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 “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是由北海市夏氏蓝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生物工程和酶工程技术,提取对植物生长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生产的高科技全新土壤调理剂,此产品含有海洋生物活性钙。壳聚糖及特性蛋白,施用后不仅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而且可以明显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了验证其产品在我县水稻、大豆作物上的增产效果,为我县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设此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大豆是黑龙江省仅次于玉米、水稻的第三大作物,是粮油兼用作物,是动物饲料的主要蛋白质原料。试验通过利用蜜蜂对大豆进行授粉,初步研究授粉对其产量、籽粒品质的影响,授粉花期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找到大豆蜜蜂授粉的最佳配置,为农民在花期利用蜜蜂授粉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大豆面积640m2,供试种植品种为垦丰17号  相似文献   

3.
硅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通过施用鞍豫牌硅肥在水稻、玉米、大豆生产上的试验结果证明 ,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 ,尤其是水稻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县自1981年—85年对亚硫酸氢钠在小麦、棉花、大豆、红薯等作物的增产效应做了大量的试验示范,试验证明,它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新技术措施。一、试验方法几年来,我县针对高光呼吸作物籽粒瘦秕小花不实,器官脱落,产量不高等问题,进行了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的应用研究。利用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相结合,对不同作物的喷施时间、浓度及次数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结  相似文献   

5.
那氏778诱导剂是一种新型作物抗逆剂,它是利用基因表型诱导调控技术,使作物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最终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我县春季干旱、风大,对作物苗期生长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引进该产品在玉米生产上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县三大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常年种植在15万亩左右,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水稻生产能够得到稳定发展,增加产量,必须筛选、鉴定杂交水稻新组合,寻找替代更新优良品种。笔者2007年根据地区农业局的工作安排,结合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特从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水稻新品种进行丰产性、适宜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世纪星”牌有机无机复合液肥简介有机矿化技术是在美国科技界40余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高科技技术.现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尖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世纪星”有机无机复合液肥是安徽省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合资生产的高科技产品.经省内多点在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玉米、油菜、花生、大白菜、辣椒、黄瓜、西红柿、西瓜、苹果、葡萄等多种作物上试验示范,该产品显示出如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世纪星”牌有机无机复合液肥简介 有机矿化技术是在美国科技界40余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高科技技术.现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尖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世纪星”有机无机复合液肥是安徽省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合资生产的高科技产品.经省内多点在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玉米、油菜、花生、大白菜、辣椒、黄瓜、西红柿、西瓜、苹果、葡萄等多种作物上试验示范,该产品显示出如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油菜素内酯在花生上的应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1979年美国Grve和Mandava从油菜花粉中提取、分离并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BR在植物中存在较广,极微量即可表现出生理活性.近年在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上已有应用报道,但在花生上却很少报道.我们于1987年在花生上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0.
抗腐威系黑龙江省红兴隆端银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研制生产,添加在肥料中使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分公司于2004~2006年在大豆、水稻作物上进行了抗腐威应用试验,增产效果显著,现将2006年应用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大豆应用抗腐威试验设在新华分公司第一作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玉米、小麦是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促进三大粮食作物增产增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日前,多位国内农业知名专家针对津大盛源自主研发的各种作物新型螯合肥进行了试验,针对我国施肥过程中较为关注的肥料利用率、土壤环境影响以及作物增量和作物品质问题,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在水稻、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上获得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正> 应用微肥处理作物种子后播种,是农业生产中一项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单的技术措施。据省内外许多材料报道,应用硝酸稀土微肥处理水稻、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种子,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但有关稀士微肥在玉米上应用的研究报道却很少。为此,1988年我们对稀土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试验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县地处祖国最北的唯一的农业县,多年只能种植小麦大豆等作物,造成连年重茬,产量和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低,为探求我县农业发展新路,为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改造中低产田,促进高寒水稻生产发展,打造最北高寒水稻的生态农业,提高种植业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褐飞虱是我县晚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晚稻褐飞虱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县水稻高产稳产的制约因素。为了了解几种不同药剂对晚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我们在泰和县澄江镇上田村的晚稻田中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及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试验作物:晚稻品种为五优华占。1.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田常年种植水稻、肥力中等,周边种植作物都为水稻,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激素氨基酸(Aminoup)是日本向我省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素,它是细胞激动素(Cytokinine)与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1984年日本在水稻、大豆、小豆、马铃薯、甜菜、圆葱、玉米,小麦等作物上试验,增产效果特别明显。它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防止叶片老化和徒长、增强抗逆性、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等多方面的作用。为进一步验证氨基酸在我省的应用价值,给合理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6~1987年在大豆上进行了不同喷施浓度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高油大豆生产在我县已有几年的历史,已成为我县大豆生产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针对我县几年来的高油大豆生产实际情况,在高油大豆生产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品种的问题 第一个是注意品种的认识问题;引导广大农民走出认识误区,正确的认识高油大豆.高油大豆与其它大豆相比,含油率较高(一般要求含油率达22%以上),在抗病性上与其它品种一样,不因是高油品种而抗病性较差.第二个是注意品种适区种植问题:大豆生产必须适区种植,禁止越区应用,根据多年的生产实际,我县南部乡镇应用合丰47、垦农18品种,北部乡镇应用垦鉴25、26品种.  相似文献   

