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蕾期自花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Pekinesis (Lour) Olsson)品系40-9所结种子最多,达0.165 g/株.利用种子结实分析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9个大白菜品系进行自交不亲和性测定,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设计.用种子结实分析方法测定时,2个品系 27-3-7和40-9表现为自交不亲和系.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测定时,品系23-3-4,27,27-3-7,40-9和142发现为弱性自交不亲和.用4个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自交系进行正反交生产种子(由蜜蜂授粉),结果表明,40-9做母本结籽最多,这是因为母体效应.组合40-9×142-5, 40-9×27-3-7 和40-9×23-3-4结籽较多,分别为30.16,24.63和16.96 kg/ hm2.1998年在泰国清迈大学对11个大白菜杂一代品种和3个商用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一代组合142-5×40-9结球产量最高,达38 563 kg/ hm2,高于商用品种的36.3 %.其他组合如23×27, 23×142, 27-3-7×23-3-4, 27-3-7×142-5和40-9×23-3-4也表现较好的园艺性状,产量分别为29038,34694,22906,32188和23 656 kg/ hm2.但由于结球形状稍圆,市场销售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和种子结实分析方法对7个中国型萝卜(Raphanus sativus L. var.longipinnatus Bailey)自交系进行研究其自交不亲和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多数自交系为自交不亲和.采取完全杂交组合方法进行筛选.从品种比较和结实情况看,杂一代27-1-3×18-1, 27-1-3×18-2, 27-1-3×18-3和27-1-3×18-6 以及部分77-2×18-11 和77-4×18-7有较好的园艺性状,如整齐度、叶色深绿无毛、肉质根呈圆筒状、根皮光滑、根质紧实、根重360~400 g,这些性状符合市场要求.前期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杂一代的根产量都明显高于普通品种,但还有待在农户的地里做进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水稻钙和镁吸收规律,进一步提高产量,通过2 a10个点次的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了农民习惯施肥(FFP)和实地养分管理(SSNM)下水稻茎叶、植株及籽粒的钙镁吸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FFP相比,SSNM产量提高了6.66%-20.37%,平均增产13.7%,8个试验点增产显著。FFP水稻茎叶和籽粒的含钙量分别为2.24-3.10 g.kg-1和0.10-0.27 g.kg-1,含镁量分别为0.80-1.38 g.kg-1和0.62-0.97 g.kg-1。水稻植株中氮镁积累量分别是1.55-20.08 kg.hm-2和7.69-14.86 kg.hm-2,1 000 kg籽粒吸收钙1.66-2.56 kg,吸收镁1.16-1.86 kg;SSNM水稻茎叶和籽粒含钙量分别为2.45-3.40 g.kg-1和0.12-0.29 g.kg-1,含镁量分别为0.85-1.37 g.kg-1和0.62-0.94 g.kg-1,水稻植株中氮镁积累量分别是16.71-22.91 kg.hm-2和9.33-16.35 kg.hm-2,1 000 kg籽粒吸收钙1.66-2.67 kg,吸收镁1.19-1.71kg。两种施肥方式下钙镁的含量和1 000 kg籽粒吸收钙镁量无明显差别;SSNM钙镁的积累量均高于农民习惯施肥。表明,寒地水稻钙镁需要量较高,每1 000 kg水稻需要钙镁含量平均为2.04 kg和1.51 kg,SSNM对水稻茎叶和稻穗钙镁含量影响不大,由于其提高了水稻产量,因此促进了钙镁吸收。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对烤烟根系发育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根系发育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胁迫会严重影响根系发育和一些生理代谢,不施氮处理(CK)根干重最小,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NR)和根系活力最低.施氮过量抑制根系的早期发育,移栽后65 d以前6 g.盆-1的处理根干重小于3 g.盆-1的处理,65 d以后6 g.盆-1的处理根干重逐渐达到并超过3 g.盆-1的处理;移栽后55 d以前6 g.盆-1的处理根系活力低于3 g.盆-1的处理,55d以后6 g.盆-1的处理根系活力高于3 g.盆-1的处理;移栽后45 d以后6 g.盆-1的处理的根冠比小于3 g.盆-1的处理,6 g.盆-1的处理NR活性小于3 g.盆-1的处理.移栽后35 d以后各处理根系总氮、蛋白质氮、游离氨基酸、烟碱含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有机蔬菜栽培的品种筛选和轮作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青岛地区有机蔬菜栽培的春季菠菜品种为荷兰51-65R2和胜先锋,耐热品种为益农398超级和急先锋等;生菜品种为皇帝结球,青花菜品种为Alborada和Belstar,圆葱品种为黄金大玉葱.经研究在7种轮作方式中,适宜青岛地区推广的轮作方式为菠菜-生菜-青花菜-胡萝卜-菠菜-豇豆-生莱和圆葱-生菜-豇豆-菠菜-生菜-青花菜-大葱.  相似文献   

6.
