叶片上取10-20个直径约1.5 cm的叶圆盘,将所取叶圆盘浸泡于黄萎病菌的毒素当中,经过24 h后观察所浸泡的叶圆盘黄化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对待测棉花品系的黄萎病抗性作出评价。【结果】通过对多种鉴定方法的比较,毒素蘸根法、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和菌液蘸根法所需的鉴定时间较长,而毒素浸根法和毒素浸泡叶圆盘法所需鉴定时间较短;在应用毒素浸根法进行鉴定时,最适毒素浓度为15 μg·mL-1,在此浓度下,毒素浸根法的鉴定结果与田间病圃法鉴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4(P<0.01);在使用毒素浸泡叶圆盘法进行鉴定时,浸泡叶圆盘的最适毒素浓度为18 μg·mL-1;在应用毒素浸泡叶圆盘法鉴定时,应于盛花期选取待测棉花的倒三叶的叶圆盘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与常规病圃法鉴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2(P<0.01);2013年和2014年两年的试验结果证明联用毒素浸根法和毒素浸泡叶圆盘法的鉴定结果与常规病圃法的鉴定结果相关系数较高。2013年其与常规病圃法的鉴定结果相关系数为0.94(P<0.01),2014年为0.95(P<0.01)。【结论】通过联用毒素浸根法和毒素浸泡叶圆盘法可以准确、环保、便捷地鉴定棉花抗黄萎病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的病圃鉴定法,其结果比用单一鉴定方法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00,(1)
1.原料处理选择绿色萝卜叶,剔去干枯的黄叶,漂洗干净后沥干、称重。2.浸泡 (1)浸泡液:1%氯化钠和1%小苏打混合液。(2)浸泡:将洗净沥干的萝卜叶,加在浸泡液中,并用竹垫压住萝卜叶,使其全部浸没于溶液中。3.冷冻将浸泡过的萝卜叶子送入冷冻室,在-25℃~-30℃温度下冷冻5~6小时。  相似文献   

13.
一、脚癣:取芒硝10-15克。溶解在500-800毫升沸水中,待水温适度时,将双脚浸泡于溶液中,至水冷后晾干双脚。1天1次。一般浸泡1-2次即可见效。  相似文献   

14.
一、短期贮存法 1.清水浸泡法:采收的金针菇以每把1公斤扎成小把,浸没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清水中。可保鲜1-2天。  相似文献   

15.
藏北高原那曲平均海拔在4 500m以上,生态极为脆弱,牲畜仍处于“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半饥饿状态,发展适宜区域人工种草、建立草牧业示范村可有效缓解藏北高原放牧压力,解决牲畜半饥饿状态。在前期引种栽培工作基础上,2018-2019年引进10种高产优质燕麦品种做对比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种燕麦在藏北高原均不能成熟,部分燕麦品种只能生长到开花期,生育天在100-107天;10种燕麦品种中青海444鲜草产量最高为56 098.04kg/hm2,其次为林纳鲜草产量为55 477.73kg/hm2、甜燕麦鲜草产量为54 657.32kg/hm2、加燕1号鲜草产量为44 952.47kg/hm2;青海444燕麦品种植株高大,株高高达150.6cm;叶片含量:青田1号燕1号加燕2号甜燕麦;综合考虑藏北高原适宜推广种植:青海444、甜燕麦、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  相似文献   

16.
浸泡法 将一定数量中草药扎捆,放入鱼池的食场周围或流水处浸泡,利用浸泡的汁液扩散到池中防治鱼病。如每亩鱼池用10~15公斤的枫树、杨树叶或樟树叶扎成7~8捆浸泡.可防治鲢、鳙、鲫等虱病。将白菖蒲(每亩4-5公斤)和蓖麻叶切碎(每亩4~5公斤)包在小松枝叶(每亩10公斤)内,扎成2-3捆,浸泡于水中,每天翻动1次汁液,其扩散的汁液可治疗草、青鱼、鲤等鱼的“赤皮病”。  相似文献   

17.
史宣杰 《农技服务》2002,(10):36-36
<正> (一)香椿芽的贮藏 1、香椿芽的短期保鲜法 ①浸泡法:将香椿芽平摊在室内通风、凉爽的席子上,也可把500克香椿芽扎成1捆(基部要平齐),浇足水或基部放入水中浸泡湿润24小时左右,然后装箱于通风凉爽处。此法可使香椿芽保持鲜嫩7天。②袋装法:将香椿  相似文献   

18.
插花保鲜6法     
1.切面扩大法。将木本花卉花枝基部斜切或剖开,嵌入1粒小石子将切面撑开裂口,或以重物将花枝基部捶裂,以扩大吸水面。 2.热水浸泡法。将草本花卉基部浸入沸水10秒钟,或在热水中浸泡2分钟后取出再浸入冷水中,可起到堵塞  相似文献   

19.
<正>1育苗管理将种子在25-30℃的温水中浸泡8-10小时,再用2%福尔马林进行消毒,浸泡10-1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应在播种前的第6-7天开始进行,可选用温室、温缸、电灯泡等催芽方法。发芽后播种于直径10cm的育苗钵或50孔穴盘内。播种后盖上塑料薄膜,并将温度降到18-20℃,防止幼苗徒长。苗期  相似文献   

20.
校园常见植物叶绿素提取方法比较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提取植物叶绿素的有效方法,以校园中21种植物叶片为材料,应用80%丙酮研磨法、80%丙酮:95%乙醇(1∶1)混合液浸泡法及纯丙酮∶无水乙醇(1∶1)混合液浸泡法进行叶绿素提取,比较分析不同提取方法的差异及不同种类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合液浸泡法效果较研磨法好,且纯丙酮:无水乙醇(1∶1)混合液浸泡法效果最好;并分析比较了21种校园常见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与其生长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