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主要由牛摩拉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反刍动物眼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随后发生角膜浑浊或呈乳白色。1.病原本病是由多种病原造成的,包括牛摩拉氏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等,其中以牛摩拉氏菌为主要病原菌。其大小约为2微米×1微米,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主要由牛摩拉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反刍动物眼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随后发生角膜浑浊或呈乳白色。1病原本病是由多种病原造成的,包括牛摩拉氏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等,其中以牛摩拉氏菌为主要病原菌。其大小约为2微米×1微米,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相似文献   

3.
姜久华 《新农业》2023,(5):66-67
<正>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羊群中具有传染性的眼疾,其临床症状为角膜与眼结膜产生炎症变化,伴有长期流泪与视力下降的情况,对行走、采食等行为产生严重影响。作者旨在探讨该病的流行特征、病因等方面,目的是为养殖户提供临床治疗依据。1流行特征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被俗称为红眼病,当牛、羊或其他牲畜感染此病时,眼睛发红,表现为明显的发炎症状。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引发此病,包括李斯特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病毒等,主要病原菌是鹦鹉热衣原体;另外正常寄生于羊眼结膜的摩拉菌,由于强光的刺激,  相似文献   

4.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由牛莫拉氏菌引起的,主要危害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在犊牛群,常引起肉用牛体重减轻,乳牛产奶量下降、失明等。 1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件结膜角膜炎(IBK,又称红眼病)是牛结膜和角膜最重要的细菌病.它是由牛摩托克氏菌(Moraxella Bouis)所引起的。在规模化的水牛场,由于此病的长期存在,造成其他并发症发生.如热性病.引起牛只食欲下降,精神沉郁.消化机能混乱,产奶量降低.给牛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结合水牛场的多年临床实验做出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德宏水牛和摩拉水牛及杂交后代的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德宏水牛、摩拉水牛及二者杂交后代之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从7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德宏水牛、摩拉水牛及二者杂交后代共8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结果11条引物共产生89种扩增片段,多态片段73条,多态率82.02%。两亲本群体相对遗传距离为 0.220 3 ,杂交后代群体与德宏水牛、摩拉水牛群体的相对遗传距离分别为 0.101 7 和 0.135 3 ,表明杂交后代群体与两亲本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小于两亲本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杂交后代群体与德宏水牛群体遗传关系更接近。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羞明、流泪、结膜炎和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浊及溃疡为特征,如误诊失治易造成失明。本病以牛莫拉菌感染为主,多呈地方性流行,发病季节多为夏季,任何年龄、性别及品种的牛均可感染发病,特别是两岁以内的幼牛,尤为易感。近来,梨树县采用内服中药、点眼、柳枝穿插顺气穴,结合自家血注射综合疗法治疗奶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20多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德宏奶水牛是用德宏水牛与印度的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杂交育成的一种奶水牛.与其它奶牛所产的犊牛一样,新生犊牛是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育成.犊牛下痢是在奶水牛犊牛培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  相似文献   

9.
选择两个不同杂交品种水牛和德宏水牛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研究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品种的屠宰特性。结果显示,尼本与德宏水牛的宰前活重(433.00kg,339.09kg)、胴体重(271.84kg,197.37kg)、屠宰率(62.78%,58.26%)、净肉重(237.85kg,165.88kg)、净肉率(54.93%,48.96%)、胴体产肉率(87.48%,84.04%)、肉骨比(7.06:1,5.27:1)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通过尼里、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显著提高了德宏水牛的屠宰性能,而且尼里水牛比摩拉水牛的杂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名红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水牛发病较多。其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性症状,眼结膜红肿外翻,胬肉增生眼之黑自睛上,而成外障。伴有大量流泪,之后发生角膜浑浊,浑浊物呈乳白色。本病为一种多病源的疾病,主要病源为牛摩氏杆菌(又名牛嗜血杆菌),但以此菌单独感染不能引起发病,只有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才产生典型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其病原是牛摩拉克氏杆菌,以蝇类、蚊虫、飞蛾为主要传播媒介,是奶牛最常见、造成损失最大的眼病,2岁以内犊牛和青年牛多发,传染快,发病率高。此病潜伏期3~7天,  相似文献   

