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蝴蝶兰切花活性氧代谢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蝴蝶兰(Phaloenopsis amabilis)切花为材料,研究了切花衰老过程中活性氧代谢变化以及外源乙烯对活性氧代谢的效应,阐述了活性氧和乙烯在切花呼吸跃变中互动互促,推进切花衰老的机理,探索延缓切花衰老的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切花衰老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由瓶插前期(0-7d)的相对平衡,转向后期(7~18 d)的不平衡,特别是H2O2的代谢更为明显。活性氧大量的积累,引发膜脂过氧化加剧,MDA、电导率骤增,导致切花衰老:外源乙烯能诱发切花活性氧大幅度产生与积累,也导致抗氧化物GSH含量、切花含水量大幅度下降,促进活性氧破坏效应,加速切花衰老,瓶插寿命大大缩短;当使用乙烯抑制剂(AOA、AgNO3)作为瓶插液的主要成分时,能明显抑制乙烯诱发活性氧产生与积累的效应,从而有效延长瓶插寿命。在蝴蝶兰植物体内,由乙烯诱发活性氧产生与积累,由此引起体内代谢加剧。是导致切花衰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蝴蝶兰切花为材料,研究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预处理缓解水分胁迫对切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0.01%TritonX-100预处理1h能有效地缓解短期水分胁迫对蝴蝶兰切花水分代谢、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从而使切花瓶插寿命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对抗坏血酸(以下简称VC)在非洲菊切花的保鲜效应进行研究。探讨非洲菊在不同浓度VC瓶插液中的保鲜效果。以期得出在瓶插液环境中合适的VC浓度。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都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鲜重和延长瓶插寿命。并在弯茎现象上和对照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其中处理4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切花非洲菊采后弯茎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是重要的切花材料,然而,切花非洲菊采后易发生弯茎现象,是导致采后损耗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10个非洲菊切花品种为试材比较瓶插期间弯茎进程,发现弯茎现象在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从中筛选出易弯茎品种和不弯茎品种。对非洲菊各品种进行外源乙烯和乙烯作用抑制剂1-MCP处理,发现非洲菊切花对于乙烯敏感性也存在品种特异性,并且乙烯对敏感型品种的弯茎发生有延迟或促进的不同影响效果。同时,对瓶插期间各品种花茎不同区域干、鲜重情况分析,发现非洲菊花茎距离花盘底部10~15 cm区域的干重、鲜重和水分损失均较高,可能是导致该区域发生弯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本文还发现非洲菊花茎直径和茎段的再伸长与弯茎现象的发生没有联系。  相似文献   

5.
3种保鲜剂对月季萨蔓莎的保鲜生理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月季萨蔓莎(Rosehybridacv.Samantha)为材料,用3种保鲜剂,即:蔗糖、8-羟基喹啉、柠檬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0%、6×10-4、1×10-4的水溶液,Ca(NO3)2、8-羟基喹啉、柠檬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05%、2×10-4、1×10-4的水溶液及KNO3、8-羟基喹啉、柠檬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05%、4×10-4、1.2×10-4的水溶液分别对萨蔓莎切花花枝进行保鲜处理,旨在研究不同保鲜剂对月季萨蔓莎的作用效果及生理效应。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均可提高月季切花花枝的含水量,增加花枝鲜重,使体内细胞相对膜透性减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变小、含量降低,保护酶活性增强,从而延缓了切花的衰老,延长了月季切花的寿命,提高了切花的观赏品质;其中,以含蔗糖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成品保鲜剂及其组合对切花芍药瓶插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口芍药'珊瑚魅力'为试材,选择2种成品保鲜剂及其组合对切花芍药进行处理,调查瓶插期间切花芍药的瓶插寿命、花朵直径和花朵开放进程等指标.[结果]保鲜剂组合(可利鲜:花之寿=1:1)处理的效果最好,瓶插期比对照CK增加3 d.保鲜剂可利鲜对芍药切...  相似文献   

7.
