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壮阳促孕散对肾阳虚大鼠垂体-性腺轴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氢化可的松造大鼠肾阳虚模型,造模7 d,造模同时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13 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结果]模型对照组造模后出现明显的阳虚证表现,血清中T下降,LH、FSH升高,给药后阳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血清中T升高,LH、FSH下降。[结论]中药壮阳促孕散可调节肾阳虚大鼠血清中LHF、SH和T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徐红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95-17996
[目的]研究中药壮阳促孕散对肾阳虚大鼠垂体和睾丸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用氢化可的松造大鼠肾阳虚模型,造模7 d,造模同时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13 d。处死大鼠后迅速摘取垂体和睾丸,制作垂体、睾丸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变化。[结果]造模后,模型对照组出现明显的阳虚症表现,垂体和睾丸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阳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垂体和睾丸组织退行性改变得到改善。[结论]中药壮阳促孕散可使肾阳虚大鼠垂体、睾丸组织形态的退行性改变得到改善,对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药理实验方法,探讨中药壮阳促孕散对雌性幼小鼠子宫增重及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壮阳促孕散能使幼年小鼠子宫显著增重,血清雌二醇含量明显增高,从而证明中药壮阳促孕散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促孕散”对不孕模型大鼠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该方剂治疗不孕症的作用机理,取9d龄雌性SD大鼠于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制备肾虚不孕模型大鼠,将其分为模型组、中药治疗组、正常组(共3个组),从80 d龄用药28 d后,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各种激素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中FSH、LH、E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中药组水平(P<0.01),模型组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表明中药复方“促孕散”能提高垂体内分泌功能,使其增加血清中FSH、LH,通过降低T,使其转化为E2,以促进卵巢发育、成熟及排卵.  相似文献   

5.
用昆明种小白鼠对中药“壮阳促孕散”进行了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小白鼠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均呈阴性反应.说明中药“壮阳促孕散”对小白鼠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公驼宝克对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所致肾阳虚大鼠的影响.采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肌肉注射14d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后,以宝克作为受试物进行灌胃干预14d.观察大鼠外观、称量造模前后体重变化和睾丸病理组织学变化.同时检测肾阳虚大鼠血清中睾酮(T)、促甲状腺激素(TS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显示宝克对肾阳虚大鼠所表现出的“耗竭”现象逐渐减轻,同时发现宝克具有增加体重,升高T,降低TSH、Scr和BUN含量,提高SOD和NO含量,减轻睾丸病理改变的特性.实验表明宝克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大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外源性神经激肽B(NKB)对雌性大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GnRH和Kisspeptin表达的影响,将40只60 d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侧脑室分别注射NKB溶液和等体积生理盐水,20 min后处死采集样品.采用免疫荧...  相似文献   