17.
"稻帅"叶面肥是专门应用于粮食作物的叶面肥料,是一种高新生物技术产品。该产品于2015年晚造在东源县灯塔镇梨园村进行了对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水稻喷施"稻帅"叶面肥,对构成水稻产量的各因子有较大的影响,且能促进根系发达,提早分蘖;促进叶色原绿,叶片增厚,提高作物抗倒伏、抗虫、抗病力;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千粒重,从而使作物增产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自1992年以来,水稻旱育秧技术以来,已在我县全面应用.但在生产应用中,常会出现三大问题:一是秧苗生理转换期死苗;二是秧苗生理转换期后的黄苗;三是秧苗素质不高.从而影响该项技术优势的发挥,导致水稻产量不平衡和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中部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在国家"玉米调减"、"粮豆轮作"、"大豆目标价格"等种植结构调整政策背景下,分析2011~2016年松嫩平原中部地区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基础。【方法】选择克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6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一张图、2011年黑龙江省水稻、玉米本底数据,采取遥感手段提取2011年大豆分布,生成2011和2016年作物空间分布图;选取水稻、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场和县域进行5年内种植结构变化、耕地内部4类作物面积转换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评价。【结果】(1)克山县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55%左右的耕地种植作物发生变化,目前均以玉米、大豆为主,主要变化方向为大豆改种玉米。(2)克山县县域总体景观MPS变大,CI减小,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总体提升,AWMSI降低,斑块形状更加规则。【结论】(1)克山县种植结构的发展趋势由相对效益较低的大豆向着相对效益较高的玉米、水稻方向发展,种植结构由2011年的大豆为主要作物,转变为玉米和大豆为主要种植作物,且2016年玉米种植规模超过大豆,成为种植规模最大的作物;水稻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较大,面积扩张集中在县域的流域附近。(2)大豆、玉米和水稻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破碎化程度正逐渐趋于一致,其他作物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明显低于3种作物,破碎化程度高于3种作物;大豆、水稻和其他作物分布逐渐离散,玉米区域集中且优势度明显高于其他3种作物。(3)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可以很好地量化反映作物种植格局空间分布变化情况,包括规模、空间分布、形状、异质性和相关性情况。  相似文献   

20.
工业固体废渣--磷石膏在农业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津日用化学助剂厂排放的固体废渣--磷石膏,在水稻、玉米、大豆、青椒、白菜、花卉、果树等作物上进行应用试验,研究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改良土壤的效果,分析磷石膏中有害物质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3 750~5 250 kg/hm2,对提高作物的移栽成活率,促进有效分蘖,增加籽实产量,降低土壤pH值和改良盐碱地有明显作用.磷石膏中氟及放射性物质经淋洗、挥发等转化过程达到安全值,不会造成土壤和作物二次污染,在农业上的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