以3个品种洋桔梗为材料,研究洋桔梗切花花瓣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MCP(1-Methylcyclopropene,1-甲基环丙烯)在延缓切花衰老,提高观赏品质方面有良好的作用;ETP(乙烯利)促进了蛋白质的分解,缩短了瓶插寿命。切花衰老过程中,蛋白质的组分和含量都发生变化,有些蛋白质始终保持不变,如69.31、49.35、42.82、29.75ku四条谱带是始终存在;大部分蛋白质分解消失,如98.90、55.66、37.53、27.85、25.63、23.62、19.85、16.74ku等谱带到瓶插后期基本消失;瓶插早期没有的谱带,在瓶插的第2阶段和第3阶段出现,到第4阶段和第5阶段又消失,如90.90~118.45ku间的谱带、90.47~66.10ku间的谱带、45.47ku的谱带、42.81~29.75ku间的谱带、24.93ku的谱带、19.85ku的谱带、16.74ku的谱带等;而52.93、30.11ku的谱带后期出现,可能这些蛋白的变化与衰老有关。3个不同品种洋桔梗其蛋白组分变化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1-MCP复合瓶插液对洋桔梗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 (Raf.) Shinners]切花为试验材料,用1-甲基环丙烯(1-MCP)、蔗糖、柠檬酸(CA)、水杨酸(SA)和氯化钙(CaCl2)按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设计配制复合瓶插液,通过测定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水分平衡值、相对电导率和POD活性,研究不同复合瓶插液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600 mg/L 1-MCP +400 mg/L CA+3%蔗糖+20 mg/L SA+100 mg/L CaCl2和800 mg/L1-MCP +100 mg/L CA+3%蔗糖+40 mg/L SA+200 mg/L CaCl2保鲜液处理,分别比对照明显延长瓶插寿命8.83和8.41 d,使切花鲜重、水分平衡值、相对电导率和POD活性变化比较缓慢,适于洋桔梗切花瓶插保鲜.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浓度的蔗糖(SUC)、硫代硫酸银(STS)和八羟基喹啉柠檬酸(8-HQC)组合对黄花美冠兰3个采切期(第Ⅰ、Ⅱ、Ⅲ采切期)花枝的处理,研究了黄花美冠兰切花瓶插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瓶插寿命长短。结果表明:试验中以配方为10g/L SUC+100mg/L 8-HQC+3mmol/L STS的保鲜液应用于第Ⅱ采切期的黄花美冠兰切花的效果最佳,期望瓶插寿命达6.4d。3个采切期的黄花美冠兰切花在衰老过程中,EC值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第Ⅱ采切期EC值上升较缓慢;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Ⅰ采切期和第Ⅱ采切期先升高后降低,在第Ⅲ采切期呈整体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两个鹤蕉切花品种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温度为18~28℃的条件下,研究'巧舞女'(Choconian Dancer)和'阳光'(Strawberries and Cream)2个鹤蕉(Heliconia psittacorum Linn.)品种的切花贮藏保鲜技术.结果表明:鹤蕉‘巧舞女'预处理以花枝在浓度为1 mmoI/L的STS中浸泡10min的效果最佳,贮藏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6.5 d;瓶插处理以处理组合3 g,L蔗糖+400 mCL 8-HQ(8-Hydroxyquinoline)+2 mg/L 6-BA的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7 d.鹤蕉‘阳光'预处理以1 mmol/L SiX3浸泡8 min的贮藏效果最佳,贮藏寿命比对照的延长了4.5 d;瓶插处理以处理组合2g/L,蔗糖+200mg/L 8-HQ+2mg/L 6-BA的保鲜效果最好,瓶插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5 d.说明鹤蕉品种间的贮藏和瓶插寿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切花月季“萨蔓莎”(Rose hybrida cv.Samantha)为材料,研究切花花瓣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萨蔓莎”切花衰老过程中,3个处理乙烯形成与呼吸跃变出现是一致的,对照(CK)的乙烯含量始终最多;CK的脱落酸、玉米素含量呈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含量均比其它处理高;CK的赤霉素、异戊烯基腺嘌呤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含量比其它处理高;CK的生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含量比其它处理低.2个保鲜剂处理减少了乙烯、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量,提高了生长素的量,从而延缓切花的衰老,提高切花的品质.赤霉素与衰老无直接相关性,只是在平衡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洲菊头状花序发育时期的划分与最佳采切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3个品种‘Red-Tube’(红色单瓣),‘Cora’(红色复瓣),‘Delphi’(白色复瓣)花序发育过程、维管束结构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切花保鲜试验,确定3个品种的最佳采摘期。结果表明:3个品种非洲菊花序的发育过程可分为9个时期;品种‘Red-Tube’最佳采切期为开花期的一轮露药开花期(即Ⅵ期),品种‘Cora’与‘Delphi’最佳采切期均为开花期的隐药开花期(即Ⅴ期)。这2个时期切花外观上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单个维管束平均面积大,韧皮纤维厚,导管数目多,具有较强的输导功能与机械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3.