8.
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小鼠肾阳虚模型,类叶升麻苷[40、20 mg·(kg·d)-1]连续灌胃14 d.测定阴茎勃起潜伏期、性器官脏器系数、精子数量,光学显微镜观察睾丸形态结构.研究管花肉苁蓉化学成分类叶升麻苷对肾阳虚小鼠的补肾壮阳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类叶升麻苷(40 mg·kg-1)可极显著缩短阴茎勃起潜伏期(P<0.01),增加精子数量(P<0.01),显著提高性器官脏器系数,改善睾丸形态结构.低剂量类叶升麻苷亦可缩短勃起潜伏期(P<0.01),增加精子数量(P<0.05),提高性器官脏器系数(P<0.05),改善睾丸形态结构.证明类叶升麻苷对肾阳虚小鼠具有补肾壮阳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药复方“理囊散”中醇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促孕活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醇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考察了醇溶性成分对21日龄雌性昆明种小鼠子宫系数和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复方“理囊散”中醇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 g:10mL,提取次数3次;醇溶性成分组对小鼠子宫系数和卵泡发育的影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表明“理囊散”中醇溶性成分具有明显的促孕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不孕奶牛的血液生殖激素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即分析其相关性与回归方程,用ELISA法测定了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不孕奶牛前后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的浓度,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了血清Cu、Fe、Mn和Zn含量,统计分析了4种激素和4种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与回归方程。结果表明,Cu、Mn与孕激素正相关,Fe、Zn与孕激素负相关;Cu与雌二醇负相关,Mn、Fe、Zn与雌二醇正相关;Cu、Fe与促卵泡激素为负相关,Mn、Zn与促卵泡激素正相关;Cu、Mn与促黄体激素负相关,Fe、Zn与促黄体激素为正相关。因此持久黄体不孕奶牛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激素的分泌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大鼠进行不同中药复方的常压耐缺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各中药复方和枸杞子均能显著延长大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P<0.05),其中复方3作用效果最明显(p<0.01)。复方3在提高大鼠缺氧存活时间的同时又能降低血液红细胞和Hb增加率,升高缺氧大鼠血液SOD、GSH-Px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各中药复方对缺氧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提示各中药复方的耐缺氧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SOD、GSH-PX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育雏期添加复方中草药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的白羽肉鸡1 200只,随机平均分为12组,分别在1~10日龄、1~15日龄和1~19日龄的阶段饲料中添加饲料质量1.5%的复方中草药,以常规饲料饲喂为对照,每组1个处理,3次重复,其他管理同常规,研究了育雏期添加不同时长的复方中草药对肉鸡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育雏期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时长的复方中草药均能够提高肉鸡采食量、平均体重均匀度和出栏平均体重,降低料肉比和死亡率,其中,添加时长为1~15日龄和1~19日龄时效果较好,但二者所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考虑到中草药的使用成本,认为在肉鸡育雏期的1~15日龄阶段饲料中添加1.5%的复方中草药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3.
促进大鼠消化功能的中药组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专用中药饲料添加剂、试验检测大鼠的消化功能、筛选出促进消化功能的最佳中药组方和添加比例,将180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C)和9个试验组,每组18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有组方Ⅰ的1%、2%、4%中药、组方Ⅱ的1%、2%、4%中药、组方Ⅲ的1%、2%、4%中药的鼠粮,对照组饲喂正常鼠粮。在饲喂28和42d,分别对大鼠日增重、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蛋白酶活力等消化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组方Ⅲ组、2%组方Ⅲ组大白鼠的日增重、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蛋白酶活力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1%组方Ⅲ组、2%组方Ⅲ组的中药组方对大鼠消化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桂银  周广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00-10701
[目的]研究中药蟾甘口服液对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无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雏鸭180只,随机分成6组,即中药治疗组Ⅰ、中药治疗组Ⅱ、西药治疗组Ⅰ、西药治疗组Ⅱ、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全部鸭只接种鸭肝炎病毒。7和10日龄分别给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口服1ml中药蟾甘口服液和金刚烷胺口服液,连用5d。[结果]中药治疗组Ⅰ、中药治疗组Ⅱ、西药治疗组Ⅰ、西药治疗组Ⅱ的存活率分别达93.3%、86.6%、73.3%和63.3%,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蟾甘口服液对鸭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将2周龄健康雏鸡,滴鼻免疫新城疫活疫苗,同时肌肉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禽康素,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药物,连续给药14d。免疫后7、14、21d,采用β-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雏鸡抗体水平,测定鸡的ERFC形成率和EAC花环形成率,计算脾脏、胸腺、法氏囊三种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鸡和对照组相比,雏鸡抗体水平、ERFC形成率和EAC花环形成率、三种免疫器官指数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由炒白术、山楂、黄芪、板蓝根、茯苓、陈皮、甘草、山药制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对SD大鼠胸腺组织结构及其Caspase-3蛋白分布的影响。选择60只SPF级断奶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 mL·kg-1组、3.0 mL·kg-1组和6.0 mL·kg-1组,每组15只,预饲1周后按每千克体质量分别定时灌胃3.0 mL蒸馏水、1.5 mL、3.0 mL和6.0 mL药液(每mL含1 g生药)。至90 d,各处理组SD大鼠禁食禁水3 h,称量、麻醉、处死后取完整的胸腺称量,立即投入4%的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固定72 h,制作石蜡组织切片,经HE、网状纤维和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显微观察,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并摄影。结果表明,按每kg体质量灌胃本复方中药制剂3.0 mL可显著增加胸腺皮质区且胸腺的生长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网状纤维主要分布于SD大鼠胸腺髓质部,3.0 mL·kg-1剂量组网状纤维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各实验组均不同程度抑制Caspase-3蛋白的出现,其中以3.0 mL·kg-1剂量组最为显著。说明灌胃3.0 mL·kg-1复方中药制剂可改善SD大鼠胸腺组织结构,延缓其结构和功能退化。  相似文献   

17.
中药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中药对围产期健康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临床检查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90头,按年龄、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平均分成A、B、C 3组,A组:于预产期前15 d喂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散(每头400 g/d),连用5 d,分娩后当天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头400 g/d),连用2 d;B组:产前不喂服中药,分娩后当天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头400 g/d)),连用2 d;C组为对照组,产前、产后均不喂服中药。各组奶牛分别测定干物质摄入量、日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增加10%以上(P<0.05),平均日产奶量提高10%以上(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血清总蛋白和血清钙维持较高水平(P<0.05)。表明奶牛产前与产后喂服加味四君子散和益母生化散能有效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并利于产后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中医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通过电子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维普(VIP)资讯数据库,查阅从2001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之间国内发表的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同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使用Jadad评分量表对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分,提取有效数据,并使用软件Revman 5.3版进行分析,采用优势比(OR)作为效应合并指标。结果 共纳入21个RCT,1999例病例。纳入RCT的同质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医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妊娠率。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风险。结论 中医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显著。但还需要一些大样本、高质量的RCT临床试验设计来支持此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