12.
<正>1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症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危害牛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一般发生在炎热的夏秋季,每个品种的牛都有可能感染上这种病。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根据不同致病原因,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病症为角膜混浊、溃疡和结膜炎,严重的情况会发生角膜穿孔造成永久性失明。  相似文献   

13.
印度摩拉水牛是较好的乳用水牛品种,它与我国本地水牛杂交的杂种较本地水牛体型大,生产发育快,役力强,产奶量高.细管冷冻精液是目前一种理想的剂型,具有冷冻时受冻均匀、解冻时受热一致、解冻方便、输精时不易污染、避免精液和液氮的直接接触、精子活力好、受胎率高的优点.笔者长期从事印度摩拉水牛与本地母水牛的杂交改良工作,积累了奶水牛细管冻精人工授精经验,本文总结母牛发情时间、细管冻精的解冻与装枪、适时输精和输精等关键技术环节,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本文主要从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在养殖生产中的综合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山东省日照地区送检的病死狐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为狐阴道加德纳氏菌.对鉴定出的狐阴道加德纳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万古霉素、复合磺胺敏感,而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等药物有耐药性.该研究为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人和动物粪便、冷链食品、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鱼肉等640份样品进行李斯氏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了李斯特氏菌的分布状况,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1株,英诺克李斯特氏菌7株,威尔斯李斯特氏菌1株,格氏李斯特氏菌34株,默氏李斯特氏菌6株;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为0.16%,李斯特氏菌的总检出率为7.66%。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放牧与舍饲条件下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差异。【方法】选取新疆塔城地区健康的舍饲夏洛莱牛(CB组)和放牧夏洛莱牛(CG组)各5头,分别采集CB、CG组每头夏洛莱牛的直肠粪便,提取微生物总DNA,通过Illumina HiSeq 测序技术,分析10个粪便样品的菌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所有样本共检测出1 089个OTUs(CB:1 044、CG:1 087),归属于12门24纲33目57科170属的细菌。在门水平,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2组中均为优势菌门,其次为疣微菌门、放线菌、广古菌门和变形菌门,在科水平的优势菌依次为瘤胃球菌科、理研菌科、毛螺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拟杆菌科等;其中CB组中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理研菌科、消化链球菌科丰度显著高于CG组(P<0.05),CG组中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的丰度显著高于CB组(P<0.05)。【结论】舍饲夏洛莱牛和放牧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放牧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纤维消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选择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进行了肉质化学和物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尼本水牛(57.73%)和摩本水牛(53.63%)的熟肉率有显著差异(P<0.05);尼本水牛(0.93%)比摩本水牛(1.03%)的粗灰分高10.75%(P=0.04);而其它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都没有显著差异。此项试验说明,通过尼里水牛或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的杂交并没有显著改变德宏水牛肉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
浅谈提高母水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的冷配改良早已成为提高牛良种化程度的主要技术手段,德宏州最先开展黄牛冷配改良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于90年代中后期借中-欧德宏水牛开发项目利用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的冻精开展水牛的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20.
1 分枝菌许多实验证明结核性损害提高了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这些发现导致了弗氏佐剂(FCA)的发展和不同分枝杆菌及分枝杆菌碎片佐剂性质的研究.分枝菌,特别是牛结核分枝菌——卡介苗(BCG)在动物和人的癌症免疫学治疗中已被广泛地研究了。1.1 弗氏佐剂(FCA) 由活的或杀死的结核杆菌和矿物油组成.当特异抗原与FCA结合时,免疫反应优化,但在注射部位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仅限于实验动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