就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乙烯不敏感突变体ein2-1、ein3-1、etr1-1和etr1-3对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对一定浓度范围ABA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在黑暗条件下,ABA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共同处理对突变体下胚轴的抑制作用减小.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下共同处理时,各突变体根相比野生型均表现对ABA敏感性降低.正常光照条件下,ABA和ACC共同处理与ABA单独处理相比,ein2-1下胚轴生长敏感性降低,etr1-1下胚轴生长敏感性提高,etr1-1和etr1-3根生长对ABA敏感性降低;黑暗条件下ABA和ACC共同处理与ABA单独处理相比,ein2-1和etr1-1下胚轴生长对ABA敏感性降低,etr1-3根生长对ABA敏感性明显降低,表明ein2-1、etr1-1和etr1-3在不同条件下的ABA敏感性发生了变化.由此表明ABA有可能对ein2-1、etr1-1和etr1-3的乙烯信号转导通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阿特拉津(2-氯-4-乙胺基-6-异丙氨基-1,3,5,-三氮苯)是目前世界上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化学除草剂之一.由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造成所施用的土壤以及地下水和表面水中检出的阿特拉津残留浓度超过了最大允许值,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阿特拉津具有生物蓄积性和环境激素的作用,可影响生物体正常的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主要从形态发育、生理代谢和性发育等方面综述了阿特拉津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嘉利泽泥炭沼泽进行了基于样方调查的植物多样性研究.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含66科137属的176种高等植物;其中外来入侵物种17种.176种植物中的82种,有5种外来杂草.在此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对当地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并采用x2检验方法研究了30个主要物种种对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将植被划分为12个群丛类型,分别为;莲-浮萍-满江红-黑麦草,黑麦草-野豌豆-艾蒿-三叶鬼针草,芸苔-黑麦草-狗牙根-三叶鬼针草,芦苇-黑麦草-狗牙根,蒲公英-黑麦草-三叶鬼针草-芦苇,狗牙根-三叶鬼针草-苦荬菜属,艾蒿-狗牙根-三叶鬼针草-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狗牙根-芦苇-空心莲子草-狐尾藻,三叶鬼针草-空心莲子草-打碗花,三叶鬼针草-芦苇-龙葵,锦葵和毛茛-酸模-三叶鬼针草群丛.2.30种主要植物组成的435个种对中,正联结的种对占42.5%,负联结的种对占56.3%,完全无关联的种对占1.2%.显著正关联和显著负关联关系的缺乏表明:本区植物各物种独立性强,竞争关系也尚未完全建立.本研究暗示了除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外,外来入侵物种可能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籼稻巨胚不育系98-14geA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Co^60-γ射线照射籼稻保持系98-14B种子,获得其巨胚隐性单基因突变体98-14geB.98-14geB与98-14B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但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分别由0.57mg和2.69%提高到1.17mg和6.33%.98-14geB糙米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各种矿物质及氨基酸含量比98-14B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11.87%,比98-14B提高了22.46%;粗脂肪含量5.25%,提高了58.13%;17种氨基酸含量均提高了,提高幅度为10.05%~34.85%;98-14geB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也普遍高于98-14B.与98-14B相比,98-14geB千粒重及生产力有所下降.用98-14geB回交98-14A育成巨胚不育系98-14geA.98-14geA与98-14A的主要农艺性状、雄性不育性特征及构成产量配合力均无明显差异.利用巨胚恢复系与98-14geA组配成巨胚杂交稻,还就巨胚稻的育种技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从8种大豆叶片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斑鞘豆叶甲成虫具有显著引诱或驱避作用的化合物,为探索生物制剂防控斑鞘豆叶甲提供理论依据.EAG测定结果表明:斑鞘豆叶甲EAG反应相对值均随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雌虫强于雄虫.同一浓度下,对1-辛烯-3-醇的EAG反应相对值最大,其次为3-辛醇和(Z)-3-己烯-1-醇.行为反应测试发现,同一浓度的不同挥发物对斑鞘豆叶甲的引诱率或驱避率间存在差异.1-辛烯-3-醇、3-辛醇、(z)-3-己烯-1-醇、3-辛酮、茉莉酸甲酯和N,N-二甲基乙酰胺对斑鞘豆叶甲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大引诱率增加,且雌虫的嗅觉反应均强于雄虫.其中10-1 mol/L的1-辛烯-3-醇对雌、雄虫的引诱率最高,分别为90.00%和84.45%.己醛的驱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挥发物.β-石竹烯在低浓度(10-5~10-4mol/L)下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在高浓度(10-2~10-1 mol/L)下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北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北省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从河北省部分苜蓿种植地采集的苜蓿根腐病样品中分离获得的10株镰孢菌菌株D19-2(Fusarium oxysporum)、S45(F.proliferatum)、Q1(F.solani)、QD13-2(F.oxysporum)、QZ3(F.equiseti)、N12-1(F.acuminatum)、N1-2(F.redolens)、B1-6-3(F.oxysporum)、B2-1-2(F.tricinctum)和B1-7-5(F.proliferatum),从培养基、温度和培养基pH对各菌株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探究了光照、碳源和氮源对菌株QD13-2、QZ3、N12-1、N1-2、B1-6-3、B2-1-2和B1-7-5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另外,测定了菌株QD13-2、QZ3、N12-1和N1-2的菌丝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对于菌株D19-2、S45和Q1的菌落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和Czapek,最适温度为26~28℃,最适pH为7~8;菌株QD13-2、QZ3、N12-1、N1-2、B1-6-3、B2-1-2和B1-7-5菌落生长的适宜条件为15~28℃,pH为5~11,全黑暗或光暗交替培养,可溶性淀粉为最适碳源,甘氨酸为最适氮源,氮源为氯化铵时具有抑制作用。