ABA对香蕉果实的呼吸作用及其与乙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果实采后过程中,脱落酸(ABA)首先生成并积累。当ABA达到—定水平后才明显出现乙烯生成。外源ABA处理果实促进呼吸作用和乙烯发生。在10~(-5)-10~(-2)mol/L浓度内,ABA对跃变前果实的呼吸和乙烯的促进作用与其处理的浓度呈正相关。外加Ag~+处理可抑制ABA对呼吸(60.3%-94.7%)和乙烯(55.2%-89.2%)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ABA对果实呼吸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乙烯的产生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1-MCP处理对‘油木奈’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2 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在(25±1)℃下贮藏的‘油木奈’(Prunus salicina Lindl. cv. Younai)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可有效降低‘油木奈’果实呼吸强度、呼吸峰值和乙烯释放量,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和果实表面色调角h°值的下降,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果皮叶绿素含量,延迟果实外观颜色转变,减少果实失重和腐烂。经1-MCP处理的果实在(25±1)℃下贮藏15 d时的好果率为80%,而对照果实只有58%。因此认为,1-MCP处理可以延缓采后‘油木奈’果实后熟衰老和保持果实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盆栽试验,以花育3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施镁量对花生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镁胁迫下,花生叶片内脯氨酸(Pro)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积累,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产生的活性氧物质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暂时升高;适量施镁可以降低花生叶片中的MDA含量,提高SOD、过氧化物酶(POD)、CAT的活性,有利于提高花生抵抗膜脂过氧化的能力,提高花生叶片生理活性,延缓衰老;不同施镁量对于花生叶片中POD的活性影响不大,镁胁迫下,出苗后70d清除花生植株体内活性氧的关键酶是SOD和CAT。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Ca2+信号参与调节蝴蝶兰耐热性形成的生理机制,采用适宜浓度的外源Ca2+(CaCl2)、胞外Ca2+螯合剂(EGTA)和质膜Ca2+通道抑制剂(LaCl3)溶液喷施蝴蝶兰幼苗植株,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测定高温胁迫下蝴蝶兰幼苗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aCl2处理能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减轻了蝴蝶兰幼苗的高温伤害,而LaCl3和EGTA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SOD、POD和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使蝴蝶兰幼苗受害加重。由此认为,Ca2+信号可通过参与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光合色素的代谢过程来调控蝴蝶兰幼苗耐热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利用转录组文库中的 PRR7 基因序列,从文心兰盛开期花瓣中扩增得到文心兰 PRR7 基因的 2 个成员,分别命名为 OnPRR7-1(GenBank 登录号:MG543993)和 OnPRR7-2(GenBank 登录号:MG543994)。OnPRR7-1和 OnPRR7-2 基因全长分别为 2 091 bp 和 2 154 bp,分别编码 696 和 717 个氨基酸大小的蛋白质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OnPRR7-1 和 OnPRR7-2 均为疏水性蛋白。BlastX 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OnPRR7-1 和OnPRR7-2 基因和铁皮石斛和小兰屿蝴蝶兰的 PRR 基因同源性比较高。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结果表明,OnPRR7-1和 OnPRR7-2 基因均呈现昼夜节律性表达格式,并且在正午 12 点时表达量达到峰值;在花发育和衰老过程中,OnPRR7-1 和 OnPRR7-2 基因在花瓣中的表达量均在绽口期和衰老初期达到峰值,表明其有可能在花发育的开花和花衰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