菌株QD13-2、QZ3、N12-1和N1-2的菌丝致死温度分别为64、51、48和63℃。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苜蓿镰孢菌根腐病发生规律和开展病害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MODIS影像数据的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区划是造林种草的理论依据之一,研究植被区划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利用MODIS影像数据提取陕北黄土高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反照率,然后对其进行决策树分类,提取两者在过渡区域的分类级别,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得出两条分界线:吴堡-绥德-清涧-延川西部-延长西北部-延安市-甘泉北部-志丹;定边中线-靖边-横山-榆林中线-神木.第一条线以南为森林区,第二条线以北为干草原、沙化草原区,两条线中间的区域为森林草原区.这一结果可得到该区气候、土壤和植被实际分布等理论的支持.与以前利用经验方法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表明,用MODIS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大面积范围植被区划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成本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农药氟虫腈的合成方法.以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和2,3-二氰基丙酸乙酯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合成该化合物.总收率为56.8%.所采用的工艺路线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且减少了废酸的处理和高毒性试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于ωβ-闭集,在Lω-空间中定义了ωβ-连通集和ωβ-连通空间的概念.给出了ωβ-连通性的等价刻画,讨论了ωβ-连通性的基本性质,证明了ωβ-连通性是同胚不变性.  相似文献   

15.
为害虫三叶斑潜蝇的检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对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虫期之间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差异显著,其中7日蛹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并随着蛹期的延长,过冷却点有降低的趋势.幼虫、老熟幼虫、1日蛹、7日蛹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4.21、-16.74、- 18.76、-21.97和-21.31℃,冰点分别为-12.06、-14.55、-17.07、-21.05和-20.03℃.同一虫期个体间的过冷却点虽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Rht3矮秆基因两个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分析了Rht3、Gai3与α-淀粉酶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Rht3、Gai3能强烈地抑制萌发籽粒α-淀粉酶的表达,降低α-淀粉酶活性水平.高矮亲本间α-淀粉酶活性差异明显,矮扬3、矮苏3和扬麦3号、苏麦3号的α-淀粉酶OD值分别为0.071,0.080和0.635,0.720.经χ2测验,两群体中α-淀粉酶活性高、中、低的分离比率符合1:2:1的理论比.株高与α-淀粉酶活性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 5和0.688 8达极显著水平.赤霉酸反应与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系数更高,分别为0.854 0和0.735 3.对几株Rht3与Gai3重组类型植株的α-淀粉酶活性分析表明,Rht3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农业大学1982年布置的长期定位实验为依托,研究了红壤性水稻土早、晚稻吸锰规律.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间,早稻与晚稻的吸锰规律明显不同.早稻在分蘖期-孕穗期和齐穗期-成熟出现2个吸锰高峰,其吸锰量分别占其吸锰总量的30.9%和54.1%,而移栽前-分蘖和孕穗-齐穗2个时期的吸锰量很低,仅占吸锰总量的1.8%和13.2%.晚稻生育期间仅出现一个吸锰高峰,包括分蘖-孕穗和孕穗-齐穗2个生育期,其吸锰量占吸锰总量的71.0%,而移栽前-分蘖和齐穗-成熟2个时期的吸锰量仅分别占吸锰总量分别为6.4%和22.7%.不同地下水位.有机肥施用水平和稻作制对水稻的吸锰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苗期银杏叶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通过单因素和配方施肥2组试验,研究氮、磷、钾等3种肥料对银杏Ginkgo biloba2年生实生苗叶黄酮质量分数和单株叶黄酮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对银杏叶中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最大,2组试验各水平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氮肥次之,磷肥不显著。氮肥和钾肥对单株黄酮总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分别以施氮3.2g.株-1和钾2.4 g.株-1最好,单株黄酮总量分别达1.09 g.株-1和1.00 g.株-1。其变化趋势与相应的单株生物量的趋势较一致。磷肥对黄酮影响不大。最好的配施处理是施氮4.8 g.株-1 钾2.4 g.株-1,最差的是施氮6.4 g.株-1 磷0.8 g.株-1。表5参15  相似文献   

19.
(一)成龟池的建设 成龟池一般建于室外,有土池和水泥池两种.水泥池50-15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池底铺30厘米沙泥.土池以100-500平方米为宜,池深1.5-2.0米,池底铺30厘米的软泥.池子以东西走向长方形为宜,在池子北面设休息场和饲料台.  相似文献   

20.
小麦——栝楼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 《北京农业》2006,(1):36-36
1.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化学农药仍将是农药的主体. 2.设计开发绿色化学农药:长效-高效-超高效,高毒-低毒-无公害,"杀生"、"调控"、高效、安全、低残留、经济和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